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環境變遷下新北市傳統農業的調適經營

陳建志教授

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

全球環境變遷及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是人類所面臨的最嚴重環境問題,尤其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在全球變遷問題日益嚴重下,更是面臨空前浩劫。過去數十年中農業生物多樣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喪失,主要原因為農業生產體系集約化,加上作物和牲畜育種的專業化,加上全球化的協調效應,導致農業生產體系的均化性,造成農業生物多樣性之基因流失。據糧農組織估計,在農作物中大約四分之三的遺傳多樣性已在過去百年中喪失,這種基因流失現象仍然繼續發生中。

除農業生物多樣性之外,現代農業體系運作過程也會透過不同途徑影響其他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例如對水資源的不永續需求、過度放牧,以及過度使用養分和化學添加物來控制雜草、害蟲和疾病,因而造成污染和優養化問题。此外,將土地和棲息地用於大規模農業生產也造成了生物多樣性的嚴重喪失。

全球環境變遷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環境問題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在2007年評估報告指出,過去百年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為0.74℃,並警告大家這種溫室效應可能是人類活動造成的。IPCC也以各種情境假設模擬未來可能的氣候變遷情況,在21 世紀末將增溫1.8~4℃左右。因此呼籲大家節能減碳,希望世界各國都能減少CO2的排放,將地球增溫的速度控制在2℃以內。

依據IPCC(2013)氣候模式(CMIP5)推估,若是人類對溫室氣體仍無管制措施,至2100年全球均溫的升溫上限恐達到4.8℃,而海平面的上升幅度上限可達到82公分,對人類生活勢必造成嚴重影響。溫室效應已造成嚴重的極端氣候,影響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與生命安全。

    這些極端氣候包括下列現象:
1.寒流:近年入冬來極地漩渦已在北半球溫帶地區造成嚴重降雪與低溫,低溫引起死亡及交通事故頻頻傳出。
2.熱浪:近年夏天世界各國氣溫都創新高,使得老年人死亡率和嚴重疾病發生率增加、家畜及野生動物亦受到的熱危害、作物的損害風險提高、對能源需求量暴增。
3.豪雨:降雨量集中所造成豪雨使得水災、滑坡及山崩損害增加,土壤侵蝕及土石流災害增加,各地居民都面臨災害威脅,各國政府處理災害的壓力提高。
4.乾旱:降雨量改變造成乾旱,使得世界各地農作物產量降低,水資源的質與量下降,森林火災發生的風險提高。
5.熱帶氣旋:颱風對季風帶居民造成嚴重生命威脅,對海岸侵蝕增加、沿岸建築物與公共建設及沿海生態系統的危害增加。

根據中央氣象局有關台灣過去百年氣候特性變化的統計資料顯示,百年來全台平均氣溫上升了0.8℃,略高於全球百年增溫的均值0.7℃,台灣鄰近區域的海溫也增加0.9~1.1℃。同時過去50 年熱浪發生頻率及持續天數明顯增加,且北部溫度變化比其他地區高。在降雨方面,降雨數在四季明顯減少,單日降雨量增加,豪大雨日也增加,由降雨日減少、大豪雨日增加及降強度增加的趨勢來看,台灣的降雨型態已發生改變。

從以上相關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未來勢必面臨溫室效應帶來極端氣候的災害威脅,因此我們必須提早將面對的環境趨勢與生活調適議題納入國民教育內涵,以教育國人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應變。

   


永續環境氣候變遷調適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在2010提出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其目的除了要界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規劃程序,說明規劃原則,作為中央與部會擬定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之依據外;其次為訂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願景、政策原則、政策目標及各領域調適策略,提供各領域主辦與協辦機關擬定各領域「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的依據。其中擬定災害、水資源、維生基礎設施、產業及能源供給、海岸、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健康、土地使用等八大跨部會的調適領域工作,健全國家調適能力,降低社會脆弱度,以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氣候。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調適工作,教育部成立氣候變遷調適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推動高等教育機構帶領年輕學子面對這些危機,瞭解問題的核心、省思氣候變遷的環境倫理與責任意識,並具備基本知能以積極發展調適方針與主動參與減緩方案,以培養有環境責任感的公民、為人類文明開拓出轉機。同時也設立教育部氣候變遷調適課程教材與學習平台,以推動全球氣候變遷調適之教育工作。

