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能源教育從學校出發

臺北市立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系教授 古建國

新北市汐止區金龍國小教師、新北市環教輔導團團員簡淑娟

生物動力來源來自于能源,像我們人類,從微小細胞到人每天活動都需要能源,透過不同形式轉換能源,滿足我們不同需求。此外,我們與其他生物很大不同之一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與樂)都離不開化石燃料:例如,生火與發電會使用煤、交通工具與人工化學品使用石油,以及煮飯與發電使用天然氣等,使用這些燃料都會產生二氧化碳,偏偏二氧化碳會吸收太陽光中的紅外線,所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越高,吸收紅外線就越多,造成大氣平均溫度上升就會越多,當大家還是在討論對氣候影響有多大的同時,不能否認的是化石燃料產量越來越少而需求越來越多,然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卻越來越多的事實;當大家在討論能源教育必要性的同時,不可否認是人類為追求更好生活品質,必須使用更多的化石燃料提升生產速度,倘若趕不及開產速度就會使燃料價格上揚,轉而開採價格越低的化石燃料,越快耗竭。

化石燃料供不應求但目前能源科技發展找到一個良好替代方案了嗎?太陽能板再找較佳轉換率、風力與水力都受大氣影響無法穩定供給、地熱與海洋能正積極開發能有效使用模式,這些到目前為止看來,都緩不濟急,而低碳生活是目前我們能做事情,能源教育從學校再出發,目的已不僅是以前因應能源危機所推動策略所需,還要加入氣候因素。

辦理低碳園遊會邀請社區民眾一同享用自製香草茶


學校要如何出發呢?

根據這四年能源國家型計劃在國科會與教育部的人才培育計劃,個人經驗與觀察學校推動歷程,將其重點歸納如下,希望對日後實行可以提供一些參考。

1.政策與制度

學校課程有教育部課綱作為依循,而能源教育政策與綱領是什麼?學校誰來推動與如何推動?

我們認為學校推動能源教育第一要務是訂定該校能源教育自評指標,例如可參考古建國與簡淑娟(2011)論文(註一),本研究邀請能源、環境與低碳學校校長等共43位學者、專家,根據文獻收集學校推廣能源議題作法與經驗等資料編輯成自評指標(草案),透過模糊德爾菲法修正指標到最後定稿。另謝子慧(2012)進行學校行政人員與教師對政策或制度看法差異比較;另外北市碧湖國小與新北市建安國小(2011)協助撰寫與出版全校參與式能源學校指導手冊,提供校長到職員到工友與學生每一個人如何在學校執行低碳能源行為的經驗,可作為其他學校推動能源教育參考資料。透過低碳學校自評指標追蹤每年執行成效作為改進依據,讓學校能源教育推動容易展現具體成果。

 

2.設施與設備

情境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教學方式,若在改建校舍或增添設施或設備時候,加入能源教育元素,將有助於學生學習,尤其是小學生,若能有具體運思的學習將有助於轉化成抽象運思。因此很多學校加入太陽能、風能、遮陽與雨水回收系統等,有些新校舍打造成綠建築,一次走向未來。其中太陽能板設置學校最多,有幾個縣市在政府協助下推動校設屋頂太陽能板發電計畫,但發幾度電?我們用幾度電?不同天候下發電量又改變多少?數據要轉化為教學才能讓學校使用者有感,為使學生了解這些差異,推動線上及時查詢系統,透過線上提供即時發電度數與用電度數以培養學生能源管理概念,因此引入「零碳教室」這個元素,讓有太陽能板學校師生知道晴天、雨天發電量差異,進而有效使用電量。

另外應該利用學校這些設施,探討師生對學校低碳能源這些設施與設備的概念,(例如參考朱俊佑與施梅華等人碩士論文)

學校利用屋頂空間建立小型太陽能發電設備


3.課程與教學

學校教學可從融入與校本課程出發,如何融入、設計與教學,考驗我們執行效率,我們的經驗是先分析教科書(例如參考鄭善修與王乾愿碩士論文)(註二),進行國小各學習領域教科書節能減碳議題內容分析。根據內容分析,我們發展以課本圖片或文字為主的基本概念評量試題(王乾愿碩士論文),分析六年級畢業前夕學生能源概念,結果顯示皆可答對80%以上有些高達95%。有了內容分析資料,接著就是從不同教學設計模式(ADDIEASSUREIDIKamp)編輯能源與永續為主題的繪本教材,或動手做體驗教材。透過教學評鑑提供具體可行建議,可縮短教師開發時間。

另外教材教學時間可能是10分鐘、20分鐘或一到三節等不拘,只要把概念講清楚就是很好教材。

 

4.生活與行動

 學校可藉由各項活動或競賽以節能、低碳為主題讓全校師生一同參與,讓學校節能不在僅是宣導隨手關燈、關緊水龍頭,從自然、社會、健康等領域,從學科知識轉化到生活技能,以及藝文領域等情感教育培養學童發展節能、藝術的創作,讓師生一同營造節能、低碳的校園環境。

藉由學校生活習慣的薰陶以及節能環境的營造,將這樣的節能、低碳氛圍轉而進入家庭,透過家庭聯絡簿分享節能行為小撇步、自我檢核或心得,由生活中各項節能行為的實踐,落實節能行動以及讓家人一同參與低碳行動,將能源教育從學校拉到家庭,成為節能、低碳家庭。

 

學校推動使用環保餐具購買點心

利用綠屋頂一角建置風力發電設備


5.進修與推廣:

    辦理教師或志工能源教育增能研習,組成書籍編輯工作坊,對人才培育提供良好實務經驗,影響甚大。參與能源永續環境夥伴學校,參考能源學校自評指標累積實務經驗,將能源教育從學校帶到社區,有助於擴大能源教育推廣面。

     另外透過國科會(現為科技部)計畫,結合科教館與基金會辦理能源車巡迴體驗活動,三年來透過能源行動車讓全臺民眾體驗多種能源教具,深入大街小巷,提供另類推動管道。目前發展能源快捷包裹,希望更多教師或志工也能參與能源教育,讓能源教育從學校出發,走入家庭、走入社會。

註一:C-K Ku, Y. Chen, T-S Kao, S-C Chien .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trategy of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y, NGOs and elementary schools to develop Taiwan energy education program. Sustainability Today (ISBN: 978-1-84564-652-3). WIT press Southampton Boston UK, Sustainability Today,(ISBN978-1-84564-652-3). Dec, 2011: 165-176.

註二:2011年教科書轉化與精進教學議題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