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新北市樹林國小教師 胡秀芳
壹、緣起
當您聽到「小水滴的旅行」,會聯想到什麼?「水循環」、「汙水淨化」、「世界水資源日」、「Project WET」,除了上述的關鍵字外,腦中還會浮現幾個提問,例如: 「自來水從哪裡來?」、「用過後的水會到哪裡?」、「地球上可用的水有多少?」、「如何保護水資源?」、「人工溼地如何淨化生活汙水?」等。當國小自然老師魂上身時,本能地又會聯想「在哪一個學習階段?哪一冊?會提到水的相關概念?還有哪些教學資源可以用在課堂教學,讓學生能學會且印象深刻?」
自民國97年帶領「鹿角溪溼地小小水環境巡守隊」(以下簡稱為鹿角溪巡守隊)以來,從每個月一次半天的環境監測及淨灘,延伸為全天的巡守隊日主題活動,規劃每個月的主題課程與教學,成為「鹿角溪人工溼地課程發展工作坊」(以下簡稱為鹿角溪工作坊)伙伴們共同實現教學理想的重要任務。民國102年很榮幸得關渡自然公園的邀約,共同辦理初階培力課程,開啟認識「Project WET國際水資源教學網絡計畫」的一扇窗。105年配合樹林國小同事陳貞君老師的碩士論文,以鹿角溪人工溼地的教學資源作為根基,開發適用於國小學生的桌遊,例如:小水滴淨化歷險、水棲生物Q&A、溼地鳥類對對碰等,工作坊老師參與研發歷程並提供修改建議,後由新北市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協助印製「小水滴淨化歷險」,作為大漢溪溼地生態廊道之人工溼地推廣教材。
貳、加入Project WET
Project WET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民國73年啟動,成功引領全球超過50個國家500個組織推動水環境教育,亞洲地區目前已經有中國大陸、日本、南韓以及越南等國家。除水資源課程方案外,尚有濕地、集水區保育、河川保育等等不同面向的課程方案。臺灣雖然四面環海、雨量豐沛,卻因為人口、土地面積與地形的關係而名列世界缺水國家第 18 位。此外,在全球氣候變遷之下造成降雨分配極端化,對於住在臺灣的人們而言,認識水資源的重要性已刻不容緩。
99年關渡自然公園與滙豐(台灣)商業銀行、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北美環境教育學會(NAAEE)合作,邀請美國「Earth Force」組織辦理「GREEN in Taiwan國際水域環境教育引導師培力工作坊」。100、101年連續2年邀請北美環境教育學會(NAAEE)旗下《水資源教育計畫基金會》(Project WET Foundation)分享「Project WET」教材,進行3天工作坊,吸引了超過150位臺灣各地的學員,甚至還有5位來自香港的夥伴參與,並於101年出版第一本Project WET的繁體中文課程手冊《臺灣水資源教育課程簡要指引》,收錄16個課程方案。
102年邀請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市、宜蘭縣市等北部河流區域單位,結盟籌組核心團隊,共同辦理種子教師工作坊,這也是鹿角溪工作坊加入Project WET的契機,成為新北市辦理種子教師工作坊的團隊,一同培訓種子教師,推廣執行水資源教學活動,協助關渡自然公園將水資源環境教育推廣普及化,建立起臺灣水資源環境教師網絡。
參、Project WET Curriculum & Activity Guide
Project WET課程的特點如下:1.教學對象涵蓋(K-12)幼稚園到高中參與者;2.教材彙集了創新的、第一手的、好用的、以及有趣的水資源相關資料;3.教材活動形式多樣,包含大組與小組的學習,全身活動、實驗操作或調查、在地與全球環境主題的討論、社區參與和服務學習等類型;4.教材中強化並注重現場活動與實驗操作課程。此外,該教材內容主要以人與水之間的關係進行連結,提供完整的水教育方案,內容呈現水的物理及化學特性、水質與水量議題、水棲生物、生態系以及管理策略。
活動也強化批判性思考、問題解決技能等重要環境教育推展概念,得以協助參與者對水資源的需求與使用,進行審慎決定所需的知識與產生經驗。教材活動也整合了研究與學科,包括化學、物理、生活科學、地球科學、自然資源管理、歷史與文化等,可以讓使用者依照相關指引,並且依照其教學需要來組織相關活動單元,選擇合適的活動,幫助參與者建構與聯結知識、經驗、感覺和行動,讓參與者將水資源的相關概念保留下來。
一、Project WET的信念
(一)水聯結所有系統:
水存在於生命和無生命系統中,並以複雜的網絡將兩者聯結起來。
(二)水屬於所有的使用者:
水的質與量對於所有的使用者(能源生產者,農民和牧場主人,魚類和野生動物,製造商,遊憩,農村和城市居民)而言都是重要的。
(三)水必須永續管理:
永續的水資源的管理是重要的,能夠提供我們下一代在健康環境中,得到社會與經濟的穩定。
(四)水依賴於個人的責任和行動:
對水資源議題的覺知與注重,能夠鼓勵個人產生終身負責的承諾,以及積極的社會參與。
二、Project WET的七大概念與16個課程方案:
水分子具有特別的結構。 |
|
|
生命的化學過程在水溶液中發生。 |
|
水是地球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
|
生活事物皆需使用水資源。 |
|
水資源被個人與社區居民管理。 |
|
水資源的使用隨著時間演進而改變。 |
|
不同的文化對水有著不同的信念。 |
三、鹿角溪溼地小小水環境巡守隊的Project WET課程
自102年底,辦理Project WET在新北市樹林國小辦理初階培力課程(圖1)後,鹿角溪巡守隊的主題課程中,就開展了Project WET課程。我們固定會操作的有「藍色星球」、「水奧運」、「古今相照」等三項方案(圖2)。
1.「藍色星球」:在新生加入時的始業式施行的破冰遊戲,一方面聽聽孩子參加鹿角溪巡守隊的動機,一方面讓學生們彼此熟悉。此外,透過拋接藍色星球的過程,記錄大拇指按壓位置是陸地或是海洋,統計出地球表面積的水陸之比是7:3,了解我們真的住在海洋環繞的藍色星球上!
