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園一隅的黃胸泥壺蜂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 陳忠侃老師

 

緣起
   六月初的一個清晨,隔壁班(三年級)草原班的幸幸老師跟我談及一件教室門外不曾發生的事情,她娓娓道來班上孩子當天早晨看到胡蜂的恐慌。他說有些孩子感到不安,有些孩子想要有積極的行為,其中一位男孩更吆喝著同儕,想要組織一個趕蜂小組,用水淹蜂巢、棒打胡蜂等策略,來趕走入侵者。
   一陣激動言談後,我能做的只是隨著她的步伐,走到教室門口,蹲下身來,對這隻外侵者打量一番。從這隻蜂的外型看來,牠有著胡蜂般艷麗黑黃條紋體色,較特別的是牠纖細的腰部與細長的特化大顎,而牠的蜂窩就在教室門外的左下角落,若是胡蜂的蜂窩,在過往野外觀察的印象中,人們只要接近它,就因危及蜂巢的安全,而有蜂群巡邏示意驅趕,或是巢外胡蜂拍翅警戒。

    然而當時觀察到的狀況是孩子走到門邊,就發現牠會在孩子的身旁,開始定點忽高忽低的飛翔,似乎在打量著孩子的各種舉動,我腦中也思索、整理著關於牠的一切,牠到底來這做什麼?會不會主動攻擊人們呢?於是當下我就跟幸幸老師談及我所知曉的片段資訊,其中還夾雜著不完整的訊息與等待探索之處,那孩子為什麼這麼緊張?他們本能反應該如何應對?還是有更好的人蜂共存方法?這些內省的提問似乎激起我要更暸解這種昆蟲的決心,這時就跟我一起經歷整個探索過程囉!


湖泊班的經驗啟示
   其實自己不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胡蜂與牠的蜂巢-泥壺,在這事件之前就曾注意到湖泊班(二年級)教室外、放置雨鞋的牆面上就有幾個像這樣的泥牆,為什麼前面說的是泥壺,現在反而改成泥牆呢?這就要談及我跟草原班孩子們的觀察了。
   話說之前跟幸幸老師的初次說明後,孩子已經不再那麼恐慌,有時下課看著幾個小孩駐足在門邊,我就請他們跟我ㄧ起放低身段,靜靜的觀察著胡蜂的一舉一動。
   一次觀察中,看著牠在班級前來來去去,特別的是大顎啣著泥團,像水泥工匠般,仔細打量牆面,接著在牆上慢慢砌出一道圓弧,這坨泥球只消二、三十秒時間就已用盡。而在旁的我們像回溯到孩提時期的好奇神情,忘情的欣賞大師巧妙傑作,就在入迷時,只見牠一溜煙又不知何去何從了。不到幾分鐘,又看到牠啣了一顆泥球繼續未完成的作品,一次次飛來又飛去,不到一個上午,像陶壺般的作品終於成型。接下來更謹慎的拉出壺口,牠會從兩旁先穩固好再修補中間部分,之後照例飛離已成形的泥壺。

       胡蜂先用大顎啣著泥團,之後在牆上慢慢砌出一道圓弧,牠會從兩旁先穩固好再修補中間部分,之後再飛離已成形的泥壺。一開始觀察時沒有影像紀錄,因此上面五張照片是在台中都會公園所觀察紀錄的,因此泥壺是由紅土所構成。


    然而令我們訝異的是,星期二的午後,我與孩子第一次親眼看到飛回的胡蜂口中啣著的不是泥球,而是一隻體色灰黑的毛毛蟲。毛毛蟲圓潤身軀就像是為壺口精心量製,從胡蜂定點降落壺口,到一陣推擠挪動中,毛毛蟲整個身軀就消失在泥壺外。這時,每個人看得瞠目結舌,對我而言,這不到一分鐘的畫面竟在腦中不斷倒帶、不斷回憶,似乎想要抓緊短期記憶的尾巴,不願讓畫面輕易消逝。

    胡蜂又飛走了,趁空檔,與孩子再回味討論一番,這時再跟孩子談及泥壺裡面應該會有一顆卵-胡蜂寶寶,以及牠出生後覓食的生活,期間孩子也好奇的發問著各種問題,包含毛毛蟲為什麼能保存許久、不會腐敗這類難以解釋的問題。                                                                                

