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校園環境中另一種兩棲(硬體與軟體)關係

-淺談如何建構校園棲地硬體及軟體教學方案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 何昕家

 

近年來美國在教育上發現嚴重的現象,就是孩子與自然越來越遠,理查洛夫在《失去山林的孩子》 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書中提及:大自然缺失症是指人類因疏遠自然而產生的各種表現,如感覺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好發生理和心理疾病。另一部份書中也的提到研究去自然化的童年的現象:在自然中玩逐漸被視為非法,各種研究顯示美國家庭的閒暇時間越來越少,人們坐在電視或電腦前的時間越來越多,而因為飲食和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成人和兒童的肥胖率正在增加。然而,我們確切地知道孩子們到底失去多了多少戶外遊戲的時間嗎??我們不知道,因為我們缺少可供對照的資料,畢竟三、五十年前還沒有人認為這是個問題。而如果要拯教環境和環保主義,我們必須先拯救瀕臨消失的指標物種:自然中的孩子。


剛普在1978年的計算,每個人從幼稚園到高中平均就花14000個小時在學校中,顯示「學校」是個人非常重要的生活環境之一(http://www.wfc.edu.tw/ecsec/about.php);在歐洲,大多數學生要上學150~200天,而在學校必須待6~7小時,也就是說一年中總共要待在學校900~1400小時(Catherine Burke and Ian Grosvenor,2003Stoll,Fink and Earl,2003);臺灣國小至國中,九年一貫課程每年上課200天的原則,在學校每天大約6~8小時,一年待在學校約1200~1600小時;顯示「學校」是個人非常重要的生活環境之一。學齡期孩童(6-12)一直至青少年(12-18),均為人格養成及塑造階段,認知、情緒、學習、社會化均在發展歷程。學校正規教育在人一生中佔重要發展的黃金時段,此階段為人格塑造養成及發展成熟時期,大多重視於課程教授、生活常規等軟體,較少注重環境空間營造及規劃,更遑論將課程與環境空間進行結合,黃世孟(1995)主張:「學校建築是教育改革中之最大教具。」,多年前已有學者提出此概念,直至今日,此概念還未全面被接受。永續發展教育所強調的是態度及價值的轉變,必須落實到實際的行動,學校除了提供態度價值改變的課程外,必須能提供實踐的環境空間。然而,通常在學校內或教室內的學習,難以帶給予學生最真實的對於自然生態環境的感受,大多僅能在知識面向達到。因此,筆者認為孩子產生大自然缺失症,一部分如書中所言,在臺灣另一部份是必須由學校擔負起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與自然產生具大的鴻溝,學校是必須擔負一部分責任,那我們就從學校來拉近孩子與自然環境的距離。當然,學校畢竟有其限制性,無法像荒野般的自然環境提供給孩子一個最初使的大自然環境。而現在的社會脈絡與主流,學校是孩子在發展時期時間待最久的環境之一,若能好好從校園環境思考如何建構校園棲地的軟硬體,在目前的教育、社會脈絡中,這是一種折衷的方式。以下將匯集不同書籍理論,再加上筆者的經驗,提出兩大部份,第一大部份為校園棲地硬體面向建構的步驟與方式,第二大部分則延伸至校園棲地的軟體方案規劃步驟與方式。

           


一、校園棲地硬體面向建構步驟與方式

大家可能會好奇,這一部份不就是規劃設計者(建築師、景觀師)等處理就可以了嗎,但往往因而產生理念、實際使用的鴻溝,也造成在學校內的老師通常指會將校園環境,包含棲地當成是一種環境,不會當成是一種教學。而在校園棲地硬體面向營造過程中,大致上包含四大步驟,第一:多元參與、第二:核心概念與主軸、第三:對於土地深入瞭解、第四:進入規劃設計。為什麼不直接進入規劃設計準則呢?或許這是大家看完簡要步驟後的一大疑問?通常在臺灣,因為經費預算的時間性,大多數校園環境規劃設計,在規劃設計之前無法花太多時間聚焦達到共識,便直接進入細部設計,如此造成很多無法達成共識的細節,這是本末倒置,因此在這裡希冀讓大家瞭解到,透過國內外面臨到的問題,以及不同經驗的匯集,前置的共識是相當重要。以下將分別簡述其內容。

(一)多元參與

在此部份,開宗明義提出是需要多元參與,參與的對象大致上必需要包含學校領導者、教師、學生、在地社區人士、景觀建築設計師、自然生態專家。透過如此多元的參與,主要可以發現在營造校園棲地重要面向在於:1.校園棲地生態。2.校園棲地教育意義。3.校園棲地維護管理。4.校園棲地的在地化。(原生物種、原生棲地)。校園棲地需觀照如此多元面向,更顯出多元參與的重要性。

