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寄居蟹─戶外教學設計 《許仁利主任、許金連老師、吳慧照老師》 |
|||
設計理念: 戶外活動深具教學意義,如一起工作與學習的活動情境,提供和生活環境互動的機會,連結其它課程領域等功能。 鼻頭國小位處東北角鼻頭岬上,文化刺激與文教設施或許比不上都會區,但我們所擁有的大自然教室卻是都會區學校所遠遠比不上的,因此我們希望在既有基礎上將鼻頭的社區教室課程加深加廣。 寄居蟹是海岸潮間帶中可愛且不具侵犯性的生物,但也因此常常變成家中飼養箱中的寵物,希望藉由本課程的實施,讓生態保育與尊重生命的教育能紮根於孩子心中。 |
潮池海報 |
||
教學目標: 1) 認識潮間帶的意義 2) 瞭解潮間帶生物的棲地環境 3) 能瞭解寄居蟹有他們喜歡的生活環境。 4) 能體驗寄居蟹用什麼方法來躲避敵人的獵捕而能生存下去。 5) 能了解寄居蟹在生態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6) 培養對自然生態愛護與尊敬的態度。 7) 願意和他人合作完成任務 8) 欣賞大自然生態之美 |
潮間帶在哪裡 |
||
|
三、教學年級:高年級 六、能力指標: 1-1-5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2-1-4瞭解自己在群體中可以同時扮演多種角色。 4-2-1藉由生活的經驗與體認,運用視覺藝術創作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2-2體驗各種色彩、圖像、聲音、姿態、表情、動作的美感,並表達自己的感受。 8-3-2「察覺」到每種狀態的變化常是由一些原因所促成的,並「練習」如何去操作和進行活動。 8-3-3選定某一類植物和動物作持續性的觀察、描繪。察覺植物會成長,知道植物各有特徵、可資辨認。 8-3-5察覺動物如何覓食、吃什麼、做什麼活動,成長時身體形態的改變等。 9-3-2相信每個人只要能仔細觀察,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9-3-3察覺自已對很多事務也有自已的想法,它們也能很管用。 5-2-3 體驗大自然及周遭環境的聲音,並描述自已的感受。 7-3-3 依特徵或屬性,將事物歸類(如大小、明暗…)。 7-3-4 比較一些圖或實物中,辨識相異處,說出共同處所(如兩棵樹雖不小不同,但同屬一種)。 7-3-6 對情境的多樣觀察,說出一個意義的事件 7-3-11養成注意周遭訊息,適切反應的習慣。 |
一起尋找玉黍螺 |
|
小小探險家:室外課程 |
活動設計說明 |
||
室內課:潮池生態介紹 |
活動一《蝦兵蟹將大作戰》
教學目標: • 時 間:40分鐘 • 器 材:塑膠水甕、水球 • 場 地:學校操場 操作: • 引起動機: 一、鼻頭海濱的生物之中,有殼的生物有哪些? 二、潮間帶生物運動會:(老師先在活動地點集合同學,並稍稍叮嚀安全守則)
(1)十米賽跑(2)障礙賽跑(3)桂河大橋(丟水球) 3. 請學生分享競賽過程的感受 4. 教師總結生物生存的優劣勢,並針對寄居蟹身體構造做初步說明 |
|
學生專心的聽麗淑博士介紹長潭里生態 |
||
室外課程:探索前的叮嚀 |
活動二《偵探的百寶箱》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學習認識生命進而尊重生命 2) 培養孩子敏銳觀察力 3) 讓學生對潮池有初步認識 操作 n 行前安全(人員與生物)。 n 潮池生態的介紹。 n 學習觀察活動。 能力指標: 1-1-5 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8-3-2 「察覺」到每種狀態的變化常是由一些原因所促成的,並「練習」如何去操作和進行活動。 |
|
學生介紹新朋友史氏酋腹蟹 |
活動三《小小偵探家》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能親自到戶外觀察寄居蟹的外型、生活型態、棲地、食性。 2) 讓學生能親自到戶外觀察潮池生態與及寄居蟹的鄰居。 3) 時 間:80分鐘 4) 器 材:水壺、鏟子、採集箱、手套、帽子、防滑 鞋、防曬用品、雨具、網子、相機、放大鏡、筆、筆記本 5) 場 地:海邊、潮池。 操作: • 寄居蟹生態觀察: 1. 依照同學原先的分組,於活動二中取得實習觀察所需準備的各項器具後,跟著老師的腳步到實際地點觀察。 2. 發下學習單(空白潮池) 3. 請小朋友觀察寄居蟹的鄰居,並將其依相對位置畫在學習單上 4. 由一位同學手提容器(即觀察箱),其餘組員兩兩一小組,尋找寄居蟹與其左鄰右舍,放回觀察箱中。(時間為20分鐘) 5. 教師介紹潮池中生物及在潮池中各自扮演的角色 6. 假設並觀察與其他生物的關係(好朋友、天敵或食物) 7. 請學生口頭分享觀察情形。 8. 當學生分享完畢時,老師另依實際的採集狀況,約略補充說明。 能力指標: 1-1-5 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8-3-2 「察覺」到每種狀態的變化常是由一些原因所促成的,並「練習」如何去操作和進行活動。 |
