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環境教育,從『小』做起 

文、圖:新北市環教輔導團輔導員/鷺江國中生物老師 顏士雲

    自從民國99年制定環境教育法規,於100年開始施行至今也屆十年了,各級政府單位及學校如火如荼展開許多環境教育相關研習、課程及活動,每個學校也幾乎都有環境教育指定人員或很有熱忱的老師,在環境教育推動上不遺餘力,新北市國高中端的部分已有許多出色的成效:多所學校在「校園環境教育執行成果」績效評比表現不凡,今年度如三民高中、豐珠國中小、永平高中(圖一)、雙溪高中、佳林國中等皆獲得優選以上的佳績;二重國中則為環境教育輔導團召集學校,每學期進行輔導團員的增能研習並辦理新北市各項環教相關活動,涵蓋範圍有食農教育(圖二)、能源教育、行動研究、環教桌遊、空氣汙染(圖三)、山林田野教育等不勝枚舉;鷺江國中於105年榮獲教育部綠色學校掛牌金牌學校,校內許多夥伴積極推動環境教育;佳林國中透過教師社群配合108課綱,擬定校本環教課程,全面性地融入各領域(圖四);八里國中在校內就有一間由俊凱老師經營管理的環教中心,內有許多收容來的兩棲爬蟲類供教師教學展示用,還利用在地柚子進行許多相關課程,成功行銷學校柚…等。

圖一. 永平高中的食農教育

圖二.環教中心館慶,環教輔導團協助推廣食農教育
圖三.環教輔導團空汙防治推廣研習(左)與空氣盒子感應器實作(右)

圖四.佳林國中學校本位課程(環境/國際)


    在環教輔導團裡,我們已經走訪了新北市九大區各級學校,在教育現場看到了很多有熱忱的老師,不間斷地深耕環境教育,有些只是一個人,有些慢慢找到志同道合夥伴,有的甚至全校動起來討論設計課程,無不就是希望環境教育能從小紮根,就能珍古德博士的理念:『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一份子,每一個人都可以造成改變』。孩子們就像海綿,感受力比大人敏銳許多,教學現場的我們,如果能在現有課程中融入一點環境教育元素,在時間的累積下一定會有不一樣,期許孩童們都能多接觸了解環境才有可能落實保護及愛護環境,並懂得尊重生命,對萬物欣賞包容。本篇僅就目前筆者學校裡以及環教團中,曾經或正在發生的校園環境教育點點滴滴,呈現給同在中學階段,面對著會考壓力與108課綱的教育夥伴們,進行環境教育並不孤單,有好多支持系統可以互相分享與交流。

閱讀融入環境教育教學實例    

    本校近年來積極推動閱讀教育,在自然領域教師共同努力之下,引進許多科普知識、環教倫理或新知等概念,一魚多吃的方式將環保概念、環境倫理等知識帶入學生的課程中,以下分享近期幾個教案。    

一、讀報教育落實減塑行動

    目前新北市每個學期均有多元閱讀方案補助經費,本校利用此經費訂購班級報紙,許多實事相關的環保題材俯拾即是,筆者於去年利用讀報教育相關的減塑文章(圖五),引導學生閱讀文本並思考海洋塑膠垃圾問題,如塑膠原料從何而來?塑膠會造成哪些問題?日常生活中,哪些方法會更有效減少塑膠類的使用?讓學生從問題回答中,可以反思自己的行為,融入減塑行動並記錄下來,為期一週後,最後於課堂中分享自己的減塑行為、執行過程與感想。很多學生真的去執行後,才發覺只要自己有意識的去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其實並不難,不過要養成習慣還有一段距離。

圖五.()出自2018/8/17雙語週報
     (右)出自2018/6/25好讀周報

     為了讓這堂課程更深入及完整,教師再透過網路上瘋傳的影片如海龜氣管拔出塑膠吸管血淋淋的畫面、中途島海鳥肚子裡的各種塑膠垃圾等影片激發學生的同理心,加深學習印象,為了真正落實減塑行動,我們以實作方式讓學生將廢棄包裝紙重新改造,成為獨一無二量身訂製的”環保提袋”(圖六)。希望學生能從這一系列課程的規劃,可以自備環保袋,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確實落實減塑行為,並達到資源再利用的目的。經實作測試後發現學校每逢開學時書籍包裝之包裝紙、學校油印室影印紙之包裝袋或各處室的宣傳海報製作出來的環保提袋既美觀又實用(圖七、圖八)。

 

圖六.環保提袋DIY與成品

圖七.學生環保袋作品

圖八.環教輔導團員研習製作環保提袋


二、科普閱讀學習生物外來種

    學校透過板橋藝文特區溼地故事海報進行策展,辦理圖書館外來種主題活動,生物教師結合生物課程「生態系----人類與環境」單元,讓學生從海報中閱讀認識這些生活周遭或校園常見之外來種,如荔枝椿象、南美蟛蜞菊、黑領椋鳥等,透過了解其特徵及對環境的危害,得知環境現況,並將外來種的特徵畫出來,加深印象,以作為物種辨識的依據。教師同時在校園中取得這些外來種實體樣本,藉由問題的引導,學生能自行思考以現有能力,如何做到環境保護,杜絕或降低外來種入侵的風險(圖九)。