(二)核心概念與主軸

在此一部份,首先必須先達到的共識便是核心理念與目標,核心理念與目標是主要的價值觀,雖然每一角色的價值觀不盡相同,但是大致上要不能相互牴觸或背離,而此核心理念與目標,將會是校園棲地軟硬體最高指導原則,也就是無論進行到那一階段,都需要回頭檢視其核心理念,才不至於偏離主軸。在核心概念與主軸之下,必須考慮到其不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更進一步需要針對設計需包含元素,如自然、文化、野生物、人類、藝術等元素,進行探討。最後針對可發展、結合與融滲的課程,進行初步討論。這一階段,最主要是形成部份共識,在部份共識基礎之下,有些許彈性。

(三)對於土地深入瞭解

這一部份是對於土地深入瞭解與分析,這是一個重要的歷程,為什麼談到臺灣因預算與經費的時間性,造成整體規劃設計不完善,這種不完善來自於對於土地不夠瞭解。近年來,樸門設計已形成一股風潮,樸門設計有一個非常重要且核心理念,就是不急於發展,必須對於土地夠瞭解,所進行的發展才是對土地友善,也讓未來生活在此的人能與環境有完善的互動。對於土地必須瞭解基本元素包含土地發展與歷史、地形、地表逕流(水)、土壤、植披、地質、氣候與也生物等。

(四)進入規劃設計

在完備前三步驟後,大致上已經達成共識,並且有一共同願景與目標,便能進入規劃設計,前三步驟是相當中樣的基礎,若沒有前三步驟的基礎,在規劃設計這一階段,便會是非常辛苦的且無法達成共識。進入規劃設計階段,必須注意規劃設計的原則如下:1.因地制宜的特色。2.地表紋理。3.複層植栽多樣性。4.景觀穿透性。5.物種多樣性。6.不同生態間相互關係。7.光線。8.邊緣。9.棲地空間。(水平、垂直、棚架)10.材料。11.形式。12.比例。13.平衡。14.韻律。15.活動。以上為大致上需要注意元素,會因地方不同,而有不同的改變,因此一開始便強調因地制宜概念。

        


二、校園棲地的軟體方案規劃步驟與方式

當校園棲地硬體設施完背後,接下來就是必需要有軟體方案,如果沒有軟體方案的挹注,那校園棲地就僅只於校園棲地,沒有任何教育意義。而校園棲地的方案必須有兩大重要參與者,分別為行動力夠強的老師以及參與度夠強的學生。方案發展透過下圖能清楚瞭解其步驟。
    (一)探索

教師自行或結伴進行探索校園棲地環境,先行初步探索瞭解。

(二)思索

探索回來之後,必須思索此校園棲地環境能啟發孩子那一部份能力,進一步反思老師要教什麼?學生要學什麼?

(三)瞭解

必須進一步瞭解此校園棲地環境知識與內涵,可以問設計師、棲地專家、校長等相關人士。

(四)跨域

不同教師從不同領域出發思考如何進行校園棲地教學,進而提出不同看法與想法,以及知識、教學策略。

(五)課群

由不同領域老師能跨領域組成校內課群,分別進行教學,也能嘗試協同教學,也能讓學生間有相互交流。

(六)執行方式

能夠透過融入式或專題式進行教學,不同教學方式所形成的影響以及產生的效益是不同的。

(七)實際實施

完成方案後,便進行實施。

(八)反思

實施過後,便進行討論與反思,已進行方案修正。便於下一次進行時,能產生更多元的影響。

 

 

 

 

 

 

 

 

            

 

 

 

 

 

 


三、代結語

筆者發現有部份教學現場老師,會利用校園棲地進行教學,例如利用生態池,但是第一線教師卻還是存著既定的想法,也就是著重於知識面,將生態池相關知識講解介紹完畢,便完成校園棲地環境教學。知識面向固然重要,也是基礎,但知識面向不能代表全部,在知識的背後,必須帶出一定的價值觀、態度、技能與行動。筆者都如此形容,這樣的教學如同一串粽子,知識就像是粽子的結,將結用力一拉起,下面是隱藏相當多元的面向。

另一部份,校園棲地環境就存在校園之中,有時候校園棲地環境,是必須透過自己去尋找,找到了,那就是屬於自己的教學素材。應該可以如此比喻,校園環境擁有非常豐富的素材,老師就像是廚師,需要自去掏選素材,掏選素材之後,必便需思考如何烹調出適合孩子的菜色。

最後,與第一線教師共勉之,因為孩子在人生精華時期相處最多與最久,老師與校園環境都是其中之一,更顯現出老師與校園環境的重要性,校園環境是硬體,而老師便是軟體的決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