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環境教育自然生態教學

新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團員 顏端佑

淺談自然生態課程

 設計自然生態課程的方式很多,最簡易的是在課程裡,就能排出直接對班級實施有趣並且淺顯易懂有趣的課程,隨著環保意識的興起,談起自然生態教育,似乎像每天早晨出發上班前,對著鄰居說聲「早安」一般稀鬆平常。如果遇到好鄰居,你會得到一個微笑回應,但是如果鄰居對於你的熱情不屑一顧,除了心理備受打擊之外,一早從窗台上晒進客廳的一道陽光,也就此遮上了一片雲,日後再次見到他們, 恐怕也不會再有興致做相同的事了。很多學校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當學校設計出各式各樣的自然生態課程,希望學生們參加時,卻遇到家長或老師們提出質疑的反對意見,例如:「這幾節自然生態會不會造成我們的孩子跟不上其他班級的上課進度?」「學生們真的是去上課嗎?我看是玩樂而已吧!」這大概是我從事自然生態課程裡最常出現的問題。似乎許多老師、家長們還是無法跳脫出「成績的緊箍咒」,人類心裡面的現實樹苗,早已在社會、家庭及學校教育的栽培之下根深蒂固。以下淺談我這陣子在推動環境教育時所產生的三點感觸:

 

五股溼地騎自行車     

台北港解說

合歡山看星星 溼地聽解說

一、重新建構老師與家長的「成績的緊箍」

阿泰是我一位很熱愛自然生態的學生,父親雖然沒有限制他對未來的發展,但就是認為學校的自然生態課程,無非只是阿泰出去玩樂的藉口,有一次阿泰很希望參加我所設計的一系列生態探索課程,在課程說明會結束後,阿泰打了通電話給我:「老師!可不可以請您跟我爸爸說明,您的自然生態課程,我真的很想去,但是他說,我認識那些生物及牠的習性有什麼用,我們家裡面遇不到這個東西,家裡那些螞蟻蟑螂的用殺蟲劑噴一噴就好了,你還是想想要學些什麼比較好吧!」,於是我撥了通電話給阿泰的爸爸,當然!免不了一番唇舌才讓阿泰參加了課程,其實這樣的回應我不只遇見一次,雖然大多數的孩子及家長在課程結束後,都有高度的認同與回饋,但是在過程中還是免不了產生一些挫折感。

前陣子接受教育電台的訪問問及「做這些環境教育自然生態課程的最大困難是什麼?」,當我們在執行這些課程時都會遇到經費從何來?要找哪些師資比較適當?什麼時候上課零零總總等問題,但是這些都是很好解決的,我並不認為上述這些事困難,如何重新建構新思維,避免老師及家長們念起「成績的緊箍咒」,才是真正的困難。

淡水河觀察生態 溼地騎自行車
潮間帶觀察螃蟹

20幾年前,老師告訴我「只要能有大專畢業,就很好找工作。」,在那個學歷優先的時代,的確是個簡單而聳動的魅惑,引誘了家長、學生走進名次白骨精所建立的分數五指山,所以學生為了高中、大學聯考必須在分數的五指山裡掙扎,雖然我們不用像孫悟空一樣,被積壓五百年,但是離開了分數五指山,即使自以為離開了框架,其實早在離開的同時我們也為自己戴上成績的緊箍,至今仍舊戴在頭上未曾拿下,當再次遇到會念成績緊箍咒的家長或老師再念起「成績優先成績優先成績優先………」的咒語時,我們還是會用分數、成績及名次來要求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孩子。

如何與家長溝通,通常我先針對家長舉辦一個說明會,讓家長們先了解這次課程的內容,並希望家長也能共同參與,畢竟老師的人力有限,如果有家長陪同參與會有幾點好處:

第一「信任感增加」,在家長的心裡,學校所辦的課程安全性上的確會比較安心,但如果再加上有家長可以參與,那就會讓人更放心。

第二「課程透明化」,因為家長不知道學校在「搞」什麼?「校外教學就是出去玩」,「只有在教室上課的課程才算是上課」的刻板印象,使其他在校外課程不免被冠上「玩樂」而非「課程」。

