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簡報檔及影音檔歡迎下載觀看(作者:陳木城)
水生植物的貴人─萬里溼地庇護站主人陳德鴻專訪 |
作者:焦妮娜 |
|||
☆從藝術家成為水生植物庇護者 |
||||
荒野保護協會萬里溼地庇護站站長陳德鴻,學的是藝術,過去從事陶器原型設計,現在則是一名自由自在的生態保育者,他將自家在萬里的田地營造成一畦畦溼地,搶救瀕臨滅種的水生植物,讓這個位於萬里山區的秘密庇護站,成為百餘種水生植物的中途之家。 陳德鴻帶領著一群保育工作者,多年來一直在為水生植物找家而努力,看到德鴻老師對自己親手栽種的植物如數家珍,還像親人般的對要移植的水生植物叮嚀:「我要幫你搬家了,你要好好的活著喔!」如同照顧自己子女般細心呵護, 真是令人感動。 |
德鴻老師萬里站的水蓮花─萍蓬草(圖:陳德鴻) |
|
||
☆有如山中傳奇的萬里溼地 |
||||
萬里庇護站的工作假期活動 |
過了彎曲山路,到達像桃花源般的萬里溼地,聽德鴻老師說溼地附近以前佈滿梯田,梯田在生態中原本扮演著重要角色,台灣300多種水生植物中,生長在梯田中的就佔超過百分之七十;由梯田營造的溼地,因為有了水生植物,就會有一些水生昆蟲、兩棲爬蟲、鳥類前來覓食,整個生態體系就會變得完整,溼地,可以說是就是生態的啟動者。 看到陳德鴻神采奕奕的說到:幼時因為瑪鋉溪西北雨水漲,鱸鰻被沖到梯田中,居民爭相捕捉,老師還戲稱自己就是吃那種壯如手臂的鱸鰻長大的趣事,可以看到對這個地方濃濃的鄉土情感;而他也感慨的說:因為之前瑪鋉溪有很多深淵、洞穴…讓像鱸鰻之類的生物可以生長棲息,而民國七十四年因附近有三四所煤礦設立,當時又無好的環保措施,礦場採露天開採方式,將採礦篩洗剩餘的水全部傾倒到溪中,溪流中的深淵洞穴全部被淤土積塞,造成瑪鋉溪生態極大的浩刼,目前由於居民環保意識提高,國家公園設立約,煤礦停採,但生態已遭受不可能復原的刼難,真是件很遺憾的事;因此他語重心長的說:在對土地應用時,應該及早教育村民,要有環保意識,要制止這種對地方環境造成破壞的行為。 |
|||
|
||||
☆和萬里庇護站結緣的故事 |
||||
大約十餘年前,朋友帶到萬里的一株野菱,讓德鴻老師與水生植物結緣,從此走遍台灣各處溼地,觀察、拍照、記錄、查閱相關資料,無師自通的學會了許多豐富的水生植物知識。 據陳德鴻老師說:庇護站的概念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刻意要組成的,是因為雙連埤事件,才開始和宜蘭社大、邱錦和老師就開始進行搶救雙連埤特有種植物的工作,例如水社柳、日月潭蘭、蓴菜等,搶救的植物就放在羅東運動公園及一些私人水域─如鑑湖堂…暫時安置這些植物,這就是中途水生植物庇護站的觀念;而搶救雙連埤的行動,其實是台灣首次有以實際行動做生態保育,在台灣算是生態環保行動的重要起點。 |
在瑪鍊溪旁午餐 水生植物-小鬼菱(圖:陳超仁) |
自然中處處有生機 |
||
由於一部份水生植物移入萬里,因距離遙遠,只是以種原分散開來的概念移入萬里,而因為之前萬里已挖了生態水池,後來也有一些義工陸續加入幫忙,德鴻老師也開始做義工培訓,萬里水生庇護站才逐漸成形,到現在固定在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會有所謂Working Holiday 的活動,義工們都會進來幫忙,依照季節不同,老師也會進行不同的活動,以增長義工的知識,如冬天有蝴蝶標放,也會帶大家到生態豐富的離島,如金門…所以義工參與的範圍不止在溼地,而這些義工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德鴻老師這樣說。 |
德鴻老師說:希望他們是生態保護的種子,四處去散播理念,事實上,培訓的這些義工,遠比我在這裡種植的珍奇水生植物來得重要,他們也學會了很多環境保護的觀念,可以到處去影響別人。當然,同時,我們在這裡保育一些珍奇植物,也讓一些難得的生物開始回來,例如虎皮蛙、台北樹蛙…這裡大約已經有十幾種蛙類了,還有大冠鹫、黑鳶也都出現了,蜻蜓更是非常之多,由於這個庇護站的成立,生態環境變得很好,它所衍生的附加價值更珍貴,如果有更多人願意投入這裡的保育工作,希望這裡的梯田能全部恢復過去的風貌,可以做為土地應用的模範,除了植物認識,棲地的經營與管理也很重要。學校如有棲地營造問題,我也很願意協助。 |
