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治水『心』思維

                                                                                                                        胡雅美

人類自進入十八世紀起,掀起前所未有的工業革命後,文明的波濤後浪簇擁著前浪,永無止盡的在汪洋大海中,展現它的威力,也促成了資本主義的全球化。爾後工業大國相繼而起,大量生產,恣意消費並爭相效尤,擷取過多的資源,燃盡多樣能源的同時也排放出多種有毒廢棄物,導致環境問題一籮筐。因溫室氣體蔓延大氣中,嚴重威脅到人與萬物的生存,如今全球氣候暖化,不只是政治議題,更是重整人心的道德議題。

蛇籠護坡

河川整治

        拜溫室效應之所賜,近年來,寶島亦飽受重大挑戰,水患、乾旱、迭迭而起且災害大幅提升,而後各方撻伐聲浪不絕於耳,中央地方政府慌忙動員勘災,永不擺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伎倆,僅只治標,豈能治本?!面對越來越惡劣的全球氣候變遷,我們生活所繫的台灣約有73%的面積及人口是暴露在颱風、水災、土石流及地震等的天然災害中。災害比例居世界之冠,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極大困境,是不爭的事實,國人又當如何看待?

河川整治

河川整治

        根據史記,夏本紀記載: 「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堯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嶽皆曰鯀可。于是堯聽四嶽,用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減。於是帝堯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攝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於是舜舉鯀之子禹,而使續鯀之業。」當年鯀以圍堵囤積方式治水,歷經九年無功而返,最後用其子大禹疏導引水轉道終於解決了水患之災。治理水患,一定要照大自然的趨勢,按照其機制合情合理來相待,方能順勢消弱破壞力或轉移破壞點。防洪治水是台灣與生俱來的特質。過去的治水之方,慣以加高堤防增設抽水機等工程防堵水患,與水河道爭地,結果飽嘗事倍功半,無妄之災。傳統過時的洪水管理已面臨水不保土,土不護水的窘境,若不以宏觀整體規劃與治水雙管齊下,西部沿海低窪地遇水則淹,勢必愈演愈烈。

河川整治

河川整治

景美橋

水泥堤防

淨溪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