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溼地探索隊」課程
教育推廣組員羅惠方、課程研發楊玉葉老師
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於101年12月20日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除了規劃各類環境教育計畫、環境教育課程方案供新北市各級學校推廣之外也提供本市各級學校師生申請到環境教育中心體驗學習。
此文,主要分享第1項課程「溼地探索隊」,於下列分享課程規劃理念、課程執行過程以及學生參與課程的表現分享。今年除了學生團體來到中心學習「溼地探索隊」的課程之外,本中心導覽志工老師亦前往汐止區長安國小進行相關課程教學,讓距離中心較遠的學生也有機會學習此套課程。
一、「溼地探索隊」課程基本資料如下:
(一)設計理念
人類的開發行為,使得溼地蘊藏了一股黑勢力,破壞了溼地的原貌。今日我們要改變現況,為溼地保育盡一份心力!讓我們實地走訪永續環境教育中心,認識溼地的生態,認識溼地的重要性,了解溼地的美麗與哀愁,體認溼地保育的必要進而培養愛護溼地的環境覺知及實際行動。
(二)教學目標
1. 能瞭解甚麼是「溼地」。
2. 瞭解溼地的重要性與人類生活的關聯。
3. 從探索活動中觀察溼地的生物、體驗溼地的生命力、欣賞溼地之美。
4. 學習守護及愛護溼地的友善行為。
(三)適用對象:3-7年級
(四)教學準備:
溼地功能字卡、白板、磁鐵、杯子、大燒杯、各類不同介質的土壤、紙、筆、收集袋、膠帶。
(五)教學活動內容
教學活動名稱 |
時間 |
教學內容 |
教學場域 |
備註 |
【開場】 中心的故事 |
10min |
1. 介紹永續環境教育中心的由來以及推廣重點 2. 介紹中心周圍的場域:淡水河、挖仔尾 |
中心大廳 中心草皮 |
|
1. 【遊戲】 我猜我猜猜猜 |
15min |
溼地功能猜,分組搶答溼地功能並分析討論 |
多功能教室 |
白板、答案卡、磁鐵 |
2. 【實驗】 溼地功能實驗 |
15min |
實驗:有容乃大-溼地涵養水源功能測試 |
多功能教室 |
杯子、大燒杯、各類不同介質的土壤 |
3.【戶外觀察】 施婆婆的藥單 |
60min |
利用生態遊戲實際觀察溼地生態:施婆婆的藥單 |
草皮廣場原生植物 水生植物 |
紙、筆、收集袋、 膠帶 |
圖片說明:介紹永續環境教育中心的由來以及推廣重點
(六)教學活動流程
教學活動一:我猜我猜猜猜-溼地功能討論
1.教學內容:
A. 【準備】將溼地功能寫在字卡上,背面寫有答對該題的分數,依序貼在白板上。
B. 【遊戲】分兩組讓學生猜猜溼地的功能。
C. 【結果】學生能將溼地功能分類並說明溼地功能內涵。
自然保育層面 |
‧涵養水源:使得地表水有足夠的面積及時間滲入地下,充份補充地下水。當水 量少時,濕地也可慢慢的釋放所含水份,有助於地下水的添加。 ‧蘊育天然資源:物種基因的保存、沉積物、營養物之保存與輸出,還有豐富的礦產資 源。 ‧提供生物棲所:溼地孕育了許許多多的動植物,不但有水生植物和昆蟲,還有 魚、 蝦、貝類,以及到此覓食的哺乳類和鳥類等。 ‧淨化水質:溼地像大地的腎臟,可以保存水中養分,過濾化學及有機廢料,因此可以 改良水域的水質。 ‧微氣候調節:減緩氣候變遷,調節氣候。 |
