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教育裡的永續思維

文: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輔導員 陳柏任

圖:新北市環教輔導團研究員 焦妮娜

    食農教育就是一種環境教育,它的目的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靠嘴巴愛自己,靠嘴巴救地球」。

百家爭鳴的食農教育

    近幾年,食農教育在臺灣蔚為風潮,儼然成為一種顯學,各政府機關、民間團體,無不沸沸揚揚地端出自己的架構,創意的作法,一時百家爭鳴,好不熱鬧。台灣目前所推動的食農教育,大都以日本於2005年所制定的食育基本法為本,然而日本在推動食農教育有其國家級的戰略思考,除了希望透過飲食教育讓國民更健康外,更是日本面對農產品進口壓力時,確保國內農業生產,提高糧食自給率,營造農村願景,提升農民尊榮感的一把神兵利刃。目前台灣尚缺乏這樣的整體法規,雖有各種不同版本的食農教育法提出,不過目前仍靜躺在立法院外,仍未在國家級的立法機關形成共識。

整體國土規劃的日本食育政策

    在缺少國家布局的情況下,各個相關單位只能單打獨鬥,用自己的立場去推動食農教育。剖析「食農教育」這四個字,關於飲食部分,可能是衛生單位的事,農業部分毫無懸念屬於農業部門的業務;而加上「教育」兩字,又使得教育機構責無旁貸;再加上整個食農教育帶有環保永續的精神,讓環保單位亦無法袖手旁觀,輔以各民間團體的推波助瀾,在新北市教育局107年底的統計資料中,已有99校將食農教育定為校內的特色課程,大概是新北各公立學校的三分之一;230所學校在校園內闢有種植蔬菜的空間,約佔新北各公立學校的77%,在國家立法尚未完備的情形下,新北市的教育單位可說是引領風尚,態度十分積極。


食農教育裡的四大因子

    然而食農教育真的是讓學生在校園內種種菜,談談健康飲食就叫食農教育嗎?若我們望文生義的認為食農教育是指飲食教育和農業教育,可能就有點小看食農教育作為日本國家級政策的高度。筆者認為在「食」和「農」背後,還有兩個重要的因子被隱藏住,他們分別是,「人」與「土」或者說是人文和環境。我們人類開發環境,發展農業(其實還包含漁、牧業),農業提供食物給人類食用,人類得以健康成長,然後再度去利用環境,形成一個循環。如果今天這個循環是正確的,我們的環境就得以永續利用;若這個環節的某一部分出差錯,對人類和環境都可能產生災難。換句話說,我們成長所需的養分,建構起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完全來自於自然環境的滋養,因此我們的「身」與「土」(環境)是一體的,而這也正是「身土不二」的概念。
    因此食農教育在推動時,必須要讓學生盡量瞭解這種休戚與共,循環不已的過程,才算是一個好的教案;如果短時間內無法做到這麼全面,那我們也要盡可能去找出這四個因子彼此的交集。譬如人文與農業的結合,我們可以去探討祖先所留下的農業智慧,保留原生種;人文與飲食的結合,我們則可以深究地方的飲食文化或做公平貿易的關懷;里山倡議、鄉土的農業踏查則是農業與環境的結合;食物里程或是剩食處理,則可視為食物與環境彼此連結的領域。

食農教育的操作方式

    目前學校端大多有體驗種植的活動,體驗種植固然是要了解食物的成長過程,發現每一口食物其實都得來不易。但若只是種完吃掉,就有點可惜了。從事食農教育,從第一顆種子開始就有很多故事可以講,例如種子品種的選擇,其實是涉及生物多樣性、保種以及基改議題的;如何種植則牽涉到各種農法的議題,在學校固然不太會去使用農藥,比較偏向有機農法,但所謂的有機農業,並不是不用農藥就叫有機農業。臺大名譽教授郭華仁曾說過:「有機農業的真諦在友善土地,不是農藥零檢出。」在不使用農藥的同時,我們也要讓學生了解化肥和農藥對環境的傷害,當我們破壞了自然的循環,光靠單一投入的藥劑來種菜,固然也能讓作物生長,但這叫做「加護病房式的農業」,不但傷害了環境,從石化工業得來的肥料與農藥,更是農業上造成碳排放的元兇。
    種植結果若無收成,剛好可以探討失敗的原因,瞭解要種出一株「有賣相」的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若有收成,料理成食物打打牙祭,絕對是學生的最愛。在屬於食育的這部分,除了飲食文化、營養、健康、衛生的議題外,讓學生瞭解什麼是食物的「原味」,是目前這個加工品、人工香料充斥的時代很重要的一種體驗。另外在進行食育時導入食物里程、慢魚運動、公平貿易、動物福利等議題,更符合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所提出的有機農業四大原則中的生態與公平。(四大原則是:健康、生態、公平、謹慎)。
    在美食饗宴後,如何處理廚餘,更是整個永續思維中其中一個重要的課題:簡易的堆肥、用電子豬、利用蚯蚓、黑水虻……有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取之於大地,回饋給大地;或者在採收時,刻意留下種子,以期來年再度利用,也是一種具有永續經營的做法。

 


走出校園的食農教育

    附帶一提的是,食農教育並不是要老師在校園內閉門造車,我們不但要引入外部專家或農民的智慧,更要帶領學生走出去,關懷家鄉的環境,認識家鄉內友善大地的農民或相關單位。新北市教育局在每年度的食農教育總體計畫中,總是保留了一項讓各校申請經費帶領學生去參觀農場的子計畫,便是希望學生能認識在地產業,到農場去親自體驗一下真正農家的生活,除了感受作穡人的辛苦外,也可以做為未來生涯規畫的參考。筆者多年前曾在社區大學跟著老師學習種菜,當時我們灌溉完全依賴老師建置好的噴灌系統,完全沒去關心過水來自何處。直到有一天,老師帶著我們沿著水源上溯,看到上游的養豬戶、工廠,才驚覺我們餵養農作物的水,是來自於這些地方嗎?那可是我要吃下肚的食物啊!那是一次震撼的經驗,從此以後,要是有機會,我總會去瞭解農場的生產環境。我想,我們對環境的關懷,便是這樣一點一滴建立起來,因為我知道我的健康來自於環境的健康,沒有好的環境,再多的錢也無法讓我過健康的生活。

最好的環境教育

    政府推行環境教育,目的就是要告訴民眾我們和環境的唇亡齒寒,希望每個人在做決策時,能更有關懷環境的整體觀。只是環境教育有山林、海洋、濕地……等各種不同層面的主題講山林,我很少去爬山,山林好像離我很遠;講海洋,我可能不喜歡海風的鹹鹹黏膩的味道;可是講到飲食、農業,是我天天在吃的東西,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我們和飲食絕對是息息相關的。因此食農教育就成了環境教育最好的切入點,只要引導得宜,策略得當,我們就可以藉由飲食選擇的改變,迫使生產者做出更加友善環境的決定,用消費改變生產,不但吃得健康,環境也更加美好。

  楊振宇先生在其著作《食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中曾提到一個日本山形縣二井宿小學的例子,該校利用食農教育來落實環境教育,協助學生思辨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老師告訴二井宿小學的六年級學生,雖然學校位於山上,但若山上被污染,也會透過雨水污染到海,山海是一體的。人與環境是相關的,土壤與作物是相關的,生產與消費是相關的,工業與農業是相關的,食農教育要推動的正是這樣的整體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