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資源環境教育網絡計畫

  /陳仕泓 王柔茜 姜永浚 朱雅芬 圖/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壹、前言:水資源對於臺灣的重要性

21世紀世界面臨的5大環境挑戰中,水資源是5大議題之首,聯合國20023月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目前有11億人口無法取得安全的飲用水,而且每年約有500多萬人死於因飲水所引發的疾病,是全球因戰爭死傷人數的十倍,因為人口膨脹、環境污染導致水資源日漸匱乏,搶水衝突日益增多,都將成為日後引發國際戰爭的引爆點。

臺灣年平均降雨量達2,500毫米,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惟降雨分布不均,多集中於5月至10月,因此可利用之降雨量僅約20%25%,每個人所分配到的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7分之1,名列世界第18個缺水的國家,全球暖化又造成乾季延長,暴雨集中,水的課題對於臺灣民眾而言將會一天比一天嚴肅,一天比一天重要。

水環境課題與議題值得整合更多的資源與力量投入,並且透過教育的力量來引領民眾創造出更豐沛的能量去思索並面對。21世紀水資源經營管理之理念,除了滿足人類用水基本需求外,更必須同時確保生態系的完整性及環境的永續發展。臺灣目前看似有不少單位、組織與學校以水資源教育作為其重要的發展方向,但多以土法煉鋼的方式進行摸索,擁有龐大的研究數據與廣大的資料,卻總是少有良善教學工具、系統的教學培訓以及足夠的教學人員來推廣,以致臺灣的水資源教育並無有效的普及化與內化到學習者的心靈中。這點實在可惜,我們缺少的並不是數據與資料,缺少的卻是轉化這些數據成為環境教育教學教材,成為推廣普及給大眾清楚明瞭的方法。因此,尋求好的水資源教育的教學方法,提供教學者優質的教學系統、教學資源以及教學支援將對於整體臺灣環境有極大的幫助。

貳、台灣水資源教育網絡計畫的緣起

水資源教育網絡計畫起源於2010年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邀請美國「Earth Force」組織辦理「GREEN in Taiwan國際水域環境教育引導師培力工作坊」強調團隊從發現到解決水資源問題。接著又於2011年與2012年的氣候急先鋒計畫,連續2年邀請北美環境教育學會(NAAEE)旗下《水資源教育計畫基金會》(Project WET Foundation)分享「Project Wet」教材,進行3天工作坊,吸引了超過150位臺灣各地的學員,甚至還有5位來自香港的夥伴參與。這樣的回響,讓我們明白臺灣確實需要良善的水資源教育的相關教材,在HSBC台灣商業銀行的支持與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的協助之下,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正式成為Project Wet臺灣地區的合作夥伴,並於2012年出版第一本Project Wet的繁體中文課程手冊《臺灣水資源教育課程簡要指引》收錄16個翻譯自Project Wet 第一版課程指南中的課程方案。並且也將翻譯好的課程作為重要的基礎,開始在臺灣地區找尋合作夥伴與推廣水資源教育。

                     

 ◎靠畫圖來猜猜水諺語。                      ◎結訓結束後大合照。


參、水資源教育網絡繼計畫的起源Project Wet

Project Wet水資源教育計畫是為美國蒙大拿州Bozeman地區,針對教育者以及幼稚園到高中12年級(K-12)所設計的課程方案。原版由北達科塔州水資源委員會(North Dakota State Water Commission)於1984年編定,為了複製北達可塔州運作《水資源教育計畫》的成功模式,美國內政部墾務局(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Bureau of Reclamation)於1989年時開始資助,邀請蒙大拿州立大學,將原北達科塔的版本複印推廣至蒙大拿、愛達荷,以及亞利桑那各州,形成了一個水道網絡(Watercourse of Project WET)夥伴,也成為一個跨州域合作的成功典範。

