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核」「石」─核能核災教育在石門
石門國小 劉書忠主任
壹、前言
隨著1960年代臺灣的經濟正開始蓬勃發展,在火力及水力發電不符經濟效益和使用需求的時空背景之下,政府遂決定興建核能電廠來因應需求。並由於臺灣整體用電需求與日俱增,後來更陸續興建第二及第三座核能電廠,以供應全台用電所需。由於北部地區是臺灣工商業發展的重要區域,用電量極大,因此目前台灣運作中的三座核能發電廠中,有兩座就位在新北市,分別是位於石門區的第一核電廠,以及萬里區的第二核電廠。石門地區的產業經濟發展與居民的生活,自1978年核一廠運作發電以來,即與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本校位於核一廠所在之石門區,是離核一廠最近的學校,與核一廠距離僅不到三公里,儘管時代變遷人事更迭,學校的本位文化及課程架構上,總有一部份與核電核能保有密切相關聯。核一廠在過去三十多年運轉發電的過程中,基於電廠安全考量以及核能發電的高度專業性,外人(包括石門本地人)總難以深入瞭解核能核災的相關知識,只能靠著簡單的文宣品,和家中角落存放的碘片拼湊出對核電安全的模糊印象。直到日本311地震引發福島核電廠災變,透過大量媒體資訊不斷傳播,大家才逐漸認識核災發生的嚴重性,以及對核能安全的重視。
基於此,本文將以石門國小推動核能與核災教育之歷程作為範例,藉此分享防災教育之推動方式,讓他校能藉由本文之介紹,使師生能更瞭解核能的應用與防災教育的持續紮根。
貳、核能與核災
透過「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提供的資訊,對於「核能」的說明簡單整理如下: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各種原子所組成,而原子則是由中子、質子和電子所構成。原子就像太陽系,中子和質子組構而成的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有如太陽,而電子圍繞著原子核,就像地球、火星等這一類的行星圍繞太陽旋轉。有些原子的原子核若被外界的中子擊中時,容易分裂成兩個較小的原子核,又稱為核分裂。而所謂「核能」就是核分裂時所放出的能量。核分裂時可產生極大的能量。例如鈾的原子核分裂所放出的熱量約為碳原子燃燒放出能量的一千萬倍以上。核能電廠就是利用核分裂釋過程中質量轉換產生的能量來發電。
在發電過程中會因為核分裂產生放射性物質,核能電廠透過多重屏障的設計原理及其他重要的安全設計,將核分裂產生的放射性物質重重包封,防止釋放至外界,危及民眾的安全。核災的發生主要是因為此類屏障遭受到破壞,導致放射性物質外洩至環境中,短時間內大量放射性物質直接影響人體健康,嚴重者致死機率高,即使是少量的放射性物質,在長時間的暴露下對人體也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國際上較著名的核能災害,包括1986年的蘇聯車諾比電廠以及2011年的日本福島電廠,都讓世人見識到核災的可怕。北臺灣人口密集且距離核能電廠近,一旦發生核災將造成非常鉅大的影響,民眾對於核災的知識以及防災避災之道不可不知。
參、核災教育在石門國小
在地理位置與時空背景的密切連結之下,石門國小積極推動防災教育,尤其在核能的知識以及對核災的應變,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深化,建構出學校防災教育的運作模式,除了運用校內既有教材外,外部資源的結合運用,更豐富了本校防災教育的內涵。
石門國小在多年前,即意識到臺灣地理及人文環境複雜,本校除了位處海邊,東北季風強勁,氣候潮濕多雨等既有不利因素外,更是地震帶、颱風路徑與核能電廠重疊交錯的區域,因此從民國98年起即重視複合式防災觀念的推廣,該年度即辦理多項災害的防災演練,往後每年均以複合式防災演練作為學期中的重大活動,由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積極進行。
一、學校防災教育政策走向
(一)校長的重視與行政領導:從98學年度起在許政順校長(現任文德國小校長)的領導下,本校防災工作正式朝向複合式災害的防災演練。許校長任內申請教育部第一類防災校園建置,充實校內防災軟硬體設施,建立師生防災基本概念。101學年度起由陳月華校長接任,延續既有防災教育基礎,進行加廣與深化,陳校長作風務實,防災演練力求可行性,並與社區環境及資源結合,尤其在核災教育上引進核電廠、原能會與核研所等單位的資源,讓防災教育融入師生的生活。
(二)成立校園防災教育推動小組:由校長領導,全校每位同仁皆參與分工合作的防災教育推動小組,在運作多年之後漸趨於穩定與專業性。由經驗豐富的主任及資深教師積極規劃下,帶領全校同仁為師生進行防災教育的推廣及演練的實施,整合各項行政措施,建立完善的行政服務。
