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校園另一取徑:營造低碳校園環境空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博士候選人  何昕家

圖:焦妮娜

作者簡介:

國立高學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 碩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博士候選人 

※勤益科技大學通識學院博雅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勤益科技大學通識學院博雅通識教育中心 優質通識計畫 計畫主持人

※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教育部補助永續發展通識課程 計畫主持人

※教育部補助大專生協力地方推動永續校園計畫 執行(台中市長安國小/台中市上安國小)

者詳細介紹:http://get.nccu.edu.tw:8080/gettdb/handle/gettdb/833


一、前言

 

全球氣候變遷為現今世界各國及各界極力面對解決的重要議題,主要造成此異象的重要原因為使用石化燃料產生能源,造成過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但能源對人類而言是不可或缺,能源使用均在人類所處建成環境中,無論是在工廠、辦公建築、住家、公共建築等,均為主要的能源使用,因此從這些建成環境與建築改善,便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便產生低碳建築之說。固然低碳的建築能透過相關設計手法及營造方式降低二氧化碳,更希望創造一舒適環境,在2002 年永續發展的高峰會議(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SSD)上指出:「教育是達成永續發展的鎖鑰」,關注全球氣候變遷,無疑也是邁向永續發展目標的一環,而根據剛普在1978年的計算,每個人從幼稚園到高中平均就花14000個小時在學校中,顯示「學校」是個人非常重要的生活環境之一(http://www.wfc.edu.tw/ecsec/about.php)。學齡期孩童(6-12)一直至青少年(12-18),均為人格養成及塑造階段,認知、情緒、學習、社會化均在發展歷程中。

在這一關鍵教育時期,若在校園內營造低碳校園環境,不僅能改善校園學習環境,透過營造低碳校園環境,結合教師教學及延伸至日生活中,讓學生瞭解到其重要性,也能將相關概念帶回家庭生活中,另一方面透過營造改善校園低碳環境,為學校節省能源;目前社會脈動中,大多數人或許無法感受人類破壞環境所帶來大自然反撲,但有可能國家未來的支柱,也就是現在的學子,在未來必須面對更加嚴峻的環境;一方面限制、檢討既有環境所受破壞外,還必須讓後代的子孫對於環境有所認知;永續發展的大眾定義為「人類的發展能夠滿足當代的需求,且不致危及到我們的子孫滿足其需要的能力」(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在此定義前提之下,當代的人類也必須讓後代子孫對於環境有所認知及瞭解,而低碳校園營造改善便是達成此一目標的途徑之一。


二、低碳校園環境空間營造及行動

        低碳校園中環境營造中,首要便是減低或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排放為目前造成全球氣候變遷最主要的溫室氣體之一,而學校造成二氧化碳排放最大原因為能源的使用,降低能源使用為低碳校園環境空間重要任務,而學校除了改善校園環境空間符合低碳校園目標外,另也需要思考校園低碳行動之教育內容,以下將針對此兩部份,進行探究說明。

(一)低碳校園環境營造

      低碳校園環境空間營造,首先針對整體規劃設計及發展方向面相切入,規劃設計一間低碳校園,必須考慮多元及多面相的因素,如:基地、方位、整體規劃設計等,盡量降低能源消耗且不影響學習環境的舒適,其所考慮的因素,以下三點為主要原則:1.室內採光以最佳自然光(陽光),但不造成室內溫度過熱為主要前提。2.增加室內自然對流通風,減少使用機械進行通風。3.依據當地氣候狀況發再生能源並設置。而在進行低碳校園整體規劃設計時,可能會受到在地環境及氣候限制,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的考量(Carbon Trust,2009)

       臺灣地區校園內最主要的能源消耗為照明及空調,而這兩大因素也影響校園學習環境,臺灣地區氣候屬高溫溼熱,因此對於室內引進自然光(陽光),及保持室內自然對流通風,對於室內學習環境的悶熱必須也納入考量,充足的自然光(陽光),必須要搭配充足的自然對流通風,這樣室內學習環境才不至於過於悶熱;另外低碳建築設計的原則必須要考量面向有1.高絕緣、高封閉之建材,避免熱量散失。 2.大量採用自然採光,降低使用人工照明。3.大量採用自然通風。4.避免建築物過熱,以增加空調使用5.利用再生能源取代傳統能源(Carbon Trust,2009)。因地區不同,臺灣地區對於高絕緣、高封閉之建材,不是為了熱量散失,而是可能為了不讓空調過度散失而設計,由此可知對於低碳校園環境營造,在台灣,必須注意的面向如下所示:

