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陳秉亨教授─談環境人權
主訪者:顏端佑、李飛瑩、訪談撰稿:薛清松
圖:新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員 焦妮娜
環教團問(以下簡稱問):您認為台灣目前對於環境人權的議題有哪些?
陳秉亨答(以下簡稱答):目前的議題最重大的可能是核電,其廢料(衰減)的時間太久,要數萬年到數十萬年,所以我們可能用了30年的電,然後留十萬年的廢料給後代子孫;其次是污染問題,像台塑(石化)的空氣污染,他們自己賺大錢,但是雲林附近的空氣很髒,都破錶了;像日月光也是賺大錢,可是他們偷排廢水污染環境;另外像土地徵收,這比較屬於廣義的環境人權,他跟前面的案子不太一樣,像大埔要開設工業區,就把原本居住的在地人逼走,或為了炒地皮、蓋大樓,強迫住戶拆遷等。
問:請說說看,為什麼一般民眾也需要了解何謂「環境人權」?
答:我們現在享用的水、電、土地、遊樂區、、、等等,皆奠基在很大的成本上,這些大家在課堂上都知道,但是未必會更深層的去了解用水用電的背後有什麼問題,例如:雖然齊柏林導演都已經拍攝影片披露清境農場的一些問題,可是清境的住房率還是爆滿,大家去清境農場仍然玩得很開心;清境農場下方的萬大水庫已面臨泥砂淤積問題重重,當地的用水要很辛苦才能取得,我們在享受之餘往往忽略了後面的代價。
另一個要知道的是石油很快就沒有了,在我們這個世代就會遇到石油枯竭的危機,五、六十歲的人即使可能遇不到,但是他的親人、下一代子孫也會遇到;可是台灣的媒體很奇怪,只會報導一些花邊新聞,真正有害的廢棄物在第三世界國家害死多少人了,卻都沒有人會去關心。
問:提供人權議題給學生或民眾,就是教育環境人權嗎?
答:我們要先去了解:人類的權利不能凌駕於萬物的權利,要更謙卑、收斂一點。提供人權議題讓學生跟民眾了解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建議可以從實際的案例讓民眾看到我們去清境、美麗灣玩,背後對珊瑚礁或原住民所造成的破壞。不是人類想要做什麼就是人權,還要看一下你所造成的後果;過得好的人、享受資源的人必須要去反省,這些人在做行為、消費或決策時,要好好保障弱勢的那一群,使他們得到公平待遇之後,永續環境才有延續的可能。
問:現在中小學教師在推動環境人權教育時,有沒有在教學上可以運用的方法?
答:多去現場看看,不要怕去看醜的案例,那些認證的環境教育場所都是很漂亮的,不過除了要看美麗的景色,醜陋的景象也要看。
像我在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兼課,有帶學生去看六輕,他們看完超震撼,心想六輕不是會為地方帶來繁榮嗎?結果麥寮的路爛得要死,破得一榻糊塗,居民痛苦不堪,聞著工廠廢氣,學生心裡都有感觸;我覺得環保署推動的環境教育4小時應該要(把人)拉去現場體驗才是真正有效,我的學生在修完課後會填教學回饋單,他們去現場實際體驗的反應最大,去聞那裡的味道,去看那裡的景況,這些是樣版式規劃好的認證場所沒有的;那些漂亮的地方父母親就會帶去遊玩了,我們要讓他們看到真正的狀況,讓他們知道(享受)能源的代價。
像大家去日月潭遊玩,搭船、坐纜車、橫渡日月潭、、、看到許多陸客,卻不會去提到「紹族」這個曾經居住在光華島上的族群,後來是被趕走的;又如大家去阿里山坐小火車坐得很開心,但不知當初(蓋鐵路)砍了多少樹;看神木看得很高興,卻不知神木其實是當初砍剩下不要的;老師自己要有心理建設,就是:不要怕給學生看到衝突點,看見醜陋的才會珍惜美好的。
所以與其在教室看影片,不如多一些體驗的課程。
|
|
《看見台灣》披露的台灣山坡地開發問題
問:您認為:在環境人權的推動過程中,有哪些具體的作為應該是政府的職責?
答:政府管好自己就好了,我覺得現在的政府不太想要讓老百姓知道他們應有的 (環境)人權,因為目前的政策還是以商業取向為主,經濟發展不是不好,可是目前的政策太偏向財團的經濟發展,像之前不是幫有錢人減稅,希望減稅後的錢會拿回台灣投資,投資產業後經濟就會起來,工作機會就會增加,大家都有好的收入;結果那些錢不是拿來投資,而是拿來炒地皮,炒完地皮讓大家買不起(房子)。
經濟發展是好的,可是不能只是讓財團去吸老百姓的錢,所以現在政府的政策有一點太偏向財團,政府要自己先做好。
問:環境人權該具備的要素有哪些?對想要進行環境人權教育的中小學教師,您會提出什麼建議?
答:同理心,我們都活得太理所當然,對其他人或其他生物的痛苦沒有感覺,教育最怕的就是教出這種人,只要他們有同理心、同情心,能感受到弱勢人的痛苦、生物的痛苦,他就有環境人權了,他在做任何事情就不會只要自己爽就好,不管其他人死活,長成一個對世界沒有感動、沒有同情的人時,活著有何意義?
問:您認為與學生們探討環境人權之前,教師們應該具備怎樣的先備知識?能否推薦一些相關的書籍或網頁給老師參考?
答:相關網頁非常多,像「環境資訊電子報」就有許多新知,我覺得老師要探討環境人權之前,可能要針對最近有爭議的議題先了解,那些議題像「環境資訊電子報」、「苦勞網」或其他網頁都可以找到相關報導,或者像「立報」、某些獨立媒體、公共電視、、、等等,都可以去找到;像「我們的島」一集15分鐘雖然短,但是內容很精采,現在也可以從網路下載。
我很愛帶人去山上看銀河,也常問我的大學學生有沒有看過完美的銀河?因為我看過,並且認為那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所以老師要先思考,找到自己感動的點,帶著學生去看,學生就會被你感動。
每個老師關注的議題不同,老師可以自己先有深入了解,就以他關注的議題為核心去教育學生,由此出發、延伸,這樣教學生比較有效,否則只是照本宣科、交差了事而已,且重點不是把學生教到100分,而是從無到有、從0到1,讓他有機會自己發展體會。
結語:環境教育的每個議題都很好,有的喜歡蝙蝠、有的喜歡蝴蝶、有的喜歡植物、、、,從哪裡出發都沒關係,因為他是整個連在一起的,最終還是會網狀結合。老師自己要先感動,透過課程找到讓自己有感的東西,一方面他開心,學生學起來也開心,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跟反思,就是學生最大的收穫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