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的保育價值

黃美秀

社團法人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名譽理事長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副教授&所長

「瀕臨絕種」的宿命

    台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是台灣唯一原產的熊類,也是世界熊科(Ursidae八種熊類中,亞洲黑熊在台灣特有的亞種。根據早期的記錄,台灣黑熊曾經廣泛地分佈於台灣低至高海拔的森林地帶;除了中央山脈之外,亦可發現於海拔約100公尺至1000公尺的海岸山脈。然由於過去數十年來的各種人為開發活動,自然棲息環境不斷遭受破壞,加以非法獵捕黑熊的活動持續發生,台灣許多較大型的哺乳動物,包括黑熊在內,皆被迫限於偏遠且地形崎嶇陡峭、人為活動較少的地區活動。現今台灣黑熊的野外族群不僅減少,而且分佈範圍也大為縮小,目前族群主要分布於人類狩獵活動較為稀少的中央山脈山區。目前族群數量估計為200-600隻,為法定的「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野生動物保育法,1989年公告),表示該動物的族群數量已降至危險標準,其未來生存面臨可能滅絕的危機。


育價值

    不同物種於生態上及保育上所扮演的功能和角色不一,保育角色未必與動物的生態功用有直接關係。然受限於永遠有限的保育資源(人力、經費、技術等),規劃保育議題的優先次序,遂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課題。縱使各方對此意見有所紛歧,但一致的結論不外乎是:瀕臨絕種物種、庇護物種、旗艦物種(flagship species)、特有物種(endemic species)和易受害物種(vulnerable species)具有保育的優先性,其中又以瀕臨滅絕的大型哺乳動物最受關注。這些都是台灣黑熊在保育上具有關鍵性價值的原因。

 

1. 受威脅物種
    物種受到威脅的容易程度常與生物特性有關。就台灣黑熊而言,牠們的地理分布範圍縮減、族群日減,其受威脅的風險與體型大、活動範圍廣泛、只有單一或少數的族群、族群的數量少或下降或密度低,以及人類持續的干擾活動(如棲地破壞和獵捕壓力)等因素有關。
    在人與獸的共同演化史上,大型食肉目動物多半被人們視為具有威脅性、危險或不受歡迎的猛獸,有些種類則因為具有特殊經濟或遊樂價值,而遭到強烈的獵捕壓力(如熊類),而成為現生脊椎動物中,人們最欲剷除或利用的動物。人們對於這些動物的刻板印象和誤解,往往是動物遭受莫名殘害的主因,例如北美地區的灰狼、郊狼、美洲山貓便是早期移民者大規模屠殺的受害者。類似的人熊衝突也發生於臺灣黑熊身上。

2. 庇護物種 (umbrella species)
    熱帶或亞熱帶森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方,因此活動於這些地區的大型食肉動物,常被用來當作保育這些地區眾多生物種類的保育工具,即庇護效應。我們現在廣泛應用大型食肉動物於陸域棲息地的保育規劃,包括保護區的規劃、棲地和分布模式預測、地景連續性的評估等。例如,前陣子大雪山地區有欲開發雪谷纜車的開發案,便因恐危及台灣黑熊的重要棲息地,而遭受廣泛的反對聲浪。
    臺灣黑熊的活動範圍廣大,個體的年活動範圍可大於100平方公里,有的甚至可能高達200平方公里,相當於玉山國家公園(台灣最大的國家公園)面積的五分之一,甚或半數以上的個體也會跑到國家公園以外非法狩獵活動較為頻繁的地區活動。因此,若能有效的保護臺灣黑熊,無疑可達到保護整個大範圍的自然棲息環境,以及其他共域動植物的成效。