    就這樣,我與孩子開始有一定的默契,在課餘閒暇時,我們會片段觀察到牠將洞口封住的過程。接續一個禮拜內,在一層一層的建造中,這一幕幕流動的畫面裡,一次次衝擊著、也溫暖著我們心房。這隻原本是孩子恐懼的胡蜂,現在被幸幸老師的故事塑造下,成為一隻富有母愛的泥壺蜂媽媽,在觀察中更覺得牠是一位了不起的陶藝師。就這樣一顆顆泥球砌成一個個泥壺,再化成一片弧形泥牆,在第四層泥牆完工後,我想泥壺蜂媽媽結束牠的使命,我們的觀察也告一個段落。


泥壺蜂媽媽再度回歸
   孩子說著牠繼續啣著泥球在泥牆周圍來回穿梭著,牠不是已經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了嗎?難不成牠還要繼續往上蓋第五層嗎?這些不曾觀察到的現象,引領著我跟孩子繼續好奇著觀察牠的一舉一動。
   這次牠大顎啣的泥球顏色似乎較為深沉,而牠不再是繼續往上加蓋,反而是在圓弧泥牆面上裝飾著各式立體小圓斑,而塗抹的材質不再只是泥巴,像是和著小石礫般的,加深了牆面的層次。但是為什麼之前觀察到的泥壺沒有這樣額外的作法?難道牠有薰陶到學校藝術教育的美感經驗?這個直覺的想像還真是一攻即破,因為湖泊班就沒有這樣的裝飾,另一個理性的猜想,會不會跟泥壺所處的環境有相關?
   自己再細細回顧之前的觀察,在學校的泥壺大都構築在牆面上,而學校的牆面主要是磨石子的牆面,這時猜想是不是草原班的泥壺處於危機感強的環境,尤其很多相對巨大的人類在此走動,於是泥壺蜂媽媽就將泥壺偽裝成不起眼的牆面,盡量讓泥牆與原本的環境更為相近。然而湖泊班的牆面就真的安全到不需要偽裝嗎?我想我應該認真普查學校所有泥壺,或許能找到證實或推翻猜測的證據吧!

              

泥壺蜂在圓弧泥牆面上裝飾著各式立體小圓斑,而塗抹的材質不再只是泥巴,像是和著小石礫般的,加深了牆面的層次。

找尋偽裝證據
  六月中旬的一個炎熱週六午後,獨自從二樓沿著樓梯開始尋覓每個角落,在轉角處的下方就看到一個破舊的泥壺遺骸,從這個地方的環境看來,上方只有欄杆掩蓋,在風吹、日曬、雨淋下,已成了斷桓殘壁了。

   轉個彎走下一樓,環顧整個牆面,此時看了泥牆的外型竟然讓我驚訝不已,牆面竟有著現代風格,像刺蝟般的尖狀物一根根、大剌剌的樹立在牆面上,在讚嘆之餘,我看到主人回來的,是一隻外型不同樣的蜂,牠的外型也有著艷麗黑黃條紋體色,然而身體線條更加細長,牠正在牆面左顧右盼著,等到我一步步接近他的刺刺公寓,牠就急忙飛離現場,哇!看來我們學校不只住了一種嬌客,還有不同的鄰居在此比鄰而居,我想以後還有機會再探索關於牠的點點滴滴。

 

    接著,穿過籃球場來到湖泊班,迫不及待的是挪開鞋架中的雨鞋,試圖找尋不同的偽裝證據,這期間總共看到四小片凸起的泥牆,共同的特色是沒有裝飾的小圓斑,然而每挪開一雙雨鞋就有不同的期待與驚喜。
   首先出現在眼前的是一片長方形的弧形泥牆,看著它的外層有著四個明顯的小洞,心裡猜想應該有四隻小蜂已經順利羽化、展翅高飛;接著映入眼簾是一片寬版方形的泥牆,不會吧!我還以為所有的泥牆都是長條方形的,竟然泥牆也有橫向發展,再數數小洞的數目,1、2、3、4也是四個,難道牠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媽媽的傑作,在相同的泥牆中追求自我獨特性,還是其實泥牆原本就沒有固定的造型,亦或者跟它所處的情境有相關?