第三「人力上支援」,學校老師並不如想像中的輕鬆,基本鐘點要上課、學生的輔導及各項行政業務等在正常上班日所設計的課程都會是老師額外的工作,若是將課程利用假日舉行,又會影響老師們的休假,不要忘記老師也是有他的私人需求,因此人力上的安排有所限制,家長的加入不只可以解決人力的問題,家長本身也是授課講師,許多家長的知識及技術還比學校老師更加豐富,可以補老師的不足之處。

第四「組織團隊」,學校本身的資源,並不如想像中的豐富,老師們可能在理論課程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在實際行動上相對較缺乏經驗,而社會資源的幫助是組織團隊很重要的條件,例如:醫務組、採買組、交通組等,這都是學校內比較缺乏的。

龍洞灣浮潛

環保表演

二、老師的專業解說,只有專業卻沒有穿透人心的能力

自然生態課程為什麼一定是自然老師來上課呢?在一次生態課程前我和一位任教於新竹光武國中的表演藝術科曾宇玄老師談論了這一件事,抱怨著為何多數人都認為自然生態課程必須由自然老師來執行才可以,「這就要怪你們這些自然老師了。因為在安排這些課程時,自然老師會用外力澆灌的方式,讓學生去了解那些生物,如果我們讓他們自己去喜歡去認識這些生物的特徵,那麼又何必需要自然老師來上課呢?」,這次對談讓我有很大的省思,因為是我們設計了一大串解說的課程,當然會讓大多數的老師反映:「因為你們才認識那些動、植物呀!不然誰來解說?」,於是我請曾老師在為我設計的課程裡,增加了「自然表演生態課程」,請參加的學生自行編寫劇本,主動上網了解各項生物的特徵並製作道具,利用表演的方式來解『解說』給當時在現場的每一位觀眾,(此時,我並不是老師而是一位發現新知識的學生。)當這些課程結束後,每一位表演者,因為關心環境、愛惜生物而內化出來的學習及解說能力,才是最具有穿透人心的學習。

原來老師的專業解說,只有專業卻沒有穿透人心的能力,我們自以為是精闢的解說,沾沾自喜的發表我的專業時,原來對於學生那不過是耳邊風罷了。

三、引導學生「發現」才是真正的自然學習

因為那一次表演的經驗後,讓我更肯定的替自己自以為是精闢的解說打上了不及格的分數,而這兩年我慢慢的減少了對於學生知識上直接的填鴨,慢慢轉變課程的方式,利用引導發現的方式讓學生增加對環境的認識,三個月前我帶著學生到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參觀,並下潮間帶進行觀察,簡單的利用十分鐘說明當天淨灘課程及常見生物解說後,要求回家的過程時要跟大家發表,自己當日發現的三件生物、事、在做什麼?便要學生自由觀察,此時博物館志工,便向我提出疑問「老師!我們不用事先解說一些生物嗎?」,「放心!你現在講什麼他們都不想聽,只想快去翻石頭,等一下他們就會一直問你同樣的問題了。不久便有一位學生異常興奮抓著一隻拇指指甲大小的斯氏酋婦蟹跑來「老師!我抓到大螃蟹了!!牠是什麼蟹?」,當時我心裡的OS「可惡的死小孩,我剛剛解說的就是這一種,而且剛剛我抓的那一隻比這一隻大超過十倍以上。」這兩者的差別並不在螃蟹的體型大小,主要在於他的「大螃蟹」是自己在尋找及探索中抓到的,關鍵是「自己」,那一份內心所衍生的學習能力,是發自於人類自我學習的本能,抓到的不單只是老師眼中的小螃蟹,而是學生本身堆積自然知識、學習及成就感,牠的附加收穫遠大於我的大螃蟹,因為在學生眼中牠就只是一隻體型大的生物而已,看過就算了,他的小小「大」螃蟹卻永遠活在他心中。

合歡山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