 

 

                

1.自然光(陽光)的使用,必須搭配不同空間屬性,在白天時盡量減少人工照明使用,也必須

    思考自然光所帶來之熱量。

2.室內自然通風,透過良好得自然通風,便能減少室內空調使用。

3.必須使用空調的室內環境空間,所使用之建材必須具備高絕緣、高封閉,以減少空調快速散失或

   外界熱量進入室內環境。

4.瞭解在地氣候特性,在校園內正確發展再生能源,減少使用石化能源。

以上為初步探究低碳校園環境空間營造面向,透過以上設計手法及面向,便能減少照明、空調使用,減少此兩種能源使用,便能降低校園二氧化碳排放,而因地制宜開發再生能源使用,也能減少能源使用,便也達到降低校園二氧化碳排放。

(二)校園低碳行動策略

低碳校園除了校園環境空間改善營造外,必須融入相關教學及行動策略,唯有透過教學及行動策略才能將低碳與全球氣候變遷鍊結至學生生活中,因低碳校園主要著重於能源相關議題,以下有許多方式能讓全校師生專注於能源相關議題:1.讓學生針對學校使用能源進行計算,透過調查計算,讓學生瞭解學校能源使用現況。2.對學校能源有基本瞭解後,便能策劃能源宣導相關活動。3.透過活動,號召更多人關注學校能源議題,就此建立一能源通報系統,讓更多人能將學校能源資訊進行通報。4.定期讓學生組成之團體,在正式學校會議上,公佈學校能源數據。5.大多數學生對能源有此意識後,老師便能在不同科目上講授全球暖化與能源相關課題(Carbon Trust,2007)。透過以上主要引導學生關心學校能源議題,進而形成監控團隊,也讓學生在正式會議上表達相關調查資料,使學生備受肯定,最後再由教師融入此議題在課程中,此時學生已對此議題有所覺知。而針對與能源相關行動,關切行動面向如下所示:1.白天非必要的照明使用。2.是否更換節能照明燈具。3.建立基本照明維護機制:如窗戶及燈具的清潔。4.安裝定時器,確保休假日,不會讓能源有所浪費。5.確保室內恆溫(冷氣)設定,是否正確。6.確保廚房工作人員的使用習慣(Carbon Trust,2007)。無論在能源使用及教育方式,以上為西方所習以為常的能源使用及學生參與方式,臺灣地區若要推動低碳校園,能擷取以上相關措施,進而融合臺灣在地適合操作方式進行,以下提出若在臺灣地區推動低碳校園行動策略方式:

1.透過社團進行學校相關能源議題調查,利用公開場合進行說明。

2.以社團為起點,讓更多學生瞭解能源議題,社團邀請不同老師進行相關全球氣候變遷相關課題講授及演講。

3.最後,讓學校老師在不同課程上能將此低碳與全球氣候變遷議題進行結合。

以上為低碳行動策略初步文獻蒐集整理,若能結合低碳校園環境營造,發展低碳行動策略是最直接且有效益,學校師生便能在低碳校園環境營造過程中,透過「作中學」理念,瞭解到低碳與校園關係,也能在後續結合至課程中,更加深入探究其關聯性。


 

 

 

三、結語       

本文初步針對低碳校園環境空間進行初探,將低碳校園粗略分為低碳校園環境營造及校園低碳行動策略兩大面向,此兩大策略關係如圖所示;低碳校園應為永續校園下的一支,因永續校園營造範疇較廣,往後進行永續校園理念推廣,或許能整合相關不同校園營造主題,如:友善校園、特色學校、綠色學校、閒置校園空間活化、低碳校園等,因上述這些校園營造,均為學校邁向永續發展,僅方式及重點不相同。

        低碳校園在上述相關文獻上,與能源議題有相當關聯,因此低碳校園環境空間出不能從能源著手,結合學生、教師,從調查、紀錄能源,進而找出能源消耗問題,試圖提出改善方案,結合課程及校園環境空間改善,讓學生實現「作中學」,也讓學生將此觀念及能力,帶至日常生活中,因學校能節省的能源有限,若每位學生均能將此帶回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影響力及效應,將更為廣闊。

圖 低碳校園架構圖(作者自行繪製)

參考文獻

Carbon Trust(2007). Schools Learning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Published in the UK: March 2007.