教育部自101年起,透過通才與專才雙主軸培育方式,積極推動氣候變遷調適人才培育:通才培育方面透過高中以下三級補充教材及種子師資培育;與大專通識及學分學程課程補助,已在大專院校學間形成開設氣候變遷調適相關課程風潮。專才培育方面則透過氣候變遷調適專業課程融入計畫的推動,從領域專業課程地圖分析、氣候變遷調適融入、產業現況與未來需求分析等方面著手,發展出課程與產業需求的關聯,做為未來推動產學合作的依據,以期培育出符合產業需要的氣候變遷調適專業人才。
儘管如此臺灣在2015氣候變遷表現指數全球排名54,其中技術缺口最大的是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議題。然而在日本、台灣民間組織與社區、各地學校都有零星的類似食農校育活動,因此亟需發展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領域之課程教材與學習工作之研發。

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

1.生物多樣性保育

自從生物多樣性性概念提出來之後,許多國際間的組織便不斷的進行研究與保護措施。其中包括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國際科學聯合會(ICSU)、國際生物科學聯合營(IUBS)等國際組織,也都全力投入生物多樣性的研究與保育工作。

隨著「地球村」的觀念擴展後,國際間逐漸發現對於生物多樣性的問題必須是超越國際、種族與政治領域的,因此在1984年至1989年間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擬定生物《多樣性公約草案》(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聯合國環境與開發大會(地球高峰會議)上通過《生物多樣性公約》。

《生物多樣性公約》條款旨在確保各國採取有效的行動以遏阻對物種、生物自然生長環境及生態體系的破壞,因此公約開宗明義訂定第一條目標是:按照本公約有關條款從事保護生物多樣性、持久使用其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遺傳資源而產生的惠益;實現手段包括遺傳資源的適當取得及有關技術的適當轉讓,但需顧及對這些資源和技術的一切權利,以及提供適當資金。《生物多樣性公約》與《廿十一世紀行動綱領》、《森林原則》、《氣候變遷綱要公約》、《里約宣言》、《巴塞爾公約》等成為改善地球環境的六大重要文件。

生物多樣性公約中要求締約國應做到以下7點:1.發展國家策略和計畫,將生物多樣性保育和永續利用訂入有關的部門或跨部門計畫、方案和政策內。2.各國還負有就地保育的義務、執行移地保育的義務。3.生物資源的永續利用交織在許多條文中。4.原住民以及地方社區在生物多樣性保育上扮演的角色。5.需要對生物多樣性議題研究和培訓。6.研議公眾教育和意識等方法。7.環境影響評估以及緊急應變的安排,以支援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整體決策。(SCBD, 2010)

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附件中,包栝農業生物多樣性(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乾旱及半濕潤地生物多樣性(Dry and Sub-humid Lands Biodiversity)、、內陸水域生物多樣性(Inland Waters Biodiversity)、島嶼生物多樣性(Island Biodiversity)、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樣性(Marine and Coastal Biodiversity)、森林生物多樣性(Forest Biodiversity)及山地生物多樣性(Mountain Biodiversity)等7領域的生物多樣性工作計畫。

生物多樣性公約討論之跨領域議題包括: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2010 Biodiversity Target)、遺傳資源取得與利益分享(Access to Genetic Resources and Benefit-sharing)、傳統知識創新和實踐(Traditional Knowledge, Innovations and Practices)、生物多樣性與旅遊(Tourism and Biodiversity)、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Climate Change and Biodiversity)、生物多樣性之經濟貿易與獎勵措施(Economics, Trade and Incentive Measures)、生態系做法(Ecosystem Approach)、全球植物保護策略(Global Strategy for Plant Conservation)、全球生物分類倡議(Global Taxonomy Initiative)、影響評估(Impact Assessment)、指標(Indicators and Assessments)、外來入侵物種(Invasive Alien Species)、賠償責任和補救(Liability and Redress - Art. 14(2))、保護區生物多樣性(Protected Areas)、公眾教育和認識(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生物多樣性之可持續利用(Sustainable Use of Biodiversity)、技術轉移與合作(Technology Transfer and Cooperation)。

從這些工作計畫及相關議題中,可知道農業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最重要項目,而且各跨領域議題也與農業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農業生物多樣性不僅提供食物和收入,而且還為服装、住所、藥品、新品種培育,以及其它服務的開展提供原材料。所有這些都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近三分之一的世界陸地面積用於食物生產。

小米等旱作是極端氣候下主食農作的選項


2.農業生物多樣性
  農業生物多樣性是遺傳資源、環境、農民使用的管理體系和實踐相互作用的結果。農業生物多樣性層面如下:

  1. 糧食和農業遺傳資源:植物遺傳資源,包括作物、作為糧食收割和治理的野生植物、農場裡的樹木、牧場和牧場物種,動物遺傳資源,包括馴養動物、作為食物獵取的野生動物、野生和養殖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微生物和真菌遺傳資源。它們構成了農業生產的主要單位,包括培育和馴化物種、人類治理的野生動植物,以及培育和馴化物種的野生近親。

