文、圖:新北市八里國中 王俊凱老師
SDGs指標 |
生態永續 |
夥伴關係 |
責任消費與生產 |
鳥類友善校園改善, 與環境中的動物共享環境 |
將開發之材料包分送全台學校與單位,一起打造鳥類友善空間 |
利用廢棄橘子柚子皮,製作精油與純露,搭配鳥類友善窗戶,達到防蚊提神的效果 |
緣起:
鳥類大多屬於高級的消費者,是生態系中極為重要的成員,此外鳥類在農業、藝術、文化與科學也都有重要的價值。校園有豐富的鳥類資源當然值得開心,但我們發現校園中還暗藏著鳥類的隱形殺手-透明的玻璃窗戶。因為人類有著透氣及景觀需求,使用了大量的玻璃窗戶,但玻璃窗戶的鏡像反光常讓鳥類誤以為是可以穿越的通道,因此往前飛行撞上玻璃,輕則摔落到地上頭昏眼花,重則頸椎斷裂當場死亡。八里國中位於觀音山山腳,校園座落於蓊綠的山林之中,校園的樹木又常結實纍纍吸引無數鳥類前來造訪。在學校上課時,有時會聽到鳥的撞擊聲,然後就看到鳥類當場死亡,也就是窗殺。頻率最高時,一週可發生2~3起窗殺,一個月就可能超過數十件。
窗殺不只限於學校,根據研究統計,美國一年窗殺案例可達四到九億件,鄰近的韓國則一年造成八百多萬隻無辜鳥類喪失,但台灣則因為沒有相關研究資料而無法估計出數量,但根據台灣猛禽研究會的紀錄,台灣最常發生窗殺的鳥種就是五色鳥,雖然五色鳥屬於都市常見鳥類數量不算少,但是五色鳥可是台灣特有種的鳥類,全世界只有台灣有分布!而台灣二級保育類的鳳頭蒼鷹,也是窗殺前幾名的鳥種,因此台灣猛禽研究會提出此一議題,認為應該正視窗殺,並號召科學家與民眾一齊投入調查研究。
我們認為窗殺造成的問題:
窗殺會讓鳥類資源漸漸減少,鳥類的數量大幅減少,不但使得本來就瀕危的一些鳥類生存更加坎坷,也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更會對生態循環造成不平衡。
如果鳥類一直不斷的死亡,且我們又袖手旁觀,漸漸讓鳥類遠離我們的生活,也會使得人們越來越疏遠大自然。
窗殺發生頻率高,讓學生無法安心上課。
不尊重生命,造成無辜鳥類死亡機會提升。也許有人覺得沒什麼,但鳥和人一樣,都是一條生命,每天全世界有數不清的鳥因此死亡,有多少生命因為窗殺而死呢?
因此我們希望想辦法減少鳥類窗殺事件,創造一個鳥類友善空間。於是從我們所處的八里國中生物研究社開始,推廣到全校進行改善,再進一步到社區國小與單位宣導與實作。並開發鳥類友善窗戶材料包,希望讓更多人關心窗殺的議題,進而對於整體的環境可以改善,更可以利用窗殺議題走出校園,與社區和全台學校做朋友,最後提出「鳥類友善窗戶」的倡議,透過各種社群網路與媒體資源在社會發酵,促使大家關心周遭的環境議題與生物,創造友善的動物共存空間。
鳥類友善窗戶改善計畫:
由於窗殺起因於鳥類無法分辨鏡像,所以改善方式就是破壞窗戶的反射,讓鳥類看到障礙物而放棄通行。但一般只在大片窗戶上貼一兩隻猛禽貼紙或老鷹眼睛其實是不夠的,雖然這樣可以短暫防止鳥類靠近,但就像稻草人一樣,因為不會動,久而久之鳥類就不以為意,仍會從其他地方撞上玻璃。根據實驗研究,寬五公分,長十公分的布置間隔就能有效防止九成以上的窗殺,是目前最好的改善準則。於是我們臨摹猛禽圖鑑繪製了猛禽貼紙,也進一步徵詢了原繪者利用同意,並用柚園義賣剩餘的資金與學校的環境教育計畫經費進行印製,配合圓點貼紙破壞鏡像,用行動歡迎這群嬌客蒞校,幫牠們建立舒適安全的環境,共同打造鳥類友善校園。
我們還突發奇想,利用學校柚園與營養午餐剩餘的柚皮與橘子皮,用蒸餾法製作精油與純露,搭配鳥類友善窗戶使用,達到防蚊提神的效果。
