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邊陲地帶的村落小學•愛與生命的碳狗故事

城鄉文化暨公共藝術學研究室主持人 林志銘

深澳坑之於基隆,位處於市區邊陲,孩子們的家,有的是世居,有的是日常生活範圍不在社區。每個人都有自己要面對與學習的生命課題,學校無法談論如何改革現有教育制度,但卻努力透過不同的生活學習,改變孩子們對生命的看法……


 可怕?或可敬的祖先的家
    位於基隆的深澳國小,其舊校舍因山坡地層滑落而被判定為危樓,新的校園卻選址於昔日的礦區遺址旁,在荒蕪數十年後,周邊山坡早已成為公墓區,一般人口中的「祖先別墅」成為校園的特殊景觀。在許多人的既定印象中,與公墓為鄰的學校環境自然存在著負面觀感,只是,以排斥的心態去面對,並不會因此而改變既有的事實,站在教育經營的觀點,又該如何去轉化這樣的負面印象的環境條件?
    事實上,墓地的「恐怖」印象,多是「被教育」出來的結果:孩子們的恐懼,往往源於大人告訴他們死亡的可怕。生命的本質,既存在著開端,自然也存在著結束,墓地裡所述說的,是許多曾在這個生活領域的先民,完成了自己的生命旅程後,後代子孫選擇了這個地方,來作為親人最後的安身處,其中,意涵著慎終追遠的傳統文化精神。立於教育的思考角度上,這些不但說明了先民在此的開墾史、是礦業與在地歷史等鄉土教育的重要文本,更是最具獨特性的教材。


在小皮跟孩子們的校園生活中獲得的啟示
    在新校舍興建時,即已經居住在工地的小毛、小皮,還有另一隻由附近鄰居轉贈的黑狗小三;「校長早安,老師早安,小皮、小毛、小三大家早!」似乎成為深澳的孩子們,每天清晨踏進校門時的問候語;三隻已駐校多年的校狗,原是街頭的流浪犬,在師生的照料下,校園成為牠們安身的家,每天,牠們都在門口迎送著孩子上下學;日常中,在校園四處巡察,觀察是否有外人任意闖入,牠們不約而同地僅以穿堂與前院的草地為活動領域,不曾踏入教室與走廊干擾孩子們上課。

     那年秋季,校狗之一的小皮,左腳掌發生病變,學校將小皮送醫治療,醫療期間,孩子們常在下課時間或放學後,結伴去安慰與陪伴小皮、寫慰問卡祝福牠早日康復,但牠的病況卻持續惡化,最終依舊告別了愛牠的師生,在牠七歲這年,靜靜走完生命旅程;無論老師或孩子們,心中時時浮現一幕幕有小皮陪伴的歡樂時光,一時間,大家都難以接受牠已離開的事實。牠與同伴們一起陪伴深澳孩子的歲月、孩子們每天的關心與安慰,及牠與病魔纏鬥的最後努力,在校長與老師的引領與幫助下,一段段看似微渺的小小生活故事,漸漸強化出學校生命教育課程的特色!

    

 

以小皮的生活視角,重新閱讀生活聚落的小旅行。

在不同族群生活經驗與差異性中重新省思傳統文化的意涵
    孩子們嘗試以小皮的生活視角,去重新探索看似熟悉,但其實從未被深入瞭解的許多社區角落;跟隨著老師,走進熟悉的社區,拜訪老人們、長期從事資源回收工作的阿婆,還有社區裡各行各業的人;長期於金瓜石黃金博物館擔任解說志工的退休老師,也熱心地多次到校為孩子們解說過去的礦村生活點滴;台東太麻里大王部落的孩子,獲知了深澳孩子致力於祖先文化的探討,為相互瞭解不同族群的文化差異,在校長邀請下,師生一起搭上花東線火車前往拜訪;在這段過程中,孩子們深深體會到,同樣面對祖先的文化遺址,漢族與原民部落的人們,原來在觀點上有著極大差異:漢民族會依家族大小與經濟能力,分別建造出大小不一的祖墳來紀念,但在部落族人的認知上,當他們在耕種田園裡發現到祖先的遺跡時,會先為自己的冒昧向祖先致歉,並盡快回填、恢復原狀,對部落族人來說,那就是祖靈的永久安居之地,是一份大自然的回歸,精神上的緬懷與紀念,勝於有形有體的墓碑。隨著一趟趟大小旅行,孩子們歷經了豐富有趣的鄉土學習課程,也漸漸在過程中激盪出許多天馬行空的創意發想。

   

深澳的孩子遠赴台東太麻里與部落的孩子,透過產業(礦業、小米)與祖先(祖靈)觀點交換文化學習心得。

   