  2. 支持生態系統服務的農業相關生物多樣性組成部分。其中包括在不同程度上促進養分循環、害蟲和疾病治理、授粉、污染和泥沙治理、水文循環的維持、侵蝕控制,以及氣候調節與碳截存的多種生物。

  3. 對農業生物多樣性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非生物因素,如地方氣候和化學因素,以及生態系統的物理結構和功能。

  4. 社會、經濟和文化層面。農業生物多樣性在很大程度上由人類活動和管理實踐塑造和維持,大量人口依賴農業生物多樣性獲得可持續生計。這些層面包括有關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傳統和地方知識、文化因素和参與過程,以及與農業景觀相關的旅遊觀光。

生物多樣性是農業的基礎。農業在一萬年前最初形成以來,它使農耕系統得以演變。生物多樣性是所有作物和家畜物種,以及其中各個品種的起源。它也是維繫農業和人類福祉所必须的生態系統服務的基礎。

生物多樣性與農業關係密切,農業亦有助於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農業生物多樣性提供人類糧食安全、營養和生計。儘管農業對保護和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有貢獻,但也是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一個主要因素。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正以驚人的速度喪失,威脅著糧食安全和生計保障。

迅速增長的全球人口,以及因而带來的迅速增加的糧食需求,再加上不斷變化的生產和消費模式促使農業從傳統向現代集約體系演變。然而,儘管現代農業使糧食產量得以增長,對提高糧食安全和減少贫困貢獻卓著,但也顯著破壞了生物多樣性,其原因主要是土地利用轉變,該因素預計在2010年以後,至少到2050年之前,仍然是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最大因素,其他原因還包括過度開採、農業生產體系的集約化、化學品和水的過度使用、養分載荷、污染和外來物種引入。

 三峽火金姑茶園提供螢火蟲棲地

小綠葉蟬叮咬後的茶葉用來生產東方美人茶

  

3.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威脅與保育

過去數十年中,包括農業生態系統在内的所有生態系統中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喪失。主要由農業體系集約化,加之植物和牲畜育種者專業化,以及全球化的協調效應所致的農業生產體系的均化性,是農業生物多樣性通過基因流失,以及特種作物和牲畜日益嚴重的基因易損性而喪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據糧農組織估計,農作物中發現的大約四分之三的遺傳多樣性已在過去一百年中喪失,而此基因流失仍在繼續。例如,當今人類90%的糧食能量和蛋白質來自15種植物和8種動物物種,這對營養和糧食安全具有令人不安的後果。光是小麥、水稻和玉米就提供全球植物能量攝入的50%以上。

除農業生物多樣性之外,現代農業實踐也會通過若干途徑影響其他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比如對水的非永續需求、過度放牧,以及過度使用養分和化學添加物來控制雜草、害蟲和疾病,從而造成污染和優養化問题。此外,將土地和棲息地(特别是森林、濕地和邊缘土地)用於大規模農業生產也造成了生物多樣性的嚴重喪失。

儘管農民的傳統知識是維繫生物多樣性和確保糧食安全的關键所在,但如今許多人也認為這是備受威脅的全球公域的一部分。農民既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又要努力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營養需求。但是,他們並不控制其中牽涉的所有因素,包括與農業政策、激勵措施、市場或消費模式有關的因素,因而需要政策上的支持。

在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育上,生物多樣性公約中跨領域議題之生態系統方法被宣傳為一個解決文化、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層面多重問題和目標的工具,從而在糧食生產與持續提供維繫人類福祉所必需的其他生態系統服務之間達到平衡。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方案確定了各國政府在處理此類事宜時可以考慮的政策問题,同時顧及各種途徑和方法,以提高利益相關者的能力,促進將農業業生物多樣性納入主流以及部門和跨部門計畫和方案。工作方案還促進針對贸易自由化對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進行研究。
農業生物多樣性工作方案由科諮機構第十三次會議代表2008年有締約方、有關國際及其他組織、私營部門、民間社會,以及地方和土著社區全面参與的第九屆締約方大會進行審查。科諮機構得出結論,該方案是實現生物多樣性公約各項目標,以及解決氣候變化等新問題的相關框架。

各國配合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計畫,紛紛發展出各國適用的永續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政策。其中包括土壤保育(Soil conservation)、地形管理(Managing topography)、地表覆蓋(Providing ground cover)、減耕(Reduced tillage)、低輸入永續農業(LISA: Low Inpu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等重要項目,其中低輸入永續農業類似於目前在台灣蓬勃發展的有機農業相關耕作制度。