除了八里國中全校師生一起改善學校的窗戶,我們也希望透過一些媒體宣導這個議題讓大家知道,也將鳥類友善窗戶材料包發送各校,讓更多學校參與改善計畫。希望透過推廣活動,使大家正視窗殺這個議題,共同打造鳥類友善的環境。
尋找合作夥伴:
台灣猛禽研究會:除了指導校園領角鴞觀察計畫外,同時也是台灣最早關心與提出窗殺議題的社群,多次入校指導我們的改善計畫。
八里國中師生:利用段考日的下午,全校一起進行窗戶改善。
八里區學校與單位:聯繫八里區的多所國小,實際到學校指導小學弟妹們進行校園窗戶改善。也將此一概念推廣至八里區附近的單位,如八里垃圾焚化廠與八里農會等。
全台灣其他學校:利用社群網路,免費發送鳥類友善窗戶(窗殺防治)材料包,我們的目標是推廣至台灣100所學校或單位,截至目前為止已發送167所學校或單位。
台灣科學教育館:透過申請【2021臺灣科學節】「科學服務社會:療癒時代」科學嘉年華的市集攤位,實際擺攤對民眾進行宣傳,也被媒體特地報導出來,請參見附件。(主辦單位資料,三天活動約7800人次餐與)
運用媒體資源:除了網路宣傳外,也透過一些媒體進行鳥類友善環境的推廣與宣傳。如國語日報、教育廣播電台、聯合報、華視新聞雜誌、東森新聞、大愛電視台與民視異言堂等。
一.八里國中生物研究社(個人):
|
|
![]() |
邀請猛禽研究會王獸醫師說明宣導 |
實作 |
利用學校柚園與營養午餐剩餘的柚皮與橘子皮,用蒸餾法製作精油與純露,搭配鳥類友善窗戶使用,達到防蚊提神的效果 |
|
|
|
我們的作品(由於臨摹猛禽圖鑑,我們也寫信獲得繪圖者的同意,做為免費公益使用) |
二.八里國中全校師生(學校):
原本預計六月底期末考日下午,進行鳥類友善校園全校環境教育研習,並由我們生物研究社的老師與社員,帶領全校同學進行班級鳥類友善窗戶改善,但因疫情取消,預計延至111/01/12段考下午。
|
|
全校進行改善 |
結合課程-生物研究社 邀請標本師蒞校示範窗殺標本製作 |
三.八里區學校及單位(社區):
1.八里區米倉國小(10/08到校推廣)
2.八里區八里國小(11/06到校推廣)
3.八里區大崁國小(11/15到校推廣)
4.八里區長坑國小(提供材料包)
5.八里區農會(提供材料包)
6.八里區八里焚化廠(提供材料包)
7.八里區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提供材料包)
8.八里區桃樂絲森林觀光果園(提供材料包)
![]() |
![]() |
10/08米倉國小推廣實作 | 得知這個情形後,我們自告奮勇,至米倉國小向學弟妹們宣導,並實際進行改善 |
米倉國小的回饋,這不僅是一次性的宣導,而是將種子埋入教師與學童心中,給了我們更大的勇氣,紛紛與鄰近國小友校聯繫,希望也能入校進行宣導
八里區友校米倉國小為教育部永續校園,但正因為校園高度綠化,生態資源豐富,校園不時發生窗殺問題,當天就看到許多窗殺的痕跡
社區友校宣導第二站11/05八里國小,此教室的窗戶也時常發生窗殺,一樣宣導進行實作
|
![]() |
社區友校宣導第三站11/15大崁國小,厚著臉皮聯繫原來的導師,謝謝大崁國小讓我們入校宣導 |
四.全台灣學校及單位(社會):我們也開發出材料包,利用社群網路,開放各校申請,原本目標為100所學校或單位,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共有18縣市167所學校或單位申請,甚至花蓮縣志學國小申請後進行全校性的整體改善。
