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永續校園計畫初探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助教  楊佳璇


永續發展已成為國際潮流,如何同時兼顧開發行為與生態保育理念,已成為世界各國努力不懈的目標。近年來世界各國為共同維護地球的安寧和諧與互利共生,使人們之居住環境免於持續遭受污染,並盡力維持生態體系上之平衡,無不煞費苦心。自「京都議定書」通過,如何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各國努力推動之工作要項。學校是個教育團體,我們自然不能自外於上述的議題,更應該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尋落實的可行途徑,以為環境保育生活教育之先驅,更為社會大眾的表率,讓我們共同來「愛自己、愛校園、愛家園、愛地球」。因此永續校園計畫便成為校務推展過程的首要工作。

簡言之,永續校園包含項目在硬體方面含括「生態環境恢復與維護」以及「永續建築」兩大項目,從瞭解自身校園地域、文化、歷史與生態等特色,從而創造出完全不同且多樣的校園環境。而在軟體部分,配合九年一貫課程實行,各校對應校園環境改造,創造出各校教學特色的教學教材,未來更可配合鄰近不同教育特色的學校,更能形成緊密的環境教育聯絡網。此即為教育部推行永續校園推廣計畫最主要的目的。

 

壹、永續校園計劃文獻探討:

一、永續校園的特徵:

永續校園又可稱為生態校園或綠色學校,其特徵為:
1.
在學校設計、建造和營運期間,所運用的資源應以減廢為前提。
2.
盡可能使用可重複再生的資源。
3.
學校自行製造可代替的資源。
4.
學校應利用所在地的氣候及城市環境的優點,來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5.
在合理的經費下,創造健康及安全的學習環境。
6.
創造一個學校環境成為不可或缺的教育工具和社區資源,以教導學生和社區其所包含的教育意義。(湯志民,2004
  簡言之,永續校園是須靠著學校的師生、家長的參與,共創符合安全、舒適及生態原則,且具有本土色彩的校園及社區環境,最後,更透過教育的過程將保護地球環境及與自然生態共生共存的信念推廣至地球的每一角落。

二、永續校園的四大面向:

  王鑫(1999)分析「永續校園」涵蓋的面向,可分為四大類:
(一)校園環境政策
    學校的環境政策須包含環境教育政策、採購政策、環保政策等,同時應有環保組織及領導承諾,並對校園進行調查與稽核,明列學校所面臨的問題及其改善的行動計畫時程,以確保校園環境維護的落實。
(二)學校空間建築規劃與校園環境管理
  包含了校地的選址、建材的選用、設施的維護與管理等,學校的任何建設應盡量保持基地原貌,多運用當地自然的材料,避免過度加工與裝潢,以降低化學物質對自然、對人體的傷害,換言之,校舍的建築規劃最重要的是以環保的理念出發,從節能、減廢、省資源、省力的方向思考,建造合乎環保、安全以及人性化的校園。
 
(三)校園環境教材化
  永續的校園是一本綠色打造的教科書,是大自然與大社會的縮影,校園內的一草一木皆有其教育的價值存在,學生唯透過自然實景、實務的接觸與觀察,方能對自然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有所體認,從中獲取具體且深刻的生活經驗,如此,不僅能習得專業的知識,更能培養寬大的胸襟,尊重來自週遭、來自自然界不同聲音。
 
(四)永續校園生活
  永續校園是節約資源的、物質循環的、低污染、低噪音的,這些打造生生不息的綠色校園概念應是融入於學生的校園生活中的,讓學生有參與規劃改善校園環境行動的參與感,以及落實環保行為與環境維護的責任心。

三、打造永續校園的五大原則

() 生態原則:可由校外生態環境、校內生態環境以及整體生態環境三方面來探討。
(
) 科技原則:減少污染物對環境與人體的傷害。
(
) 教育原則:要成功的發展永續的校園,所牽涉到的關係人,包含了學校所有師生、行政人員及家長,甚至若將學校 擴大到社區資源的概念,則還含括了所有共同分享學校資源的社區居民,因此,建造永續的綠色學園,就該讓所有相關的人員共同參與。
(
) 效率原則:對於永續校園而言,須從節能、減廢、省資源、省力四個方面來思考。
(
)健康原則:可分為舒適方面及自然方面說明

◎在舒適方面:
  1.校舍建築的設計應符合使用機能;
  2.所有器具的選用應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
  3.具有良好通風的系統設計,以維持室內環境品質;
  4.使用濕性低與含濕性低之建築材料;
  5.建築組織宜用高隔音度之材料與工法。

◎在自然方面:

於校園中多建造利於自然生物生存的自然生態圈,以自然為師,讓師生一同體驗自然,回歸簡樸的生活態度,學習大自然包容的胸襟;在安全方面,即避免使用危害自然與健康的物質,裝修教室與校舍,或者清理環境與物品,應多利用自然的材料,以防止污染的產生。

貳、教育部永續校園推廣計畫說明:

面臨新世紀的來臨,世界先進各國莫不向地球環境生態共生共存方向發展,即為「永續環境」議題。台灣全面向永續環境與生存發展邁進的同時,亟須透過校園建設改造轉型,將既有的校園改造成具有永續教育功能與環境永續發展性,俾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