全球氣候變遷可能造成自然環境的生態產生變化、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下降、稀有性或局部分布的物種受衝擊。農業生產對於溫度變化與水資源供給的穩定性非常敏感,因此氣候變遷可能對於農產、林業、漁業、畜牧業造成影響,而造成且糧食安全的威脅。加上近年來台灣黑心食品及農藥殘留問題層出不窮,因此發展九年一貫教育之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領域之課程教材與學習研發之工作刻不容緩。                                                                   


低輸入永續農業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一、農業生態系逐漸恢復為自然生態系,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維護。

傳統農業的生產力雖然不強,不過其耕作方式善待土地生生養息,就農地生態系而言,基本上仍然維持相對可觀的生物多樣性,包括土壤中的微生物、蚯蚓、地上的各種動物、雜草等,較合乎永續經營原則。近代農藥化肥的使用,對於農業棲地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很大。目前所推廣的永續農業通常採用低投入農業,學習傳統小農農法的方式為基礎而加以修改,此等方法強調恢復健康的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長期施行後會有效地提升農地的生物多樣性。因此有機農業生態系不但組成份子多元,且食物網構造複雜穩定,可以防止病蟲害及外來生物的入侵,逐漸恢復原有自然生態系,而保留生物多樣性。

永續農業比慣習農法對生態環境更友善,不只保育農地的生物多樣性,同時可減緩肥料養分之流失也恢復健康的濕地環境。有機農業的傳統認證方式主要仰賴化學儀器的檢驗,其中包括作物栽培之土地、灌溉水質、耕作方法、農產品收穫後處理及加工設施,但是有機農耕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是生物多樣性的復育。

有機農業剛開始施作時,常因經驗不足而錯失田間管理契機,加上生物防治機制尚未建立,因此經營頗為困難甚至無法收成。當經營逐漸上軌道生物多樣性恢復後,用於生物防治的天敵族群建立,危害農作物的蟲害自然不會發生。

       

小綠葉蟬叮過茶葉產生特殊果香用來製造東方美人茶


二、保留農業生態系中的遺傳多樣性。

小農戶在農業多樣性保存中發揮關鍵作用,尤其是施行有機耕種的小農戶,採用低輸入方式耕種,且長配合輪耕作業,並在農地週邊保留緩衝綠帶提供天敵生物棲息環境,因此常能保留較多生物多樣性。而且許多有機小農或是粗放與自然耕種農戶,經常採自行留種耕作方式,保留最適合自己農場之作物,因此農業生物多樣性無形中保留在各農戶中。集約大農常向固定公司購買相同種苗,反而不利於生物多樣性保存。

台北淡水地區的幸福農莊採日本神慈秀明會自然農法進行有機栽種,自然農法強調不使用農藥、肥料外,並以自家採種方式保留下ㄧ季耕作種源,雖然第1代種植的作物可能蟲害多、收成不好,但可讓農作物自我調整,經過一代代調整後的基因繁殖,就可適應當地環境,有自我抗菌、抗蟲能力或是特殊適應特性。如果每一個有機農場保有不同適應的農作物品系,那各有機農場就蘊藏著豐富的基因多樣性,而有利於人類對作物資源的永續利用。當然這些農場通常會保留最先引進的作物種源,必要時用來調整作物的基因多樣性,以免造成近親繁殖現象。目前在台灣的淡水、新竹、嘉義、宜蘭及台東等地都有施行日本神慈秀明會自然農法的有機農場。臺灣其他民間組織也都進行藏種於農保種、育種及交流等作為,在原住民部落中這種保種做為更是積極。

三、創造農業生態系中的生態產值

永續農業必須要靠生物多樣性進行生物防治來避免病蟲害,同時也要增加地力與產量,因此不適合大面積、單一作物的機械化耕作。永續農業保育的生物多樣性可促進人與自然的互動,正是發展以休閒觀光或生態旅遊等產業的重要資源,收入補貼低輸入農耕者的收入。同時發展成熟的有機農業,自行生產特色作物產品安全又品質好時,可保持好價格改善農戶生活,可提供台灣農業對抗傾銷廉價劣質農作的機會。

目前台灣水田採休耕補助以防榖賤傷農,但常造成農田廢耕與農地消失,部分山區水梯田因蘊含豐富生物多樣性,林務局已發展生態標章認證策略,期望能更多生態產值,並鼓勵農地往休閒農業或生態旅遊方向發展。

四、保留農業生態系中文化景觀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內涵中包括人類與大自然在時空交互作用下所產生的地景、聚落與文化多樣性的維護,聯合國文科教組織把歐洲傳統農村的景觀列為優先要保護的生物多樣性。歐洲傳統農村採用的耕作方式就是有機農業耕作方式,這是人類在利用大自然上最調和的情形。

