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往直潛

-從浮潛運動談和美國小浮潛安全教育

 

新北市和美國民小學 總務主任 黃家裕


 

前言

    和美國小為新北市海洋教育資源中心,民國97年開始,負責新北市國中小海洋教育推動,透過辦理多元有趣海洋教育宣導與體驗活動,以培養本市學生親海、知海、愛海情操。

    其中廣受歡迎的體驗活動即為浮潛運動。浮潛活動,並非一般人想像僅是到海邊戲水,仍具有危險性,必須學習專業技能,具備水域安全常識,才能降低危險發生機率,享受浮潛的樂趣。此外,浮潛運動除能鍛鍊體魄外,更能訓練挫折容忍,培養挑戰自我的勇氣,是一項對學生身心極有助益的運動。以下簡單說明浮潛運動的裝備、基本技能與安全守則,並介紹和美國小如何推動浮潛安全教育及其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其一  浮潛運動

何謂浮潛

    一般人認為戴上面鏡、呼吸管,穿上蛙鞋,在海中漂浮就是浮潛。事實上,所謂浮潛(skin divingsnokeling diving),指的是在開放性的水域(可看到天空),從事海面下深度5公尺內,上升、下潛或漂浮的活動,而且下潛時僅憑肺中的空氣,不攜帶氧氣瓶。一般人所謂的浮潛,僅能稱為浮游。

    由於海洋與游泳池環境差異極大,精通游泳四式,在游泳池具有游五千、一萬公尺的能力,無法保證從事海洋運動的安全。因海洋屬開放水域,海中有潮汐、暗流,易受天候影響,如果不瞭解漲退潮時間與特性,遇到退潮,就算是游泳高手,想要游回岸邊,也是極為吃力與危險。

    此外,海洋潛藏許多危險,如海中有危險的生物,海岸邊粗糙的岩石,還有強烈的紫外線等,都是從事浮潛運動時須注意的。

 

 浮潛是一項有趣但需注意安全的海洋運動

 浮潛裝備

    在許多媒體報導或電影中,常見許多人僅穿著面鏡、呼吸管、蛙鞋,所謂浮潛三寶,就在海中快樂悠遊。但實際上在臺灣,此種情況並不鼓勵,主要原因是在海邊或海中仍潛藏許多危險的地形或生物,容易造成許多傷害。海邊的岩石上有濕滑的海藻與銳利的貝類,下水或上岸時,容易滑倒或遭割傷,海中有水母等海洋生物,容易造成螫傷,需要更多裝備來保護我們的身體。因此,一般從事浮潛活動時,尚須穿著潛水衣、防滑鞋、救生衣、手套等裝備,能瞭解裝備特性與熟練的穿戴,對浮潛的安全性有決定性的影響。

以下簡要介紹浮潛常用裝備:

 

 

1.       面鏡、呼吸管:浮潛使用的面鏡與一般游泳池面鏡不同,差別在游泳池面鏡僅包住雙眼,浮潛用面鏡則將雙眼與鼻子一起包住,呼吸全靠嘴巴以呼吸管呼吸。面鏡、呼吸管是浮潛活動極重要裝備,面鏡可讓你看清水中景物,呼吸管則讓你能在水中透過呼吸管呼吸。在材質方面,多採柔軟不變形的矽膠,面鏡鏡片採強化玻璃,有近視者可選擇有度數的面鏡,但因水中折射的因素,面鏡度數要比實際度數減少。

2.       防寒衣主要是保護身體和四肢,不受鋒利的礁石或貝類割傷,在水中不受水母螫傷或減低其他生物的傷害,能增加身體在水中的浮力及防寒效果,避免陽光中紫外線直接照射皮膚。

3.        蛙鞋、防滑鞋:蛙鞋主要作用在增加踢水面積,提高前進速度。防滑鞋主要作用則是在岩石或海岸邊行走時不易滑倒。

4.       救生衣:能提供足夠的浮力,使人浮在水面。在水中如發生抽筋或其他緊急狀況,在身穿救生衣情形下可浮在水面上慢慢處理或呼救。

5.       手套:在下水浮潛或潛完上岸過程中,常需扶著礁石在岸邊行走,礁石上附著許多鋒利的貝類,戴上手套可避免雙手遭劃傷。在水中可避免割傷或遭海洋生物咬傷或刺傷。

 

救生衣

手套

                   


浮潛基本技能與安全守則

想要安全的浮潛,必須熟練基本技能,並恪守安全守則,才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危險,提高浮潛的安全性。

