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步道手護山林

受訪者/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

訪談/王瑞芬、羅惠方

撰稿整理/王瑞芬、羅惠方


 

千里步道協會是由推動教改的黃武雄老師、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徐仁修老師以及文化界的小野老師,三位不同領域的人於2006423日共同倡議成立的。其主要內容是希望串聯環島的步道路網,讓臺灣人們能用低碳交通方式,在路網上安全的移動。路網最低綱領是確保人的自然路權,最高綱領是希望步道沿線的美麗風光可以永遠的被保留,讓每個人可以透過慢行的方式深入社區,到臺灣非常漂亮的地方旅遊。因此針對這幾年來發生過的環境議題,譬如美麗灣事件、阿朗壹古道開闢公路事件,協會透過聲援或是自己主導的方式,希望盡力搶救這些美麗的風光。

這樣的思維並不是用開發來讓更多人到這些地方旅行,而是希望能有更多人透過慢行的方式,共同關心步道沿線的美麗風光、景觀、地質、文化,讓步道特色可以被保留下來。我們的路網刻意避開了大馬路,選擇能夠使用走路方式踏入社區的小路,如此可以停留比較久,對社區經濟、小民經濟才會有所促進。〈延伸閱讀:民視異言堂-1-手作步道大有學問〉。

環島路網主要幹道已在2010年串聯完成,分成山線、海線以及屯線(就是平原線西南平原),全長為三千公里。路網串聯完成後,協會接著開始進行步道路網活化工作,讓更多人了解千里步道協會的理念,並且多使用慢行方式環島。協會的步道守護工作有兩項重點工作,分別為示範區跟手作步道這兩項。不管是手作步道還是示範區,第一個溝通對象是當地政府,接著是當地居民,由我們扮演溝通角色,這三方缺一不可。

我們有兩條示範區步道,一條在宜蘭、另一條是臺南山海圳步道,這兩個案例有點不太一樣。宜蘭的案例是我們直接跟當地的居民溝通,希望能讓一段長度約1.4公里的步道,限制外車進入,並去除光害、除草劑以及水泥護欄等三項「鄉野三害」。這條步道並不是社區居民進出的主要道路,旁邊還有一條平行的主要道路,我們努力傳達不要「鄉野三害」的概念讓居民知道,農民也會表達想法,例如我們希望縮減路幅,刨掉步道兩邊的柏油重新種樹,但農民會發表很多不一樣的聲音:包括農機要進出,農作物怕遮蔭,所以農田旁邊有樹會造成收成減少,但彼此也有共同觀點,例如農作物怕過多照射光害,農民會在路燈下自製黑色遮板,避免路燈直射作物,但會影響夜間外出安全。於是我們邀請專家共商解決方案。我們願意花很長的時間溝通,也許一開始並非每個人都認同,但是在溝通過程中會共同討論出雙方皆可接納的做法。這項工程最後是由宜蘭縣政府發包,我們希望爭取當地人支持後才發包工程,如此才可能永續經營。

臺南山海圳綠道是由當地臺南社區大學發起,其為臺南市政府的政策之一。臺南社區大學因為認同千里步道的理念,所以邀請我們共同合作。臺南社區大學在地長期經營,台江分校將課程選擇開在社區的大廟裡,引進非常多的觀念:包括河川守護、藥草植物園區等。他們已經耕耘了一段時間,凝聚部分社區的共識,即使如此,還是花很多時間去溝通這件事。


我們在國道八號下號召當地兩百多人,花了四天做了一條手作步道,當日市長也親自動手做。我們希望透過邀請社區居民共同栽種綠道旁植物的方式,聯繫社區居民與步道的情感,以建立家園與這條步道的關聯性〈延伸閱讀:全國第一條手作步道 台南山海圳〉。

手作步道有許多環境教育的意涵,並不是三千公里的環島步道都是手作。手作步道講求因地制宜,現地取材,需要施作者對現地環境細微的觀察與通透的了解,才能決定修整的方法。我們透過手作步道這項媒介跟社區、大眾對話。目前台灣許多社區既成步道或山林步道,面臨水泥化、硬鋪面、工程化等威脅,我們希望透過溝通讓社區民眾瞭解,並非只能倚靠開發道路才能帶來經濟利益,有其他既能保留在地特色也能為社區帶來經濟利益的方式,例如工作假期模式可以吸引遊客到社區進行生態旅遊。臺灣是有遊客願意自掏腰包在專業人士帶領下,捲起袖子一起守護環境,這樣的方式可以直接參與公共空間形塑,比只是阻擋政府開發或是僅僅是倡議更簡單,我們提出的替代方案,超越01的更好的可能性。