社會經濟層面 |
‧調節洪水:溼地像天然海綿,能吸收和儲存洪水,調節水位,減少泛濫、沖刷 的情形,直接保護人類生活的環境。 ‧保護海岸線:削減風力、水力等自然營力對海岸地帶的侵襲。 ‧提供食物來源:溼地提供了經濟漁業產地及養殖場所。 ‧水上運輸:藍色公路交通船和觀光漁船等。 ‧科學教育研究:眾多的水鳥各豐富的動植物等,是自然生態研究教育的絕佳場所。 ‧休閒觀光旅遊:生物人文豐富的溼地,日落日出的景致可供人遊憩觀光。 |
圖片說明:溼地功能猜,分組搶答溼地功能並分析討論
教學活動二:溼地功能小實驗
1.教學內容:
實驗:有容乃大-溼地涵養水源功能測試
A. 【準備】取三個相同大小、底部有排水孔的杯子及三各大燒杯。
B. 【實驗】請學生分別將小石頭、沙子、溼地的土壤等量放入杯中,將小杯放入大燒杯中,再各自倒入等量的水,請學生測量
三者的水流時間及水量。
C. 【結果】看哪一個水流出的速度最快(標準答案:小石子>沙子>溼地的土壤);哪一個水流出的量最多(標準答案:小石
子>沙子>溼地的土壤)。
D. 【討論】溼地因為水分子與泥土充份混合,也因此讓溼地得以保住水份,不會讓水份輕易流出。因應氣候變遷新的降雨型
態,新的治水觀念中不只把水排掉,還要設法把水留下來。花築堤的十分之一經費設溼地,這種「柔性治水」效果一舉多
得,可保護海岸及減少土壤流失。
2.參考資料:關渡自然公園http://your.gd-park.org.tw/ind/modules/tinycontent9/index.php?id=1
3.學習單範例:有容乃大-溼地涵養水源功能測試
|
水流時間(分鐘) |
水量(mL) |
備註 |
小石頭 |
|
|
|
沙子 |
|
|
|
溼地的土壤 |
|
|
|
1. 哪一個水流出的速度最慢?
2. 哪一個水流出的量最少?
3. 哪一個保水與調節洪水的效果最好?
4. 溼地柔性治水有什麼好處呢?
圖片:各自倒入等量的水,請學生測量三者的水流時間及水量 圖片:溼地因為水分子與泥土充份混合,讓溼地得以保住
水份,不讓水份輕易流出
教學活動三:溼地戶外觀察
1.教學內容:
活動:施婆婆藥單
A. 【準備】教師準備一張已貼好的植物素材的示範圖,學生一組一張空白圖畫紙、膠帶。
B. 【活動】教師展示完成圖30秒,供學生記憶素材及植物拼貼位置,學生前往中心原生植物園或校園找尋相對應的素材,拼貼
成示範圖。
C. 【結果】看哪一組成品最接近示範圖,給予鼓勵。
D. 【討論】經由遊戲讓學生記憶植物外型、輪廓、顏色之多樣化。
2.活動評量:實驗操作與紀錄。
3.注意事項:僅採集地上落葉、落果、落花,建議勿摘取。
4.學習單範例:
施婆婆的藥單
靜觀萬物皆自得,好好觀察一下自然的環境中有什麼寶貝吧。
分組至校園尋找老師展示常見的自然物(各種落葉、果實等),
要最快、最正確的才是獲勝組別喔!!
◆
搜尋場地在老師指定的區域內,請注意安全。
◆收集物品的原則:可以撿拾,但不可以攀折及傷害生命。且事後務必安全歸回原處。
◆進行收集物的分享--
你在何處尋獲的呢?
你對這樣東西的印象為何呢?你覺得它有無功用?
尋找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他有什麼特色呢?
