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議題教育-安全教育(地震)篇

文、圖:新北市立鶯歌幼兒園 廖藪芬園長

孩子的安全,是大家最重視的課題!

從幼兒階段(2歲到7歲)的身心發展、臺灣位居獨特地理環境的自然暴露與社經脆弱,歷經921地震重大災害,頒布相關法源與政策以及情境學習重要如下:

一、幼兒發展概論

  (一)認知發展:當幼生看到災害時,單一片斷缺乏表達完整性,需要大人協助釐清事件狀況。

  (二)身體動作發展:在未完全發展成熟,遇到地震要換脫鞋子到外面,需要大人協助與帶領疏散到安全的環境。

  (三)情緒特質:面對災害時哭鬧或害怕,身邊極需要大人陪伴協助面對處理。

 

二、自然暴露及社經脆弱

  (一)自然暴露: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受到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相互擠壓,斷層多、地震頻繁。

  (二)社經脆弱:面對家庭生活、幼兒園場域、社會生態等潛在災害事件如下:

  1. 家庭生活:因家庭失和,大人帶著孩子燒炭服藥自殺;家中不慎失火。           

  2. 幼兒園場域:設施設備不良造成手夾傷、腳骨折;吃餐點被貢丸哽塞;傳染病(腸病毒、COVID-19等)、教師情緒失控不當管教等。

  3. 社會生態:社會不幸事件,例如:2019年小燈泡事件,持刀隨機殺人導致孩童當場死亡。

 

三、法源與政策實施

  (一)災害防救法:第2條「災害」包含震災、懸浮微粒物質(空污) 、風災、旱災等天然災害。

  (二)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25條規定安全演練措施。

  (三)幼兒園與其分班設立變更及管理辦法:第40條幼兒園應訂定複合型防災計畫及事故傷害防制規定,並對園內相關人員及幼兒實施安全教育,定期辦理防震避難逃生等。

  (四)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第13條幼兒園實施教保活動課程,落實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品德教育及性別平等教育。

綜合以上,從幼兒園到國小、國中、高中至大學,培養「災害防救教育目標」(如下圖),幼兒園首重「安全意識」目標。



韌性建構 防災校園
 

(五)政策實施

新北市配合「國家防災日活動」政策推行「全國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地震避難掩護演練」,並計畫於2022年完成新北市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市立幼兒園(本園)基礎建置防災校園,建立師生面臨地震發生時,具有正確的本能反應保護自己安全。

對於課程與宣導方面,規劃在地教學課程、宣導防災或融入節慶活動規畫於行事曆,邀約家長參與與了解。

 

四、情境學習之理論

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源自 1990 年於美國愛丁納.溫格(Etienne Wenger)提出的一種學習方式。就教師而言,提供適切的學習情境,有助於教學效能的提升;就學習者而言,營造有利於學習者的真實情境,連結學習者的生活經驗與認知性學習(引自梁佳蓁,2015),達到潛移默化於個人的安全意識。

 

綜合以上論述,足見幼兒園情境教育之重要,學習環境蘊含防災安全意識之敘述如下:

  1. 環境空間:活動室(教室)前後門為透光性門,保持前後門通暢、固定大型櫥櫃與飲水機,櫃上不堆物品、天花板避免懸掛過重吊飾作品。

  2. 各班活動室:教師安全頭盔與緊急避難包於明顯易拿處;幼兒防災頭套放置隨手可得椅背或櫃架。

  3. 空汙問題:監測器材AirBox 空氣盒,進而懸掛空氣旗幟(綠/黃/橘/紅/紫/褐紅)周知全園教職員工生戶外運動之參考。

IMG20190829075828

教室透光性門

2019827_190827_0011

 

大人安全頭盔與緊急避難包

C:\Users\BD\Desktop\110環教電子報\用IMG20210917092453.jpg

幼生防災頭套放椅背

 

空氣品質旗幟
 

  1. 防災學習情境:校園防災地圖(地震)、各樓層與各教室避難疏散圖、防災避難指示、防災布告欄等。

C:\Users\user\Desktop\放\108環教電子報\電子報照片\S__38813702.jpg

幼生與大人視線可看的防災地圖

 

校園防災地圖,是幼生天天都會看到,亦是生活環境中最佳的教材,引發幼生對圖示、符號與文字萌發好奇探索興趣。藉此融入議題教育「安全教育-地震」,以下提供教學案例供參(詳見附件一)。

未來展望,期勉我們就地取材,善用生活環境中的情境潛移默化「安全意識」,讓幼兒園議題教育「安全教育」融入真實的生活情境。


 

附件一:

附件1-1附件1-2

附件1-3

附件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