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習的森林學堂: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FBI:930檔案》案例分享

王喜青 台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委託案計畫主持人

一、 環境教育打造的森林學堂

為了達成森林保育與回應教育需求,林務局以「師法自然、快樂學習」為宗旨,於2006年起著手進行自然教育中心建置。藉由森林中的環境教育推動,期許國民快樂學習,充實森林保育觀念,產生認同與珍惜情感,而實際保護森林與環境。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以下稱「東眼山」)在這個宗旨與目的下,於2007年6月在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成立,成為林務局第一個提供體驗、環境學習的自然教育中心。

圖01-我們這叫霞雲里的理由

本中心座落在桃園市復興區霞雲里,海拔高度介於650至1,212公尺間。園區為人造林及天然闊葉樹林組成,植物包括柳杉、台灣杉、青剛櫟、九芎、姑婆芋、各樣蕨類等。動物相如台灣獼猴、赤腹松鼠、鍬形蟲、蟬、莫氏樹蛙、龜殼花、赤尾鮐、攀木蜥蝪等。另一項等色則是由古代蝦兵蟹將「走過留下痕跡」的「生痕化石」地質資源。這些資源提供中心課程發展的基礎,藉由規劃執行學生的「戶外教學」,強調親子共學的「主題活動」,回應專業成長增能需求的「專業研習」,以及特殊團體的「特別企畫」,專業國家森林解說志工執行的「環境解說」,形成中心環境教育的系統,並藉此達到與公眾溝之目的。

圖02-我們是森林裡的學堂

我們以森林學堂自居,主要在運用森林資源推動境教育工作。環境教育強調個體或群體具有環境行為,能解決現在及未來的環境問題,個人對於環境能夠產生覺察、具備知識、形塑態度、發揮環境技能、積極參與等目標。不過除了環境教育目標外,我們也重視個人發展與社會群體關係的建立。故課程也會運用大量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引導反思的技能,來協助學生學習的更加全面。不過這樣的做法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過夜型戶外教學課程就是我們發展的重點。《FBI:930檔案》是東眼山的過夜型課程之一,也是目前發展較成熟的課程。因此本文即以這個課程為案例,說明該課程的設計理念、內容、成效,以提供做分享交流之參考。  

二、 整合多樣學習面貌的《FBI:930檔案》戶外教學

《FBI:930檔案》是取森林生態調查(Forest Biological Investigation, FBI)與「救山林」之諧音,是東眼山「科學家之路」學程 的課程之一。兩天一夜的活動以「現況」、「關係」、「策略」三個主軸規劃,包括讓學生瞭解森林生態現狀的「森林生態調查」、產生關係的「森林與人的關係」,與相關做法的「自然保留區探討」。實行對象為國小六年級學生。課程目標以環境教育、九年一貫環境教育議題設立的目標類別,另外亦參考綜合領域的人際目標來設定。因此環境教育目標與人際目標皆為本課程設立要個人學習所達成,也藉此回應自然教育中心在個人成長、社會互動、環境學習三個目標面向。以下即針對FBI課程的三個主要單元活動,分別為森林生態調查的皮尺英雄、融入生態學概念的森林保衛隊,以及涉及自然資源管理方法的插天山大王,說明設計的意涵與做法。

(一) 單元活動:皮尺英雄

皮尺英雄的內涵是在進行「森林生態調查」,這個活動乃回應林務局近年來推動的森林科學調查活動而設計,以探究式教學為設計要素,目的在運用學習活動幫助學生發展科學理解,以有能力從事科學活動。核心價值是依據美國國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對於科學學習要素而設立,其要旨包括(1)詢問問題;(2)發展和使用現有的理論模式;(3)規劃並執行科學調查;(4)分析和詮釋資料;(5)提出建設性的解釋;(6)立基於證據的討論,與(7)獲得、評估與溝通資訊。因此這個活動的內容,在協助學生自行設計小型調查研究計畫,瞭解森林基本的物理環境現象。

圖03-講解調查工具的使用

圖04-實地進行科學調查

圖05-記錄數據

圖06-發表調查成果

皮尺英雄分三階段進行,首先協助學生科學調查課程的準備。一開始時說明各組的任務與科學調查需注意事項。接著介紹工具(例如50公分見方取樣樣方)、器材(例如測量樹高的測高竿)、儀器(光度計或是風速計等)。然後講解隨機取樣及穿越線調查的差異,並請學生實做練習。第二階段工作由教師協助引導學生規劃小組調查計畫,包含了提出假設,擬定調查及資料蒐集方法,選擇合適的調查工具,然後進行實地調查工作。此階段為了協助學生儘快上手,中心亦準備幾個研究題目,提供學生在沒有頭緒的情形下選擇。第三階段則是整理蒐集到的資料,並且繪製海報,後由學生上台分享,並接受其他組的學生、教師提出疑問與對研究的改進。

 1《FBI:930檔案》是中心具科學調查內涵的課程之一,其他尚有國中的《跟著達爾文進化趣》,高中的《達爾文高校生》,試圖架構與建立從國小到高中的「科學家之路」學程

(二) 單元活動:森林保衛隊

為回應課程所規劃的「森林與我們的關係」主軸,本單元採用《森林保衛隊》活動,以生態學的食物鏈與能量金字塔概念作為教學內容,並且結合體驗教育的活動(experiential education,另稱探索教育)操作。體驗教育遊戲強調團體動力的培養和探討,藉由團體歷程,發現學生個別差異,促進相互學習,以及互信、團隊成長等內涵,因此學生必須自行討論策略、合作方式完成任務,教師則進行反思討論與解釋生態概念,協助學生促進團隊與理解人類與森林之間的關係。  