除學校外也提供公家機關申請,作為教育示範,例如: 1.觸口自然教育中心、2.知本自然教育中心、3.台灣苗栗地方法院、4.新北市立圖書館坪林分館、5.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6.台南左鎮化石園區、7.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8.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
9.屏東縣長青園、10.新北市心輔犬學會
![]() |
![]() |
![]() |
我們繪製防治窗殺的猛禽貼紙(A3大小,已量產 | 實作測試(曾發生窗殺之少量窗戶進行測試中) | 發送給外校的材料包製作與包裝 |
![]() |
![]() |
![]() |
![]() |
![]() |
![]() |
![]() |
![]() |
苗栗地方法院回饋 | 新北市清水高中回饋 | 雲林縣褒忠國小回饋 | 高雄市正興國中回饋 | 台南市虎山國小回饋,學校特此開發課程,四年級學生的心得 |
![]() |
![]() |
![]() |
![]() |
台南市東陽國小 | 桃園市龍山國小 | 台北市北一女中 | 花蓮縣國風國中 |
![]() |
|
![]() |
![]() |
台北市內湖國小 | 台東縣北源國小 | 台東縣電光國小 | 台中市國光國小 |
樹林高中 宜蘭縣頭城國小
新北市樹林高中,配合圖書館的活動,參考我們資料融入議題
宜蘭縣頭城國小
高雄名明義國中 高雄明義國中李育蓉老師申請材料包,製作海報宣導
師生一起投稿教育廣播電台-窗殺環保繽紛樂節目獲採用
我們設計之鳥類友善窗戶改善材料包內附之說明文件,已發送到167所學校或單位
師生國語日報投稿(110.05.12),也附在材料包中,提供教師做為教材或是讓學生閱讀
11/12-14 配合科學教育館台灣科學節,與猛禽協會一起擺攤宣導窗殺。(根據主辦單位資料,三天共有7800人次參與)
![]() |
![]() |
![]() |
被中央社、聯合新聞網報導:「其中新北市立八里國中與臺灣猛禽研究會合作展出「鳥類的隱形殺手」, 介紹較鮮為人知的議題-窗殺,說明鳥類常會因為窗戶玻璃的反射而撞倒窗戶致死, 並以實作方式讓民眾嘗試改善窗戶的鏡面反光,以行動打造鳥類友善校園。」 |
發起【鳥類友善窗戶】倡議,獲媒體認同,一起關注鳥類友善空間 |
||
|
|
![]() |
聯合電子報 | 聯合報與與採訪報導 | 華視新聞雜誌採訪報導 |
![]() |
|
![]() |
東森新聞採訪報導 |
大愛電視台採訪 |
民視異言堂 |
學生心得
八年四班游翔富
撞到窗戶而受傷的鳥類,如果是輕傷,可將牠們放入紙箱,並用東西整個蓋住,使鳥類冷靜降低緊張,而紙箱是軟的,也避免再次撞傷,安心休養片刻後,再到戶外將紙箱打開檢查牠是否可以飛行。若重傷,則可將鳥送往鳥會救傷醫院,使牠有機會活下去;至於死亡的鳥類,也可將遺體給予特生中心或猛禽研究會,可使研究人員獲得更多資料,做為公民科學家的研究數據。但我覺得這些作法僅是治標不治本,最好還是能改善窗戶以避免憾事再次發生。
除此之外,我認為國語日報是個好的大眾教學管道,刊登的文章可以讓非常多人知道窗殺這件事,因此我在撰寫時非常用心,希望能讓大家來一起來了解。而當我實際拿到刊出的報紙時,心中非常的期待與激動,因為這樣的話,會有更多熱愛生態的人一起為鳥類盡一份心力。另外,我也與同學、老師一起接受廣播及電視台採訪,更回到母校八里國小和其他校園分享如何防治窗殺。這些宣導之下我認為我救了很多生命,就算不是像警察、消防員在險境中拯救生命,但我還是會滿心驕傲!
