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臺灣海洋生態與變遷三部曲

基隆市碇內國小  李明霞老師

楔子:從海洋百寶變變變談起
一所靠山鄰河的學校,談海洋,想跟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結,總是搔不著癢處。看似鄰近----不過是攀過二座山就到海邊,但又是那麼的遙遠----孩童對基隆的海卻又一無所知,更別說是參加海洋百寶變變變的戲劇比賽囉。
但是,老天爺總是為我們製造機會,小朋友居然有意願參加比賽。於是一場認識海洋的創意閱讀活動,就此展開。


認識海洋首部曲-----閱讀繪本
帶著學生走入社區可以看到山,可以看到河,就是看不到海,於是認識海洋的開端就從閱讀「到海邊去吧」一書開始。我們一如以往,透過繪本PPT引領孩童閱讀繪本,希望書中提到的「廣闊大海」、「冰涼的海水」、「沙灘上的寄居蟹」……等等,能夠引導孩子用細緻的心,去感受、發現周遭事物。也透過介紹海洋生物的影片,希望能讓學生有身歷其境的感受。
不過這些做法對學生們,很顯然是不夠的。也因為讓孩子感受到認識海洋的不夠,尤其是在地的海,反而誘發孩子想要深入認識基隆海邊的想法。於是,閱讀活動至此有了很大的轉折,我們順著孩子的想法,而形成了閱讀地景的做法。

認識海洋的開端從靜態閱讀繪本開始


認識海洋二部曲----走讀海洋
該怎麼到海邊呢?為了替學生節省經費,找資源吧!!感謝海科館的小丑魚放流活動,以及教育處的校外教學方案,讓我們有兩次機會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接近海洋的生物。搭著遊覽車快速的到了海科館,經過導覽人員的介紹海洋生物,也做了一些與海洋有關的體驗活動,例如:生態魚缸、小丑魚放流,拉近了小朋友們對於海洋的認知,也讓學生對海洋知識的學習產生熱情。

走進博物館的學習,讓學生對海洋知識的學習產生熱情。


在海科館正式開館後,火車支線從瑞芳拉到海科館的機緣之下,我們全班終於有機會以走讀的方式親近海洋。我們走出校園,沿著基隆河邊的步道漫步,我為孩子們細數著基隆河邊的植物與動物----蘆葦、老鷹、蒼鷺……等,也為孩子們講述基隆河的前世今生----洗煤礦、汕板船運輸,還為孩子們一一道出立體與時空交織的交通運輸路線----省道、62快速道路、河道與鐵道。

小朋友沿著河濱步道漫步,細數基隆河的種種

歡愉的氣氛中,我們走到了四腳亭火車站,展開學生第一次自行搭火車的校外教學之旅。也許出自於自己購票,經過遠足式的步行,到了海科館,有種挑戰成功的喜悅,再加上老師親自導讀海科館展示,孩子們滿足的神情,溢於言表。


認識海洋三部曲----行動海洋
透過閱讀海洋、走讀海洋,累積夠了海洋認知的能量,一切水到渠成。跟著老師們設計出的劇本,小朋友們演來駕輕就熟。水母的隨著水流漂動,在小朋友的肢體表現格外活靈活現;沒有家的寄居蟹背著瓶蓋,慢慢的挪移著身軀,無奈的表情躍然臉上;還有基隆河邊的老鷹,青蛙一一的如精靈上身一般,真是精采萬分。
下課時,總是可以看見小朋友在不同角落互相的對口演出,甚至還有小朋友熱情的主動位同學調整對話或肢體動作,而被封為本班最佳導演。每一個小朋友的表現,除了表現出繪本的故事,也將家鄉的生態,基隆海邊的特色,全部結合在一起。一場結合繪本,遠足,與行動的活動不時在班級的每個角落上演,讓陪伴著他們一起閱讀這一本大書的我,內心也受到撼動。全班小朋友帶著充滿信心的面容,上場了,將對海洋的熱情,透過音樂、歌唱、肢體,呈現在全體觀眾面前。全班小朋友在文化中心的舞臺上,共同完成一篇感動觀眾和評審的讀後心得。

小朋友透過音樂、歌唱、肢體,將對海洋的熱情,呈現在全體觀眾面前

結語----動態的閱讀是動人的
閱讀活動有如一部音樂劇,在一段時間序中,包含著靜態的閱讀,也包含著動態的閱讀。什麼時候該靜,什麼時候該動,就像這一班學生,他們閱讀海洋一般,閱讀能量累積足夠了,就產生動的能量,動的能量累積夠了,就產生行動的能量。因此,動人的閱讀,是動態的連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