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荒野協會臺北分會長張菁砡─談校園探索活動
訪談/王瑞芬、顏顯權、黃文賢
撰稿整理/王瑞芬、顏顯權、朱桂芳
在校園探索方面,荒野主張需要親自體驗,因此會把人帶到外面去體驗、認識。要親近才會認識,認識之後才會關心,所以兒童教育非常重要。我自己本身進荒野時是先做兒童教育,做了之後才發現,現在的孩子對環境很陌生,即使是從家裡到學校這條路,他們的感官是沒有打開的。這些孩子的知識性很強,但對身邊的東西卻不知道。例如我們會在校園裡讓孩子脫鞋子感受樹的重要,剛開始孩子都不願意脫,慢慢的就會開始一個一個脫,其實我們是要讓他們感受有樹蔭和沒樹蔭的溫度差異,談再多的全球暖化,不如讓他們親自進行感官的體驗。
在新北市進行相關探索活動時,我們發現城鄉差距很大,孩子特質都不同。我們開始嘗試讓孩子看見和瞭解,從孩子給我們的回饋發現,真正去看見和瞭解是不一樣的。在都會區,孩子看到昆蟲圖片都會認得,而且講得出他們的特性,但請他們去找卻不願意,所以荒野一開始想讓孩子主動告訴我們就失敗了;而在比較偏鄉或海邊的孩子,對環境就很熟悉也比較自在,對環境的敏感度也比較高,上課介紹時,他們可以與真實環境做連結。
新北市環教輔導員訪問張菁砡
我們認為校園探索課程很重要,但礙於人力及種種問題,一般家長和學校還是比較喜歡讓孩子在教室上課。現在我們很熱心要帶孩子出去,即便是交通很方便的地方,通常也會得到拒絕,還有孩子不喜歡在戶外,對溫度的變化或身體的不適就不是很喜歡。家長的態度會影響老師,造成老師的壓力。
校園探索不僅止於動植物的探索,相關的校園資源孩子也不太認識,透過探索,可以讓他們更了解校園。孩子對校園也陌生,問孩子校園那顆正在開花的樹幾歲了,大概只有個位數的學生知道,但透過體驗探索,激發對校園環境不熟悉的孩子學習的興趣。微觀活動對孩子的視覺及觀察力有幫助,也幫助孩子更進一步認識校園。經過探索之後,孩子對校園的變化比較敏銳,也會來跟我們說校園哪裡不一樣了。
我們大部分的操作是跟老師配合,鼓勵有興趣的老師做,老師的態度會決定孩子的學習。近年來我們也開始辦理教師研習,老師親身體驗後就會融入課程,設計相關作業、學習單等。在與老師合作的經驗裡,有些老師會將孩子交給你,但因孩子過於活潑,學習效果有限,所以還是需要老師在旁邊協助。但也有老師非常認真負責,會將探索課程融入課程的作業中,甚至在下一次上課前再進行複習。曾有一次要做社區環境踏查,有三位老師擔心學生說不出來,於是騎車、錄影將社區錄起來幫助孩子認識社區,以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像這樣的老師就相當用心,準備非常充分。
戶外探索體驗提供不同的學習模式,老師會發現有些孩子在這種學習模式下這特別乖,學習動機也變好了。例如:大崁國小裡有個要吃藥的孩子,只要一有狀況就會被帶離教室。在一次畫校園地圖活動裡,他把學務處畫成監牢,從孩子對空間的詮釋,可以看得出孩子平時的生活動線,後來因為這個孩子的這個創意受到肯定與重視,這個孩子後來在上課時變乖了,也變專注了。
我們曾經引進過很多課程進入校園,環教法通過後讓我們想要從在地環境開始出發,讓孩子關心自己的在地環境,將來他們在做決策時才會比較理性,學習尊重別人不同的觀點。其實低年級是最好進行校園探索課程的年級,因為孩子愈小對環境的敏感度愈好,年級愈高重點課程愈多,比較沒有時間進行環境課程。
荒野這個團隊進行這件事已經三年了,他們都覺得收穫很大,甚至連生活習慣都改了,過去是從上而下,而這套課程是從下而上,是一種翻轉教育。
荒野保護協會的課程研發已進行三年多,目前已有打算要出手冊。每次課程操作前、中、後我們都會跟老師討論,此時我們會發現老師對環境不熟,其實每個社區都有資源,但資源進不來學校,所以我們選擇到不同的學校辦教師研習。有一次到某所學校帶老師到社區進行踏查,老師才發現學校周遭的資源非常豐富,這是一般普遍的現象。另一方面是老師覺得融入課程有點麻煩,但我們非常樂意協助老師,甚至若有學校的志工願意支援學校進行課程,我們也非常樂意幫忙,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這套課程可以帶進校園讓學生從認識校園、社區開始。
荒野保護協會的兒童教育還有提供一套戶外教學課程,就是鼓勵學校把孩子帶出來做戶外教學,早期雖然是很熱門,但現在實施就比較困難,10個場次會有7場辦不起來,不容易進行,所以現在兒童教育就變成到校服務,可以讓學校去排時間申請。荒野有很多套課程,可切成一個個單元帶到學校裡去進行,老師們可以就課程的方便來進行,但幾個重要的元素一定要有,其他的則可以看當時的學校的資源有什麼就去進行。譬如有些活動,就是微觀的探索觀察,適合光禿禿沒有樹的校園,若有草地則可以進行草地探索,校園若樹比較多,就有一些不一樣的探索活動。有些學校我們知道生態不是那麼豐富,就會有滿多的設計讓小朋友去想像森林裡會有那些動物住在裡面,然後用一些模擬、探索的方式去進行教育,那是為了配合都會型學校環境做的安排,若學校生態環境好一點的,例如有生態池,我們就會運用學校有的資源去做活動設計。
