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系統中的棲地保育

虎尾科技大學講師 趙克堅

前言
   
1949年環境學大師Aldo Leopold的《沙郡年紀》開啟了人與自然間的環境倫理思維。1962年Rachel Carson女士發表了《寂靜的春天》一書,揭開了人與環境之間的競合與矛盾關係。在接下來的百餘年以來,許多關乎餘人與環境間的互動及人類文明發展下自然所付出的代價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地被提出來討論。在台灣從1986年發生在彰化鹿港的反杜邦事件也開啟了台灣在地性的環境運動,接下來1988年的搶救森林運動更是促使日後政府公布禁伐天然林的政策施行。而近二十年來許多因環境生態遭受破壞所產生的大自然反撲更是成為台灣這塊土地之痛,但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行為並沒有因為這樣的反撲而稍作停歇,成為台灣將來的隱憂!


保育策略回顧
    1982年台灣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對於珍貴稀有、頻臨滅絕的動植物及生態保育區加以立法保護。1989年野生動物保育法立法通過公布實施更是為野生動物增加了一個保護傘。但這並非台灣最早的保育法規,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於1919年公告「史蹟名勝及天然紀念物保存法」1930台灣正式實行並於1931-1932年間進行調查並提列了35項保存項目其中屬天然紀念物的有12項,動植物的有儒艮、黑長尾雉、紅樹林、毛柿及榕樹林(恆春)、熱帶性海岸原生林(恆春)、寬尾鳳蝶及華南鼴鼠等七種。以往保育觀念與策略大多在著重於個體生物的保育工作,某一物種遭受到威脅就將該物種提列為保育類,這樣的保育方式對於食物鏈越頂層的物種越是不利,我們保育了台灣黑熊但對於台灣黑熊賴以維生的食源卻加以破壞,如此台灣黑熊在無法獲得充分的食源下,也難以生存。北極熊是名列IUCN瀕臨滅絕的物種受到世界各國的保育,但它的生存條件卻是越來越嚴峻,何以如此呢?國際間不是已將北極熊列為保育的物種禁止任何獵捕行為,那它的生存何以還會面臨威脅?古諺有云:「皮之不存,毛焉附之」、「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都可以用來說明為什受保護的物種其生存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危機。保育工作不能是點也不能僅是一條線,是必須要涵蓋成一整個面才能發揮其保育功效。故將保育策略提升到以食物鏈間的連結再昇華至整個生態系統的層次,才是有收事半功倍的保育效果,換言之就是點線面間的連結變化,也就是我們在探討生態保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棲地保育」。


 

棲地環境的經營維護
    健全完整的棲地環境必定能涵養出各種須依賴此棲地環境生長的物種並形成一個生態系統,良好的棲地環境是物種所需要的生存條件。該棲地環境可以小至一個矮灌叢的昆蟲生態系大至像太平洋般大的海洋生態系都可稱為棲地。動物最大的本能就是能夠隨著外在環境變化而調整自身的生存策略,使其能夠在這競爭激烈的生物圈中永保一席之地,而無法適應或來不及轉變的物種就被自然剃除。棲地環境攸關生態系統是否健全,但其經營與維護卻是一門大學問。人在自然中的角色到底該如何拿捏才不至構成干預呢?或許有人會覺得完全不用干預因為人一但干預就不自然了,現在很多的人工池設計都採生態工法做成生態池,池中也種了很多的原生水生或濱水植物,剛開始拋石綠水構成一幅近似於自然的景色,大約三個月過去水生植物繁衍迅速很快地就將整個湖面掩蓋住失去了原本規劃的意圖。於是就產生了干預與不干預的兩難,那到底需不需要去經營維護呢?依筆者個人淺見是需要的。以往台灣平原區育生態系統完整,水草鮮美之處必然有鹿科動物會前來覓食,故水草不至於會無限制的發展,呈現出來的自然景觀是生態系統健全運作的結果。但今日我們豈能在公園中看見一隻鹿或一隻山羊覓食於其中,此時如要維持住既有的生態景觀那就比需要有其他生物去填補鹿所遺留下來的空缺,這個角色當然非人莫屬了!故在人動區塊之場域內適度的棲地維護是必要的。反之在郊野荒地地區其經營維護策略最佳方案則是放野,不佳以任何的干預並合理的取用自然資源。

            


都會棲地復育策略
    台灣在經歷四百年餘年來的開發幾乎將所有可開發或不可開發之區域都做了程度不一的破壞,而真正符合所謂經濟開發效益的土地大約在三百年前的清康雍時期就已開發殆盡。近年來在高度都市化的過程中更是壓縮了許多平原淺山生態系物種的棲息空間,也迫使這些生物必須在都市叢林中去尋找一塊該物種的生命綠洲。近年來我們在都市綠地(帶)中時常可見黑冠麻鷺、夜鷹、五色鳥、翠鳥、樹鵲、喜鵲、紅嘴黑鵯等等,甚至於紅尾伯勞島過境鳥類都可以在都市中發現它們的蹤影,然而這樣的現象帶給我們一種警訊,這些動物們已經被人類開發的腳步逼上絕路在退無可退的困境下只好選擇在都市中尋找窄隘的棲息環境。而在都市裡的公園綠地設計大多是以人為主體來做規劃設計,而忽略了這些被我們侵占棲地的動物,如果在都市的各項規劃設計中能夠提供與這些生物些許不受干擾的小區塊棲地環境,讓他們可以安心無慮的生活繁衍那對於平地的生態系將是一大福音。

   

    大區塊的棲地環境營造必須要由政府來經營主導如公園、園道、河川等可提供予以中小型哺乳類生態系統作為棲息區使用並適度透過廊道的規畫使其能在各區塊間遷徙,甚至串聯到郊野生態系中。而在都會區中的小區塊型的鄰里公園或是社區中庭在規劃上就可以盡可能地提供小棲地生活空間給生物生存棲息使用。一般民間的環境友善生態系統規劃無法用大尺度的角度來達到生態系統健全的目的,但可以從小型目標物種的維生生態系統棲地環境建構的角度來參與生態環境復育的工作,如從生物棲地環境營造的角度來檢視個案開發規模,要達到一個小型生態循環的維生系統並不容易,尤其是都會區系統更是被道路切割得支離破碎,對一般地面活動型的動物而言很難有較大族群的發展,甚至對族群生存而言是一大威脅,縱使規劃所謂的生物廊道也常常因規畫不當而失敗,況且都會中的生態廊道規劃涉及層面甚廣恐非一般民間有能力負擔。故一般而言在都會區依民間的能力要建構所謂生態系統幾乎是不可能。但如以在地目標物種(小棲地需求)依其環境需求特性進行棲地環境營造之工作,將庭園景觀設計導入生態環境營造,進而營造出以該目標物種為主軸之維生生態系統,似乎是比較可行之方案。

 

生態系統交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