2.「水奧運」:水奧運是利用水的性質進行的實驗操作活動,配合鹿角溪巡守隊五小隊的編制,除了原先課程的項目(例如:撐竿跳、平衡木、仰泳、划船)外,我們新增「吹泡泡」或「攀岩」的活動,活動內容可結合中年級自然「水的移動」進行。
3.「古今相照」:能讓學生了解與水相關的器具(例如:裝水的器具、儲存冰的器具、如廁的器具)的演進,是一個有趣的活動,還可跨領域與中年級社會課本內容結合,透過遊戲操作,更能讓學生創發下一世代的水器具喔!
|
|
圖1:102年在新北市樹林國小辦理Project WET初階培力課程後,鹿角溪巡守隊加入Project WET國際水資源教學網絡。 |
|
|
|
|
圖2:鹿角溪巡守隊固定會操作的「藍色星球」、「水奧運」、「古今相照」等三項課程方案。 |
肆、水的奇妙旅程 The Incredible Journey
自107.1.13參與「2018臺灣水資源教育網絡夥伴年會」擔任兩道流水席小菜的大廚之後,鹿角溪工作坊有了2套「水的奇妙旅程」課程方案的專屬教具,107.2.25讓鹿角溪巡守隊的學生先來體驗,跟著小水滴旅行,體驗水循環的艱辛歷程,並對水表達感謝之意。這個方案的目標為描述水的循環過程,並了解水在循環過程中的各種形態。關鍵概念為水的循環路徑是多樣的,水會依照固態、液態、氣態的順序轉化,每次型態的轉化,通常也會伴隨著空間上的移動。雖然我們看不見,但,水最大的位移是在它的氣態階段。手冊中的活動內容如下:
一、暖身活動:請說說水在地表和地下移動時,可能會到達哪些地方?並把答案寫在黑板上。
二、主要活動:扮演水循環的過程。
三、九站骰子的六面標籤:依據機率設定之站別。
站名 |
骰子每面的標籤 |
站名 |
骰子每面的標籤 |
土壤 |
一面標植物 |
河流 |
一面標湖 |
一面標河流 |
一面標地下水 |
||
一面標地下水 |
一面標海洋 |
||
兩面標雲 |
一面標動物 |
||
一面標土壤 |
一面標雲 |
||
植物 |
四面標雲 |
一面標河流 |
|
兩面標植物 |
海洋 |
兩面標雲 |
|
雲 |
一面標土壤 |
四面標海洋 |
|
一面標冰河 |
湖泊 |
一面標地下水 |
|
一面標湖泊 |
一面標動物 |
||
兩面標海洋 |
一面標河川 |
||
一面標雲 |
一面標雲 |
||
動物 |
兩面標土壤 |
兩面標湖泊 |
|
三面標雲 |
地下水 |
一面標河 |
|
一面標動物 |
兩面標湖 |
||
冰川 |
一面標地下水 |
三面標地下水 |
|
一面標雲 |
|
|
|
一面標河 |
|
|
|
三面標冰川 |
|
|
四、鹿角溪溼地小小水環境巡守隊的實施方式
因為串珠成本高,鹿角溪工作坊利用2套關渡自然公園提供的「水的奇妙旅程」教具,以蓋章的方式替代。巡守隊學生拿著工作單(圖3~圖6)忙碌地跑站蓋站別章,發現「海洋」大排長龍、一直在「海洋」和「雲」之間徘迴、到了「地下水」或「冰川」很難離開……,要成為「動物」可以利用的水並不容易,可以利用的水資源真的很少啊!水的循環路徑多樣,且有不同的形態,例如:固態、液態和氣態,每次形態變化通常也會伴隨著空間上的移動。在20次的旅程中,水最常出現的站別是「海洋」或「雲」。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無論水以哪一種型態、在哪一站,都是值得被人們讚頌的、感謝的。可讓學生猜一猜下面敘述表達水在哪一站?工作單中「水」最常出現的站別,就是骰子隨機選擇下的結果,接著讓學生念出感謝語或用自己的話來感謝「水」,體解水的重要性。註:感謝語內容引自羽林生態公司環境教育人員賴勁廷(自然名為蜻蜓)在2018臺灣水資源教育網絡夥伴年會中的流水席<包山包海包不同?>。