記錄下老師對它的說明,回家收集更多資料,製作成小小生物書。
生物的照片或畫像 我對他的描述 查詢相關資料描述
◆延伸收集清單:
1. 一片大乾枯葉子 2. 兩個粗糙的東西 3. 三顆(不同的)種子 4. 四個圓的東西 5. 五種白色的東西 6. 一隻動物(請注意:不要造成它與自己的傷害) 7. 漂亮的東西 8. 四個非常直的東西 |
9. 人造廢棄物 10. 一個軟的東西 11. 有刺的東西 12. 可發出聲音的東西 13. 有毛的東西 14. 重要的自然物 15. 兩個硬的東西 16. 動物的排遺 17. 跟你有關的東西 |
學生分組至校園尋找老師展示常見的自然物 學生互助合作完成教師一閃即逝的藥單畫面
各組成果分享(小朋友只有30秒的時間觀察原始藥單圖就能夠拼出極相似的圖形)
學生參與課程的表現分享:
臺北市華江國小資優班申請學習此課程,該日因潮汐評估,進行了教學活動一:我猜我猜猜猜--溼地功能討論,教學活動二:溼地功能小實驗,教學活動三:溼地戶外觀察則以挖子尾自然保留區動植物觀察為主。
在教學活動一,學生開始對於溼地各項功能產生興趣,也在分享自己抽到的溼地功能卡時,能夠表達自己是否認同人類運用溼地的合理性。對於溼地功能有基本了解後,開始進入溼地功能小實驗,因為學生能夠親自操作實驗,相較於前一項活動的參與度也提高,加上記錄表的輔助,學生於實驗後的討論分享也能更聚焦,對於溼地的土質也有了具體的認識。經過前面兩項教學活動,學生進入挖子尾自然保留區,親眼看到溼地的土質,觀察在溼地活動的螃蟹、彈塗魚,顯得更珍惜,提出的問題觀點也更貼近保護環境的範疇。這項「溼地探索隊」課程,從學生的表現,我們觀察到學生先了解溼地功能、再經由親自實驗操作的方式加深印象,最後進入溼地現場探索體驗則更能達成環境教育學習的目標。
於汐止區長安國小執行「溼地探索隊」課程,因為是在視聽教室進行混班教學,因此以簡報說明溼地功能、溼地類型,接著學生上臺演示教學活動二「溼地功能小實驗」,最後分組前往校園完成教學活動三「溼地戶外觀察--施婆婆藥單」。此校學生於先前即有上過溼地相關課程,校內推動環境教育也多元且豐富。學生進行溼地功能小實驗時,感到興奮、好奇,尤其被選上的示範者亦有一份尊榮感,謹慎的操作實驗並展示成果,學生從實驗操作過程中瞭解不同土質對於水質過濾及保水有不同的效果。此次的課程主要為教學活動三「施婆婆藥單」,
老師事先以各種不同植物的葉子、果實、花等拼貼成一張藥單圖,並以此圖向學生說故事:「一個因為生了奇特的病使得他的長相奇特的人,為了醫好他的病來到這個地方………,施婆婆告訴他如果要醫好奇特的樣貌必須要完成這張的藥單圖。請同學們發揮愛心幫他尋找藥單上的物品,並且以團隊合作的精神當藥引完成這張藥單圖,各組完成的藥單圖如果和老師手上的藥單圖一模一樣,就能治好這個人的病………………」,老師將藥單圖展示後收起來。接著同學們分工努力記住藥單圖上的植物類別及在圖上的位置,到校園植物園區找到相對應的植物,並趕緊就地拼貼成藥單圖。在活動過程中看到學生們的運用敏銳的觀察力、專注力及超強的記憶力加上團隊合作的精神完成藥單圖。學生們對自己能夠完成這樣的作品也感到滿意、自信。
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依照現地資源規劃相關課程,也逐年依據執行情形進行調整,目前執行中的課程有下列三種課程,歡迎新北市各級學校申請。
中心的環境教育課程有:
1.「溼地探索隊」:藉由活動與實驗、探索體驗等方式,深度了解溼地的重要性、類型、功能等。
2.永續智慧夢想「家」:透過操作認識低碳建築與設計的原理。
3.瓦特歷險記-「水資源」課程:透過水資源特展尋「理」、雨水回收探索、水生植物觀察、省水實驗的引導等方式使學生成
為省水小達人。
更多資訊與訊息請上網搜尋「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網頁http://w3.sdec.ntpc.edu.tw/bin/home.php。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