3. 旗艦物種
    臺灣黑熊是本島唯一原產的熊類,也是最大型的食肉目動物。牠們體型壯碩、生性隱密、形貌威嚴,具有吸引人目光的風采。龐大的體型和食肉的習性,令人感到敬懼,牠們的存在也令人對野外環境產生美好、尊崇、敬畏的心意。加上數量稀少、抵達棲息地和目擊皆不易,其神祕性也成了黑熊吸引人關注的地方。在文化上,一位曾捕獵過黑熊的布農族原住民於受訪時表示:「如果山上沒有熊和山鹿,心裡會覺得很孤獨,好像沒有人住一樣。」
    臺灣黑熊曾被全民票選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也在一些重要活動被選為吉祥物,如2017年臺北世大運、世界盃棒球賽和全國原住民運動會等。廣告需代言人,保育宣導也不例外,藉由高知名度和感召力,這些大型食肉動物常被用為保育宣傳的代表,作為激發公眾參與和認同生態保育的工具,而成為自然棲地、保育議題的有效代言人。牠們也被視為海報動物,用以支持更大尺度的保育目標。

14個月大台灣黑熊


4. 生物多樣性的指標物種

    在生物學上,指標的定義是一個有機體與特定的環境條件有密切關連,故指標物種的存在即表明了環境的狀況。大型食肉目動物常被視為生態完整度(ecological integrity)的表徵,代表環境的完整狀況和恢復力。在加拿大,藉由死亡率、繁殖率、遷入率、遷出率和族群存續力的監測,美洲黑熊和棕熊便被選為國家公園保育監測計畫中的指標物種。這邏輯是建構於當面臨人類活動的干擾時,這些動物將是最先消失的物種之一。牠們數量的減少,為當地生物多樣性即將面臨的威脅,提供早期的警示作用。就此,臺灣黑熊的族群數量和健康狀況,或許也足以代表臺灣山區森林生態系環境的健全與否,可視為本島山林生態系的重要指標。

5. 景觀物種
    在保育上,對於焦點物種的選擇,也有學者提出景觀物種(landscape species)的概念。界定景觀物種的綜合考量標準包括動物生存所需的面積需求、異質性、生態功能、脆弱性,以及社會經濟的重要性。藉此途徑可以定義生態上有意義的保護區,釐清哪裡和為什麼人類與野生動物發生衝突,設計和推展保護工作,以遏止這種衝突,並監控計畫的成效。
    臺灣黑熊除了前述的生態角色之外,廣大的活動範圍涵蓋了不同的海拔梯度和生態環境,加上目前受威脅的處境,以及與人類多元的經濟和文化關係,牠們符合景觀物種的選擇標準。就此以臺灣黑熊為保育的焦點物種,也將可以定義保育區域和經營管理的優先順序,可確保未來的多樣化和豐富的野生動物群落。

保育展望
    台灣黑熊為台灣最大型的食肉性動物,具有獨特的生態、保育,甚或文化的價值,也是全民票選最具代表性野生動物之一。其存續不僅攸關此物種於本島的保存,更代表森林生態系的完整性(Integrity)和整體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而非僅為單一物種保育之限制。台灣黑熊的野外數量稀少,國內雖尚無確切的族群數量估算, 但迄今似乎無明顯證據顯示其野外族群已達可存續的標準(當今建議2000隻)。相較於國外健康的黑熊族群而言,在台灣適合黑熊的地區黑熊密度仍屬偏低的情況。
    因此,根據2013年4月甫完成的「台灣黑熊保育行動綱領」,勾勒出保育願景為「確保台灣黑熊在自然環境內永遠存在,保有自然的棲息地及可存續的族群。」保育臺灣黑熊的目的在於「減輕或消除臺灣黑熊受到的威脅,提昇族群存續力,以改善臺灣黑熊的保育狀況」。這代表著臺灣人對於黑熊和山林生態環境未來的深切期盼,希望臺灣黑熊能在自然環境內與臺灣子民共存共榮。我們期待政府及民間同心協力,重視並採取積極的保育行動,以減輕或消除台灣黑熊受到的威脅,提升族群存續力,以改善台灣黑熊的保育狀況。

世大運vs黑熊保育協會摺頁設計_0420-第一稿 世大運vs黑熊保育協會摺頁設計_0420-摺頁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