(三)
擬定防災教育計劃:每學期初召開推動小組會議,依據過去推動經驗及創新想法,擬定整學期的防災教育活動,規劃各項活動期程的行事曆。開學之初即公告並由全校師生配合執行,學期結束後召開檢討會議,針對實施過程的缺失提出改進建議及未來修正的方向。
二、防災教育的課程教學
(一)
善用學習共同體、防災教育融入教與學:本校為學習共同體先導學校,本校在防災教育的課程教學上,以融入既有課程領域為主,配合既有的課程教材,進行防災教育教學及延伸相關課程。核能及核災教育多融入於自然領域課程中,結合來自各單位編輯的輻射、核能及核安教材,整合應用於課程教學上,提供學生豐富學習教材與活潑生活化的學習內容。讓學生能透過教師提供的教材(高年級透過自主閱讀及尋覓相關資料),與同儕夥伴共同討論分享,建構與學習各式的防災知識。
(二)結合本校品格教育:除透過學習共同體及閱讀教育進行自主學習之外,本校重點教育還包括品格及基本能力的培養,以此目標進行防災教育。品格教育結合防災疏散,讓演練進行更有秩序與爭取時效。基本能力的提升,對整體防災教育的教學能有更深化的效果,本校重點教育的方向與防災教育的落實,有相輔相成的效益。
三、教師防災知能專業成長
(一)安排校內外專家分享:教師防災教育的專業課題列入學校進修行事曆,邀請學者專家到校,提供防災新知與經驗分享,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能。區公所及教育局辦理防災研習,本校均派教職同仁參與,業務承辦人薦送參加核心課程及種子教師的培訓,再回校帶領防災教育的推動。另外於學生及教師集會,不定時進行防災教育的宣導,時而結合時事新聞進行機會教育,提高師生對災害的敏感度。
(二)防災教育的分享平台:建構校內知識管理平台與學校防災教育網頁專區,定時建置及更新本校及社區相關防災資料,方便教師隨時獲取資訊及取得教學教材。進行防災融入課程時,藉由學校網站的連結,可以讓老師快速方便進行教學。學生與家人討論家庭防災資料時,也可以連結學校網站,取得所需的資訊。
四、防災演練與學生活動
(一)複合式防災演練:本校多年前即察覺自然災害絕非僅發生單一性質的災害,颱風來臨常伴隨淹水及土石流、地震災害也會引發海嘯發生,尤其本校地區特殊,更有核電廠發生災變的可能性。因此規劃更多作為在災害演練上,加入不同災害發生時的因應對策。複合式演練在日本311地震後,受到政府的重視及全面推行,本校目前對複合式的演練已有多年經驗,未免流於形式而導致減低防災意識,均在每年度防在教育的規劃上,加入不同的演練元素,讓防災活動有創新表現。
(二)相關防災活動:在既有的防災教育及演練之外,本校也在各項校內外活動中結合防災教育的推動。高年級的校外教學地點結合防災教育場館,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是每年必定規劃的行程,讓學生親身感受地震帶來的災害與震撼。在核能教育上,中年級的校外教學課程安排到核能二廠的臺電北部展示館,藉由專業導覽人員的解說,讓學生瞭解核能電廠的運作及核能知識。
五、資源整合及運用
(一)核一廠:電廠基於對民眾教育的責任,除了於社區內辦理核能宣導活動之外,也積極與學校配合共同進行核能與核災教育。每年定期安排校長與教師觀摩核電廠防災演練,參觀及認識核電廠廠區及硬體設備。定期補助學校活動及社團發展經費,在學校活動上安排人員參與,積極宣導核能相關知識,讓核電廠與社區及學校結為共同體,促進地方產業及教育發展,也充實學校在地化的防災教育。
(二)區公所:配合地方政府辦理防災演練,包括核災疏散及收容所開設,學校均派師生配合演練,加強學校與社區間的合作與聯繫。區公所也定期到校進行各項防災業務的宣導,由民政災防課長親自對全校師生進行防災宣導,配合有獎徵答活動寓教於樂,另發送宣導品及宣導海報,讓學生將防災知識帶回家庭,加強社區民眾的防災知識。
(三)石門消防分隊:本校進行複合式防災演練時,多次與本區消防分隊合作,讓消防車、救護車實際鳴笛入校,身著消防裝備的隊員出現於學生面前,進行火災滅火與傷病救護,讓學生對於災害的搶救有較貼近於實際面的瞭解。除了演練之外,消防隊多次協助本校進行防災教育,包括防火防震、水上安全、緊急救護等等,與學校建立良好且密切的合作關係。
(四)原能會核研所:本校辦理核能核災教育講座,原能會安排專業講師到校協助,並攜帶專業且珍貴的核能偵測儀器,讓與會的教職同仁大開眼界。因學校近核電廠,核研所也與學校合作建置輻射數值的監測儀器,利用學校既有的太陽能設備,裝設輻射數據監控儀器,因為利用再生能源,即使發生核災人員撤離,機器能仍正常運作且持續回傳輻射數據。未來也將合作讓學生持行動設備,定期定點監測及記錄輻射數據,觀察校園及社區家庭內的輻射狀況。
肆、結語