圖07-合作尋找食物鏈

圖08-建構能量金字塔

森林保衛隊場域配置為各組一個由小繩子圍成的圈圈,以及中間由大繩子圍成的圈圈,分別代表小森林與大森林。大森林裡面有許多標記著生物名稱的杯子,以供應各組森林的生物。活動操作亦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由教師設定情境,讓學生思考個人可用什麼日常行為幫助森林回復,說出承諾者會得到一條一端與橡皮筋連結的繩子,學生可由繩子的另一端控制橡皮筋大小。第二階段則是說明食物鏈與能量金字塔的概念,讓小組成員共同合作用繩子與中間的橡皮筋;從大森林取回食物鏈以及堆疊成金字塔狀,代表著食物鏈與能量金字塔的修補。第三階段則由教師說明人類的角色以及當破壞棲地造成食物鏈與能量金字塔的崩解,然後讓學生再反思自己可以做到保護森林的事情為何。  

(三) 單元活動:插天山大王  

「自然保留區探討」以本中心鄰近的插天山自然保留區遊客任意入山議題為設計核心,採用價值澄清教學方法,期望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信念、情感與行為進行分析、反省,進而導出合宜的行動。運用價值澄清的目的,在藉由討論策略,來協助學生瞭解人為保護或保留森林,在政策需要、公眾需求、管理機制下所涉及的價值觀,或是價值衝突等問題,釐清與理解設置保護(留)區的目的與意義。

圖09-插天山自然保留區簡報

圖10-藉由討論來澄清價值

活動開始會以簡報方式說明插天山自然保留區的基本資料,包括成立緣起、法規、區域、保育物種、面臨議題等內容,以提供學生對此地的基本認識。其次則會發下描述十六個價值觀點的卡片給各組,由各組立基在管理自然保留區的角度,認為可採用的價值觀與排列出優先順序。之後再請學生與各組分享選定或排序的理由。經過各組表達後,再請各組討論與提出綜合其他組別意見,合適的決策或管理機制。討論過程教師的角色在於協助聚焦討論,如發問相關問題、提出反向可能性、協助總結、確保討論主導權在學生上,控制討論時間等工作。

三、 快樂的學習與學習的快樂

教育方案的成效是組織與教育者相當關心的事情,中心也針對學生的學習成效做了一番努力。我們設計問卷以活動前、後施測方式,來獲得學生學習成效差異的資訊。為了回應林務局的「快樂學習」宗旨,問卷的規劃除了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外,也試圖去理解學生的整體快樂感受。在課程目標的達成方面,我們發現藉由FBI活動操作,學生在環境知識、環境技能與人際關係上都有進步。在快樂感受方面,學生在正向的情緒、心理幸福的感受、以及個人對於自己學習滿意狀況亦皆有提昇,也就是說課程不但達成目標,也創造出學生的快樂感受,其中能讓學生自主,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另外也發現夜間觀察活動是具影響力量的過程,從學生自己回應的快樂感受意見中,他們回應夜間觀察能看到不一樣的生物,或是平常較少見的生物,這種與自然接觸的感受是最多人表達的內容。另外還有獲得新知識與技能、和同學一起完成或遊玩、異於日常的感受、和能夠自主地表達個人意見等,則是他們認為的其他快樂感受來源。蒐集到的資料也顯示,這些快樂的感受對於學習目標的達成也相當的有幫助。這些學生的回應,也提供我們未來在思考與修正課程時的參考,例如增加學生的自主性、開放的教學過程,或是檢視與更加詳細規劃夜間觀察活動,來增加學生的學習感受與成效。

四、 結語

雖然自然教育中心或目前環教法所指的設施場所,以推動環境教育為定位。不過筆者認為從教育的角度來思考量,應該更加開展而非只將焦點放在環境素養的養成上。有些研究指出,接觸自然有助於個人生活福祉提昇,而藉由教育活動;特別是過夜型的環境教育方案,對於學生的環境知識、科學技能、環境態度、社交技能、個人發展、批判思考、自我效能感,都有相當大的幫助。這些面向我們在《FBI:930檔案》中都能夠看見,這個課程也彰顯出東眼山的價值,不僅關心環境,也在意教育過程對於學習參與者的身心的助益。藉由環境教育,我們期待能為未來培養出關心保育,為環境負責任的地球公民,也期許能為參與者創造出正向的心理感受,從在大自然中學習而能獲得滿足,身體與心理也能受到照顧而健康完整。


五、 參考文獻

Ardoin, N. M., Biedenweg, K. & O Kathleen (2015). Evaluation i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 Applied Literature Review of Intermediary Outcome. Appli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Communication, 14, pp43-56.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12). 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 Practice, crosscutting concepts, and core ideas. Washington, DC: Nation Academy Press.

UNESCO (1978). Final Repor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aris: UNESCO.

王秀玲(2000)。主要教學法。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原理(pp117-184)。台北:師大書苑。

周 儒(2011)。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周 儒、呂建政、陳盛雄、郭育任(1998)。建立國家公園環境教育中心之規劃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周 儒、郭育任,劉冠妙(2007)。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自然教育中心發展計畫第一年成果報告。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教育部(201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環境教育)。台北:教育部。2014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k12ea.gov.tw/97_sid17/2%e7%92%b0%e5%a2%83%e6%95%99%e8%82%b2%e8%aa%b2%e7%b6%b11000815.doc

蔡居澤、廖炳煌(2007)。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桃園: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郝 冰、王西敏、謝維玲、王聖棻、魏婉琪(2009)。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原作者:Richard Louv)。台北:野人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