   

圖九.外來種特展及學生參觀特展寫學習單

三、閱讀理解雜誌共讀環教議題

    品學堂出版的閱讀理解雜誌,每一期都會有因應現在環境變化的議題相關文章,搭配文章還會有數題擷取訊息、統整解釋及省思評鑑等Q&A,學生一方面可以透過這種短篇文章提升理解能力及閱讀素養,另一方面又可以有層次的習得文章背後呈現的相關內涵,所以筆者常會把這類文章作為現有課程的延伸閱讀,加深加廣學生的環境素養。以下摘錄幾篇配合國中七年級自然可以彈性運用的文章。

    2017年第16期,擊敗塑膠微粒,20世紀後半由於西方媒體開始提倡「用完就丟」的生活型態,因為方便、省時、時髦,造就現今社會塑膠無所不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塑膠製品,而這些塑膠在陽光照射或經外力沖刷之後,會變成細小的塑膠微粒,不僅容易吸附有毒物質,還會經由生物放大作用累積進入人體造成傷害。本篇文章很適合放在七下生物第六章人類與環境單元的延伸教材,學生可從文章中了解許多環境承載力及永續發展相關的環境意涵。

    2018年第21期,水中農夫,文章中除了介紹魚菜共生的原理與機制,也探討了這種新型態的養殖方式是如何因應都市生活而產生,學生可以透過閱讀、討論理解人類生存發展所面對的水資源、糧食供給與食安等環境危機。這篇文章還可以加上魚菜共生系統的實際DIY,讓理論與實務互相搭配(圖十)。
圖十.2017 VOL.16擊敗塑膠微粒(左)與2018 VOL.21水中農夫(右)

     2019年第22期,島嶼鄰居-鯨與豚,很適合在七下自然學了各種哺乳動物後,作為補充教材。台灣四面臨海,附近海域的鯨豚種類相當豐富,但國中階段的學生很少有機會去賞鯨豚,倒是許多人曾在海洋館看過海豚表演,所以藉著學生對這類大型海洋生物充滿好奇心的動機,透過文章導讀瞭解海豚和鯨魚的差異,進而重視海洋生物保育的重要性。課程還能延伸台灣西岸常見的中華白海豚的生存危機,讓學生思考離岸風電的架設與生物間的關係,怎麼取得經濟發展與環保之間的平衡?另外搭配血色海灣(閱讀理解,2017,圖十一)一文,更可以讓學生一窺日常生活中難以覺察的社會問題,文化、經濟、觀光與環保等議題,值得好好思考探究一番!

圖十一.2019 VOL.22島嶼鄰居-鯨與豚(左)與 2017 VOL.15血色海灣(右)


 環教素養融入領域教學   

    以往只要提到環境教育,大家自然而然就認為是生物教師的事情,本來課程中就有動物保育、認識外來種、生物放大作用及人與環境等單元,但是慢慢因環教法實施,以及環保意識抬頭,投入環境教育的教師越來越多,不再只是自然科教師的單打獨鬥,各領域教師只要願意皆可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環教素材,如氣候變遷、災害防救、文化保存及社區參與等都是可以切入的點,將保護環境的態度、知識及行動透過各種教學活動傳遞給學生們,讓他們在生活中養成該有的環教素養。以下分享幾則環境教育融入不同領域的案例,有些已經是課堂中施行過的教學及反思,有些則為輔導團還在研發及推廣中的課程。

一、生活裡的環教科學

    生活中處處是科學,而科學實驗的素材、科學原理裡面其實藏有許多環保知識,例如炎炎夏日,溫度一度度飆升,地球彷彿發燒了一般,是誰讓地球變熱了?溫室氣體是什麼?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呢?教師透過解讀電費單上的神秘數字,讓學生實際從家裡電費單中看出日常生活中用電與製造二氧化碳的關係(圖十二),並學習從家用電器的能源耗電表揪出家中容易耗電的電器。學生透過計算電費來思考如何減少用電量?透過認識由電源、愛心雙手、生生不息的火苗所組成的節能標章(圖十三)學習如何挑選節能家電?透過此課程活動了解節能減碳既省荷包又幫地球降溫的重要性,以及延伸發想其他省電節能行為(圖十四),想要檢核學生是否有落實環保行動,只要給他一段時間,電費就是最直接的證據呀!這個課程裡面涵蓋的能源教育知識不管是融入數學課或是理化電學單元都非常適合,跟學生生活又密切相關,也是筆者很喜歡在輔導課或社團課操作的課程呢!