八年二班李佳蓁
猛禽是高級消費者,數量雖然不多,但卻能控制其他動物的族群,有著重要的生態地位,包含了夜行性鴞形目的貓頭鷹,以及日行性隼形目的老鷹。八里國中所在的觀音山,除了貓頭鷹領角鴞外,還能觀賞到許多的老鷹,像是赤腹鷹、灰面鵟鷹、鳳頭蒼鷹和大冠鷲就被稱為「觀音四秀」,是經常能看見的猛禽,也比較不會畏懼人類,甚至有一次我在操場上課時,望向天空就看見了兩隻大冠鷲在追逐。我很喜歡猛禽,因為牠們翱翔時很自由很帥氣,令我十分嚮往,希望這個世界上的人們都能像這些鳥兒一樣無拘無束。
正因為我很喜歡猛禽,當聽到有許多的鳥類因為窗殺不能再次在蔚藍的天空翱翔甚至死亡時,就非常難過,所以我就畫了這些貼紙,希望可以減少窗殺的發生,為鳥類盡一份心力。老師也帶著我們到附近的各個小學去介紹有關窗殺的議題,和教導那些小朋友如何佈置窗貼實際改善校園環境,當小朋友們佈置好時,真的非常有成就感。我希望可以讓跟多人知道窗殺的嚴重性,跟著我們一起改善。
八年一班張語喧
學校鳥類非常多,其中最常見的就屬白頭翁、五色鳥跟大冠鷲了。白頭翁的帶著白色的羽毛王冠,既帥氣又可愛;五色鳥的五色彩衣非常美,以枯木樹洞為家,因為會啄樹洞,常被誤認為啄木鳥。而我最愛的是大冠鷲,常在體育課時看到牠們在空中盤旋,大冠鷲是台灣最常見的猛禽又名叫做「蛇鷹」,是台灣特有亞種,在學校能看到這些鳥類表示我們校園環境真的很好,所以我們更應該改善窗殺保護這群嬌客。
於是我們設計鳥類友善窗戶材料包,上網分享想發送給大家,我們包裝材料的時間都在中午午休,材料包的內容有塑膠網一個 圓點貼紙三張 猛禽貼紙兩張,包裝過程先將學校的信封寫上地址,再將材料一一放入,最後將開口封住就大功告成,但因午休時間太短,有的時候還裝不完,這讓我學到要有耐心。有了這些材料包我們就可以一起打造鳥類友善環境了!一開始以為只會有幾間學校申請,沒想到會有那麼多學校需要,加上好評口耳相傳後,人數又變得更多了,而且竟然還有學校邀請我們到校分享,真是受寵若驚,但有這麼多人能關心鳥類,真的是太好了。材料包準備完成後,最後的任務是由我負責將材料包帶到郵局寄送,因為常常跑郵局寄送,加上寄的包裹特別,收件又是眾多學校,因此郵局的叔叔阿姨都認得我了呢!
結語:
教育部環境教育已邁入第三十年,筆者三十年前成為第一批小學就開始接受環境教育的受教者,如今也變成推行環境教育的前線教學者,一直在心中想,是否能為我們的環境再多做些什麼改變?
學校是為學齡中國民提供學習的機構,除了課本的知識,也提供如境教等潛在課程,透過美化與綠化校園,營造適合學習的環境,並成為國民環境教育的基地。因此,學校是都市中天然的綠地,甚至許多學校就直接位於淺山環境中,提供了野生動植物良好的棲地,是天然的庇護所。同時這些校園中的生物,也是課堂中最好的教學助教,更是環境教育、環境美學與生命教育的極佳素材。
因為八里國中位處山區,生態資源豐富,常有野鳥撞玻璃受傷或是死亡。於是我們邀請國內唯一關注窗殺議題的猛禽研究會,蒞校指導,並設法改造鳥類友善窗戶。多次討論的過程中,沒想到學生的創意與藝術天分令我相當驚艷,原來學生也是我的老師!師生一起開發了鳥類友善窗戶材料包。打算透過社群網路分享給其他學校或政府單位,原先目標訂在100所,沒想到截至目前為止,共18縣市167所學校或單位申請,不但包含建中、北一女等名校,也有連江縣的學校申請,甚至許多學校如花蓮縣志學國小,申請投入全校改善。除了學校響應,政府單位包含了觸口自然教育中心、知本自然教育中心、台灣苗栗地方法院、新北市立圖書館坪林分館、台南左鎮化石園區與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也都來信申請。一方面開心眾多學校單位響應,一方面也反思,是否窗殺真的是普遍發生且沒被重視的議題?
新世代環境教育希望跳脫以往學校只關注資源回收與認識校園生物名字的框架,希望能走入真實的生活,關注周遭的環境問題。因此我們從校園發生的生態議題,透過學科結合環境教育素養,讓學生從實作中解決困境,並擴散到社區,同時多方宣導引起社會關注,符膺SDGs-17夥伴關係,利用環境議題走出校園,與社區和全台學校做朋友,促使大家關心周遭環境,進而創造友善的動物共存空間。
1分鐘操作示範影片 : |
申請表單: |
FB社團(野鳥撞玻璃回報) |
|
|
|
其他窗殺相關資訊:東森新聞報導 |
華視新聞雜誌報導 |
民視異言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