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啟用

∼開啟臺北縣航向海洋教育新紀元

文:焦妮娜(轉載)      圖:焦妮娜

臺北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所在地和美國小簡介:位於台北縣東北角貢寮鄉的龍洞灣內的和美國小,學校前的龍洞灣是北台灣學習浮潛、潛水的勝地,學校後的龍洞岬步道則是兼具休閒、健身與自然觀察學習的好地方,而社區內的龍洞漁港、九孔養殖池更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場所,該校特色學校課程以體驗為主,如浮潛體驗、龍洞岬步道踏查、石花凍製作,製作九孔飾品等。另包括許多參觀學習行程,如參觀本校海洋資源中心、參觀九孔池、參觀龍洞漁港等。

透過結合學校與社區資源,規劃多元與創意的課程,發揮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功能。體驗浮潛活動,認識海洋生物與海濱植物,學習多北角地形地質,目前規劃課程包括浮潛體驗、龍洞岬步道踏查、石花凍製作,製作九孔飾品等。另包括許多參觀學習行程 。該校於九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正式成立臺北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為臺北縣航向海洋教育開創新紀元,和美國小也正式成為臺北縣海洋教育的重要據點。

合教育部通過國中小海洋教育計畫,

北縣於和美國小成立海洋教育資源中心

教育部國教司96.09.23

為使學生從親近、探索海洋的歷程,激發對海洋的熱愛,進而珍惜、善用海洋資源,維護保育海洋生態,涵養人與海洋和諧共處的價值觀,教育部開會討論通過國中小海洋教育推廣計畫,預計未來3年共投入6千萬元,鼓勵縣市普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加強推展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希望讓海洋教育從學校紮根,務實地激發海洋臺灣的情懷,讓學生從國民教育階段即開始學習尊重海洋,認識大自然與生物多樣性、打造海洋文化。

臺灣為一海島型國家,惟受到傳統中原文化大陸思維的影響,過往之政策偏重「以陸看海」、「重陸輕海」,而非「海洋探險」、「與海共生」,缺乏海洋寬廣視野,習以陸地活動為主的我們,長期以陸地思維的教育內涵,缺乏對海洋的思考、關心與理解,因此,培育海洋思維的下一代是為當務之急。

為培育學生從國民教育階段即開始學習尊重海洋,以提升全民海洋教育認知,未來3年將加強推展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將挹注經費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成立海洋教育資源中心,從服務、協助、提供諮詢的角度出發,以鼓勵方式,輔導地方學校從事海洋教育,並推廣縣市中的海洋教育。

直轄市、縣(市)政府成立海洋教育資源中心,首要建置縣市海洋教育專家人才資料庫以為諮詢之對象,並調查縣市區域類可運用的海洋教育資源(例如:海港、海岸、社教機構、民間團體或資源、戶外考察地點等等),研發國中小銜接一貫且結合縣市本位的海洋教育課程、教材及教學媒體,以此研擬三年推展策略與相關工作計畫及輔導措施,並確實貫徹執行。

未來將透過辦理縣市學校校長、教師、家長海洋教育相關增能培訓課程,提升校長、教師、家長海洋教育相關知能,與大專校院結合組成策略聯盟,加強海洋基本知能教育,積極參與國際海洋活動與交流參訪,以期學生理解海洋教育思維之重要性並建構「以生命為本的價值觀、以臺灣為本的國際觀,以及以海洋為本的地球觀」。

台北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開幕當天教育局長劉和然率領團隊划獨木舟渡海

台北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開幕當天的

和美國小儀式熱鬧

 

臺北縣海洋教育新紀元

臺北縣教育局97.6.25

「臺北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在624(星期二)下午2時於臺北縣貢寮鄉龍洞灣和美國小內舉行。啟用典禮當日,由臺北縣教育局劉和然局長帶領國小教育科黃靜怡科長、學生事務科洪玉玲科長、王瑞邦駐區督學及6名藍星學校校長穿著完整裝備後,於下午2點整以獨木舟船隊型式從龍洞灣海洋公園出發,橫渡龍洞灣後抵達和美國小海洋資源中心,象徵臺北縣航向海洋教育新紀元。

接著儀式將由和美國小的學生展現學校推動海洋特色課程的教學成果,首先是五年級海洋話劇的表演,話劇中演出生活在海邊的特殊漁村文化,另一個由六年級學生演出的海洋環保行動劇─龍洞的寒天,則是描述龍洞灣石花菜近年來所面臨的問題,透過學生從學校課程中所激發對海洋生態保護的行動能力。啟用儀式由教育局劉和然局長主持,並邀請貢寮鄉長、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及其他貴賓共同揭開海洋教育資源中心意象,臺北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也從此刻正式啟用。

