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您的棲地保育
新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團員
新北市立三重高中教師 顏端佑
近年來,環境教育成為國內外推動的重要議題,但是國人雖然開啟「保育」的觀念,但整體而言尚未臻完整,最常聽到的就是物種復育,而復育成功似乎在「實驗室養殖成功」這樣的定義。新聞媒體常僅止於報導哪個單位有多少數量的復育物種,然後邀請民眾野放。然甚少關注追蹤野放後的存活率,或者討論野放物種的生存之處,是依照人類的「要求」還是物種適存的環境……牠們的去向,僅有少數的人會追蹤,也只剩這些有心人關注野放後的種種問題。
常見的、為人所知、所參與的案例,到底是成功的復育野放?還是失敗的復育野放?是宗教放生?還是宣示性的表象行為?曾見某些宗教團體倡導放生行為,大肆宣傳野放便是友善生物,既使受到環保團體的一再譴責,在無「法」可管的情況下,也只能接受左手放生右手殺生了。另外我們自認為保育的物種野放,未考量環境因素的狀況也層出不窮,若在環境尚未回復成生物原始的生存條件下,即讓生物回到大自然,在人們無知或不知情的狀況下,非但不是復育,更不是放生而變成放死了……
其實不論是復育野放或是宗教放生,這對即將進入大自然的新物種或是原本就生活在此的生物而言,生存條件都會接受非常大的壓迫與競爭。在我們極力於物種復育的同時,其實忘記最生態的基礎--生物生存空間才是保育的根本,這些生存的空間就是「棲地」。本文就教育、學校推動層面,概略介紹棲地破壞的原因,以及討論校園中棲地保育常見的誤解。
棲地就是生物生長、生活、繁殖、覓食、躲避敵害與天災的環境或地方。生物在自然的情況下,對於居住或棲息地方的選擇,這種選擇是生命的一種表現,是有法則,而非隨意或任意的。(李沛沂,2013)
微棲地觀察 原生物種栽種
台灣棲地破壞的原因
一、棲息地的破壞
由於人口密度增加,糧食需求激增,砍伐森林,開闢為農田,增建房屋、工廠、學校,為了增加作物的收成,單一作物的農耕系統成為現代耕作主流,原有多樣的動植物,在森林砍伐後,只剩了單一作物及與之有關的少數物種,同時為保障產量施用殺蟲劑,無論對於人類是否為害蟲或益蟲通通殺死,使物種多樣性大幅降低,螢火蟲大量減少即為一例。
人口越多,用水量需求越大,目前的政策,卻是大肆興建水庫來滿足用水需求。然擔心水庫淤積興建攔沙壩,造成河中許多的生物因而被攔沙壩及水庫切成不同生存的點族群。攔沙壩越多,切割族群也因地域被分割得越來越小,導致近親交配,基因多樣性的減少,最後局部的物種滅絕。
工業商業用地開發,沿海土地為興建大量的工業區或是科技園區的政治支票,土地的不法炒作,許多土地是為了政治及經濟利益上的破壞開發,而非在人與生態的平衡下進行。
多層次綠化 生態池外來物種移除
二、資源的過度利用
過度捕獵野生動物及盜伐珍貴樹種,不論用途是食用或是製作成標本,都因資源過度利用的典型實例。今天養殖技術高明的台灣,人們對食物的來源依舊停留在「野生的比較好」的傳統觀念,自今山區還是有許多獸夾,濫捕的情況雖有改善,但仍然猖獗。
三、污染
人類是環境污染中的被汙染者也是汙染源,我們都擔心污染對人類健康有礙,可是在自己受害之前,卻不為自己所做的污染行為進一步的了解改善,別說危害了多少其他的物種,人類才是受到最大的汙染危害。
四、氣候變遷
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加速了氣候變遷的成因和結果,我們無法提出明確的證據說明,人類是氣候變遷的始作俑者,但是因為人類活動及破壞,的確加速了地球氣候崩壞,種種的原因無法在此詳述。不過,很多人憂心的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遷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負面影響。
五、引進外來種
台灣隸屬生物多樣性的區域,外來種的引進實為生態保育的最大威脅,甚至成為經濟災難。例如:福壽螺、吳郭魚、巴西烏龜、美國螯蝦、沙氏變色蜥、多線南蜥等數不盡的外來種,已蔓延全島,造成無法收拾的情形。許多外來種一旦立足,便無法控制,強勢外來種排擠的狀況下,原生種無法與之競爭,導致原生種數量減少,甚至減絕無可挽回的結局。
校園農園
校園裡的棲地問題?