Carbon Trust(2009). WINDYGOUL PRIMARY:A LOW CARBON SCHOOL BY EAST LOTHIAN COUNCIL. Published in the UK: March 2007.

                     後記                              何昕家

「跨領域的學習」或稱為「跨界學習」,是一直在追求及執行的目標,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進行如此行為必須慎重而行,適可而止,不在於東施效顰,學點皮毛,也不在於邯鄲學步,削足適履;而是貴在啟發,為我所用,重在借鑒,其實質不在於模仿它人,其核心在於提高自己。從大學時代為學習美學在建築設計中的內涵,修習美術輔系;為瞭解學校建築校園規劃真正教育內涵,修習教育學程,取得藝術與人領域教師資格;為更加深入研究及瞭解校園環境中軟體課程與硬體設施間連結面向,先充實建築、規劃本領域之內涵,取得都市發展與建築設計研究所碩士後,進一步以環境教育研究為校園環境規劃精神,以進入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研讀為目標,而目前正執行及追求研究目標;在此回顧,一直以來是「跨界學習」的身體力行者,而環境教育研究也是強調跨界學習及研究,環境教育研究面向多元,需要不同領域背景的人共同對於環境教育著重不同之面向進行跨界學習研究,往往不同領域背景但最終目標卻是相同。

人先創造環境,而後環境塑造人。(Kurt Lewin

每一種生物均創造或及營造適居環境,當營造好環境,人便會受制於自身營造的環境中,人與環境關係是相當微妙,人比其他生物更具有慾望(各式各樣慾望,如:物質慾望、精神慾望、生理慾望、心理慾望…),因物質或空間慾望讓環境愈來愈高度開發,這是人類與環境間弔詭生存方式,透過研究人明知生理、心理均受外在環境影響,但是當人在營造營造適居環境時,卻以利益或其他面向為優先考量。

人一生之中,受體制內教育時間算是十分長久的,在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階段,正是性格、感官知覺發展時期,雖然課程、教學在這些階段是最主要的知識內涵,但是不能否認的這個時期的環境影響也是十分重要,從古代的孟母三遷便能瞭解重視環境的覺知,從老祖先開始便有此意識。

從大學開始,便一直被灌輸我們是環境規劃設計者,因此在大學時代,每進行一個設計案均認為只要創意、夠炫才是一種好的設計模式,絕對不會考量基地(大地)周遭的環境,只要基地平面配置圖攤開在桌面上,儼然成為一個大地的畫家,在大地上盡情揮灑,盡情揮灑的背後是一種自我滿足的心理,完完全全不去思考大地因為這樣的揮灑,受傷無數;而大地的忍受程度是非常強韌,但是到了一定極限後便會造成加倍的反撲。因為大學通識教育強調「境教」的內涵及重要性,因此便開始思考環境規劃設計者的使命及倫理觀比起其他領域的專業者更加重要;或許大家一些小動作(關燈、關水、資源回收…等),便能為地球盡點心力,但是環境規劃設計者,在進行環境規劃設計時,多考量基地(大地)周遭的環境,多用心加入為大地友善的設計手法,便是為地球盡了大大的心力;但是「教育」還是真正內化至心靈的鑰匙,有了友善的環境,應該透過環境教育加以推廣概念,這樣才能由外在環境內化至內心。

從以上敘述可以瞭解這也就是為什麼,教育無法僅重視軟體課程,硬體的環境設施也是相當重要,僅一直強調軟體課程重要,可能造就出很會考試的學生,必須要有適當的環境刺激能將知識經驗與環境連結,教育所強調的便是「身教、言教、境教」,這三者缺一不可,對於環境教育這三者也是缺一不可,老師對於環境的以身作則,加上對於環境的知識內容,最後對於環境的親身經驗,這三者是缺一不可,也是無法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