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低潛勢、低風險、低災損的三低安全校園
新北市泰山區同榮國小 陳小芃主任
古龍說過:「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原來的意思是最不可能的地方,反而是最容易疏忽的地方,今天要借用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重新定義運用在學校防災教育上。最危險通常是指容易發生危險、危險發生後損失大,因此通常一般人都會在所謂最危險的人事時地物投注大量的資源加以防範,以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這就是推動校園防災的起點與基本觀念。雖然無法保證校園零災害,但透過蒐集與檢視,校園防災應力求零死角,讓災害降至最低。在營造「低潛勢、低風險、低災損的三低安全校園」時應該如何著手呢?提供以下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透過科技方法徹底了解校園內外致災風險
「校園災害防救計畫」堪稱是各級學校防災工作推動的葵花寶典,近年來透過全國各級學校的努力與現場使用的驗證,「校園災害防救計畫」手冊內容已經大幅度去無存菁,篇幅章節也精減許多,一方面減輕學校承辦人員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增加學校人員參考的便利性。除了基本資料之外,「校園災害防救計畫」手冊中最核心的章節即是判斷災害潛勢,每一所學校依據各校在地化的災害潛勢而決定學校防災工作的軸向。
評估學校災害潛勢可能發生原因時,校方應避免瞎子摸象或因循舊年度資料,必須多方應用政府單位所提供的圖資進行資料蒐集,目前相關圖資完整地彙整在「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資訊網」,裡面可以查到有關淹水、坡地、海嘯、地震、輻射、人為、斷層帶等等的圖資。甚至利用學校所在地的衛星地圖,更清晰地做為判斷災害可能致災的範圍及可協助的機關或設施。
不過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由於氣候變遷的緣故,諸如像瞬間降雨或颱風強度、密度漸增等因素,也許歷史資料未呈現的災害,但因為地球大氣的成分改變,也許在某次極端氣候的影響下,災害有可能發生,所以在防災的世界裡,無常才是我們面對最大的敵人,所以透過撰寫手冊可以跨處室共同討論因應方法,才能讓災害來臨時能有應變的知能。
二、展現積極作為,因應氣候變遷及傳統天災降低災害損失
現今科技發達,許多天災例如颱風、降雨、火山活動、坡地位移變化,政府或是非政府組織NGO單位透過科技工具加以監控,在狀況變化之前獲取足夠的時間做出因應作為,即便目前還無法準確預測地震,但透過在各校建置完成的強震速報系統仍能爭取寶貴的數秒鐘來做因應。除了臨災時的避難作為,平常也應該針對如何減災而有所作為,譬如透過政府的強化都市排水系統、加固溪流堤防護岸、建物耐震補強、坡地保護整治等工作,讓災害來臨時能降低民眾的生命財產損失。
學校能做什麼?政府建構出逐漸完善的數據開放系統,提供所有使用者使用。但是監控數據是死的只有透過活用才能發揮它的價值,無論是網站或是APP學校可以透過教學系統讓親師生瞭解數據的取用途徑,鼓勵親、師、生在生活中關注這些數據,以便根據數據的變化趨勢與幅度在災害來臨前做出足夠的預防措施。
另外學校亦可以透過融入課程等方法,帶領學生對學校、社區現地進行環境觀察,培養學生對於環境變化的敏感度,才能將防災落實於生活中培養出具防災素養的公民。
三、重視學習遷移效果,讓防災走出校園走入生活
學習如果僅能作用於校園圍牆之內,走出校園學習的成果歸零或是只能成為考試的素材,那防災教育只達到知識吸收而非素養。演練是所有學校防災教育的主要學習重點,演練也是讓校園災害防救計畫成為學習的素材的途徑,因為演練中種種作為其實都隱含了臨災應變作為的思考脈絡,因為,當災害來臨時可以採取的可能應變作為也許不只一種,透過演練才能讓師生瞭解不同的災害類型與狀況,該採取何種應變對自身的安全最為有利。
因此師生必須透過投入演練,在演練中培養出行動能力,這種行動力就是素養,將來在生活中面臨災害時,才能有足夠的知識基礎發揮學習遷移的效果,將能力從課堂情境到遷移到生活情境,做出正確的行動選擇。這種正確的行動選擇不只自救也許還能救人,也許人的一輩子不見得有機會面臨重大災害,但只要發生一次這些學習就有莫大的價值。
從九年一貫強調帶得走的能力到十二年國教重視的素養教育,無論是能力或素養,都必須重視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內容是否能夠透過學習遷移的效果,影響到他的生活、他的家人及他的社區?防災教育更是應該在構思教學內容時就應該確定「以終為始」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校所學習的防災觀念知識、應變技能及正確的預防災害意識能夠成為他的素養。
2011年英國風險管理顧問公司Verisk Maplecroft「自然災害風險圖譜」(Natural Hazards Risk Atlas 2011)報告,將台灣列入四個天災曝險情況具「極高風險」的國家之一。今年0602豪雨致災的例子來看,氣候變遷導致天然災害發生頻率升高且衝擊加劇的現象,我們更無法置身事外。學校是教育單位,學習多是在校園完成,除了知識的學習之外,如何與環境互動並保障自己的安全,是許多領域的教學目標。因此學校肩負使命,讓防災觀念和臨災應變作為從小紮根,培養正確能力與正向素養,進而影響到社區災害應變韌性,提高環境、人員全方位社會整體之防災、耐災能力。我們身處在天災威脅頻繁的臺灣,雖不能完全做到「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但化被動為主動,透過認識災害類型,平時做好整備與應變方式的觀念教育,掌握基本原則,減少災害來臨時的風險與生命財產的損失,是大家一起努力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