浮潛基本技能

1.        陸上:包括面鏡穿戴、調整鬆緊、面鏡除霧、如何咬呼吸管、呼吸管調整、潛水衣穿脫、救生衣穿脫、裝備檢查。

2.        入水法:岸上入水法、水面入水法

3.        水中:面鏡排水、呼吸管排水、蛙鞋穿脫、如何踢蛙鞋、蛙鞋缺一浮游、立泳、仰漂、俯漂。

  

仰漂                                            俯漂

浮潛安全守則

1.    認真學習浮潛相關技能與正確穿戴裝備。

2.    在合適的天候與浪況下,在安全的水域從事浮潛。

3.    有專業浮潛教練帶領,絕不單獨從事浮潛。

4.    注意防曬,避免紫外線傷害。

5.    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形下才進行浮潛,有心臟病、腎臟病、癲癇症、氣喘、高(低)血壓或糖尿病者,請勿浮潛。

6.    浮潛時若有任何身體不適或其他緊急狀況,立即反應,不要忍耐或硬撐。 

    事實上,浮潛是一項老少咸宜的運動,只要約小學三年級以上即可從事,極適合在中小學推廣,是能有效鍛鍊身心的活動。學童能親近海洋,認識海洋,進而喜愛海洋,終能保護海洋。


其二  和美國小浮潛安全教育 

推動緣起

    和美國小位於新北市貢寮區龍洞社區,前臨龍洞灣,灣內平靜無波,為北臺灣著名浮潛、潛水勝地,是學校進行海洋教育最佳場域,也發展出豐富多樣的海洋教育課程,但卻幾無海洋運動課程,主因是大部份家長從事漁業,瞭解海洋的危險,不希望孩子接近海洋,學校規劃的親水課程,參加者寥寥可數。

    海邊的小孩卻只能望海興嘆,沒下過水,沒搭過船,對海洋也一知半解。但禁止的結果只是造成愛玩水的孩子偷偷下水,反而更可能發生危險。

    民國87年,許多家長開始反思,讓孩子親近海洋、認識海洋,是否才能減少危險發生。便向學校倡議,並於當年度共同參與規畫,創辦浮潛畢業典禮,並將海洋運動納入學校本位課程,此即和美國小推動浮潛課程的起點。

平靜無波的龍洞灣


 

安全優先的浮潛教育

    經過多年課程發展,學校發展出以「龍洞灣海洋教室」、「龍洞岬生態學習步道」、「漁村人文風情」三大本位課程主題,浮潛課程即屬於「龍洞灣海洋教室」主題內容之一。

    和美的孩子學習浮潛是從三年級開始,首先進行學科課程,學生先學認識海洋的環境,包括海洋潮汐、氣候、海洋危險生物等,瞭解海洋與游泳池或溪流環境的差異,游泳能力不等於浮潛能力,不可仗勢游泳能力強,而輕忽海洋的危險。

    其次是學習浮潛原理、浮潛裝備認識、維護與穿戴技巧,學生會先在水深僅及膝的兒童池,於水中操作各項浮潛技能,如裝備檢查與確認、著裝練習、面鏡、呼吸管穿戴與排水,以瞭解各項裝備的運作原理。

    到了高年級後,學生到約二米深的海水游泳池中,學習進階的浮潛技能。在踩不到底的海中演練浮潛技能,在心理上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必須先克服心理上對海洋的恐懼。許多學生在兒童池能輕鬆完成的動作,一到踩不到底的海中,常常變得手足失措。因此在高年級的課程中,除了浮潛生理技能的提升外,更要讓學生習慣真正大海的環境,以提高從事浮潛的安全性。 

室內課-認識浮潛裝備

學生專心聽教練講解動作要領

 

危機應變的浮潛教育

    危機狀況的判斷與應變能力也是學習重點。首先,學生要避免輕忽的態度與行為,如在水中嬉戲,不聽從教練的指示或脫隊到指定範圍外活動等。其次,要熟練突發狀況應變程序,如面鏡遭他人踢落、蛙鞋鬆脫掉落、嗆水、抽筋、同伴發生危急狀況等,一旦危險發生,才能做出最適反應。

    體力或特定部位肌力的鍛鍊也至關重要。浮潛時穿上蛙鞋,因需使用不常用到的肌肉,踢水不到十分鐘,往往腳板或小腿就會抽筋。因此需針對學生特定部位的肌力與體力加強訓練,才能對抗、脫離危險環境,或延長待救時間,提高獲救機率。

