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教育融入教學活動設計─坡地災害
新北市環教輔導團研究員 焦妮娜
一、課程主題:我家屋後有山坡
二、設計理念:
由於全球暖化造成環境災害層出不窮,環境教育議題已成為全球重要的話題,坊間也出現了許多環境教育相關的多媒體影片;「透過視聽媒體而獲得「親切感」的代替經驗,是間接獲得的,具有「真實感」(王鑫,2010)。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環境教育網站製作人 David de Rothschild 也曾說過:只是口頭告訴孩子他會忘記,讓他看見他才會記得,讓他參與他才能真正了解。
依據上述的理論基礎,希望透過環境教育多媒體影片與動畫畫面,提供學生看見「真實環境」的代替經驗,讓學習者看見,以喚起他的感動,讓他有感同身受的體驗,喚起對環境問題的覺知。以生動逼真的動畫讓學生認識土石流,建立有關土石流的基本知識,對切身的環境問題有更具體的認識和了解。透過動手操作的簡易雨量筒檢測器和土石流模擬實驗,讓學生認識大雨下不停對居住環境可能造成的危害,藉由「土石流遊戲網」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會預想如何在災害中保護自己。期望透過這個教學活動,能夠更落實環境教育的教學目標─從覺知到知識到正確價值觀建立,進而能有實際的防災防洪參與行動。
三、教學對象分析:
國小三、四年級學生。
四、教案設計架構圖
五、教案流程架構圖
六、教案設計
單元名稱 |
我家屋後有山坡 |
設計者 |
焦妮娜 |
||||
適用領域 |
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健體 |
適用年級 |
國小中年級 |
||||
教學節數 |
3節 |
||||||
設計理念 |
1. 透過環境教育多媒體影片與動畫畫面,提供學生看見「真實環境」的代替經驗,讓學習者看見,以喚起他的感動,讓他有感同身受的體驗,喚起對環境問題的覺知。以有趣的動畫讓學生認識土石流,建立有關土石流的基本知識,對切身的環境問題有更具體的認識和了解。
2. 透過動手操作的簡易的雨量檢測器和土石流模擬實驗,了解因氣候變遷造成「大雨下不停」對居住環境可能造成的危害,藉由「土石流遊戲網」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生學會預想如何在災害中保護自己。
3. 藉由動畫建構知識,動手操作的實際體驗,預想危險並學會保護自己的一系列教學活動,落實環境教育的教學目標─從喚起覺知到知識到正確價值觀建立,進而能有實際的防災防洪參與行動。 |
||||||
相關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
自然與生活科技: 1-2-2-1運用感官或現成工具去度量,做量化的比較。 2-2-4-1知道可用氣溫、風向、風速、降雨量來描述天氣。發現天氣會有變化,察覺水氣多寡在天氣變化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6-2-3-2養成遇到問題時,先試著確定問題性質,再加以實地處理的習慣。 綜合: 4-2-1 探討生活中潛藏的危機,並提出減低或避免危險的方法。 4-2-3 辨別各種環境保護及改善的活動方式,選擇適合的項目落實於生活中。 健體: 5-2-1覺察生活環境中的潛在危機並尋求協助。 5-2-2判斷影響個人及他人安全的因素並能進行改善。 |
||||||
環境教育議題能力指標 |
2-2-2認識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探究可能的改善方法。 4-2-2能具體提出改善周遭環境問題的措施。 4-2-3能表達自己對生活環境的意見,並傾聽他人對環境的想法。 5-2-2具有參與調查生活周遭環境問題的經驗。 |
||||||
融入領域與單元 |
自然與生活科技 1.(康軒版)三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認識天氣 2.(翰林版)三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生活與天氣 綜合 1.(康軒版)三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應變快易通 2.(南一版)三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我的環保行動-環境守護者 健康與體育 1.(康軒版)四年級上學期第一大單元:危機總動員。四年級下學期第一大單元:大地的生機 2.(翰林版)四年級下學期單元六:危機總動員 |
||||||
教學目標 |
