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人們共存共榮的生活樣貌,這樣的理念最令人激賞!此次訪談內容約略如下:

1. 如何在經營與管理牧場及所實施的相關綠色課程中落實綠色消費概念?

綠色消費是以消費來做環保,以往提到環保,大家先想到的是:資源回收、節能減碳……等項目,但消費行為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定會接觸的活動且比重極大,若能讓人們在消費時認識並了解何種商品對人與環境是友善的,並優先選擇此類商品,則可透過消費行為建立人們對環保或綠色的概念,基於此開始嘗試與推廣。

20115月我協助飛牛牧場完成綠色商店認證申請,當時得知環保署正在宣導綠色商品與綠色商店,其基本標準只須商店設施與配備符合環保概念,且販賣三種以上具環保標章的商品,即可提出申請,這些項目對我們牧場而言並不難達成,於是我們便自發性的主動申請。

目前牧場內的綠色商店設有一綠色專區,共販賣七種具環保標章的商品供消費者選購,以商業角度衡量,設立此專區其實極不符合經濟效應,因為現下的消費者大多無綠色消費的概念,也不會優先選擇此區的商品,但我們希望藉由此區教育消費者何為綠色商品與綠色消費,所以消費與否倒是其次,但能透過此區讓大眾接收相關訊息才是真正的用意,換句話說,設立此區的教育意義其實遠大於商業利益。

2.有關綠色消費的定義?

對於綠色消費,人們的解讀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綠色消費行為是鼓勵大眾購買具環保標章、節能標章、省水標章、碳足跡標示、FSC的衛生紙或EnergyStar的電腦……等產品,也就是在消費時能多些「要求」。等大家逐漸有此意識後,便可慢慢要求生產者配合,「從消費端要求生產端」,這便是綠色消費的概念。

但綠色消費不該只是做環保,應包括「在地飲食」選擇當地、當令甚至有機食材,此可另稱「低碳飲食」,在個人的定義中這類選擇也屬於綠色消費。而針對此概念,我們規劃環境教育營隊時特別在營隊中的「食」這項活動中納入低碳飲食,除了注重營養均衡外,學員可藉機了解在地食材,例如:煮火鍋使用的葉菜產地只距牧場2公里、所食用的茶葉蛋是距牧場1.5公里的雜貨店以全茶葉煮製,而所食用的小黃瓜也是由附近的農家生產而來等等,藉由這些環教課程或行動傳遞綠色消費與綠色飲食的概念。

不只如此,「綠色」也可融入食衣住行育樂購加公益「綠色旅遊七加一」(可參考臺灣綠色旅遊發展協會所提之論述)。在此簡單逐一介紹:在「住」的項目,配合現行的低碳住宿專案,旅客若自備盥洗用品,即可享住房優惠價,希望藉此鼓勵民眾在住宿時能選擇較為綠色的方式;在「育」的項目:指環境教育,因目前環境教育的市場較小,需求多以公家機關的教育訓練為主,因此我們大多配合環保局、休閒農業主管機關或參與政府計畫結合法定之4小時環境教育,進行綠色教育的推廣,相信這也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總而言之,除了購買綠色商品的基本作為,仍有許多層面可持續拓展綠色意識,希望朝多元發展,進而深入至消費者的生活,與其說「綠色消費」,我們應更廣義的說「綠色生活」,如此可更全面的推展環保與綠色意識。

  

飛牛牧場綠色商店中的綠色商品專區。

臺灣綠色旅遊發展協會 http://www.greentourism.org.tw


3. 是否規劃運用牧場的資源,為酪農產業加入綠色概念?

酪農在臺灣屬於夕陽產業,畜牧與農耕目前是極少數人願意從事的工作,酪農早期自一級產業,轉至二級加工產業,至今為三級服務產業,而我們現在所從事的是「六級產業」,也就是1+2+3級與1x2x3「加」指的是我們全包,「乘」指的是我們要產生附加價值,兩者意義不同,但我們仍自稱為六級產業。許多坊間休閒農場以服務為主,主攻民宿與咖啡館,不自行生產養殖,主打一級躍升三級產業,我們則是一級直升六級!意思是我們自行生產、加工、行銷,所謂的「產製銷一條鞭」,好處是可減少運送過程的碳排放量,因此相對較低碳。

在美國確實有計畫性與持續性的培育酪農青年,因為在美國酪農業極為龐大,是項重要的經濟活動,但在臺灣,這類的經濟活動極不符合經濟效益。以飛牛牧場來說,養牛是賠錢的,嚴重說來是養1頭賠2頭,因為整體的養殖與銷售結構無法有任何盈餘,必須靠其他收入支撐、打平,而必須賠本撐下去的原因是:這才是「根」,是「產製銷」一貫作業的根。所以,我們不重於培訓酪農青年,且現下年輕人多嚮往服務業。

