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探索生命之網-生物多樣性為什麼重要?許毅璿/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學系/助理教授

在這個星球演化了至少35億年之後,我們人類才姍姍來遲地加入這個複雜、相互關聯的生命之網。當我們才剛開始要認清人類在這生命之網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際,我們也同時瞭解到,在生物多樣性的世界裡,我們是多麼依賴其他的生命;也才瞭解到,倘若我們失去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那將會是多麼嚴重地危害到我們的經濟、文化、環境與情感的長程福祉(野生新視界:生物多樣性基礎篇,2003p.20

北美野牛安心地在大草原上吃草,卻不知

這裡其實是人類劃設的「國家公園」。

 

 

 

 

 

 

 

 

左圖:人類的生存與自然萬物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右圖:看似貧瘠、泛黃的東非大草原,每年引進上千萬的觀光人潮,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資產。

無盡的關聯       我們到底與生物多樣性有些什麼關聯?而這些關聯又是如何影響我們?這些問題不易回答,因為生物多樣性所涉及的範疇相當廣泛;其中的答案可以從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文化、社會、經濟、醫藥、藝術等方面深入探討。或許有些人會認為,知道多少有關生物多樣性的知識和現代人的生活沒多大關係;然而有另一部份的人卻認為,這樣的無知恐怕正考驗著人類的未來。比如美國作家David Takacs所說的「無知的爭論」;也就是說,人類的無知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樣性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我們不甚了解物種的流失或滅絕與生態系之間複雜的關聯性,如此將會趨使地球生態走向難以彌補的連鎖效應與危機。

從人類物種(Homo sapiens)的演化與社會文明的進化來看,人類與其他物種沒有差別,都是受到自然界的滋養而生存。我們的祖先走過獵捕、採集以及和原始環境肉搏的發源階段;歷經野生馴化、育種培植的農牧生活;至現今工業科技時代,人類正式進入一種全新的思維,如基因改造、生物技術、有機耕作以及生態工程等。這些創新發明不僅是為了提升人類社會經濟與物質的「量化」,更是期望達到永續未來的「質化」。人類的未來到底在哪裡?有多遠?能多久?這些疑問恐怕得端視活在當下時空裡的人們,是否能夠承習發揚老祖先在原始環境中,搏命演化而付予我們的自然本能與優勢基因而論了!

 

有了農業,解決了人類吃的問題;但是,

最要感謝的應該是「這片土地」。

 

 

 

 

 

 

 

 

              

一條淺緩的溪流,蘊育著無數的生命;而生命彼此間

的交錯,勾勒出完整的生態系。

生物多樣性是什麼?

近年來,國人時常聽到「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一詞;或許你曾仔細推敲過它的意涵,也或許你從未注意到它的存在。生物多樣性到底是什麼?它為什麼如此重要?讓我們想一想,人類進住地球不過是短短500萬年的事,這要比起地球46億年的演化過程,實在微不足道!但是,我們無意間從4500萬年前地球主宰者恐龍的手裡接下棒子,承擔起「掌管」地球生命的重任;而,我們卻無法善待地球上的這些「夥伴」,反而,將牠們40億年來奮力求生的成果徹底摧毀,促使地球生命正逐漸衰退中。許多科學家洞察到這樣的悲劇,為了挽救地球整體生命的潛能,因此提出生物多樣性的整合概念;這樣的觀點,不僅較能引起社會大眾的關切之外,在自然保育的作法上,也可釐清早先只保育「明星物種」的迷思。

因此,生物多樣性不僅侷限於「生物」二字,它更可擴大延伸至任何與「生命」相關的綜合體。總言之,生物多樣性包括:

生態系多樣性(ecosystem diversity-支持所有生命演化的外在環境;

物種多樣性(species diversity-所有生物的種類與數量;

基因多樣性(genetic diversity-同一物種內所有基因組合的遺傳變異;

地景多樣性(landscape diversity-人類歷史文化的遺跡,以及地球變動所形成的特殊地景;

文化多樣性(cultural diversity-人類所有的民族根源、語言文字及生命歷程的記載。

 

一條淺緩的溪流,蘊育著無數的生命;而生命彼此間的交錯,勾勒出完整的生態系。

生物多樣性的整體意涵,即是地球上各式各樣生命的總和;它的概念帶給人們一個重要的訊息,那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生物多樣性有著錯綜複雜的關聯;以及當人類橫越在自然保育與永續利用之交界,我們應將焦點放在維繫地球整體生命的交互作用上。

無論我們是否瞭解,無論我們是否重視,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早已無時無刻地在為這支撐我們生命的自然生態默默耕耘著。如果你多用心體會、多察覺,你就不難發現生物多樣性在我們身邊編織的層層生命之網。

生物多樣性無時無刻在為自然界編織生命之網。


「野生新視界」生物多樣性教育培訓班

「野生新視界」(Windows on The Wild-WOW)是美國世界自然保育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US, WWF)創設的一項長程教育計畫,旨在加強社會各年齡層對生物多樣性議題的認知與素養,啟發人們對此類議題的創造性思考與研討,期能為永續社會環境而行動。

為有效培育種籽教師在生物多樣性議題上的教學能力,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Society for Wildlife and Nature, SWAN)乃推行一套編譯自WWF所設計之生物多樣性保育教材,並藉由概念形成與技能導向的環境教育策略,進行教材教法之培訓。

生物多樣性教材—野生新視界<海洋生命>

2006年底,SWAN再度出版第二套生物多樣性教材—野生新視界<海洋生命>,並從今年起固定在每年的12月上旬舉辦「全國海洋生物多樣性教育培訓班」。如需獲知更多有關WOW教育計畫的內容,請登入SWAN網站查詢:http://www.swan.org.tw/

感應自然;感謝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