水的奇妙旅程 The Incredible Journey 1. 水循環會經過的地方分成9個站:雲、植物、動物、河川、海洋、湖泊、地下水、土壤和冰河。 2. 依據擲骰子得知要到哪一站,到站後,先蓋章再擲骰子。若仍在同一站,請重新排隊。
------------------------------------橫向對摺線-------------------------------- 水的奇妙旅程 The Incredible Journey 路徑多樣,且有不同的形態如:固態、液態、氣態,每次形態變化通常也會伴隨著空間上的移動。 1.在20次的旅程中,水最常出現的形態是 ( )次。 2.我要對水表達感謝之意。
水,謝謝你! 姓名: |
||||||||||||||||||||||
圖3:橫向對摺的A4工作單,上方蓋20個站別章,下方表達對水的感謝之意。 |
|
圖4:這個水的奇妙旅程,最常出現的站別是雲,還到了土壤、湖泊、海洋、冰河、地下水。 |
|
圖5:這個水的奇妙旅程,從雲到海洋後,在海洋停留8次,再回到雲。 |
圖6:107.02.25在穿堂設置9張椅子代表9個不同的站,讓學生跑站蓋站別章,跟著小水滴到20站旅行。 一開始,各站人數相同,過了一會兒後,「海洋」站前大排長龍。 |
伍、小水滴淨化歷險
《小水滴淨化歷險》的創發構想來自桌遊「髒小豬」,情境改以人工溼地淨化水質的歷程作為遊戲主軸,可算是小水滴旅行的汙水淨化版。在設計背卡(圖7)時,就將水滴的淨化順序排列正確,置入性行銷淨水流程,並作為遊戲提示。卡片計有三角形的水滴狀態卡12張,以及蒸發卡4張、沉降作用18張、根區效應4張、微生物分解4張、跌水效應4張、礫間淨化4張、植物蒸散作用4張、大雨卡4張、家庭汙水3張、工業廢水3張、畜牧汙水3張,連同2張遊戲說明卡、版權卡,共58張撲克牌狀的長方形手牌(圖8)。
|
圖7:《小水滴淨化歷險》桌遊的背卡說明,藍水滴往左邊逆時針方向依序是家庭汙水、工業廢水、畜牧汙水→黑水滴→第一階段淨水 沉降作用→第二階段淨水 根區效應、微生物分解、跌水效應、礫間淨化→灰水滴→第三階段淨水 植物蒸散作用卡→王牌卡蒸發卡、大雨卡 |
|
圖8:《小水滴淨化歷險》桌遊卡牌全覽及三角形的水滴狀況卡 |
被汙染的小水滴終於來到了鹿角溪人工溼地,開始一連串的淨化歷程。每一滴水滴的歷險過程並不相同,有的可以直接透過蒸發作用直接成為乾淨水滴;有的則需通過不同池區,經過5天後才能變乾淨;有的小水滴在淨化的歷程中又遇到汙染,必須重新再淨化。到底誰的水滴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淨化歷險,誰就能獲得冠軍的頭銜。遊戲規則如下:
【遊戲設置】
【遊戲目標】最快完成淨化歷險(黑水滴皆淨化為藍水滴)
【遊戲開始】
【遊戲結束】
【遊戲危機】
【解除危機】
圖9:107.03.12新北市溼地教育工作坊的小水滴淨化歷險桌遊教師研習 |
圖10:107.03.26香港聖公會基顯小學的小水滴淨化歷險桌遊初體驗 |
學生親自體驗「水的奇妙旅程」遊戲,跟著小水滴到各站旅行的歷程很艱辛;玩「小水滴淨化歷險」桌遊(圖9~10),知道小水滴要從汙水淨化為乾淨的水真的不容易。以Project WET「水的奇妙旅程」課程方案結合「小水滴淨化歷險」桌遊教學,相信能讓學生對於水循環及水資源保育有更深切的認識。藉由這兩個水循環教學實作分享,希望讓老師們運用於課堂教學中,若有機會展攤時,再與參與伙伴們分享教材教具。同時,也歡迎師生到新北市鹿角溪人工溼地遊學,親身體驗這個淨化家庭汙水的戶外生態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