本區位處偏遠,產業發展有限,人口多外流,加上受少子化影響,本校學生逐年減少,與10年前相比,學生人數減少了一半。也由於距離市區較遠,不利教師返鄉及進修,教師流動率極高,造成學校缺乏中生代教師,不利學校文化傳承及課程發展。在防災教育的推動上,台灣位於地震帶上,在921地震後,目前全國均普遍推展基本的防震演練,但在本校在地化的核能核災教育上,對新進教師大多陌生,是每學年初學校要面對的首要難題,這部分有賴本校資深教師的帶領。也因為學生數減少,學校防災教育正朝向精緻化的目標努力,期望將防災課程的品質提升及加強演練的細膩度。學校是防災教育的起點,尤其與核電廠為臨的石門地區,對核能、核電及核災知識更有瞭解的需要,希望從學生到家庭,進而推廣到全社區,達到防災即生活,提升民眾生命安全的保障。
雙手「核」「石」─核能核災教育在石門
Nuclear Education @ Shihmen-First Nuclear
Power Plant
Translator: Gwen Lin(林美君老師)
Shihmen
elementary school is located near First Nuclear Power Plant and it is one of the
closest school to the Power Plant. The distance is within 3 km. Despite the fact
that school staff changed constantly, local curriculum relating to nuclear power
plant still remains. Because of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it is hard for others
and locals to understand the funtion of First Nuclear Power Plant. It is not
until Earthquake 311 happened that everyone starts to realize the seriousness of
nuclear diseasters and the importance of nuclear safety.
Due to the fact that our school is located in the remote area, less and less residences choose to stay here because of lack of job opportunities. What’s more, there are less birth rates, comparing to 10 years ago, there is only half students number. Young teachers are not willing to stay here longer owing to the long distance. Thus, it is difficult for school to inheret school culture and curriculm development. Taiwan is located on the earthquake belt. Since 921 Earthquake, it is basic for every school to practice earth-prevention routines. However, our local nuclear prevention events are all greet to new teachers. It is the main difficulty that our school is facing and it relies on senior teachers to lead this curriculum. Being the neighbor of First Nuclear Power Plant, it is vital that our students and teachers are all very familiar with necessaries of nuclear disaster prevention. We wish this understanding can start from our students to family and further to the whole community. In this way, we can realize the goal of nuclear prevention practicing in our daily l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