以日本為例,許多牧場已不自行養牛,多以服務業為主,但會積極尋求「衛星牧場」,且向這些衛星牧場保證協助完銷產品,以符合彼此的需求,這才是我們的未來發展方向。我們會朝積極尋找社區中有意願養牛的居民,積極與他們合作並保障他們的收入,積極發展衛星牧場的概念,也就是將生產在地化。

市面上喝到的鮮乳多為碳足跡極高的產品,譬如:在東部生產、運至南部加工、再配送至各地銷售,若發展衛星牧場便可解決高碳足跡的問題,配合當地有意願居民的條件,可協助養殖或協助擴大原本的養殖規模,具體的讓土地活化(比如利用休耕中的農地種植牧草),並提供在地的就業與發展機會,這過程不容易,養殖牛隻也不輕鬆,所以目前僅有飛牛牧場的經營者以私有地加入衛星牧場,但這方向是理想,是很值得努力的目標。


4.飛牛牧場已通過環境教育場域認證,有哪些主要課程嗎?

林務局8座自然中心的主軸是森林,動物園的主軸是動物,各處有其課程主軸,我們目前的操作方式以多元探索為主,但須搭配預算進行套裝調配。現階段有4套主軸課程,簡稱為LAND

(1)   L代表low carbon:為低碳生活解說與體驗。

(2)   A代表aquatic:為探索汙水循環淨化再利用。

(3)   N代表nature:為蝴蝶園與自然步道解說。

(4)   D代表dairy:為乳牛生態導覽與乳品製作體驗。

消費者可依預算不同編列套裝行程,如此操作很辛苦,但也可透過這些特殊安排直接了解大眾的需求,提供日後調整、修正、區分行程的依據,進而達成套裝行程商品化的目標。

當然,教育人員的招募與訓練也很重要,目前已結合產學合作的實習制度培育園區教育人員(休閒與餐飲科居多),未來期待能招募與培訓志工群,或與環保署的現有志工群合作,讓教育人員的培訓過程更穩定、更有制度。最終將休閒產業提升為生活產業,將食衣住行育樂購加公益的內容全數納入,而非只是曾到此一遊便結束了。舉例來說:行有綠色行程、衣有綠色商品、育有環境教育,當所有層面都置入綠色概念時,牧場這裡便不只是個休閒場域,而是一所nature school了。此作法在日本實施已久,這也是我們的發展最終目標,到時將建置nature curriculum並與學校合作,提供學校定期實施相關課程的場域,以彌補學校內設施的不足。

國內行之多年的校外教學其實有點像戶外郊遊,而非戶外教學,環境教育場域認證是期待朝向一種環境教育模式:學校進行正規教育,來到自然環境進行延伸教育。環境教育很重視education in the environment,也就是學水要在水的環境、學牧場要在牧場的環境、學森林要在森林的環境……簡而言之就是學校環境恐怕無法建置相關設施,飛牛牧場則以已有的資源形成nature school的模式。現在全國已通過64所環境教育場域(2013/6/5為止),每一所都有其推動的主題,各校可就近找容易合作的環境教育場域,形成較完整的環境教育。

  

環教電子報兩位採訪編輯在飛牛牧場與徐白龍合影

5.戶外教學的概念課程有無在苗栗縣學校進行過?未來是否考慮與學校教師合作?

    從去年開始因應環境教育法的計畫,且配合環保局的經費,曾經結合飛牛牧場與附近幾個業者,串成幾條環境教育的行程後,讓苗栗縣的學校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環境教育,當然也有開放此課程給一般的遊客,社會團、親子團及學校團全包含在內:學校團體主要進行水域、自然生態這兩個部分的課程,公務人員團則以低碳生活課程為主,酪農體驗活動則於各個團體中搭配進行,內容為製作冰淇淋、乳牛的生態導覽或製作環保背包等。

    曾有想過與教師合作,採量身訂做的方式規劃課程,也就是老師帶學生們來之前,共同討論想要進行的課程內容內容是符合進度的既定課程,但是上課教室位在飛牛牧場,這是既定課程一部份的延伸,所以是nature school,不僅僅是飛牛牧場,而是飛牛自然學校。具體舉例:此時學校教到自然科學的「蝴蝶」,有些學校沒有蝴蝶園,但又很想讓學生們了解蝴蝶的一生(卵?幼蟲??成蟲),來到飛牛自然教室就可以從森林開始了解蝴蝶和森林的關係(蝴蝶70%的食草是在森林中長成),從森林的保育談到蝴蝶,再從蝴蝶談到環境教育,蝴蝶羽化後再談生活中的美學教育……個人希望這整套課程設計是和老師共同討論出來的,依據柯內爾的教學法,先喚醒學生的熱忱(今天要去飛牛學蝴蝶),再集中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專心來看看、了解森林與蝴蝶的四大生命階段),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直接體驗),也才能讓學生脫離3C產品,產生保護環境與尊重生命的意識與行動(分享啟示)。這,才是我們將致力邁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