|||
|
||||
☆庇護站關閉,讓水生植物回家,才是最終的目標 |
||||
萬里庇護站的工作假期活動 |
陳德鴻講解吃肉的溼葉狸藻 |
德鴻老師說:對萬里溼地有種類繁多的水生植物,他並不會引以為傲,他最希望有朝一日,這些植物都能回到原來的棲地,只要原生棲地能夠完整保留下來,這些植物就可以回去了,像目前這樣的中途之家並不是最終目標,例如原生地在草埤的圓葉澤瀉就是在我們的照顧下存活下來,還有像台灣水韭,也因為我們的介入,才讓夢幻湖也有重展風華的機會。 感謝義工們的合作,也因為我們的努力,讓很多公部門改變原來的思維,例如台北縣政府看到阿孝對五股溼地做的努力,也改變了原先不重視生態保育的思維,重新規劃二重疏洪道。例如金門縣政府就是在我們的督促下,開始了保育田埔護育的工作。所以希望每個人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做保護環境的種子。 |
之前荒野只是從事培訓解說人員、生態教育演講等,比較沒有實作,我剛加入荒野時,就想「與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保育的工作除了出一張口之外,應有更多實作的部份,因此就找了一群夥伴,帶他們到山上一邊玩、一邊挖水池,類似「Working holiday」的活動,不過一開始只是純粹好玩,並無定期也沒有組織,後來2002年統一超商有一個綠色基金,我們就在這時成立庇護站,去申請到一些贊助,目前荒野除了宜蘭及萬里庇護站之外,還有桃園雙龍國小庇護站。 |
雙龍國小帶領師生營造水生池 (圖:陳德鴻) |
烏來信賢國中小帶領師生 營造水生池(圖:陳德鴻) |
帶領師生營造的校園水生池(圖:陳德鴻) |
|
||
☆和大自然中融為一體 |
||
看到德鴻老師,在萬里溼地綁著頭巾、說起水生植物如數家珍,而且充滿感情,尤其是在長滿萍蓬草的池邊唱起「水蓮花」,宛如他本身就是大自然中的一株草、一棵樹,和大自然融合為一,聽他對著水生植物,輕聲細語的叮嚀,那樣一位鐵漢,卻對水生植物有那樣的柔情,委實令人感動… 德鴻老師說起自己所以會和自然有如此深刻的情緣,應歸功於家人從小從給他很大的空間,特別是他的父親,雖然很嚴厲,卻也很縱容的讓他自由遨遊在山野間,任他去溪中泅水、撈蝦、觀鳥、看山、聽風,和夥伴去採鄰家的香蕉樹…讓他有了許多不同於一般人的童年記憶,也因此長大後會對自然有那樣深刻的感情。 |
三鶯區萬里工作假期活動 |
☆帶領學校師生共築水生池 |
|||
人 與自然應該是和平相處的,看到現在的小朋友,不敢下水池踩泥地,陳德鴻於是想帶著孩子們,讓他們有重新體驗自然的機會,讓他們成長過程中也有接近泥土的機會,有了這樣的接觸,才可能讓孩子愛上週遭環境,所以像烏來信賢小學生態水池,就是德鴻帶領師生們挖出來的, 而台東長濱國小的生態水池,是陳德鴻老師帶領師生完成的另一個成功案例;也是在邵校長邀請下,由我們帶領去建造的,那座水池本身條件很好,水域面積大,小朋友容易接近的部份只有三分之一,其他三分之二,我們建議他們留做非干擾的自然保護區,由於當地環境品質很好,水池建造好之後,我們也教他們做課程、解說,學習自己去管理;就這樣原來是原住民的山溝,骯髒垃圾堆積的地方,如今竟看到水雉的蹤影,這是很難得的經驗…就是因為當初教他們,要學會和自然互相尊重,保留了一塊自然區,後來才會有各式各樣珍貴的水生生物,像水雉回來,孩子們也從這個過程學習到尊重自然的重要。尤其可貴的是:這些孩子已學會自己維護環境,從接觸中他們更會珍惜和愛護環境。 |
陳德鴻在雙龍國小帶領師生營造水生池(圖:陳德鴻) |
美麗的水生植物 |
|
☆期盼孩子們都有親近泥土的機會 |
|||
然而,就像德鴻老師說的,有的學校因為擔心讓孩子接近水域,會有危險,於是圍起高高圍籬,架上「水深危險」的告示牌,孩子於是失去了接近泥土,與環境親密接觸的機會,再加上考試升學主義掛帥,久而久之,當然孩子無法對環境建立親密感情,無法喜愛環境,也就更不可能珍惜環境、愛護環境了。 所以,期盼每個孩子都有親近泥土的機會,這樣他們長大後才能愛土地、愛家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