    這些思緒在腦中攀盤旋時,手中順勢挪開左邊的雨鞋,這時已經傻眼,在此駐足許久,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雙眼,我竟然看到一片三角形的泥牆,這是在找尋資料中,沒見過的觀察紀錄,然而它就真實的出現在眼前,再仔細打量牆上的小洞,回想過往的觀察中,每一小片泥牆都有對應的小洞,就可以猜想小蜂已順利的羽化、飛離洞穴,然而這片三角形的泥牆卻只有右下方有一個小出口,那其他兩個泥牆內部是還在成長之中,還是早已慘遭不測?
   好奇心重的筆者當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想一探究竟泥牆中的秘密,於是順手拿起口袋的鑰匙,試圖挖開上方的泥牆,喔!怎麼那麼硬,每出一次力越能感受到泥牆的堅硬,因此這過程可不是用挖掘來形容,而是慢慢刮除這堅固的泥牆。


    哇!是泥壺蜂的蛹,褐色的蛹體外還緊裹著一層蛹皮,看來牠已經經歷淡黃色蛹體,來到快羽化成蟲的階段,然而卻在功成之際,卻被我給打擾了,曾經看過昆蟲達人張永仁先生飼養泥壺蜂整個過程,這對好奇心重的筆者而言,當然不能錯過這難得的機會,於是我小心翼翼的用衛生紙包好帶回家,想要一睹牠的羽化成蜂的過程,然而經過幾天的觀察,牠不但毫無動靜,體色也沒有任何變化,事後反思蛹期是昆蟲身體內部變化最大的時期,亦是最關鍵的時期,這時的任何改變也可能是牠不能負荷的沈重。對於這樣的過程是帶有一些遺憾,為了自己個人的探索,輕率的讓小泥壺蜂的生命被打擾,甚至消溳在自己的手中,這其間更警醒自己對未來觀察時言行的謹慎。


不同形狀的泥牆打破之前對泥牆只有長條方形這一種造型的觀念

泥壺蜂的蛹,褐色的蛹體外還緊裹著一層蛹皮,看來牠已經經歷淡黃色蛹體,來到快羽化成蟲的階段。

                              

    之前為了說明觀察第二個蛹室之後的變化而離題,現在再回過頭來看看另外一個泥牆內有著什麼發現。跟第二個蛹室相較之下,卻是迥然不同的發現,內部竟然是繭蜂類的蛹團,這是怎麼回事,沒看到泥壺蜂的蛹卻看繭蜂的蛹團,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是泥壺蜂媽媽在外尋覓泥球時,有繭蜂趁隙鑽入,將卵產入其中。
   另一種推想就更加有趣了,一隻可憐的毛毛蟲先被繭蜂媽媽寄生卵後,在體質虛弱下,接著又因緣際會被泥壺蜂媽媽麻痺,而來到而泥壺中。
   我想不管是哪一種推想,一段時間過後,繭蜂與泥壺蜂的小貝比終究在洞穴內做最後的生死對決,看到一簇繭蜂的蛹體就揭曉雙蜂對決勝負成敗了。


領悟泥壺蜂媽媽的心意                                                           
   在湖泊班看了多變的四個泥牆,還是沒有找到偽裝的證據,然而就在不經意的抬頭一看,我看到一片裝飾著各式立體小圓斑圓弧泥牆,再看看每雙雨鞋的形狀、軟硬程度,我若有所悟,好像領悟到一些東西,而這樣的假說似乎可以解釋我所觀察到的各種現象。
   我想泥牆原本就沒有固定的造型,泥壺蜂媽媽最大的決策點在於考量泥牆所處的情境,於是較無遮蔽物的環境就需要做情境偽裝,而有遮蔽物的環境只需考量它的外型,於是較為軟質的雨鞋後方就合理發現三角形的泥牆,而較硬質、型號較大的雨鞋後方就發現寬版方形的泥牆。


期末個展報告

    再回到草原班的班級,孩子們在老師引導下,不但寫下自己對泥壺蜂媽媽的心情小語,更在期末各展報告時,用陶土模擬出泥壺的樣子,其中還有三位小朋友認領泥壺蜂這一個闖關關卡,讓其他班級的孩子更加認識這位門邊的好鄰居。
   學期末了,每次孩子看到破巢而出的泥壺蜂再度歸來泥牆,就會呼朋引伴、爭相觀看,孩子像久逢老朋友般的有著溫馨感受,感謝泥壺蜂媽媽的用心與所留下的點點滴滴,真的為學校的老師與孩子們上了寶貴的一堂生命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