阿塱壹步道是我們2006年剛開始探查時的南部第一條步道。2006年那段步道還沒有沖蝕溝,但是2009年古道調查時發現,因為太多人的行走,已走出好幾條溝,且短短幾年內的測量發現,每年深度越來越深。 2010年更因開路的議題讓阿塱壹古道聲名大噪,一天湧進超過一千人次的遊客,於是我們召集很多團體來討論解決方法,否則不用等到公路開發,光是這麼多人的踩踏,景觀就會被嚴重破壞。

剛開始屏東縣政府研議申請阿塱壹古道為自然保護區,並協助當地人建置生態旅遊,原本大家有些排斥,但是因為可能可以賺錢,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情來上解說員培訓、生態旅遊、工作假期的課程。另外,我們讓當地人評估民宿、用餐、交通接駁等在地資源,成立產業發展小組,不論居民支持或反對開路,先讓參與產業發展小組的居民依照自身現有資源分組做做看。

第一次舉辦工作假期時,當地沒人相信會有人花錢來從事維修步道這項辛苦的工作,尤其是氣候條件如此惡劣的阿塱壹古道。後來真的有遊客願意自掏腰包,花錢搭乘交通工具到旭海、用餐及住宿,再進入阿塱壹從事連當地人都認為很辛苦的古道修築工作。幾次工作假期之後,當地人觀察到發展生態旅遊真的有其經濟效益,而後屏東縣政府繼續委託原住民工班利用漂流木將剩下的沖蝕溝復育工作完成,步道完成後不僅很好走,又因使用現地材料,完全沒有破壞當地景觀。


當時運用工作假期方式引導社區參與生態旅遊,讓當地居民理解光是開路在路邊擺攤賣農產品是賺不到錢的,公路雖方便,每天有一千多人經過他們社區,但卻不一定停下來消費。阿塱壹古道已劃設自然保護區,並且進行遊客總量管制及須聘請解說員的配套措施,旭海社區各種生態旅遊服務也有回饋產業發展小組的機制,因此能夠維持當地生態旅遊產業的運作,甚至當地還逐漸發展出不同的特色主題生態旅遊遊程,這就是讓自然保育與當地經濟利益結合的案例。〈延伸閱讀:原住民新聞雜誌-Marcharn之旭

在每次的手作步道,我們都很重視分享。記得有次參與手作步道的是家扶社工員們,他們的任務是完成一段很長的砌石駁坎。工作結束後,他們分享砌駁坎、排石頭當下所想到的事情,其中有個人分享:「我們沒辦法決定所拿到的石頭尺寸、形狀,但我們在疊石頭的過程中會善用石頭不同的面,將這些石頭放在適當的位置固定好,最後可以疊出一道非常漂亮、平整的駁坎。」這過程回饋到擔任社工這個領域裡,他覺得小孩子就像石頭一樣,沒有一位小孩是長不好或長不對的,只是有沒有把他放在適當的位置上。

這位社工的回饋讓我想起去年的12月初,我們在屏東的舊達來跟排灣族部落共同手作辭職坡古道。當時有一位帶領高關懷學生進行藝術治療的老師,他來參加我們的工作假期。當天的任務是排石頭,他也回饋了類似的想法。他發現每一顆石頭都很有個性,當石頭擺在對的位置上,整體拼起來就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畫面。我們不應該去斧鑿小孩子,而是應該思考如何找出他的特性,也許高關懷的小孩在社會、家庭中被形塑成遠離自然,就像水泥步道一樣,他的工作就是如何讓水泥步道逐步的恢復天然的過程,如何把青少年心裡面的水泥去除,讓他重新變得自然、質樸。

在排石頭的歷程中,這兩個教育者不約而同地產生了非常有趣的想法。其實參與手作步道,對每一個不同的人都會產生不一樣的影響,每個人回饋的思考非常不一樣,上述例子是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發揮的功效,手作步道就是大家一起創造故事。