 
小旅行心得的生活地圖與未來想像拼貼畫


講述小皮故事與深澳生活的釘畫藝術牆計畫構想圖  

釘畫藝術家胡達華與孩子們交換礦村生活經驗與指導釘畫製作


在公共議題的共識下,不斷擴張出的社會資源
    是否可能將孩子們將對小皮的懷念、礦業歷史的文化閱讀與想像,來聯結成為講述小皮與校狗們、祖先別墅的環境特色及生活美學故事?透過更多元的美學課程活動,又該如何帶動出另一種討論生命教育的方式?這些教育上的理想,獲得逢甲大學建築學系教授認同與支持,而提供系列的規劃建議、協助邀請曾獲新銳建築獎的年輕建築師,及正修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教授,分別以當代的創作手法來詮釋社區歷史的礦坑記憶,在校園的文化走廊創作「時空礦坑」,與改善穿堂空間的「山海拼拼」。為響應校長以藝術來詮釋生活美學與生命教育的理念,居於鄰近聚落的國寶級釘畫藝術家也表達到校指導的意願;釘畫的主要素材,需運用五顏六色、數量龐大的飲料鋁罐,並耗用大量人力才能完成;社區裡的街坊鄰居、兒童讀經學會、鄰近學校的孩子們與居民,利用週末及暑假期間,幫忙收集所需的鋁罐、組成親子團陸續來到深澳校園,甚至透過網路串連,吸引各地大專生熱情地聚集前來,一起動手拼貼,協助深澳的孩子完成這幅釘畫作品。由學校孩子、社區與來自各地人士的協力下,耗費半年時間,估計已有超過一千人次共同參與,共同完成了一幅描繪在地生活、文化與產業「接力講故事」的釘畫作品;同時也引導孩子在其中閱讀一段礦村時期的村落發展故事。
    來自屏東鹽埔的國中美術老師,得知北部這群孩子透過小皮來探索生命議題,也感到十分有意義,而遠赴基隆協助孩子們記錄下小皮在他們心目中的模樣、回顧日常生活中的趣事,透過對未來的想像,共同編製出一本關於校狗們及社區生活的繪本故事書;一系列版畫方式所構成的圖像長期運用於鄉土教學,讓更多的孩子製作出屬於自己的小故事書。

 

由校園擴散至社區,由社區人士擴張不同領域社會人士共同參與完成的深澳故事釘畫作品

        
透過共學,孩子們與國中、大學老師共同協力完成的「碳狗班」

   


碳狗班新生————一段新生命價值觀與美感教育的啟發
    另一方面,孩子們在引導下,也嘗試著收集廢棄的生活資源回收品,透過集體創作的方式,陸續創作出十五隻逗趣可愛的「校狗」;居住於桃園龍潭,汽車技工出身,但又擅長於運用廢棄零件來創作的素人藝術家,以孩子們創作的圖像為原型,透過廢棄零件與容器,轉譯創作出另一系列的「校狗」,並在集思廣益下,編組為「碳狗班」(TANGO);為了讓這群「校狗」也能跟孩子們一樣有一處屬於自己的教室,校長更進一步規劃,將原本在校園荒廢已久的音樂教室布置為它們的新教室。要執行這個計畫,需要有設計的專業背景,一群來自台中的大學生,在瞭解深澳孩子的故事後,也在暑假期間兩度相約來到深澳,透過改裝廢棄課桌椅的方式,協助完成「碳狗班」的改裝工作。在這段過程中,除了讓孩子與更多人們看見美學藝術創意外,由物件的轉運用、到對於生活與生命的觀點改變,更是最重要的成果。
    未來,這處藝術改造的空間,計畫轉化為故事媽媽說故事、孩子讀書玩耍的「碳狗故事窩」,並提供老師們針對生命教育課程備課、製作教材的教師研究室,甚至期望能更廣域地收集關於「生命」、「生活」與「生態」等主題的書籍,打造可以書籍交換的「碳狗二手書店」,利用每週的假日期間,培養孩子們學習與外界人士接觸,分享讀書心得、交換書籍,讓這個大孩子們熱心為深澳孩子打造的新學習空間,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藝術團隊成員中,有影像專長的創作工作者,記錄著孩子們這段創作過程,融入自己的參與心得,而剪輯出一段微電影,對於小皮,孩子們不再以悲傷的方式來紀念,隨著輕快的配樂,與充滿歡樂的「碳狗班」生活情節,表達出的是喜樂的生命觀點……那是沒有任何一本教材可以指導,但卻可以引領他們在這段操作過程中學習到的生命體驗。 

 
     

