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首溼地的宜蘭水牛--訪邱錦和老師談校園生態池 

(圖文:台北縣政府環教輔導團研發組組長 陳木城)

默默耕耘的邱錦和老師

多次追隨邱錦和老師,在濕地裡進行調查、整理和復育工作,偶而回首,在煙雨迷濛中,看見邱老師帶領著同學,埋頭在水池裡勤奮工作的身影,直覺得邱老師就像一頭在田裡耕種的宜蘭水牛,默默的爲台灣的濕地保育付出心力。

報名宜蘭社大湖泊生態班的同學漸漸知道,我們不是來生態池觀光式的欣賞湖泊生態之美,也不是到池裡來「混水摸魚」;邱老師也不認為一個生態工作者可以隔岸觀火,袖手旁觀,僅僅止於帶一群人站在湖邊向學員解說水生植物。

所以,我們每次都是身穿青蛙裝,頭戴斗笠,手持鐮刀,下到池裡,測量池寬水深,紀錄水生物種,割除強勢植物,製作浮島,栽植稀有水生植物。每每一天工作下來,總是把一個生態池攪得波濤洶湧,魚蝦不寧,終於耳目一新。而我 們則個個腰酸背痛,渾身泥濘不堪。但是,經過這樣的操作,我們摸過每一株水生植物,印象深刻的記住水生植物的特性,也依照他們的特性為他們在水池裡找到適合的位置,心裡卻覺得非常扎實。

我深深的愛上了邱老師的課,並且對他的教學風格深深著迷。邱老師不是一個滔滔不絕的人,通常他是沉默的,就像是宜蘭莊稼的水牛,可是當學員提問的時候,他就會細心的回答,即使是很偏僻的水生植物,對他來說卻都是知之甚詳,沒見過可以難倒他的。甚至,在野外潮濕的闊葉林裡,一些蕨類植物、蘭科植物,我不敢多問,問太多怕會有「踢館之嫌」,可是,同學在討論的時候,他會插進來說明,可見他也很熟稔,所以,我對邱的田野經驗之豐富,就更是高深莫測了。

邱老師上課解說情形 邱老師解說水生植物群落

 

木雕師父嶄新的人生

邱老師會走入生態工作,說起來有一點鬼使神差。十年前,原本他從事外銷日本的傳統木雕工作,因為工廠遷移大陸,他面臨失業危機,正好有特有生物中心的人身陷松羅湖山區,他上山救援,結果發現當事人沒事,他就跟隨留在山上,参與生物調查工作,整整四十八天的田野經驗,奠下了他的生態基礎。此後,他走遍了宜蘭六十多個生態湖泊,發現大部分的生態他都知道了。後來有一個機緣,他花了半年的時間,帶領「台灣探險隊」拍攝宜蘭湖泊之美的專輯,厚植了他的湖泊經驗。七年前,他開始用拍攝的影片在宜蘭社區大學開課。由於,當時爆發出雙連埤事件,邱老師意識到不能僅止於影片欣賞說明,必須帶著宜蘭同好走進棲地,做好棲地保護,實地的爲生態環境做出貢獻,終於發展出他特有的操作性課程,從生態教育,提升為生態觀環和實踐,也因此,他的「水生植物探奇」、「湖泊生態班」「溼地生態工作坊」課程深受歡迎,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社區大學課程評鑑的特優,使他成為宜蘭溼地的代言人,也使他和濕地結下不解之緣,於是,邱老師就更像一頭離不開濕地的水牛了。

走進草埤池中的浮島

 

水生植物庇護所的守護者

邱老師現在身兼台灣溼地保護聯盟宜蘭分會長,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副分會長,荒野協會溼地庇護中心噶瑪蘭站長。五年來,從陳氏鑑湖堂,蓁巷自然生態社區,時潮社區、七賢國小、學進國小、岳明國小等,他親自指導學校單位、社區營造、公共空間建造的生態池超過二十個,這等於在宜蘭地區開闢了二十多個水生植物庇護所,讓瀕臨絕種的原生種水生植物有個更大的復育基地,也因此使他擁有極其豐富的生態池營造經驗。邱老師對於目前學校熱衷於建造生態池,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生態池的營造蔚為風潮,是一件值得推動的好事,因為生態池具有許多環境教育的價值:

ㄧ、生態池具有涵養水資源的功能。
二、生態水池蒸散的水分子可降低週邊環境溫度。
三、生態池可以分解淨化改善生活廢水,減少社區或學校污水處理難題,避免環境惡化,同時也  

  是最好的環境教材。

四、生態池為動植物生態棲地,恢復生態多樣性的自然環境。

五、生態池再造,可以啟發社會生態意識,更要保護所有未開發的濕地資源。

 

一窩蜂興建生態池的迷思

 

一、 大自然的濕地有其系統性的自然法則。人工濕地必須考量濕地面積大小、溫度、高度、水溫、水深,可以容納多少物種、物種間的互動相容關係都必須考慮。

二、引進外來植物,一旦這些強勢種入侵,以後將後患無窮,形成另ㄧ種生態浩劫。
三、未考慮學校水源,沒有利用雨水回收、或是中水淨化,卻引用自來水,或是抽取地下水,造成水資源和能源上的浪費,成為教育上的錯誤示範。
四、真正生態水池營造並不難,水位的深度是成功關鍵。許多學校生態池水深不足,不知道至少要下挖2—3公尺。如果水位在不超過六十公分,連浮葉性的水生植物都被錯造成挺水環境,而挺水植物因沒有自然深度限制,到處漫延無法管控。

五、營造單位貪多,大量栽植,不知水生植物有其適地性,並非隨意可種。

六、惡質營造商以稀有台灣原生物種綁標,不管該水生植物的適地性,到原棲地採集,破壞原棲地種源,掌控稀有水生植物綁標謀利。

七、只有建造生態水池經費,沒有維護管理的預算。生態水池營造未作後續管理維護,違反生態水池營造的初衷,無人負責,任其荒廢,浪費公帑。
八、教師未能配合課程,發展教學活動,違背當初建造學校生態池的初衷,形成浪費。
九、一味希望生態水池花花綠綠,一個小空間聚集上百種不相干的外來種,本土種大雜匯,盡失生態水池的內涵,而且還是反教育。
十、水深不夠的環境又濫用陸島,徒增管理困擾。原已不夠大的空間,還硬是要興建陸島是極端諷刺的事,錯誤的設計且又佔水體面積。

 

紅冠水雞來了 邱老師和學員合照--崙埤池

 

即知即行,撩落來做

邱老師說,生態池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只要系統規劃的觀念正確,伴生的蜻蜓、青蛙等等動物都會來,自然不必擔心蚊蟲的問題。他說:一個生態池是否成功,青蛙知道,水鳥也會知道,當青蛙來了,紅冠水雞來了,連冬天過境的候鳥也會來,一個生態系統也就可以宣佈完成了。

能跟隨邱老師學習,在做人處事上我都得到許多啟發,邱老師從不議論是非,也不會埋怨嗟嘆,他用實際的行動,以身教代替言教,告訴我們:「濕地生態保育工作,不能光看、不能光說,要穿上青蛙裝,撩落來做。 


自由時報專訪邱錦和先生─生態保育先鋒 濕地守護人 (6/30)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r-s/r-s0406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