維護棲地由小地區做起,多數民眾對於棲地的觀念多於大範圍的保護,例如: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的設立等,才稱得上是棲地的保護,對生活周遭的小棲地營照並沒有基礎的保育觀念,登革熱等病媒蚊的棲地到是營造的不少,其實都市化的社區,小小的棲地保育,正是人口密齊集度高的台灣最需要的保育觀念,而學校的校園正是一個適合棲地保育推廣的空間。
校園內棲地保育問題觀念的導正,是我們推廣校園棲地營造的第一要務,訪談過許多學校的棲地建設,常見台灣原生物種的栽種、蜜源植物的種植、生態池的建設、哪裡有閒置空地便種植外來的台灣原生種植……等,其中筆者最無法認同的是設立封閉式蝴蝶園營照封閉的棲地教學場域。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南部的生物圈二號(Biosphere
2),經過精密生態系統的設計後,兩年後仍宣告失敗。一個被塑膠布圈圍起來的蝴蝶園,無法維持一個完整生態系統,充其量只能說是花了錢的生態墳墓。
可笑的蝶園
那麼校園內的棲地保育可以如何著手呢?以下提供若干建議,希望推動時能夠有正確的方向及方法:
一、了解當地環境
學校是為教育場域,教育教學的中心,如「了解當地環境」都無法落實,那學校要如何去指導學生進行棲地保育?還是說學校對環境的棲地保育觀念僅是生物的養殖?其實調查文史資料,才是棲地保育的第一要件,藉由文史資料了解當地環境歷史及文化,不僅深化棲地保育的基礎觀念,亦能對在地情感認同加深,
許多文史資料裡都有記載,各鄉鎮幾乎都有縣誌的相關圖書,再加上現階段台灣全國圖書館網絡已建置完成以及網路資訊發達無遠弗屆,想要了解當地早非難事,再者訪談當地的耆老保有在地文化的知識,透過訪談及調查,便能避免將自以為的棲地植入在不應該的環境中,要復育的物種實為當地的外來物種。
二、 學校棲地環境整體規劃
(一) 配合校地的利用,種植在地原生物種,多層次綠化可增加微棲地的產出,從選種、育苗、栽種都可以全校推動,進行長期多元性的課程。
(二)
校園內是否有生態池的需求?生態系統的原則是不需要人類的補充其生物生存的各項元素,如人工照明、通風、注入池水等,在不需要人類動能的消耗下能維持其生態系統運作,那麼生態池才不會成為學校的危險場域、病媒蚊的孳生地、水電費的增加系統。
三、原來引入的是外來物種?
原生物種也可能是外來物種!外來種(alien
species)是相對於原生物種來定義的,當我們很清楚原生種之後,就會知道有哪些外來物種。我們常常以「台灣原生物種」,就可以全台灣復育,台灣南北氣候之差異相當大,冬季北部寒冷多雨,南部乾燥溫暖,簡單來說一個外來物種,應該以自然生育的環境去界定,而非一個行政區域,而自然生育的環境可能由地形、氣候或是地理條件切割出隱形的屏障,例如:蒲葵是龜山島的原生植物,但是對台灣本島它就成為外來物種,新竹香山濕地的水筆仔,對於原本未出現香山濕地的水筆仔就成為了外來物種。
這些年有機會參觀了一些在復育物種有相當成效的學校,有復育魚類、螢火蟲,
獨角仙,大安水蓑衣等「可能」曾經在台灣常見的原生種。我們必須再次地提醒,若無正確的認知,復育的可能是外來物種。
在地環境解說
回饋與分享
筆者非常反對學校種植非當地有的蜜源植物來吸引昆蟲蜜源,反對的原因有它可能外來種植物,進而影響原本要遷移的路徑,如紫斑蝶,再者這附近根本就沒有以它為食的動物,倘若有,我們僅需要保有一小片的綠地,因為這些植物會自然的在適合它的土地上發芽。
這幾年參觀了幾所環境教育執行成果豐碩的學校,看到魚類復育的物種,幾乎清一色為蓋斑鬥魚,筆者不禁想問:台灣的原生魚類只剩下蓋斑鬥魚了嗎?推究其因,可能原因是蓋斑鬥魚最好養,對水質優養化忍受度高,種魚易取得,可大量捕食孑孓,用盆子裝水養隔年就能有幼魚孵化。但是大家不知道蓋斑鬥魚野放後生存率不高的狀況,筆者曾經實驗三年於四月的戶外野放,生存率在幾次的寒流後僅剩不到8%,也就是適應野外溫度變化的個體非常少。另筆者曾參訪一所近山區的小學,學校山泉水大量流進校區取之不盡,卻直接引流至校外的排水溝,校內為解決蚊蠅困擾,而將校內水溝兩端將其封閉,形成細長型的靜水環境,放入復育的蓋斑鬥魚,宣導成效為復育並消滅蚊蟲,這種謬誤的棲地保育方式,令筆者無法苟同,蓋斑鬥魚主要生活於靜態水域,蚊蠅多是如此。若將山泉水引入校內溝渠,讓溝中保持大量水體流動,蚊蠅幼蟲自然無棲地生存才是善用自然環境的生態法,本案例即是棲地保育的認知不足所造成。
台灣原生的魚類中有許多也都能適應優養化較低的魚類,如臺灣梅氏鯿,(臺灣細鯿)Metzia formosae 、高體鰟鮍Rhodeus ocellatus
ocellatus。棲息於中下游緩流的潭區以及湖沼的中上層水域,半封閉且優氧化水域,喜藏身於水生植物繁生處。雜食性,以有機碎屑、水生昆蟲、浮游動植物等為食。菊池氏細鯽或羅漢魚Pseudorasbora
parva。主要棲息於緩水流之河渠或池沼中,尤其是水生植物繁生之水域,以掉落水面之昆蟲和藻類為食。青鱂Oryzias latipes主要棲息於靜水或緩流水體表層的小型魚類,一般成群溝渠、池塘、稻田的水表層游動,對於水中溶氧及溫度的變化適應力較強。上述這些魚類都是我們台灣早年水田、水溝常見的魚類,不妨仔細尋訪牠們的蹤跡。
參考文獻
李沛沂,2013-台灣河川復育網http://trrn.wra.gov.tw/trrn/darenColumn/view.do?id=13ff1442b6d00000110a
趙榮台 2010生物多樣性概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http://www.nmmst.gov.tw/other/B132-w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