桃園的素人藝術家熊國興以廢棄汽車零件及生活物件,打造獨一無二的「碳狗班」

由生命教育、文化觀點逐漸擴張出的美學「共學圈」
    一個原本僅是校園生活中的小小事件,卻逐漸由校園擴散到社區,由社區再擴張至更多的社區參與,甚至吸引了一批批來自台灣各地不同領域的人士,合力創作出一系列校園公共藝術,來敘述深澳的生命教育特色、礦業與在地生活文化。
由回收鋁罐組合的在地風景釘畫、「校狗」到「碳狗班」的創作,教學團隊在這個過程中看見每個孩子的潛能;更從當下的校園事件、社區生活,回顧昔日的礦業與地方歷史;透過廢棄物件的再生創意,所帶動的並非僅是推廣環保教育,更希望能引領許多孩子看見:原本看似微不足道的廢棄物,其實都可以改變觀看的角度,並透過創意轉化出新的價值;這系列的藝術活動,在集體動手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們以不同的價值觀,去看待「生命」的存在意義;更深刻重新體認到:雖然無法改變生活在艱難環境的現實,但卻可以改變對環境的思考觀點;而更深切的是,除了校園教育外,更擴散至社會面,在其中學習與受彼此影響的,更不僅是學校師生,而是在每個發展階段中,如何接觸、傳播及擴散到來自各地的學者、專家及藝術工作者,透過意見的溝通、創意的分享,一起歷經了一段珍貴的跨域「共學」。

   

將閒置音樂教室轉換為「碳狗班」的改造計畫 

 

象徵紀念礦產文化的「時光礦坑」、多元環境色彩與族群生活觀點的「山海拼拼」,大學設計系師生將孩子們所談論的在地文化意象,轉譯為不同的校園美學空間


       

以喜樂的心與文化視角重新看待生命的繪本與微電影製作

  

微電影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MGLwMVY4Q8


附件:深澳國小周邊歷史介紹
深澳坑——過去的礦村工寮•現代的公寓社區
基隆多山,而「坑」指的是山谷間的谷地平原;這處位於基隆山谷中的聚落,因此而被稱為「深澳坑」。早期入墾時多為耕地與農村聚落,於日治時期,因為礦場採煤所需求的大量人力,吸引了一批批人們到此工作、進而定居,改變了原有的人口及產業結構。礦業興盛時期,深澳坑聚落約有槓子寮、水車坑、圓窗坑、竿林坑、福美坑、源坑、三坑、五坑及六坑等礦區,其中又以福美坑較具代表性。
在深澳坑已居住了數十年,於深澳國小退休,且熟悉地方文史的林寶鳳記憶中,當時的礦工,為擁有一處可安身之地,常需自行尋找空地、蒐集簡單建材,以克難的方式來搭建足以遮風避雨的小屋;較能體恤勞工艱苦生活的礦區老闆,則會在礦區中建造工寮提供礦工們居住。在耆老的印象中,當時的工寮,是兩排長條狀的房舍,中間以一條走道連接,廚房、衛浴與廁所均是共用的生活設施;這條走道,既是各家各戶唯一的出入路徑,也連繫著每戶礦工家庭的生活。對於許多由外地到此謀生的人們來說,能住進這樣的房舍,已令人十分滿足。礦區工作始終充滿危險,1984年,深澳坑的福美坑發生礦災,加上位於土城的海山煤礦與瑞芳九份的煤山煤礦,均因嚴重災變而造成數百人死亡,連續發生幾場巨大礦災後的隔年,政府要求各地煤礦停採,深澳坑村也隨著產業終止,人潮漸散,年曾經熱絡一時的深澳坑聚落,至此,成為一處乏人聞問的小村。
在時代的變遷下,昔日的礦區工寮早已消逝於地景;隨著城市發展,在都市住宅用地逐漸飽和後,建築開發開始朝向邊陲地區發展;因越來越便捷的交通網絡,深澳坑的山景開始成為建商推案的賣點,而吸引了不少投資客在此置產;中產階層的居民,在經濟能力還可以負擔下,也選擇在此購屋;深澳坑漸發展成為城市外圍的新興住宅區;原本流失的人口也在這樣的趨勢下再度增加;然而,這也形成這處新興社區中,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住民屬性。隨著置產而遷入於此的居民,其生活經驗多與地方沒有文化脈絡的聯結,昔日的礦區歷史也不屬於他們的生活記憶,無論孩子的教育與工作生活圈均在市區,這裡的家,僅是一處工作之餘的居所。而仍留在村裡的老礦工,不僅多上了年紀,也因過去職業傷害所引發的矽肺病,健康狀況不佳;村裡還有生產能力的人們,多在外地從事勞動或技術性工作,也有些人上了漁船成為漁工。多數在地居民的社經地位較為偏低,村落裡的這所小學,更有高達六成以上為弱勢家庭的孩子,長期都需倚賴各界慈善團體的資助。孩子在老一輩的照顧下,常無法在生活上得到妥善照料,學習上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