  本計畫係由教育部中程施政計畫(民國90-93)「建立永續發展的綠色學校」,九十一年度開始執行,九十二年度擴大辦理的計畫。主要為協助學校推動環境教育,以落實環境生活教育,並提昇中小學環境教育的品質與深度,實現環境永續發展的綠色學校教育目標,並將原有不符合永續發展的硬體,配合教學內容及需求加以改善,才能和教學內容配合為營造「永續發展」的綠色學校。校園的改造係配合教學使用,將永續發展及環境保護的概念融入生活及各學科教學中,提昇學生環境素養,保護生態環境,符合國際永續發展的潮流。

一、計畫目標:

所謂綠色學校,係指學校在政策、經營、管理、教學等軟體面採行環境教育,符合永續發展的方向。而所謂永續校園,係指已具備環境自覺及實踐能力的綠色學校,更再加強實施綠建築及生態校園環境的硬體設施,將硬體設施配合軟體面之環境教育,以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因此計畫目標包括:

1、改造既有校園建築與環境,使成具永續性、前瞻性以及環保性的未來校園。

2、校園除安全與衛生等基本建設外,亦必須成為永續教育園地,配合社區營造增加社區與校園間互動功能,同時藉由硬體建設,促進新興永續產業之發展。

3、擴大推動「永續發展的綠色學校」中程施政計畫,以經營學校達成「綠色學校」的四個面向,即樹立校園環境政策、建立校園空間建築與環境管理系統、推動校園環境教學、實施生活環保等,落實永續校園。

二、組織介紹:

 

參、永續校園局部改造案申請項目施作應符合之規定:

一、必需符合補助要點規定辦理,並以節能減碳、健康生態為目標。

二、學校請勿以「做工程」的心態,直接將本案交付廠商,致使校內師生無法參與計畫之學習,達成本案之目標。如環境永續生態循

    環主題中之各項目,可由師生參與部分設計與施工(採點工購料,請注意經費用途別之編列),亦即由永續校園計畫之經費提供一

    個平台,讓校內外其他資源(金錢,人力或軟體建設皆可)投注其中。

三、請各校仔細評估學校可達成的最終目標,避免中途不斷申請變更,以致公文往返延宕時間,導致無法如期完成。

四、建議縣市政府及整合案可採聯合招標作業,以免因金額太小,廠商無意願投標而無法順利招標。整合案可考慮同一設計單位設

    計,同性質之工程則可採聯合招標作業,以符合整合案之精神。

五、不補助落葉與廚餘堆肥、教學農園、資源回收再利用、生態(景觀)水池等項目,如將補助款執行這些項目,或納入其他補助項目

    中,本部將收回上述所用之經費。

六、不補助購買植物費用,請由他校、其他單位或林務局、農業局申請提供。如所需植物無法從免費來源取得,請附植物名稱、種類

    及數量清單並附上無法由其他單位取得之文件,向本部申請,經許可後方可採購。

七、不補助購買動物,含:節肢動物(含昆蟲)、環節動物、鳥類及兩棲()類費用,學校應營造自然棲地,讓生物自然遷徙。

八、執行項目需有申請主題之功能,如執行自然淨化水循環項目,需具有自然淨化水循環處理之功能。

九、沒有整合案的基礎,建議申請個別案。

十、請依學校迫切需要改善的永續項目申請。

十一、計畫內容請詳實撰寫。

十二、計畫經費請核實編列。

十三、計畫請全校參與,以團隊分工的方式進行,切勿由校長或總務主任一人承擔,以免主管更替或出國而影響進度。

十四、舉凡發揮地方或校園特色之項目均可申請。

十五、學校可多發揮創意,提出其他具永續理念之施作項目,並配合規劃相關教案,以鼓勵之精神與目的補助。

結語:

「永續校園」的目的是在促進人類與地球的永續發展。「永續校園」的構想源自於歐、美、日等先進國家之生態學校及健康學校,指的是應用本土化之永續建築技術與生態式校園環境結合所建構而成,符合永續、生態、環保、健康等原則且與世界接軌的學習環境。永續校園最基本條件在於綠化。在軟體方面,以永續發展的環境出發。硬體方面,可落實永續建築技術。除建立省能、省資源、健康、舒適的校園建築及生態環保回收利用之校園環境外,亦能建立本土永續校園技術應用與評估實例,以整合成省能環保健康之校園環境應用技術,提供未來國內永續校園規範依據。而 永續校園亦可呈現教育改革之理念,即為理想九年一貫課程試行示範學校,回歸教育改革方針,同步為永續教育播下種子。

者認為,在推動永續校園時,最重要的應該是如何讓師生建立永續環境的觀念,以及如何真正落實永續校園的環境教育,讓師生建立正確的環境倫理觀,才是最重要的思維;正如張子超(2009)所說:從永續觀點來看,現代公民的環境素養,其實是一個對人類發展的全面性關懷,關心生態環境的保育,維護社會文化發展,以及充分照護弱勢的社會公益。培養學生建立〞關切未來環境〞的全方位關照態度,才是推動永續校園計畫的最終目的而學校具體可行的做法是:在執行永續校園計畫時,除了從永續發展理念建置硬體設施外,在規劃硬體設施同時,就可以成立教學研究團隊並規劃相關的教學計畫;當進行硬體設施營造的時候,教學團隊可以配合發展教學模組並做教學測試;當校園硬體設施改造計畫完成後,研究教學團隊可以進行實際教學,並協助永續校園的經營與維護。

永續校園之綠化  楊佳璇  攝影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