很多老師會覺得這類課程不熟,一定要找專家來幫忙上,其實像我自己也不是專家,也不是所有的鳥、花草都認識,我會比較著重在如何引發學生學習動機,讓孩子願意自己去探索、找答案。我們這種校園探索課程,如果又把它變成知識型的課程,孩子就又會少掉很多樂趣。我們自己在做兒童教育或做志工培訓的時候,我就會叫解說員忍住,千萬不要太快說出答案,譬如你跟孩子說這是「咸豐草」,那就完了,這個東西就只剩3個字。孩子就只會說「哦!咸豐草!」就沒了!所以在做兒童教育的時候,我們會建議大家一定要hold住,例如:哦!花是白色的,有幾片呀?…就是去引發、蘊釀更多的學習動機。因為現在孩子查資料太容易了,所以我不太主動提供知識給孩子。我自己在環境教育裡,深刻了解不懂的東西太多了,我只能陪著他們去探索而已,尤其我在環境教育做愈久,愈覺得有很多西即便現在知道,也不確定以後是對還是錯,所以我覺得抱著這種心情,老師的壓力就不會這麼大。
我也曾經和一個校長討論過,像我們這種一次性的活動,其實效果比較不好,我們頂多是引發孩子們的一點興趣,但是長久之計也不是那麼理想。校園的探索我會比較主張由下而上,不是老師告訴小朋友,低年級就讓他開始去做觀察記錄,讓他養成觀察記錄的習慣,像我們在綠色走讀,有幾個學校和我們合作,五六年級的就要去教一二年級,新生進來時他們做導覽,他們很有成就感,可驕傲的呢!如果讓他們有一些任務,在三四年級時就會一直等然後會想:「等我高年級時就要變得很厲害,所以我現在就要開始多學習多記錄。」像這樣子,低年級開心的玩,然後中年級努力的學習,到高年級就要思考如何去做介紹。校園走讀最主要的精神就是(1)去喚醒學生對環境的覺察;(2)培養行動力去解決他們所發現的環境問題;(3)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即是由下而上的學習。我們不太主動告訴他們,而是會不斷的問你們學校有什麼?以我自己帶解說的經驗,小孩子普遍不喜歡聽,反過來,即由下而上,就讓他去想,譬如就問這隻鳥為什麼出現在你們學校,你們學校有什麼東西吸引牠。牠吃什麼?你們去找找看,下次告訴我。我們大概是用這樣的方法,這樣他們就自已去找答案,開始去觀察了。
這整套課程最主要是去探討人跟環境的關係,透過各種活動的方式讓他們去覺察,提升環境敏感度,然後就知道生活如何會影響環境。並且思考環境上的一些議題可以怎麼參與。像孩子參與的環境議題很簡單,可以撿撿狗屎、垃圾等,雖然他們解決不了大事,可是他們可以有想法,譬如這些樹被砍了,他們覺得有必要嗎?或者這些樹為什麼會這樣處理?他們可以想想看。曾有一個學校的後面是捷運站出口,從捷運站出來的人就把垃圾往校園裡丟,於是孩子們就寫標語貼在牆壁上提醒,由小朋友來提醒,搞不好比環保署、環保局去貼還來得有用。他們可以從生活的每個面向去關心環境,開始探討人跟環境的關係。我們環境的事務和所有的事務都是相關的,都是環環相扣的,我們現在的教育都把很多知識碎片化了,每個東西都是一小塊一小塊,都是知識碎片化,透過這個課程去整合知識,孩子透過行動就會去整合所學過的東西。
我們要讓孩子去想,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跟環境的影響是什麼?例如早上起來上完廁所,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東西去了哪裡?自己的沖水馬桶按了會去哪裡?我們喝的水又是從哪裡來?生活中很多東西我們都會視為理所當然,比如說:我們吃的菜是哪邊種的?我們都不太會知道,所以我們就會鼓勵孩子去從生活中關心人跟環境的關係,從各個面向去思考人跟環境的關係,當這樣子開始,就會開始去關注周圍所有的事情。當開始去理解,就會知道生活中應該做什麼事情,孩子就會開始想。我們綠色走讀有一個去八里污水處理場的活動,我們會把課程概念帶到教室裡,讓孩子知道淡水河以前不是這樣子的。這套課程從小河開始,讓孩子思考如果有一天台北沒有八里污水處理場,淡水河會變成什麼樣子。淡水河以前很臭,連坐公車都聞得到,那是因早期人類生活所有的東西都排入河川。我們會引導孩子思考人的生活是會對環境造成影響,所以要開始做一些什麼調整。如果每個人都能開始關心自己周邊的事情,開始去思考我們生活跟環境的互動關係和影響,其實我們生活的環境就能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