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環境教育推展之方向〜
專訪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系主任顏瓊芬
特聘教授
訪談與資料整理:
環教輔導團團員、新和國小教師 林麗娟
壹、緣由
靜宜大學位居台中市沙鹿區,校區廣大環境優雅,充滿自然與人文學術氣息,是一所適合青年學子學習與成長的優質大學。眾多系所中的[生態人文學系]是臺灣第一所能於國內外生態科學與生命科學日益昌盛之際,以探究與生態有關之思想、倫理、文化、教育等學術領域為宗旨,在生態科學之知識基礎上,培養有人文科學訓練及涵養的學生,以參與臺灣生態文化之建構,並為本地環境保護運動提供學術助益。
該系所宗旨認為生態學原為一門研究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之關係的科學,然而,由於生物的生存環境因人類對自然之佔有與控制而日益遭受干擾與破壞,以至於作為一門原本只關注生物之自然「居所」(oikos)的生態學不得不轉而關注人對待自然的文化及作為。這樣,生態學就要從自然科學轉而成為一門探究人類思想、道德、價值、文化、社會、行為的人文學科。在很大的意義上,人是生態學的核心探究主題,因而人文已然成為生態學的核心內涵。考諸十九世紀來的生態學、生態思想、生態保育運動、環境保護運動之發展史,則明明可知此趨向日益顯著。
生態人文學系培養學生具有以下的基本素養:
1.有生態知識 - 有覺察環境情況的基本生態科學知識素養
2.會生態思想 - 會進行環境倫理判斷的基本生態思想素養
3.能生態實踐 - 能從事環境行動的基本生態實踐能力素養
在環教輔導團團員端祐的介紹下,作者逕向顏教授提出訪談請求,顏教授爽快地答應了,於是作者在約定時間南下台中,充滿愉悅與期待的心情,造訪期待已久的靜宜大學。
貳、生態人文學系環境介紹
生態人文學系位於靜宜大學後方的小山坡上,居高臨下地理位置極佳,主建築物方濟樓 (台灣生態暨人文資訊館)聳立,系館樓層共五層,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內部設有普通教室、專業實驗教室、教師研究室、研究生研究室、會議研討室、大型演講廳、視聽圖書室、植物標本室、顯微鏡室、製圖室、資訊室、烘烤室、館史室、特別展示室等多元化空間之設計。
|
|
|
|
因應教育部2009年評鑑意見,2010年重新擬定該系之宗旨、教育目標、課程架構,在國內重生態環境科學而輕人文涵養的現況下,該系確立「以探究與生態有關之思想、倫理、文化、教育等學術領域為宗旨,在生態科學之基礎上培養有人文科學訓練及涵養的學生,以參與台灣生態文化之建構,並為本地環境保護運動提供學術助益」為辦學宗旨,並決定更名為「生態人文學系」(Department of Ecological Humanities)。
|
|
|
|
生態人文學系的方濟樓(台灣生態暨人文資訊館)內部空間中,許多教學研究室、會議室及視聽室等都以建館捐獻者之姓名命名,讓支持生態人文研究之精神延續下去。 |
[愛心智慧樹]上每一片葉子都代表著支持該系發展人士的捐贈,也是系上發展的責任。
|
|
方濟樓具特色與自然採光的樓梯 |
|
[生態人文學家咖啡館]希望能本著生態人文的精神—探究一切存在物之間的連結性,營造一個跨越學科文化的交流與思辯的場域,這是個藉由不同學科的對話以發掘生態學可能的地方。 顏瓊芬教授主持的是[愛美麗環境教育研究] |
|
|
環境教育法作為系所布置 |
學生發表對美麗灣事件的感想 |
|
|
系上辦理一系列的研討會海報 |
|
[基於土地文化、自然倫理以及世界宗教的終極關懷,為復育台灣自然生態體系,保育天然基因庫,防治環境及生物性災變,深沉反省文明與文化,並揭櫫生界萬物平權觀,在此世紀交替之際,本人類時代的良知,我們宣示『自然平權宣言』。]醒目的一整面牆之『自然平權宣言』代表著系所的核心精神。 |
參、訪談內容