圖十二.電費單上可看出用電排放CO2量及電費、節電獎勵

圖十三.節能標章(圖片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圖十四.節能十大手法(圖片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七年級生物課在上學期會有植物運輸構造單元介紹維管束,配合當季水果~橘子,就是一堂一舉數得的融入式教學,學生可以自備橘子,於課堂中先進行食農教育,讓學生觀察橘子,透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橘子是怎麼生長?橘子中的養分怎麼來的?以及如何挑選汁多甜美的橘子?接下來讓學生撥開橘子皮,須留下白色的橘絡(圖十五),這就是植物的維管束延伸至果實的部分,負責把葉子光合作用產生的養分運送至果實,所以我們可以從水果中獲得養分,學生馬上品嚐自己帶來的橘子,便可加以比較與討論。最後廢棄的橘子皮則可以撕成小碎片(圖十六),因飽含橘子精油,加上75%酒精浸泡一段時間後即可萃取出來,再加上椰子油起泡劑,使用前加入浸泡液2倍的冷開水及少許鹽巴加以稀釋就是一瓶物盡其用的環保清潔劑了(圖十七)。

 
圖十五.認識橘子及像水母般的維管束(橘絡)

   
圖十六.將橘子皮撕成小碎片後加上酒精萃取精油

 

圖十七.橘子精油與椰子油起泡劑以2:1比例混勻,使用前稀釋即可


二、 動手做做看~資源再利用

    慈濟團體長期響應環保,在社會各角落從事資源回收工作,身體力行闡揚「惜福愛物」的觀念,並帶動左鄰右舍共同愛護地球。對於他們將回收的寶特瓶,透過成熟的紡織技術抽絲再製成環保吸濕排汗衫、賑災毛毯等,讓物質循環再利用的這種環保行為感到非常佩服(圖十八),如果學校附近就有慈濟靜思堂,帶著學生學習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再實際走訪就是個寓教於樂的環保教學活動呢!
圖十八.寶特瓶絲編織體驗機(左),一般棉線編織成布的機器(右),兩者大同小異


    環教團在這學期也由團長與團員們共同發想,嘗試將廢棄寶特瓶蓋華麗大變身,變成可以盛裝小玩意兒或藥膏罐使用(圖十九)。在教師的推廣分享實作過程中,我們透過廢棄保特瓶蓋、已護貝過的塑膠片或塑膠L型夾,讓老師們自己探索,以熱融膠、三秒膠或噴槍等找出誰的黏合度較好,做出的小罐子最符合需求也最不容易瓶身、瓶底互相脫落(圖二十),這不就是我們要教育學生的探究與實作精神嗎?雖然此課程設計還未實際應用於教學現場,但是在這個強調動手做的素養年代,是科技領域教師很適合嘗試的環教教學課程呢!

圖十九.環教團團長將寶特瓶蓋華麗大變身的實作過程
圖二十.老師們將寶特瓶蓋華麗大變身的探究與實作

三、英文與環教的跨領域教學

    本校英文科莉君教師這幾年利用繪本及行動學習教導英文,希望學生能靈活運用英文,透過英語的語感來學習閱讀故事的樂趣及探討故事中所要表達的意涵。今年與生物科教師共備後進行了一場環教融入英文的教學,學生從蝌蚪變青蛙的英文繪本中(圖二十一,一本介紹青蛙的一生,一本介紹青蛙目前面臨到的滅種、變種問題與人類須採取的保護行動),反思青蛙遇到哪些威脅及最嚴重的威脅是什麼?探討環境變遷對其他生物的影響,最後再以小組討論方式,選擇一個願意執行且實際執行的綠行動,為期一個月後互相分享。

圖二十一.青蛙的英文繪本

    類似這種有環境議題的英文繪本書籍,都是老師很好融入的教材,可以讓學生把英文當工具,認識全球重要議題,習得環境素養並具備全球公民責任感及行動力。以下另外推薦書籍Augustus and His Smile (Rayner Catherine,2016,圖二十二),透過簡單的英文文字,描述Augustus(一隻西伯利亞虎)到處去尋找牠遺失的微笑的過程,故事非常簡單,卻可以在閱讀完後讓學生認識這類野生大型動物正面臨的棲地縮小、被人類獵捕的生存危機,反思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加強學生對動物保育的概念。

圖二十二.Augustus and His Smile書中頁面之一

    2020/4/22 是世界地球日50週年,將在全世界募集30億個綠行動 (3 billion acts of green),台灣為了響應地球日,則以百萬綠行動為目標。10 Things I Can Do to Help My World( Melanie Walsh 著)一書,作者透過可愛的圖片,以輕鬆簡單又有趣的方式,傳達環保概念,在學校端的老師們便可先透過此書拋磚引玉,除了閱讀書中10件簡單易做的環保小事外,學生們一起集思廣益或競賽分享其他綠行動好點子,一起加入百萬綠行動中,讓「環保行動,從『小』做起」不再是口號!每個人都可以為這個世界環保運動盡一份心力。


參考資料

1.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History.aspx?pcode=O0120001

2.教育部綠色學校伙伴網路https://www.greenschool.moe.edu.tw/gs2/

3.閱讀理解雜誌/品學堂https://wisdomhall.com.tw/tw/magazine_list.php

4.經濟部能源局https://www.moeaboe.gov.tw/ECW/populace/home/Home.aspx

5.節能資源電子書https://www.energypark.org.tw/save-energy-resource/books.html

6.世界自然基金會 https://www.wwf.org.uk/

7.台灣地球日百萬綠行動https://action.earthday.org.tw/civicrm/event/info?id=6&rese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