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氣溫年年破紀錄
-
2012年在國外氣象災難也層出不窮,北京遭受梅雨季豪雨成災及氣溫高達43℃的衝擊,美國中部各州大乾旱,玉米、大豆欠收,使全球價格上漲。
-
2012年七月臺北市熱浪來襲,連續一星期(7月9日至15日)氣溫超過37℃,連續三天超過38℃。
-
2013年八月十二日破1898年設站以來記錄,達39.3℃。
-
2013.08.12日,日本高知縣41度,打破觀測史以來記錄。
-
2013.08.12日中國大陸超過四十縣超過40度,紹興飆破44度。
-
2014年八月台北月均溫30.19 ℃,打破百年紀錄。
-
2016.01.24低海拔降雪
|
|
環境變遷災害對策:基本認知
-
災害不是宿命,也不是必然
臺灣在板塊運動擠壓中誕生,隆起致地勢起伏大,地質破碎,又位在颱風、梅雨等易致災的氣候區,各種天然災害如颱風、洪旱、坡地崩壞(山崩、土石流等)、地震等頻繁發生,這幾年在全球暖化效應的加拌之下,頻率與強度均變高。
-
如前所述,臺灣在板塊運動擠壓中誕生,隆起致地勢起伏大,地質破碎,又位在颱風、梅雨等易致災的氣候區,各種天然災害如颱風、洪旱、坡地崩壞(山崩、土石流等)、地震等頻繁發生,這幾年在全球暖化效應的加拌之下,頻率與強度均變高。以颱風帶來災害為例,去年的莫拉克颱風造成高、屏、台東地區大規模山崩、土石流、河岸侵蝕,小林村因此而滅村,凡那比颱風讓高雄市淹大水,梅姬颱風在蘇澳降下破記錄的939毫米日雨量與181毫米時雨量,導致蘇花公路大崩,至今仍有一團大陸旅行團失踪未找到。
|
國人普遍缺乏危機意識
如何因應:災害管理
-
依統計世界各地的災害經驗來看,有些國家或地區每次災害的傷亡或損失都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如日本。
-
有些地區發生之災害規模並非巨大,但其人口死傷、財物損失卻十分驚人,海地的地震就是一顯著的例子。
-
受災地區的民眾與政府如何因應災害的發生,乃成為影響災害損失十分關鍵的因素。
-
國家或地區的民眾及其政府,對於災害十分了解,而且對相關的防治措施有所整備,落實在其生活與各種施政當中,就可減少許多災害的發生,即使發生災害,其災情損失也會降至最低。
|
|
|
|
災害防救與生活防災須全民行動
1999年9月21日發生了集集大地震,並帶動在隔年(2000)
立即推動完成「災害防救法」的立法,於同年5月開始頒行實施;全國的災害防救體系也依法被建置、運作。
然而常有一誤解,就是一般認為防災是政府的業務,行政部門有責任防治各種的災害,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從某一角度而言,政府確實有責任,然而萬一災害發生,首先必須面對災害的乃是發生災害之社區的民眾。還有,有人認為防災工作,須要十分專業與強大的能力與能量,這樣的工作絕一般老百姓可以勝任,也必定是政府與專業團體的責任。
從過去許多重大災害的現場觀之,當地民眾在災害發生後,第一時間的避難、搶救,或是為了應變救災的各種工作,往往是決定災情重大與否十分關鍵的要素;也就是說,防災是包含政府、學者專家、民間企業,以及社區民眾等在內的「全民行動」。
納入生活防災的概念
災害防救尤其是生活的防災,是一般民眾可以,而且必須由其本身參與的工作。若再進一步加以釐清,包括政府業務在內的整體防災工作稱之為「災害防救」工作;而其中,屬於一般民眾可以參與,屬於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或是分布在家中、社區或是辦公處所等,一般民眾平日活動空間的事務,則可稱為「生活防災」。 |
|
|
在戶外:具備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
順向坡
-
脆弱地層
-
山區豪雨及時撤離
-
避開土石流潛勢區及溪流
|
|
|
|
|
|
|
|
|
|
|
|
|
減緩與調適並重
-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達成人類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平衡、以確保國家安全與永續發展,乃是各國政府當前必須面對且積極解決的難題。
-
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合國及各國攻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如:提高能源效率、開發新興與再生態源等。
-
然而,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趨勢已非靠人類減少溫室氣體排效所能立即改善的;為此,除了持續致力於減緩策略與技術研發的工作外,如何透過社會與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使人類能夠適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在極端氣候與暖化效應下持續謀求生存、生活與發展,是與減緩效應同等重要的工作。
減緩策略
-
「減緩(mitigation)」,係指以人為干預的方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以減緩氣候變遷的發生速度或規模。
-
聯合國過去曾邀集幾次重要會議,就是期望能透過全球各國合作與努力,促使溫室氣體減量,以解除造成氣候變遷的原因、減緩氣候變遷效應。
-
包括:1992年在巴西里約召開的地球高峰會,促使全球154個國家代表共同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1997年在日本京都推動各國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減量文件「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明確訂定各國溫室氣體減量責任與時程;不過,在各國各有考量下,京都議定書遲至2005年2月才生效,而後,則是在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開取代京都議定書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最後大會是以附註方式通過哥本哈根協議(Copenhagen
Accord)。最重要的是2015年巴黎協定(Cop21)。
調適
-
「調適(adaptation)」,係指調整人類及自然系統適應因氣候變遷與其影響所產生的新的或變動的環境,以減少造成的傷害,並開發有利的發展機會(Smithers
and Smit, 1997)。
-
Mitchell and Tanner
(2006)則是將調適定義為個人、團體與自然系統對於如何為環境與氣候變遷作準備或反應的理解程度。
-
簡而言之,調適的目的在於降低人類與自然系統處於氣候變遷的影響與效應下的脆弱度(vulnerability),使得人類與自然系統在極端氣候與暖化效應下的負面衝擊最小,且配合氣候變化的獲益能夠最大。
|
|
|
|
|
|
氣候變遷調適教育要怎麼做
-
先確立要進行的是氣候變遷教育,而不是「節能減碳教育」或「能源教育」。如此才能夠確認,氣候變遷不僅是節能減碳,且氣候變遷為上位概念,其餘包括節能減碳(減緩)與調適都是較次級概念。
-
氣候變遷是跨領域議題,與自然與人文社經都有關係,不能偏廢於某一領域。我們可以聯合國推動的「永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為思考範疇,提昇氣候變遷教育的位階。其內涵包括兩大面向:
一、氣候變遷的科學教育:
氣候變遷的原理
氣候變遷的趨勢與可能衝擊
氣候變遷為自然生態與人類社會帶來的脆弱度
氣候變遷的調適
氣候變遷的減緩
二、是氣候變遷的社會教育:
包括氣候變遷的公民參與
氣候變遷的全球與地方策略(globalocalization)
氣候變遷的經濟原理
氣候變遷的決策與責任感等。
因應氣候變遷帶來之衝擊,發展出校園之調適策略及方案。
全球氣候變遷都直接或間接對環境產生衝擊,學校因為負責的功能及照顧的學生人數眾多,所承受的衝擊和影響更為巨大。
本計畫的第二個目標是研究學校如何面對氣候變遷〈如沙塵暴、莫拉克颱風所造成的影響,並探討校園如何因應各種環境污染(如空氣、水質、土壤、噪音等污染)、水資源及能資源缺乏等的調適策略。 |
結語:氣候變遷、災害防救與永續共存
-
氣候變遷、自然災害與自然環境永續並存
-
唯有走向人與自然之和諧,互相因應及調適
-
並透過因應及調適教育才是永續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