永續農業是從生態與永續的觀點出發,其中農村的景觀、人情與生活情境是一切人文情感的孕育場所,也是一個族群文化不可或缺的守護者。因此保留農村地區傳統文化與社區組織,是保留維護生物多樣性襲產。因此在農村的永續經營上,應該是環境保育、有機農業、農村風貌與傳統文化整合發展。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0次締約國大會(COP10)所提出之里山倡議,正是強調農業、生態與文化層面的整體發展。


五、低輸入永續農業減少化學污染,維護生物棲息環境成為生態保育工具。

化學污染是全球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中重要的因素之ㄧ,永續農業不允許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而以栽培抗病蟲品種、微生物製劑或利用物理方法如套袋、誘殺板等方式來防治病蟲害。以此種栽培方式,當可減少對環境的負擔,避免河川、湖泊、水庫等因農藥累積或優養化現象,確保水源品質,提供生物多樣性棲息環境。

1999年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人員為了解台北赤蛙在大台北地區之分布情況,從1990年後的調查報告所提及的分布地點開始調查,結果發現原來是台北赤蛙分布的淡水地區已經完全找不到台北赤蛙之族群,僅在三芝及石門找到零星得台北赤蛙族群。2000年研究人員選定橫山村蓮花田開始進行台北赤蛙的生活史與生態調查,連續2年的調查卻發現台北赤蛙棲息地持續惡化,除了因為乾旱的氣候導致草澤的乾涸,鄉公所在蓮花田中闢建了一條水泥坡道,也破壞了台北赤蛙白天躲藏的洞穴與孔隙,使得台北赤蛙之數量銳減,比1999年少了約1/2,僅剩50至70隻左右。此外,種植蓮花的老農民楊文石先生長期以來採用習慣農法進行栽種,不定期使用除草劑整理田埂的雜草,並使用農藥消滅會啃食睡蓮葉的水螟蛾幼蟲,這些措施對台北赤蛙族群造成極大威脅。

保育人員在與農委會的共識下,除了對此蓮花田進行密集的監測調查外,2001年,動物園希望能讓在地的知識份子與社區居民知道當地特有的生態資源與珍貴生物,特地舉辦了為期五天的「溼地生態保育與教育營」,也因此爭取到當地橫山國小共同參與棲地保育之工作的認同與支持;2002年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加入保育的行列,派出輔導農民採取有機耕作的輔導員與楊文石先生進行溝通並協助其銷售蓮花,而慈心基金會、橫山國小與動物園的研究人員與義工則義務協助農民除草。

在持續努力與關心下,楊文石先生終於同意在2003年接受輔導開始停止使用農藥而改採有機農法耕作種植睡蓮。而台北赤蛙族群數量也由2002年的五十幾隻增加至兩百多隻,為保育工作邁進一大步。而楊文石先生則從消極配合保育行動到積極投入保育工作的行列,除印製有台北赤蛙之個人名片與遊客分享。台北赤蛙的永續經營,值得後續追蹤。


六、永續農業將廢棄物再生利用,減少環境污染。

永續農業儘可能循環利用安全可靠之廢棄物,包括稻殼、禽畜糞、動植物殘體等農畜廢棄物充分發酵後,轉化為有機質肥料,再施於田間,故可減少因廢棄物引起之環境污染問題,並減少焚燒帶來的空氣污染,因此永續農業是一種先進且負責任之生產方式,對公眾及消費者有負責的表現。

台灣地區一年產生之農作物殘渣、稻殼、家禽畜排泄物等農畜廢棄物達2-3千萬公噸,如未妥善處理將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如將這些農業廢棄物經充分醱酵後轉化為有機質肥料,再施於田間,不僅可有效處理這些農業廢棄物,並可改良土壤性質,以及提供農作物生育所需之氮、磷、鉀肥,並提高作物之產量與品質。

七、建立良好之耕作制度,恢復地力保育生物多樣性。

集約耕作消耗相同養分,造成土壤中養分快速損失,必須仰賴大量的化學肥料補充,因而造成土壤污染。永續農業建立輪耕制度,放棄大量施灑化學肥料,而採取與綠肥植物輪作、間作,以改善土壤理化結構,並減少發生病蟲害的機率,不但恢復土壤的生產力也孕育了生物多樣性。

如果改變農業生產行為,採用較為粗放的方式,則對生物多樣性的改善會有所助益,因此歐美先進國家已開始推動粗放式經營。例如:低密度的放牧式牧場,會較封閉密集式的經營方式對生物多樣性的維護有利。另外,田野生態系統亦可以藉由管理,使得生物多樣性增加,以緩和農業開發行為對生物多樣性的負面影響。