|
指導學生觀察寄居蟹換殼 |
潮間帶生物介紹 |
活動四《我的社區真可愛》 教學目標: 1).能了解寄居蟹的生態環境。 2).能正確的瞭解潮池的生物分佈。 • 時 間:40分鐘 • 器 材:各種生物的圖卡(螃蟹 、寄居蟹、貝類、魚類、石蓴…)、大張潮池海報 • 場 地:海蝕平台 操作: (1) 教師解說活動進行流程。 (2) 發下海報及圖卡,各組進行討論及黏貼圖卡。 (3) 各組發表完成的潮池海報。 (4) 學生分享心得及教師總結。 能力指標: 2-1-4 瞭解自己在群體中可以同時扮演多種角色。 5-2-2體驗各種色彩、圖像、聲音、姿態、表情、動作的美感,並表達自己的感受。 8-3-2「察覺」到每種狀態的變化常是由一些原因所促成的,並「練習」如何去操作和進行活動。 7-3-3 依特徵或屬性,將事物歸類(如大小、明暗…)。 7-3-6 對情境的多樣觀察,說出一個意義的事件 延伸活動: 由學生隨機抽取圖卡,自行黏貼在潮池海報位置,藉此活動檢視學生學習成效。 |
||
觀看寄居蟹換殼影片 |
|||
活動五《少年仔─換厝了》 教學目標: 1). 培養注意力使能應付戶外活動。 2).了解寄居蟹的家須因體型增大而換殼,自己並不能製造家。 3).小朋友能了解寄居蟹換殼機制。 • 時 間:60分鐘 • 器 材:各式紙箱、海葵貼紙 • 場 地:校園、公園、平坦空地 操作: • 分組觀察寄居蟹選殼方式 • 分組觀察寄居蟹搶殼機制 • 角色扮演: 將同學分組,每組自行找取材料製作不同大小的家,由同學扮演寄居蟹,最後沒有找到家的寄居蟹要想辦法找到家以免被其他生物吃掉。 • 分享與討論 • 結論:貝殼對寄居蟹的重要性。 能力指標: 2-1-4 瞭解自己在群體中可以同時扮演多種角色。 4-2-1 藉由生活的經驗與體認,運用視覺藝術創作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3-2「察覺」到每種狀態的變化常是由一些原因所促成的,並「練習」如何去操作和進行活動。 8-3-5 察覺動物如何覓食、吃什麼、做什麼活動,成長時身體形態的改變等。 7-3-6 對情境的多樣觀察,說出一個意義的事件7-3-11養成注意周遭訊息,適切反應的習慣。 |
我們能為寄居蟹做些什麼 |
||
學生分享心得 |
|||
學生分享在沙灘上找到的新朋友 |
活動六《寄居蟹的呼喚》 一、寄居蟹的麻煩 n 操作:
二、我能為寄居蟹作什麼 n 操作
評量題目: 1.請學生說出寄居蟹簡單的外觀構造及特徵。 2.請學生說出寄居蟹會用什麼方法來保護自己。 3.請學生說出到海邊做觀察需要攜帶哪些物品。 4.請學生簡單說明寄居蟹換殼的原因。 5.請學生由圖卡中選出寄居蟹的敵人。 6.請學生為寄居蟹造一個舒適的家。 7. 請學生說出會用何種方式保護寄居蟹。 |
||
|
寄居蟹的呼喚 室內課程:我們能為寄居蟹做些什麼 學生分享: 芷瑜:好好保護他們,不要嚇他們,也不要把它們抓走 榕尹:不要把垃圾隨意丟棄海邊 伊萱:吃完的貝類,貝殼沖洗後放回海裡,才不會讓寄居蟹沒有家,否則寄居蟹就太可憐了 秋萍:看到有人在捉寄居蟹或撿貝殼,可以過去規勸他們,希望他們把寄居蟹放回 |
塑膠寄居蟹《公視我們的島第226集》 其實寄居蟹是一種很環保的生物,牠總會廢物利用,隨著體型的成長變化,寄居蟹從小到大,必須不斷的尋找適合的貝殼來寄居,不同種類的寄居蟹,還會搭配不同的貝類,貝類與寄居蟹,原本是海洋生態系中,相依相存的典範,在沒有貝殼可以回收之後,寄居蟹只好去回收垃圾,從塑膠寄居蟹也可以看出,我們往海裡丟的垃圾到底有多少。 海裡的貝類被人們吃光了,沙灘的貝殼被人們撿光了,這也難怪寄居蟹要以垃圾為家,至少有家可住嘛!其實貝殼才是寄居蟹最舒服的家,貝殼的螺紋構造,可以讓寄居蟹的尾板勾住,遇到敵人攻擊時,就縮回貝殼裡用牠最大的螯擋在洞口,結果呢 ? 住在垃圾裡的寄居蟹只要一遇到攻擊,連垃圾家都不要了,馬上竄逃,可是沒有殼的牠們,只有死路一條 …. 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3/ou03101001.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