中小學生能夠參與山林教育的其中一種方式是手作步道。我們曾與荒野保護協會炫蜂團合作進行手作步道,所挑選的工項是屬於比較簡單的手作步道工程。小朋友能力很強,能夠完成很多事,甚至可以推著獨輪車搬運碎石。只是我們在進行工作時無法顧到很多位小孩,所以手作過程需有家長參與確保安全,另外須提醒的是交付給學生的任務也要符合他的能力。記得有次要與基隆家扶工作人員合作,因我們先前未辦過大學年紀以下的學生營隊,所以為了舉辦這次營隊,我們和家扶中心的工作人員討論了許多細節及充分準備。當日他們出動許多工作人員及家長,我們則依每一位學生的狀況,安排了適當的工作內容給他們,原本擔心的狀況都沒有發生,反而是效果非常的好。例如,有位過動的學生,我們安排他拿工具,並在一旁小心觀察。我們觀察到他會一直在步道上穿梭,努力的執行我們派給他的任務。我們下挖掘指令,他就會一直勤奮的想要完成挖掘,一整天下來,他的精力在步道上不但不會讓他變成是個問題,反而成了非常有力的貢獻。這也呼應先前所提到將石頭放在適當位置上的概念。〈延伸閱讀:我愛手作步道福州山手作步道

中小學生參與山林環境教育也可以用另外一些型態來帶領他們認識步道。我曾經在貓空帶領進行認識步道的活動。當時大家共同設計六站讓學生闖關,由家長擔任關主。這些關卡主題分別與步道的歷史、人類使用古道的方式、步道的施作方式、觀察步道地勢地形等相關。例如讓學生打赤腳挑扁擔,體會踩不同鋪面及階梯高度設計的奧妙;透過邊坡及路面材質觀察比較,發掘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透過這樣的關卡體驗,學生才能完整深刻的認識步道,對於步道的認識才不會只停留在知識面而已。我也曾設計過室內的活動,讓學生相對坐成一排,雙腳伸直打開,與對向小朋友交錯平放,就當成是步道,再找一位小朋友踩過這條步道。之後,和小朋友討論擔任步道時的感受以及走在步道上的心情。讓學生交換角色更容易同理,也才懂真正的尊重。


目前協會努力的方向是辦理示範性工作假期,讓大眾比較清楚手作步道的精神與方法。有些學校引導學生參與手作步道學習,有很好的成效,例如台灣大學、暨南大學、清華大學、中原大學,然而有些學校老師出於好意,但將手作步道強制設定為服務學習,學生並非自願,所以意興闌珊應付被交付的工作,造成反效果。若是自願報名參加的學生,動力極強,不僅能積極完成任務,也會提問發揮創意解決問題。被強迫來的學生們即使部分人在動手做的過程中發現樂趣,開始積極提問,卻反而成為同學嘲笑的對象,意願低的學生除了不願動手做,甚至不斷挑戰工作人員。我們期待學校如果規劃學生進行手作步道課程,應該將手作步道的意義、工作內容、住宿條件等讓學生清楚後,讓學生自由選擇報名參加,會有更好的環境教育效果。〈延伸閱讀:輔大生命力新聞--「手」護土地打造自己的千里步道

工作假期另外一個會產生的問題是,公部門在運用志工時,有時會先預設志工們缺乏專業,能夠完成的任務有限,所以交付比較單調、無挑戰性的工作給志工,讓參與者無法真正從其中獲得成就感。千里步道舉辦的工作假期,會帶領學員解釋步道遇到的環境課題、要解決的問題、討論與說明解決方案,然後由專業的老師帶領、適當分工、共同完成與周遭自然融合一致、符合在地歷史文化的步道,如果勘查時即發現原本工程式的步道設計錯誤,即建議改掉或另找路線施行手作步道,而非開出彌補錯誤設計的工項讓志工機械性的回填碎石、釘止滑條等乏味工作。志工在專家的帶領下運用傳統工法,學習步道的歷史故事,這些課程是激勵志工進行工作假期的重點,參與者從未砌過駁坎,在專家帶領下親手完成一道駁坎,這樣的過程才能產生成就感。〈延伸閱讀:人與自然的雙向療癒

P_20150212_144107

等民眾觀念成熟後,協會希望促成步道發包工程能以手作步道理念為基礎來進行,這是較為困難的工作。未來針對林務局管理的山林步道,我們計畫成立綠質步道獎,以是否符合手作步道精神為評鑑標準,將工程步道納入評鑑,鼓勵接近自然的工法。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創造屬於你我的手作步道故事,讓手作步道,成為重新連結人與自然的臍帶。


延伸閱讀

1.綠色幸福學-千里步道

2.「手」護土地創造自己的千里步道

3.我們的島第778-步道心革命

4.我們的島第767-步道深呼吸

5.大愛--小人物大英雄報導

6.台灣山岳第116-原味感動•在砂卡礑

7.台灣山岳第118-琅嶠卑南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