中美洲開發中國家常因貧窮無法進行高輸入耕種,而土壤又因密集耕作肥力喪失貧瘠,因此採用生態學競爭原理,在農地種植深根植物吸收土壤底層養分,再將深根植物砍除當綠肥,提供地表淺根植物生長所需養分。


八、防止土壤沖蝕確保永續農業

土壤沖蝕是永續農業面臨的重要威脅,集約農場因大量機具及農藥使用造成環境破壞與土讓沖蝕,但是低輸入的小型有機農業講求混作、間作、輪作,落實田間管理因此土壤覆蓋比較完全,可避免雨水直接沖刷,而且使用有機質增加土壤滲透力及保水力,有效防止土壤沖蝕。
九、緩衝全球變遷帶來的災難

有機農場的作物常有較長的根系,以吸收土壤的養分與水分,因此對抗天災與惡劣環境的能力較佳。一般而言,有機農業比慣習農法更能耐乾旱、水災等天候的極端變化。2003年因乾旱,坪林地區茶農多數無法生產茶葉,坪林漁光村王有里的生泉有機茶園,因為保留茶株週緣雜草,而不受乾旱影響照樣收成。

臺灣的糧食約有70%仰賴進口,在永續發展上面臨極大威脅。且多數農地長期施行慣習農法對環境造成破壞,社會經濟結構改變造成農村人口老化,產銷不協調及長期推行休耕補助等,都造成嚴重農業沉疴。在全球環境變遷造成極端氣候日益嚴重,加上國際形勢形勢動盪戰亂威脅日益嚴重,及貿易逆差影響下,台灣農業的走向攸關國家永續發展。

傳統農業推動環境教育增加附加產值 八煙的石砌水圳是友善環境的傳統農作智慧

 

新北市政府重要農業濕地復育計畫

新北市三芝地區因地形關係,先民造就具地方特色的「水梯田」生態景觀,目前當地青壯年大都外出謀生,水梯田多數交由年長者耕種,在人力欠缺下逐漸荒廢並野草蔓生。在長期使用除草劑下導致土壤酸化、破壞生態影響到糧食的生產及生態環境的永續。
水梯田除了具有生產糧食的功能外,亦具有水土保持、地下水涵養、災害防制等之國土、環境保全機能,以及維持昆蟲、魚類、兩棲類、鳥類、哺乳動物的多樣性及獨立性之景觀及生態保全機能。

近年來稻田多元化利用廣受推廣,農田價值及有機作物漸受重視,惟在青壯年外移謀生及政府休耕補助政策下,三芝區梯田景觀正逐步陸化消失中,水田灌溉、排水系統亦遭淤塞,嚴重危害水梯田生態體系。部份土地所有權人因年邁無力耕作,致使田園荒蕪破壞了梯田水路系統,亦失去了老祖先遺留下之珍貴水梯田之文化景觀,使得有心耕作之農地繼承人復耕無望,亟待解決。
新北市政府與三芝區公所透過水梯田示範專區之規劃,讓已荒廢、有心復耕之農地所有人重新拾回對土地、生態環境之信心,凝聚對大自然之珍惜感動,邁向有機之生態環境與重視水土保持功能。

在水梯田復育過程中必須同時監測復育效能,因此同步進行農業生物多樣性調查,建立三芝水梯田農業生物多樣性,以供經營管理參考,並過濾具生態代表性之指標物種,以供生態復育及生態補助參考。 同時維持水梯田環境之傳統產業者在長期與環境交互作用下,過著兼顧生產、生活與生態之三生與共的永續生活。這些傳統產業通常是水梯田文化景觀之維護者,但在休耕制度、水梯田逐漸消失、社經結構改變及國際貿易衝擊下,傳統水梯田相關產業逐漸消失。為了維持糧食自給能力及水梯田生態景觀的永續經營,應對水梯田生態相關產業資源進行調查,並發展最適宜的永續經營策略。

新北市水梯田相關濕地產業之調查除了水梯田相關濕地產業之文獻資料蒐集與彙整外,透過分層取樣(stratified sampling)訪問新北市政府農業局及29區公所經建課與溼地產業相關業務承辦人或其主管,收集新北市溼地生態產業現況。同時訪問新北市各級農會機構,收集新北市溼地生態產業現況。在訪談過程並透過.雪球取樣(snowball sampling),以分層取樣所得樣本提供之產業資訊與推薦延伸追蹤溼地相關產業現況,並建立資料庫。


