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探索之昆蟲篇

新北市頂埔國小教師、環境教育輔導團團員 王瑞芬

 

「昆蟲」在戶外探索教學裡一直扮演很耀眼的角色,不論你喜不喜歡,總會在校園某個角落遇見這些嬌客。在幾次的經驗裡,對牠們真是愛恨交加,愛的是,牠們讓整體教學活潑生動許多,恨的是,孩子常常因此忘了我的存在,會動的這些小動物,像磁鐵般把他們完全吸引住了,不論我在前面做什麼或說什麼,可就一點都不重要了,所以常常與原來的教學計畫有所出入。即便如此,當看到孩子滿懷探索好奇的眼神向老師問東問西時,整個教學價值就呈現了。

 

記得曾在某處看過一篇文章,其中一段內容敘述是:奇美企業創辦人許文龍先生,在一個多日風雨的午後,望見南台灣難得一見如洗的藍天,邊看著窗外的景色邊說:「看到大自然的景色而不會感動的人是很不幸的。」許先生對幸福的定義是:「可以接觸自然的美。」孩子從一年級學自然到六年級畢業,是否學會了探索、欣賞及感動?記得有一年曾調查孩子最喜歡及最討厭科目,結果最討厭的科目中,「數學」勇奪冠軍,「自然」排名第二。如果自然教了六年只是讓孩子討厭,而沒有探索、欣賞及感動,又怎會有尊重?遇到問題自然也不會想辦法解決,所以在我的探索教學中,孩子雖然被昆蟲吸引,偶而出軌,卻不會讓我感到挫折,因為他正開始產生好奇,進而想要觀察、探索,如果探索的過程裡遇到困難,就會想盡辦法解決(這可是看過許多「頑皮」小孩所歸納出來的結果哦!),真正讓我挫折的反而是孩子漠然的態度,常常把「無聊」掛在嘴上,能吸引他的就只有3C產品。這些3C小孩是長期培養出來的。拜科技進步之賜,現代小孩可以接觸到的資訊非常多,透過電視和網路,的確有人因而學了不少東西,可是我們也常聽到父母對孩子沉迷3C產品以致影響生活作息的聲音,父母和孩子常常為了是否可以玩平板電腦或上網與朋友聊臉書等事討論得劍拔弩張,親子關係因而受了影響。有的家庭怕孩子沉迷,所以不買這類的產品,但孩子在其他場所卻無法抗拒吸引,因而產生了一些不當行為(例如:威脅、恐嚇、偷竊)。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從小就找一個比3C更刺激的東西來吸引他。


若能從小陪伴孩子進行戶外觀察探索,讓孩子看那些在食物鏈底層的生物,為爭生存所作的搏鬥,比洛克人攻打壞蛋要來得精彩;讓孩子體會活的生物所展現的生命現象,比電子雞來得多采多姿,孩子就會發現真實世界的繽紛樂趣,我們的目的就達成了。在探索教學裡,昆蟲是非常值的開發的探索好教材,它的優點如下:

1. 數量多,隨處可見,取材容易:每個人每天一定會碰到昆蟲,如螞蟻、蚊子等,如果在校園裡還可看到蚱蜢、蜜蜂….,所以不用擔心教學找不到可觀察的材料。

2. 類繁多:昆蟲是地球上種類數量最多的生物,約一百多萬種,佔動物界種類的75﹪,多采多姿,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 生態、習性多樣:由於昆蟲種類複雜,因此棲息環境變化多端,不論高山、森林、草叢、或居家環境都可觀察其生態及習性。藉由觀察不同族群的互動,瞭解生物之間是息息相關,建立生態系概念。

4. 直接的生命感動:昆蟲是可以看的到、摸的到、聽的到的具體生命,而不是死板的課本知識,給孩子的是直接的生命感動,讓孩子由此觀察不同的生命,培養積極的生命態度,可與生命教育融合。

5.與環境關係密切:對環境變動敏感的昆蟲,可做為環境指標,監測環境的變化。

6.對鄉土產生認同:透過探索昆蟲生態,孩子對自己生活成長的地方,有了另一層的認知與感情,在探索過後,自然能欣賞、尊重並珍惜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

7.培養美感及創造力如果曾看過任何有關昆蟲的影片或資料,就可以發現昆蟲有不同造形,有些是我們很難想像的模樣,孩子接觸多了,可以發現自然界不同的美,也可激發更多想像力。

 

