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趣.新北情∼友善校園.永續資源

撰文:黃中良

圖片:黃逸姍

    新北市因幅員廣闊,市內海陸地形及資源都相當豐富且多元化,本身即為實施食農教育的天然場域。而許多學校所在的環境,與社區的自然或人文資源都已緊密相連,食農教育的推動也就成為一件「很自然」的事。新北市的食農教育,是蘊涵於環境教育裡面,要重新連結人與土地、人與食物、人與環境的關係,展現追求環境生態平衡及永續經營發展的精神。
    新北市政府自2011年起推動校園食用有機(安心)蔬菜政策以來,全市校園已有209校設置教學農園、44校設有魚菜共生小農場,以及216處校園角落營造為可食地景,作為師生種植作物、體驗農事以及實施環境教育的場域。而學校周邊社區豐富的農、漁業資源,也是新北市學校食農教育推動的「好厝邊」!全市有超過1/5的學校與周邊社區農、漁產業建立了食農教育合作的關係,讓「在地、當季」這一不違農時的食農教育精神,得到最具體的實踐。
    親近土地,讓師生及市民親子能從低頭勤耕中進而成為謝天惜食的環境公民,新北市教育局這兩年採整體性策略,計畫性地推動食農教育。在環境營造方面,透過「魚菜共生系統建置」及「可食地景營造」等計畫補助,讓學校在既有的教學農場之外,另尋符合生態平衡及環境美學的食農教育場域經營模式。此外,透過「校際農事體驗」及「親子農事體驗」,讓不同區域的學校師生及市民親子能相互造訪交流並進行簡單的種植及料理DIY活動,體現共享共學的精神。而為了充實新北市食農教育實施的人力資源,推出「食育小學堂」及「樸農文化工作坊」,引導新北市師生在走入市民農園的同時,透過觀察、栽種或收穫等培訓過程,化為輔助各校食農教育的重要推手。另外,新北市也將食農教育和創客精神進行結合,推動「低碳料理競賽」、「小農夫假日市集」、「創意教學方案徵選」等活動,帶動師生「從土地到餐桌」、「從生產到銷售」、「從書本到實作」,在食農教育中重現人與人共同合作的關係。而這些成果也都已呈現在「食農教育數位平台」,持續地透過互聯網的聯繫,傳遞新北市推動食農教育的溫度。

    新北市推動食農教育,影響所及,不只是飲食教育的改變,也不僅止於讓學生從事農務體驗活動,而是與情意教育及生命教育融合實施的過程中,看到正向改變真的發生了!

豐碩的食農教育成果

     淡水區新興國小許文勇校長多年來投入環境教育活動,且身兼新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副召集人,這兩年積極向教育局爭取「可食地景營造」及「魚菜共生系統」補助經費,帶領學生開始了親近土地及食物的旅程。小朋友在校長及老師的指導之下,也對其所種植的作物產生興趣及責任心。去年蘇迪勒颱風過後,當時三年級張榕萱等幾位學生,擔心自己所種的作物遭到風災的損害,在颱風過後就請家長帶他們到學校幫忙看顧作物並清除園地雜物,讓家長看到了自己小孩子對生命及環境行動的改變。
     新泰國小位於都會地區,發展食農教育格外不易。校長洪中明不但承接教育局「校園綠手指-可食地景營造」的推動業務,並把校內可食地景與課程教學做了完整的整合。孩子們每每都會把自己所種的菜帶回去與家人一起分享,不但促使學生家庭家人之間有更為親密的互動,其中學生家長程珮茹小姐更因為對學校推動的活動相當認同,進而投入學校志工團的行列,成為協助學校推動閱讀活動的重要人物。

淡水區新興國小魚菜共生系統 新莊新泰國小的可食地景

    萬里區野柳國小雖然位處北海岸,但對食農教育的推動也是不遺餘力。尤其該校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認識了台大海洋工程系何俊賢老師,何老師就開始為野柳的小朋友打造「遇見幸福蔬活園」。更難得的是,該校的食農教育推動與環境教育做了結合,以北海岸原生物種「跳石芋頭」為栽種的主要作物,何老師就這樣帶領著學生,一同栽種、一同認識這北海岸珍貴的在地寶物。今年,何老師更投入許多心力,在學校辦理食農教育講座,持續為學校整理出更多的農地,讓位於海角一隅的師生,也能有自己親手栽種的作物與他人共饗。
    位於林口地區的興福國小,其小朋友投入食農教育的故事,也是令人激賞!該校以「三生」(生活、生產、生態)的理念打造學校的食農教育,積極運用教育局「可食地景計畫」的經費,把校園與社區小農進行了連結。該校與林口地區「有機小農市集」團體合作,帶領高年級小朋友把自己種植的香草作物做成餅乾、手工皂、香草滷蛋等,每個月還把這些作品帶到市集場參與買賣,讓學生從中習得「從作物到餐桌」這中間產銷過程的辛勞,改變了學生及家長對學校教育的觀念。許多三年級的學生家長已經跟學校預約,他們的小孩子到了六年級的時候,也要來共同參與學校這樣的有意義的活動。


    三峽區的民義國小,將食農教育與學習及愛心活動進行了完美的結合。一年級新生在入學時親手種下象徵「聰明」與「勤勞」的作物-葱和芹菜,收成後就放在校園的「有機蔬果良心攤」來義賣,讓學校師生或志工媽媽來購買,所得收入完全捐助創世基金會,創世基金會每年都派人到學校致贈感謝狀,對於學校師生的善行義舉讚譽有加。

    淡水區正德國中的賢孝校區,部分學生為慈暉班學生,近三年踴躍投入教育局辦理的「在地料理競賽」活動。由於皆為住校生,他們就向廚工媽媽林寶珍女士請教烹飪廚藝,加上自己對低碳料理的巧思,屢屢在教育局所辦理的「在地料理競賽」中獲得特優的佳績。而參賽學生也在競賽培訓的過程中,對食物料理產生極高的興趣,目前有兩位學生選擇就讀淡水商工餐飲科,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持續發光發熱。

    新北市這兩年在「生機城市」的願景下推動食農教育,各局處共同合作的力量也已展現,如農業局推動市民農園、社區可食地景及積極培育小農;環保局推動廚餘推肥。希望從學校到家庭,再擴散到社區,將食農教育推動的成果及影響力擴散出去,帶動新一波的世界環境公民運動。唯有我們這一代開始產生覺醒,並教育下一代持續以友善的方式來經營環境及生產糧食,人類的生存才能得到永續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