由於水資源議題逐漸的受到關注,1990年水資源教育計畫受到環境教育委員會(Council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E)的贊助,與水道網絡建立了夥伴關係。環境教育委員會(CEE)是國家級的環境教育推動單位,其所共同贊助的教育方案,如水資源教育計畫與學習樹計畫(Project Learning Tree),不但是已推動甚久的教育計畫,也是國家在環境教育方面的重要成就。

水資源教育計畫目前由水資源教育計畫基金會(Project WET Foundation)負責推動,致力將水資源教育推動到全世界的學生、父母、教師、社區居民等對象。期望能夠達成以下使命(mission):

出版不同語言的水資源教材。

辦理各項水資源議題的研習工作坊。

整合社區的水資源相關事項。

建立全球網絡,聯結教育者、水資源專家及科學家。

也因為這樣的宗旨,該組織在1995年出版了第一本Project Wet課程和活動指南,並獲得廣泛迴響。至今已經出版超過50本書籍或手冊,活動擴及美國的50個州及華盛頓特區,並被翻譯為10幾種語言在超過60個國家推廣。

◎樹林國小辦理之種子教師工作坊,對象來自國中小教師、志工夥伴等對水資源議題有興趣者36位。無脊椎動物的生存壓力課程演練。

◎共享一壺水方案活動,只有一壺水大家要如分配有限的水資源。



肆、Project Wet 課程概念

Project Wet計畫的課程其實是透過數百專業人員與團體透過數十年的發想、提案與修正後所匯集而成的課程方案,該課程方案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教學對象涵蓋幼稚園到高中參與者為主(K-12)

2.教材彙集了創新的、第一手的、好用的、以及有趣的水資源相關資料;

3.教材活動形式多樣,包含大組與小組的學習,全身活動、實驗的操作調查、在地與全球環境主題的討論、或是社區參與和服務等等類型;

4.教材中強化並注重現場活動與實驗操作課程。

該教材內容主要以人與水之間的關係進行連結,提供完整的水教育方案,內容呈現水的物理及化學特性、水質與水量議題、水棲生物、生態系、以及管理策略。活動也強化批判性思考、問題解決技能等重要環境教育推展概念,得以協助參與者對水資源的需求與使用,進行審慎決定所需的知識與產生經驗。教材活動也整合了研究與學科,包括化學、物理、生活科學、地球科學、自然資源管理、歷史與文化等,可以讓使用者依照相關指引,並且依照其教學需要來組織相關活動單元,選擇合適的活動,幫助參與者建構與聯結知識、經驗、感覺和行動,讓參與者將水資源的相關概念保留下來。

而該水資源課程方案的架構相當完成,包含了很清楚的課程方案執行宗旨:

l1.水聯結所有系統: 水存在於生命和無生命系統中,並以複雜的網絡將兩者聯結起來。

l2.水屬於所有的使用者: 水的質與量對於所有的使用者(能源生產者,農民和牧場主人,魚類和野生動物,製造商,遊憩,農村和城市居民)而言都是重要的。

l3.水必須永續管理: 永續的水資源的管理是重要的,能夠提供我們下一代在健康環境中,得到社會與經濟的穩定。

l 4.水依賴於個人的責任和行動:

對水資源議題的覺知與注重,能夠鼓勵個人產生終身負責的承諾,以及積極的社會參與。

而此外,原本書籍中共有超過90的課程,這90個課程分屬於下列七大架構,而這七個架構也讓教學者與學習者有更清楚的課程執行原則。

◎淡江大學中等教育學程師資生體驗水的奇妙旅程。

◎今年度年記最小的種子教師,目前就讀桃園縣文昌國中七年級。執行時為東門國小六年級。

       

架構一、水具有獨特的物理和化學特性

Ø 水分子具有特別的結構。

Ø 水分子結構賦予水特有的性質。

架構二、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

Ø 生命的化學過程在水溶液中發生。

Ø 生命的過程必須依賴水質。

Ø 生命的過程必須依賴水量。

Ø 水是一種生命的限制因子。

架構三、水連結了所有地球的系統

Ø 水是地球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Ø 水在地球運作過程中扮演了一個獨特的角色。

