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情境設置以提升國小兒童環境倫理觀
文/圖:新北市深坑國小教師 陳瑞玲
位於北臺灣的深坑國小,是一所有一百二十年歷史的永續校園(左圖是作者所繪製之深坑國小教學場域圖),深坑國小校園中原本就有一個只養著鯉魚的傳統造景水泥池,後來我們再以生態工法設計了另兩個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池。老師們在教學中意外發現大部分兒童對於傳統水泥池的評價,竟遠高於生態池,有些學童認為「鯉魚池很乾淨,很適合魚類生存」,重要的是「裡面沒有雜物,人類觀察起來很方便!」這些童言童語,真是讓老師很訝異,小朋友甚至認為「生態池很髒亂」,「都是石頭、枯枝、落葉水草看不清楚魚」;於是產生了提升環境倫理觀教學方案設計的想法。
老師們認為這時候要改變兒童的「環境倫理觀」,需要經過各種的教學策略;讓兒童環境倫理的考量範圍逐漸的擴大,不是單純的講述的方式,因為「環境倫理觀」的提升,是環境教育很重要的一環,需從「人類中心倫理」、「生命中心倫理」慢慢進入「生態中心倫理」。
為落實環境教育,因此我們利用情境學習方式,以深坑國小已有的生態環境為基礎,教學主題為「水水校園」、「水中的鬥士」、「小小棲地設計家」、「生態保衛戰」,而教學內容取材於校園環境中,教師最會說故事、遊戲或實作這些教學方式了。透過對話以及學習單的蒐集分析資料,以深坑國小的學生27人為教學對象。其中先分析環境倫理的內涵來設計課程,教學目標必須包含包括對人的關懷〈社會正義、世代正義…〉、對生命的關懷〈動物福利…〉、及對環境的關懷〈環境體驗、生態保育…〉等,教學教材可以應用環境倫理論述,呼應自然運作的理念思維,及西方文化反思環境汙染與生態破壞(Nash, 1989;Naess ,1973;王秋雯,2004;謝佩靜2000;長友大幸、下村孝,2006)。
接下來進行實際體驗,先讓學童玩一玩蓋斑鬥魚捉孑孓 (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其中蓋斑鬥魚就像傳統遊戲中的老鷹,水草是母雞,孑孓是小雞;遊戲過程中水草保護孑孓,不被蓋斑鬥魚吃掉,水草是孑孓良好的庇護所;遊戲結束後,再讓學童分享啟示:學童發現如果沒有水草水中生物是沒有藏匿地的,其中周圍同學扮演石頭,圍起來的石頭也有功能,也是可以讓孑孓在隙縫當中的。
遊戲完畢後再寫一寫學習單,就不難發現學童的概念產生變化了,以下就是學童的學習單。
下圖中學生所繪製的蓋斑鬥魚家,就明顯有了變化;其中有魚、有水草、有其他石頭的狀況大量提升,表示學童已經可以從人類中心倫理,提升至生物中心倫理,到了有棲地的概念就差不多到生態中心倫理了。玩玩遊戲和完成學習單,接著我們讓學童進行實際布置一個蓋斑鬥魚的家,這時候學童就會布置一個適合蓋斑鬥魚休憩的棲地了,不再是一個空盒,清澈的水,加一尾魚,而是有豐富的生態(有水草、有石頭,甚至有枯木、小青蛙)在其中。
教學過程我們希望學童習得,每個生物應該獲得人類的尊重,人類的價值,人類的發展不應威脅自然的完整,或其他物種的生存。人類應該適當地對待所有生物,並保護牠們免於殘暴、每個人應負起他對自然影響的責任,人類應保育生態過程及自然的多樣性,並節儉地和有效率地使用資源,並保證再生性資源的永續利用。保護人類的權利和自然的權利是全世界的責任,它超越文化的、意識形態的和地理。(楊冠政,2000;Armstrong, Susam & Botzler,1993;Connect,1992;Desjardins,1993; Eckersley, 1992.) 經過環境倫理教學後,我們也發現,原先對於傳統水泥池的評價高於生態池的兒童,透過情境學習課程大都能達到概念的改變,而分析兒童的學習單則發現大部分兒童從「人類中心倫理」、「生命中心倫理」能提升至「生態中心倫理」,並能了解生態工法及生物多樣性對環境的意義,在教師引導下兒童也多能關心生物所面臨的困境,並進而採取環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