問:請問教授目前在國高中推動環境教育的實務經驗?即校園環保的現況。
[顏]:深入研究國內外資料後,我認為生活環保其實是環境教育很小的一部份,環境教育最大的目標是希望培養所有參與者都能夠具備有知識、能力、感情及力量,可以改善現在的環境問題及預防未來的環境問題。所以我 在教環境教育時都是以此為目標。2010年通過「環境教育法」,實際上就是要達到我所說的目標。「環教法」規定中小學師生每年要有四小時的環境教育的課程, 內容應為「如何解決現在環境的問題,要具備哪些環境教育知識、環境教育倫理的概念、推動環境教育的能力?」顯見,生活環保其實是很小卻也很重要的一部份。
學校內推動生活環保的現況不錯,學生在
校內可以依照規定做好環保,但在校外實施成果並不好,除非他身處的社區具有強烈環保意識,我指導的學生在研究過程裡發現,學生可以將學校學
到環保知識用在家庭,先從家裡做起生活環保,然後再愛鄰居、再愛社區、愛鄉、愛鎮、愛國家,自然就會愛全球。本校生態人文學系的課程特色為配合環教法規定,
學生畢業後可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資格,具備擔任中小學環境教育課程授課教師的資格。
因為有學校的規範,中小學
在校內推動生活環保並不困難,但若要推廣到學校外的家庭、社區等,並不容易;曾看過社區的老人帶著孫兒一起做環保志工,這種以身作則的行為對孩童影響很大。老師也必須以身作則,
才能有效達成生活環保的目標。
問:中小學推動校園環教工作時,可以結合國內哪些資源或是人力?
[顏]:在國外有一非常盛行的教育就是以地方為基礎的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其中就涵括環境教育,它與鄉土教育、本位教育等不同,它涵括了社區。其實社區資源非常多,社區有所謂的環保促進會。花蓮有一個社區的環保促進會, 成員很多是退休老師,連環保促進會的房子都是成員捐贈的;這些志工的努力使社區環保成果卓越。這些資深志工公民,就是可以協助學校推動環保的資源,請他們到學校來推動環保, 因為志工都是家人熟識的社區親朋好友,更容易成為以身作則的表率,學生們會更願意模仿學習他們。譬如在偏遠的學校,學校是社區 最佳的活動場域,學校和社區有很親密連結,社區居民對學校的活動都很支持。
台灣開始要成立國家公園時,我是當時的環境調查員之一,我的專長是鳥的辨識,要評估這個地方能否成為國家公園條件之一,是否有生物多樣性的資源,成立國家公園的目的也就是要保育這些生態環境。1975至1980年時開始重視環境保育,外國人認為華人世界沒有保育觀念,國際形象不好,政府
因此開始想要做環境保育,另外也是大家開始有公民意識的覺醒,開始了解環境和產業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才逐漸有了生態保育、生態觀光、民宿等,現在要推精緻觀光、精緻的生態產業(有機的產業)等,最重要的理念是沒有生態,就沒有這些產業,過去二十幾年,台灣社會對於生態環境保育的氣氛與焉形成。
可以結合的第二大資源就是NGO團體,「環境教育法」目標就是要培養環境公民,來解決我們的環境問題,要預防未來的環境問題,這些環保團體扮演重要的角色,
公部門反而就顯得保守許多,覺得環境議題很大很困難,因此NGO團體可以協助政府實施,公部門現在環境的議題上,也有請這些有公信的NGO團體來幫忙,學校也
問:請問教授,學校應如何主動與NGO團體結合?
[顏]:「環境教育法」通過後,全校師生每年必須要上四小時環教課程,學校及環教老師很辛苦,壓力增加,學校應主動 邀請NGO團體來協助,溝通研討適合學校的議題,來實施此四小時的課程。NGO團體與學校是伙伴關係, 可協助學校達成讓學生成為環境公民的目標,並監督學校環境是否符合環保之要求。台北市及新北市是有很多的NGO團體,學校應該主動去聯絡,找尋適合學校的環保團體來協助,使學校能落實「環境教育法」的規定,達到成為環境公民的目標,但 也要慎選優質的NGO團體。
問:學校在實施校園環保上有那些需要注意或修正的方向?
