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

文‧圖/陳楊文

    全球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所造成的各地極端氣候,夏季溫度接連破高溫,冬季則低溫甚至暴風雪,旱災與澇災更是不勝枚舉。而造成這些氣候型態變異的主要原因,是來自工業化後人類的生活型態,也就是現代過度消耗能資源的富足生活。在能源方面,目前生活中用能還是仰賴地底下的化石燃料來發電。而工業製程上,同樣以燃燒化石燃料取得主要的動能製造商品或是服務,以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增加,短期間仍無減緩的趨勢,氣候變遷的速率同步進行。 

    氣候變遷的議題已經同時成為全球化與生活化的議題,除了讓學生了解即時環境議題外,更要有搭配的行動來避免危害,甚至進而到解決問題的節能減碳行動。
    在瞭解環境即時變遷方面,教導學生怎麼利用環境感測器與網路平台,所創造出來的大數據(big data),而大數據往往要經過資料可視化(visualize)的工程,也就是經過繪圖等技術,才能具象化傳達有用的資訊(information)。
    舉例來說,空氣品質(AQI)與細懸浮微粒pm 2.5 嚴重影響所有人的健康,容易造成孩童過敏、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環保署的空氣品質監測網(https://env.healthinfo.tw/air/)就能提供全台灣即時的空氣品質狀態,然而地理尺度仍太大,難以與學校所處的位置連結。此時就須依靠如「空氣盒子」的單點微氣候監測,可以任意將地理尺度,縮放小到自己學校的位置,大到全球尺度(https://airbox.edimaxcloud.com/)。

圖說:透過「空氣盒子」的大數據資料,可以即時瞭解學校附近的空氣品質。(資料來源:https://airbox.edimaxcloud.com/


    瞭解即時的環境問題後,更重要是與生活行動的連結。當戶外空氣品質不佳時,就需要採取減少暴露在戶外活動。譬如台北市政府在106年底,公布空氣品質防制辦法:「在空氣品質指標(AQI)大於400時,將停止所有戶外工作或活動,各單位會商後決定是否停課。」
    台灣各級學校在環境教育方面,對於物質的循環或垃圾的回收,持續進行20多年,不僅在全球環境教育方面走在前端,垃圾回收成為國民素養與習慣,也實際減少垃圾焚化量的處理,具體達到減碳的目的。

    在節能減碳的學習,其範圍除了在垃圾回收的物質流循環,更保括在校使用的能源流。同樣可用3R的原則,減量(Reduce)、重複利用(Reuse)與循環使用(Recycle),只是內容上稍微需要修改。大致說明如下:


減量(Reduce)是最為人所知的,所對應在生活上可以簡單到「隨手關燈」,當用則用、當省則省的行為習慣。或是綠色採購用高效能的省電電器取代過去耗電的電器,如LED取代傳統的白熾燈泡或螢光燈管。
重複利用(Reuse)概念在節能比較接近被動能源(passive energy),也就是善用大自然免費能源,例如教室開窗導入適當自然光,當夠亮的時候也可不開燈。又如綠屋頂與足夠的開窗遮蔽,可以減少熱輻射進入教室又可通風帶走熱源,加上綠地植栽,減少學校的「熱島效應」,減少對冷氣機的依賴。
循環利用(recycle)指的是能源的循環,也就是再生能源,像是太陽能、風力或水力。其原理可以說是不同型態能源之間的轉換(transform),像是我們通電讓風扇馬達轉動產生風能,如果倒過來的話,捕抓風能讓馬達轉動,就會產生電能。同樣的發生在LED燈上,通電讓LED半導體發光,反過來利用太陽光(光能)照射同樣是半導體的太陽能板,就能產生電能。


    或許有人會懷疑節能減碳種種小行為,究竟是否能減緩暖化、影響到地球氣候?確實不可能今天做了節能減碳行為,明天就能看到成效。但是如果將住在世界各城市的人,每人每年所造成的排碳量(人年均排碳量)拿出來比一比,就可以發現有趣的現象,越是乾淨的城市,人年均排碳量都會比較低。
    透過國際城市碳揭露計劃(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的大數據庫顯示,紐西蘭首都奧克蘭人年均排碳量是6.67當量噸、加拿大蒙特利爾是7.27當量噸,而台灣的桃園市是14.22當量噸、台南市是11.49當量噸。如果再對照全球的空氣污染圖,這似乎有些關聯,可以推測人均排碳量會與空氣污染有某種程度關聯。

圖說:2018228日全球空氣污染情況(資料來源:柏克萊地球 http://berkeleyearth.org/air-quality-real-time-map/


     由此來看,節能減碳的教學目標,不單是從知識到行為習慣,更是要養成環保的「社會價值觀」。畢竟在目前的生活,在家裡裝太陽能板用再生能源,不用高排碳廉價的電力,或是出門不用燃燒化石燃料的汽車,而盡量走路騎自行車減少排碳量,都非台灣目前主流的價值觀。但是氣候在變,為了生存,我們的生活也必須透過學習跟著調整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