Ø 水循環是所有地球系統的核心。

 

架構四、水是一種自然資源

Ø 生活事物皆需使用水資源。

Ø 地球上可供使用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並且必須滿足不同的使用者。

Ø 水的多重利用會導致水資源議題。

 

架構五、水是需要管理的資源

Ø 水資源被個人與社區居民管理。

Ø 水資源管理目標要依據需求和分配來設定。

Ø 水的管理效益取決於期望結果的達成狀況。

 

架構六、水資源存在於社會結構之中

Ø 水資源的使用隨著時間演進而改變。

Ø 水資源的價值取決於經濟系統。

Ø 水資源會透過政治的系統支配。

 

架構七、水資源存在於文化結構之中

Ø 不同的文化對水有著不同的信念。

Ø 文化對水的信念隨著時間演進而改變。

Ø 文化對水的信念在社會中是多元的。

Ø 文化藉著藝術、音樂、語言、風俗習慣來表達其與水的關連。

Ø 多元的文化影響了我們對水資源的理解。

 


 伍、Project Wet的環境教育指標

有關Project Wet 課程方案的環境教育架構,係採用北美環境教育(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AAEE)所建立的標準。如果我們與臺灣目前的九年一貫訂定的環境教育能力指標相比會有以下的結果。

u     情意(Affective):對環境議題的敏感度與態度,參與環境改善與保的動機,道德推論(moral reasoning)與價值澄清。(臺灣九年一貫環境教育指標中1.環境覺知與敏感度,以及3.環境價值與態度)

u    生態學知識(Ecological Knowledge):生態概念的認識,如生態系統、生物地化循環(biogeochemical cycle)、能量傳遞等。以及自然系統運作與限制的知識。(九年一貫之2.環境概念知識)

u      社會政治知識(Sociopolitical Knowledge):對經濟、社會、政治、與生態之間的交互關係產生覺知,欣賞與感激文化對環境的影響,瞭解不同文化對信念、政治結構、環境價值之間的關係,地理學知識。(九年一貫之2.環境概念知識)

u      環境議題的知識(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Issues):瞭解環境相關的問題和議題,包括水質與水量、水污染、資源的使用與管理。(九年一貫之2.環境概念知識)

u       技能(Skills):有能力去定義問題,或分析、綜合、評估資訊,有能力去規劃、執行、和評估行動。(九年一貫之4.環境行動技能)

u      負責任環境行為的決定因素(Determinant of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在地控制(locus control)與承擔個人的責任。在地控制指得是當改變的機會來臨時,以賦有權力的方式去行動產生結果,而非僅止於思考。(九年一貫之5.環境行動經驗)

u       負責任的環境行為(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積極的參與以解決問題,消弭議題。(九年一貫5.環境行動經驗)

陸、水資源教育網絡計畫的展望

2010年開始,台北鳥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持續推動水資源教育工作,並且於2012年正式以臺灣水資源教育網絡的概念推動讓水資源教育可以有效落點,持續擴展。目前該計畫已經有6個夥伴網絡,近200位種子教師也順利推動近300場次,有超過10000名民眾接受水資源教育活動的洗禮。 而該計畫的推動有以下幾個策略    

1 擴散種子-水資源教學系統拓點專案-尋求夥伴團隊成為水資源教學合作夥伴。

2 強化團隊-水資源教學種子教師增員專案-增加種子教師,落實水資源教育活推動。

3 持續發酵-水資源教學課程推廣專案-讓水資源教育活動可以持續推展。

4、成果分享-水資源教學網絡年會-透過年會活動讓臺灣水資源教育網絡的成果被展現。 

2014年,關渡自然公園將持續透過在地化、系統化的方式推廣水資源教育,並擴大教學網絡至中臺灣,以提供優質水資源教學課程為目標,累積教育扎根動作,持續帶領臺灣與水資源環境和諧共存。邀請您成為我們的夥伴,無論是團體或者是種子教師,我們希望我們可以為臺灣水資源環境貢獻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