1.透過多媒體教材提供學生看見「真實環境」的代替經驗,以喚起學生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覺知保護環境的自身責任。 2.能使用五官察覺環境中可能發生的災害,說出災害的名稱和應變方式。 3.能敘明大雨可能造成土石流災害,並了解其發生的原因與可能造成的危險。 4.透過寓教於樂的教學過程,預想各種問題解決,讓學生習得災害應變技能, 並建立環境保護的正確價值觀與態度,進而有防洪應變的行動。 |
||||||
第一節:山坡下的家
|
教 學 活 動 流 程 |
時間 |
教學資源 |
教學評量 |
|||
(一)引起動機 1.配合「我家住在山坡地」簡報,讓學生一起來唱「我家門前有小河」歌曲,讓學生發表:住家後面有山坡可能發生什麼災害。 2.配合簡報的城市、鄉村、山區村落等圖片,請學生想想看「我家住在哪裡?」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我家住在哪裡? 1. 到防災數位網觀看「台灣的坡地災害」互動動畫,讓學生了解坡地的相關知識。 2. 到土石流防災親子網「土石流學堂」了解台灣最常見的坡地災害土石流的定義與成因等相關知識。 3. 觀看「阿忠布袋戲」和「石頭家族」影片,對土石流有更多的了解。 活動二:我家住在山坡地 1. 配合教師自製「我家住在山坡地」簡報,讓學生了解山坡地可能發生的環境災害。 2. 配合「我家住在山坡地」簡報,讓學生認識山坡地住家的危險,以及造成坡地災害的可能因素。 (三)綜合活動 發下學習單(1)「我家住在山坡上」,讓學生當作回家作業。 |
40” |
1. 土石流防災親子網多媒體影片 2. 教師自製教學簡報 3. 教育部編防災教材 |
1.教材習題撰寫 2.口頭發表 3.測驗題搶答互動遊戲
|
||||
第二節:大雨一直下
|
(一)引起動機 1.觀看簡易雨量測量筒製作影片。 2.學生分組準備製作材料。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淅瀝嘩啦下大雨 1. 教師放映土石流形成要素(51秒)的影片,讓學生了解大雨和土石流的關連。 2. 教師配合影片詳細說明雨量測量筒製作方式,學生分組動手操作,製作DIY雨量測量筒。並指導學生測量的方式。 3. 教師說明當24小時累積降雨量到達150M毫米(15公分),或上升速率超過每小時15毫米時,就是雨量過大有可能發生土石流,要提高警覺。 活動二:土石流真可怕 1. 觀看華山地區土石流模擬影片(1分16秒)。 2. 觀看土石流模擬現場影片(2分13秒)。 3. 師生一起用透明方盒、黏土、木板、紙製小房子、植物等製作成模擬山坡地。 4. 師生一起進行土石流模擬情景實驗。 (三)綜合活動 1.教師提問,學生口頭發表有關土石流發生的原因及注意事項。 2.全班進行土石流防災趣味考驗網搶答比賽。請學生進行分組搶答遊戲。 |
40” |
1. 土石流防災親子網多媒體影片 2. 實驗透明長方盒、黏土、木板、紙製小房子、植物 3. 防災互動遊戲網教學資源
|
1. 口頭發表 2. 製作雨量測量筒 3. 土石流模擬實驗 4. 土石流機智網搶答遊戲
|
|||
第三節:防災小超人 |
(一)引起動機 1.師生一起討論住家房屋不應該蓋在哪些地方,做土石流自我防範檢查。 2.觀看如何防範土石流,讓學生了解土石流災害發生前可能有的徵兆以及疏散避難呼救的方法。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別讓山爺爺哭泣
1.請學生分組進行「臺灣的地形」互動網路遊戲,讓學生對台灣地形有更清楚的認識。 2.觀看防災數位平台「山地開發」多媒體影片,了解如何做山坡地的水土保持,才不會讓山爺爺哭泣。 3.學生口頭發表,想想看要怎樣保護環境,以避免環境災害日益嚴重。 活動二:我是防災小超人 1. 教師帶領學生認識防災避難用品,並用投影片show出「防災避難用品大集合圖」,將學生分組,各組領取防災用品小圖卡及「防災用品海報」一張,教師開始計時請各組學生比賽,看看哪一組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最整備的防災用品,完成海報。 2. 選出最眼明手快的防災小超人及防災小組,由學生口頭發表說明防災用品用途。教師發給優勝獎牌。 (三)綜合活動 1.師生一起進行土石流避難大作戰遊戲。 2.發下教師自製學習單(2),統整本次學習成果。 |
40” |
1. 防災數位平台及防災親子網多媒體影片 2. 小林村土石流災害新聞影片 3. 防災數位平台教學資源 4. 防災用品小圖卡及防災用品圖海報 5. 教師自製學習單
|
1.防災小超人遊戲比賽 2.口頭發表 3.學習單撰寫
|
|||
參考資源(網站或書目等) |
1.土石流防災親子網(http://246kids.swcb.gov.tw/school01.html) 2.防災教育數位平台(http://disaster.edu.tw/content/resources_07_3.htm) |
學習單1 |
學習單2 |
「我家屋後有山坡」自製簡報(點入可看見完整簡報) |
「我家屋後有山坡」教案及學習單(點入可看見完整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