雖然以昆蟲為教材有這麼多優點,但也有缺點存在,常常造成戶外探索教學時的瓶頸,以下為以昆蟲為教材的缺點:

1.易受環境變化的影響:不同的環境、季節、氣候會造成昆蟲族群數量的差異,除非深入瞭解,否則不容易掌握。

2.動態不易掌握:昆蟲是動態的,前一分鐘在,後一分鐘可能就離開了,因此很不容易掌握。

3.凡事須DIY:昆蟲教學設計不多,進行教學時便須自行開發研擬教材。

4.昆蟲資訊不完整且不深入:目前昆蟲書籍及圖鑑雖然愈來愈多,但對於生態或是環境間的關係仍所知甚淺,因此對昆蟲教育提昇幫助有限。

5.師資:目前師資培訓並無相關訓練,一般教師即使對昆蟲非常有興趣,對要從事昆蟲教育仍有段距離。

6.一般大眾的態度:一般大眾對昆蟲誤解很多,因此在教學上常形成不小的阻力,影響孩子對昆蟲的態度與行為。


以上探討的是以昆蟲為探索教材的優缺點,這都是屬於認知的部分,在態度上又該如何面對?

戶外探索教學的形式或主題有很多種,最常碰到的障礙除了怕麻煩及安全考量外,最令老師感到不安的是:我什麼都不懂,怎麼辦?(碰到昆蟲時更是糟糕,因為除了不懂還增加了點恐懼感。)在此我要用一段我很喜歡的話來分享。這段話摘錄於「永遠的春天」〈註1

 

「假若資料是種子,日後可成長為知識與智慧,則印象與感受就是沃土,種子必須在其中發芽生長。童年就是準備土壤的階段。一旦情感已經產生─對美的感受,對未知而新鮮事物的欣喜興奮,對萬物的同情、悲憫、讚嘆與愛─我們就會想去認知這些讓我們產生情感的事物。一旦求得了這方面的知識,它就具有了長遠的意義。為孩子鋪路,讓他們自己渴望求知,遠比在他們尚未準備吸收就把知識大餐放在他面前好。」

進行戶外探索時,孩子若跑來問你:「這是什麼?」其實不用急著給答案,給答案反而不是最適切的方法,你應該問一些問題來引導孩子進行觀察。老師引導的層次可以由淺入深,可從基本外在型態觀察到生態環境的觀察,例如:「這隻蟲有沒有觸角?你可以形容觸角形狀給老師知道嗎?…」這類問題是屬於型態觀察的引導;「你在哪裡找到牠?牠為何會出現在這裡?…」這類問題則是觀察環境與生物依存關係的引導。


經過問題引導後,接著可以請孩子試著將觀察記錄下來。紀錄方法可依孩子能力提供不同策略,一般較普遍的方式是紙筆紀錄,包括繪圖及文字,但若孩子優勢能力不在於此或非常排斥紙筆作業,也可讓孩子用錄音方式記錄自己的觀察與發現。使用數位相機也是現在很普遍的紀錄型態,但用相機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孩子會太依賴相機,因為孩子會認為自己已經用相機拍下來了,所以不會用心觀察,因此反而會失去觀察記錄能力,所以若要用相機進行觀察紀錄,老師一定要養成孩子為自己所拍的照片進行文字記錄的習慣,紀錄的內容除了包含基本的時間、地點外,還有環境特徵及生物型態觀察等,老師可依孩子程度來設計紀錄格式。

另外,老師要準備的就是相關圖鑑及網站資源,讓孩子自己去比照相關圖鑑,然後找出答案來告訴你。當孩子來告訴我答案時,才是我最歡喜的時刻,因為這種知識才是孩子自己的第一手知識,而且永遠記得!當孩子將觀察記錄養成習慣後,就會對環境敏感度提升許多,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就會學會自己問問題,並知道如何尋求解答,這才是我們要的「帶得走的能力」。

被我帶過的孩子很清楚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不知道。」不懂又何妨?讓孩子來告訴你,不就是現在流行的「翻轉教室」概念嗎?知識並非不重要,但請不要讓「不懂」成為你拒絕走出戶外探索的理由,因為你可以做更重要的事─培養沃土,讓種子自然的發芽成長。希望可以看到更多走出教室,進行戶外探索教學的老師,只要「用心」,一切都將更好,我如此深信著……

 

1:永遠的春天:The Sense of Wonder/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著;孟祥森譯;雙月書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