新北市水梯田相關濕地產業:
新北市溼地生物多樣性資源在民生的應用:
1.水稻

根據農糧署2012年第一季資料顯示,新北市轄區共有耕地 27,179.92 公頃,佔總面積13.24%。其中水田12,173.95公頃,旱田15,005.97公頃。水田部分包括兩期作水田 9,836.80 公頃、第一期單期作水田2,329.85公頃、第二期單期作水田7 .30公頃。
然而同一時期新北市轄區的水稻種植、收穫面積僅157公頃,產量689公噸,平均每公頃產量4,394公斤。各區2010-2011年的水田面積及水稻收穫面積如附件九、附件十、附件十一。

因此新北市政府轄區15,005.97公頃水田中僅有157公頃種植水稻,約佔水田面積的1%,其餘99%多為休耕水田、廢耕田,加上部分種植睡蓮、荷花、筊白筍及其他水生植物之水田。

水稻田中貢寮區約10公頃水稻田仍在耕作中,其中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在農委會及新北市政府重要水梯田生態保育計畫下,100年恢復蓄水梯田 2處約10分地、101年新北市府水梯田與田寮洋濕地復育計畫1戶2公頃。

金山區八煙聚落水梯田多已陸化,生態工法基金會在農委會及新北市政府重要水梯田生態保育計畫下,在101年度廢耕農地友善耕種復耕累積面積達8.5分,102水梯田復育面積約14分。

三芝區大坑簡金進先生,持續維持約1分地梯田種植桃園3號香米,以自然農法方式耕重,每年收穫約500公斤稻米供自家食用。
淡水區幸福農莊長期推動秀明自然農法,大約維持二甲水田種植有機水稻供農莊辦理推廣教育及會員認養食用。

2.蓮花

新北市僅五股、淡水、三芝、金山及雙溪地區有小面積種植蓮花,其中淡水區屯山里有多達12公頃蓮花種植,金山地區的牡丹蓮,雙溪蓮園約有5公頃種植外,其餘均為小棉機觀賞種植。偶有蓮子及蓮藕生產,但缺乏例行性生產作業。目前新北市有食養山房等多家養生餐廳中使用蓮花相關食材,在減少碳足跡之環保趨勢中,可以促成養生餐廳與蓮花種植者結合,擴展食材以外的相關產值。

3.睡蓮

新北市轄區內睡蓮種植包括香水蓮花與紫葉蓮花為主,香水蓮花僅三芝區橫山楊文石先生有商業種植,餘皆為零星觀賞種植。而紫葉蓮花則常為一期稻收割後,種植於水田中供觀賞。

香水睡蓮產品包括切花、現採體驗、乾燥蓮花茶、睡蓮植栽販售及少數藥用。楊文石先生約一公頃種植香水蓮花田年產值約60萬台幣。目前楊文石先生因與慈心基金會合作進行有機栽培,透過媒體報導成為極佳教育題材,因此可透過體驗及環境教育增加香水睡蓮產值。

4.筊白筍

新北市轄區內筊白筍主要種植於三芝、石門地區。新北市政府將筊白筍發展為三芝特色產業,每年均辦活動促銷。三芝筊白筍一年只採收一次,10月到11月是盛產季節,筊白筍以涼拌、清炒、煮湯都適宜,三芝區目前栽種面積約60公頃,產量約400公噸。

茭白筍熱量低、水分高、容易有飽足感,是減重的秘密武器。茭白筍不是筍是水稻近親,有『水米』之稱,多吃也不怕身體寒冷。三芝環山面海,一年一產的三芝茭白筍吸收了日月精華,營養價值豐富。

5.野薑花

新北市的石碇區、平溪區、雙溪區及貢寮區,於溼地旁均種植許多野薑花,當地居民利用野薑花發展野薑花肉粽、野薑花入菜等食材。石碇地區農家還發展彩色野薑花,同時這些地區居民也收集野薑花切花出售。

6.其他

水田芥(Watercress),學名Nasturtium officinale,又名水甕菜,豆瓣菜、水田芥、西洋菜,屬十字花科類常綠植物,是中空莖的水生植物,生長在寒冷的水中,可發現於流水、河流及池塘中,呈蔓藤式延伸成長,在蔓上的葉子為圓形,羽狀複葉為綠褐色,較小的嫩葉呈卵形或橢圓形,嫩葉及莖可供食用,莖頂會開白色的花,長角果。

西洋菜性喜冷涼濕潤環境,在15∼25℃的溫度範圍內生長良好,當氣溫超過30℃時,植株的生長就受到影響。耐霜,但此時葉片容易脫落。研究發現,西洋菜是有益健康的「超級食物」,具有獨特的抗癌作用。每天進食一份80克的西洋菜,可提升人們血液中抗癌分子的水平,更可預防乳房癌細胞生長,並抑制乳癌細胞復發。