    學生也需學習防患危險於未然,每次下水前,先考量客觀環境,如下水的時間、地點、同伴、潮汐、天候等,也會檢視自己身體狀況,並確實做好裝備穿戴與檢查。下水後,隨時保持警覺,注意週邊環境的改變、自我與同伴的狀況,並避免逞強,才能應變各種情況。

至海中實地演練突發狀況

 

品格涵養的浮潛教育

    學習浮潛的過程中,學生需克服身心的考驗,如生理上須忍受體力的負荷、嗆水的不適、暈浪、抽筋。心理上,則須具備忍受重複練習的枯燥、承受失敗挫折的耐力、挑戰未知大海的勇氣及與關照他人、合作互助的能力等。孩子在練習過程中,在品德心性上有顯著的提升與精進,養成不怕苦不怕難,挑戰自我極限的好品格,也讓他們在其他領域的學習上,有所幫助。

學生要能忍受辛苦訓練

 

自我實現的浮潛教育

    從三到六年級,每位和美學生皆依照學校訂定的浮潛能力學習目標(附表一),循序漸進的完成各階段的學習目標。每次上課時,會紀錄每位學生學習進度,到六年級時,才能具備參加海洋畢業典禮的能力。

   每年的畢業典禮,可說是畢業生在和美國小學習浮潛課程的最終考驗,但也是展現學習成果的最佳舞台。學習過程中,許多孩子從設定目標、挑戰自我,最後在畢業典禮場上自信、勇敢、堅忍的表現,不但感動了老師、家長與來賓,也證明了自我,完成自我實現,成為名符其實的和美小勇士。

畢業生驕傲的展示和美小勇士講座

 

環境關懷的浮潛教育

    和美國小的浮潛課程,也融入對海洋環境保護的議題。在龍洞灣中浮潛,最能深刻感受海洋的環境變化,孩子有時候會反應「今天的水好清澈」、「今天的水好混濁」,老師或教練也會機會教育,讓學生學到環境破壞多來自人為因素,將環保意識深植於他們的觀念,並轉化為實際行動,如到海岸淨灘等,將環保意識落實於生活中。

   

龍洞灣淨灘活動

 

    歷經多年的發展,和美國小的浮潛教育已成為學校亮點,浮潛讓校外的人看見和美,驚艷和美,讓校內的人認同和美,喜歡和美。扭轉了家長、社區民眾對海洋的看法與對待海洋的態度,也讓和美的孩子個個都成為名符其實的海洋知識小達人與海洋運動小勇士。

 

畢業生勇敢的躍入龍洞灣


 

附表一   和美國小浮潛課程學習目標

年級

學習目標

認識浮潛三寶

1.認識浮潛三寶:面鏡、呼吸管、蛙鞋。

2.教導學生如何正確的使用浮潛裝備。

3.學習完整正確的穿著浮潛裝備。

 

水中的小水母

1.穿著裝備,在教練的指導下練習水面漂浮。

2.能夠獨自在水面上漂浮。

3.練習打水在水面上漂浮前進。

4.能在教練的帶領下,進行浮潛活動,體驗浮潛樂趣。

認識浮潛裝備

1. 介紹浮潛活動。

2. 說明泳池與開放性水域的差異。

3. 浮潛器材及佩帶方式。

4. 著救生衣自然仰漂。

5. 練習使用呼吸管呼吸。

6. 配著浮潛用具進行漂浮。

 

浮潛基本技能

1、  能自行仰漂。

2、  浮潛踢水練習。

3、  浮潛踢水,教師引導前進。

1)自行仰漂在水面1分鐘。

2)浮潛踢水前進20公尺並折返。

3)水面浮潛尋寶遊戲。

浮潛危險狀況排除

1. 說明浮潛注意事項。

2. 急難救助解說與實做。

3. 複習浮潛器材及佩帶方式。

4. 練習救生衣自然仰漂。

5. 練習呼吸管排水。

6. 練習面鏡排水

 

浮潛進階技能

7. 能於海中自行俯漂3分鐘。

8. 複習浮潛踢水練習。

9. 浮潛踢水,教師引導前進。

1)能自行仰漂在水面3分鐘。

2)浮潛踢水前進50公尺並折返。

10.穿蛙鞋踢水。

 

水域安全常識

1. 說明水域安全注意事項。

2. 浮潛裝備認識進階。

3. 熟練面鏡除霧、面鏡排水、呼吸管排水。

4. 浮潛踢水前進進階(單腳穿蛙鞋)

 

拋繩袋練習

5. 拋繩袋裝備說明。

6. 拋繩帶練習。

7. 能利用拋繩袋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