[顏]:以地方為基礎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讓師生去了解學校在地有什麼環境議題、公共議題是值得去關心的,但大部份學校並未重視
到這個問題,例如學校在校內資源回收做的不錯,但是學校旁的一條小溪污染非常嚴重,學校認為這非能力所及,其實這是不對的;邁入先進國家之列的台灣,老師們應該帶著學生
學習如何成為環境公民,讓這條溪成為一公共議題來討論,學生才不會覺得老師言行不一致。舉例來說,雲林華南國小校長陳清圳校長,可以說是充份的展現了以地方為基礎的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理念的校長,他透過教育發展課程,同時引進了社區的特色,使學校及社區達到互補的作用,創造出相生相利的結果,可以堪稱為以地方為基礎的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的楷模及標竿。
|
雲林華南國小與社區結合的有機菜園 |
另外,修正的方向是學校應該納入學校所在社區的公共議題、環境議題,讓同學能夠理解,並使環境的議題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上萌芽。舉例來說,David
Suzuki(注)在美國生態學會(ESA)上說:根據研究顯示,環境保護的種子是要從小扎根。所以說國小及幼稚園的教育有多重要,要讓這些孩子變成環境公民。
【注】大衛·鈴木 David Suzuki:加拿大藉日裔遺傳學家、法學、哲學博士,也是活躍環保人士。 大衛·鈴木在1990年創立了大衛·鈴木基金會,尋找一種「「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社會生活的平衡的方法。」
問:在推動環境生活及保護上,可否由大專院校與中小學跨界合作?
[顏]:當然可以啦,例如我們學校生態人文學系研究生,很多都是大學主修其他學系者,這就是跨界。其實中小學校師生的四小時的環境教育的課程,也可以和相關大學合作,請他們學生來上課,來辦活動,持續的往「環境教育法」的目標前進。
另外,財政部邀請本校去幫助他們去解決電子發票的事,因為有議員批評,電子發票推行這麼久還有民眾不了解,其實推行電子發票就是環保。這也是跨界的範例。
問:想請教授是否能提供所上研究生的研究主題方向,讓我們能了解最夯的環教議題?
[顏]:有一個學生的主題是[以地方為基礎的教育在國小環境教育 之實踐]—內容為透過環境教育(愛「家」、愛「地方」的教育),融入生活教育當中。探討以地方為基礎的教育模式進行環境議題課程之利弊得失,研究結果顯示:
課程實施明顯讓學生更仔細觀察社區與身邊的事物,了解生物與人類的關係、學習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瞭解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影響、覺察環境所受的破壤,及學習永續經營的環境行動方法;能增加學童愛護生活環境的概念,及對生活環境中環境問題的覺察,但環境行動的實踐部分,施測前後有少許進步,教師仍應繼續給予鼓勵。研究亦發現概念圖是一個有效的教學與評量工具。
另一位研究生的主題是[以地方為基礎的教育對國小學童學習成就與環境素養之影響—以蝴蝶生態課程模組為例]。使用以地方為基礎的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 PBE)理念設計一套蝴蝶生態教育課程模組,並藉由實踐模組課程,以瞭解國小中年級學童在環境素養及學習成就上的變化情形。研究結果顯示:學童在接受 PBE
課程後,他們的環境素養與學習成就均獲得顯著性的提升,而且學童在接受 PBE
課程的洗禮後,其環境素養和學習成就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
研究生C的主題是—[以地方為基礎的教學模組發展歷程與成效-以原住民「編織」教學模組為例]。以地方為基礎教育觀點出發,以賽德克族傳統織布文化為主題,設計原住民編織教學模組,研究結果顯示:教師要了解原住民知識體系不同於主流知識體系。原住民族教師認同傾向,影響PBE課程設計。耆老傳授傳統知識的方法影響課程設計。耆老傳授知識,學生可以依文化脈絡學習科學知識,提升學習的自信心。傳統的原住民教育方法,皆是身教重於言教,也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學習成效方面顯示學生透過編織模組的學習活動,在知識的部分獲得了符合教學目標的學習成效。在情意部分,學生對自己的文化表現出高度的認同和積極性,願意積極傳承傳統編織文化。
研究生D的主題—[以地方為基礎的教學模組發展歷程與成效─以探索布農植物園教學模組為例]。以地方為基礎的教育觀點出發,透過分析與融入教材的方式,將布農族的神話、祭典、耆老生態知識等內容融入現行課程「植物面面觀」單元中。研究結果顯示:將當地植物與布農族文化融入自然科領域中,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後學生的學習成就測驗有顯著的提升,無論是布農文化或植物的概念等各主題的表現都有明顯的進步;發展課程模組時教師們互相討論、修改與省思的過程有助於提升教師的專業成長。
[顏]:環教夥伴是不孤單的,歡迎有興趣的老師來報考生態與人文研究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