在新北市淡水區、三芝區、石門區及貢寮區等山邊常有當地居民採集食用或販售,因水田芥兼具食藥用,且只生活於清澈無污染流動水域中,在東部阿美族有特殊食用方式,因此可發展成特色養身食材。

另外,在新北市有些溼地種植俗稱水蓮菜的龍骨瓣莕菜、菱角及芡實等,供觀賞及教學用,亦可結合發展食材增加產值及溼地生物多樣性使用的多元性。在訪談過程中,曾有水生植物專家告知,在汐止曾有中藥店販售慈菇及澤瀉等水生植物最為中藥材料,本團隊前往汐止老街探查多次,已無販售慈菇及澤瀉等產業。

除了溼地生物多樣性資源在民生的應用外,溼地在環境教育與生活體驗上的應用、溼地在生態旅遊及社區總體營造上的應用及維護與體驗溼地之工作假期,都加持農也產品的附加產值。

里山倡議整合生產、生活與生態

從這些資料中顯示新北市水梯田之相關濕地產業已由傳統水稻種植擴展為其他經濟價值較高的多元作物發展,同時傳統溼地產業也逐漸融入環境教育、生態旅遊、農事體驗及工作假期等活動,以增加農事生產的附加產值,以利於其永續經營。生態農場或低輸入永續農業之溼地,也常透過企業認養,整合企業社會責任共同維護友善耕種環境。

我們訪談了貢寮、三芝、石門、金山水梯田分布地之代表農民,陪伴團體、主管機關代表,整合各區經營現況及經驗,規劃永續經營策略。

受訪的焦點團體,都認為創新具特色產業內容與行銷、融入環境教育或農事體驗、融入生態旅遊與工作假期及導入企業認養的做法,是為臺灣傳統農業永續經營的新策略。

目前新北市石門區的嵩山社區,不但凝聚社區自主營造共識與能力,並維護社區百年石砌梯田景觀、保留傳統農家民俗與器具做教育、推廣自然野趣童玩教學、於石砌梯田以自然農法引進越光米種植、配合農事運作之鋤草插秧及割稻等時令辦理學童或社會人士農事體驗活動、承接各級學校之環境教育活動及社區觀摩交流活動。目前該社區生產千歲米及越光米已獲得各界肯定口碑,生產之越光米每年一作品質優良,透過辦理活動已經以1斤200元或3斤500元銷售一空,並有民眾大量預購生產中的越光米。嵩山社區不再坐以待斃,透過社區自立營造,走出一條傳統農業的出路。

在新北市淡水的幸福農莊及坪林漁光的生泉有機茶園,都以類似手法,在全球環境變遷及社經結構變化下,獨樹一格尋找活路。為了農業資源的永續利用,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0次締約國大會於名古屋大會作成里山倡議,其中包括了五個生態和社會經濟層面的觀點:在承載量(carrying capacity)與環境恢復能力(resilience of the environment)的限度內使用資源;循環使用自然資源;認識在地傳統與文化的價值和重要性;透過各方利益關係者的參與、合作,從事自然資源和生態系服務的永續和多功能管理;促成永續的社會經濟(包括:減貧(poverty reduction)、糧食安全、永續的生計(sustainable livelihood)和授予在地社區權力(local community empowerment)。嵩山社區、幸福農莊及漁光生泉茶園的作法和里山倡議的維持文化生態景觀特色與生計的做法相同。

新北市傳統農業永續經營概念圖


後記:

臺灣農業一直往永續經營方向發展,但是也面臨極端氣候及許多層面問題挑戰。其中衝擊最大的應該是美國總統在6月1日宣布美國將退出推動溫室氣體排放減量、遏阻全球暖化的巴黎協定,勢必對全球如火如荼的減排調適工作造成障礙。其次是歐盟在去年指出亞洲水稻田對溫室效應造成影響,在國際研討會上也有研究指出水田中的微生物排放甲烷的問題,這些都有資訊與研究報告陸續呈現,因此台灣在水梯田復耕作為上就須小心謹慎,稻米以外的雜糧旱作推廣也必須及早應變。最後是臺灣各層級政府近年來熱絡推動食農教育而形成顯學,中央至地方投入的人力與經費逐年增加,但多數偏向DIY活動及短暫行銷。我們今年剛完成新北市學校教師進行食農教育推動的現況,多數學校面臨食農教育擠壓課務與活動的壓力,同時多數老師認知食農教育就是農事體驗等迷失。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推動環境教育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