臺北縣擁有長達120餘里的海岸線,海洋教育在臺北縣各鄰近海洋中小學的校本課程中,已有相當的成果,近年來這些具有海洋特色的課程更透過校際交流、特色遊學與海上運動等型式,提供給本縣及外縣市的學生接觸臺北縣的海洋課程。「海洋教育」即將成為九年一貫課程的第七大議題課程,臺北縣在今年即制定推動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中程計畫,成立推動小組負責推動海洋教育事宜,結合縣境內鄰近海洋的學校組成藍星種子學校,共同發展海洋相關課程及辦理海洋教育活動,這些種子學校包括:金山高中、竹圍國中、萬里國中、貢寮國中、豐珠國中小、瑞平國小、天生國小、中泰國小、屯山國小、八里國小、老梅國小、石門國小、乾華國小、中角國小、大鵬國小、野柳國小、瑞濱國小、鼻頭國小、澳底國小、福連國小、貢寮國小、福隆國小以及和美國小,並選擇位於東北角龍洞灣內的和美國小成立「臺北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負責整合臺北縣海洋教育資源。


教育局劉和然局長表示:藍星學校指的是臺北縣推動海洋教育種子學校,這些臨海的中小學,在校內海洋課程或是推動親海相關學習活動都具有相當的成效,未來在推動海洋教育時將可以協助其他學校實施海洋教學活動的進行,而選擇在和美國小成立本縣海洋教育中心,可借重和美國小所在龍洞灣的豐富海洋生態條件,提供一個辦理海洋體驗的教學場域。


教育局國小教育科科長黃靜怡表示,臺北縣海洋教育推動小組將以專業、多元、整合、資源分享為原則,運用本縣鄰近海洋學校單位及相關海洋專業社教機構規劃一系列靜態與動態體驗課程,並透過海洋教學資源的彙整、教師專業知能的提升、海洋教學教材的研發、專業人力資源與社群的建立,營造臺北縣「親海、愛海、知海」的海洋教學環境。

和美國小教室牆壁以海洋為特色

和美國小小巧精緻的司令台

教室牆壁的特色創意設計

和美國小的海洋課程激發學生保護海洋的行動

劉和然表示,選擇在和美國小成立台北縣海洋教育中心,希望借重和美國小所在龍洞灣的豐富海洋生態條件,提供一個辦理海洋體驗的教學場域。

 

臺北縣今年制定推動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中程計畫,成立推動小組負責推動海洋教育,結合縣境內鄰近海洋的學校組成藍星種子學校,共同發展海洋相關課程及辦理海洋教育活動。

 

啟用典禮中,由和美國小學生以行動劇表現出特殊的漁村文化,以及龍洞灣石花菜近年來所面臨的問題。透過學校的課程,激發學生對海洋生態保護的行動能力。

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現有不少珍貴的貝類、螃蟹等海洋生物標本,和美國小校長張伯滄說,未來和美國小將提供場地,訓練種子教師,讓更多學童體會海洋之美。學生張晏慈形容大隻的紅蟳,就像海中的蜘蛛一樣;林琪傑則分享他所學的專業知識:「公螃蟹的肚子呈現三角形,母螃蟹因為要保護卵,所以腹部有一塊半圓形的蓋子。」

 海洋教育資源中心啟用典禮現場,學生以行動劇宣示保護海洋的決心,特別是家鄉特產石花菜,是他們心中的珍寶,希望遊客共同愛惜。學生張菀真呼籲,秋冬季是石花菜休養生息的時候,不要去打擾它們,春夏季採集時,最好以雙手代替鏟子,以免傷害礁石。

和美國小校門口的特色鯨魚

和美國小張伯滄校長創意無限

寒天的寒天─和美麗的石花菜相遇

和美國小創意的洗手檯

和美國小的石花菜課程,內容豐富,是學校的特色課程,也是和美國小的校本課程,在張伯滄校長的帶領下,全校教師共同開發的石花菜課程,今年也以「寒天的寒天」課程獲得台北縣教師教學卓越獎特優。是海洋教育的示範課程。

   

 
啟用典禮當天來賓合影 教育局劉和然局長率領下的獨木舟隊伍 獨木舟隊伍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