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教育在興雅

臺北市興雅國小/李汪聰


壹、緣起

臺北市興雅國小推行教育部海洋教育政策,成立海洋生態教學區,強化國小學生海洋資源與文化之課程與教學,培養學生海洋意識,展現海洋國民特色。

貳、興雅海洋生態教學區首部曲

其設置的宗旨是為提昇興雅國小學生、家長及學校同仁對於魚類及海洋生態的認識,讓學生學習生命照護的意義,並進而引發對環境的認同與關愛。在興雅國小教務主任李汪聰的規劃下,98年共設置了四個魚缸,其中是依河川上、中、下游至海濱區的方式配置,計有溪流生態缸、亞馬遜河的水下世界、非洲的地塹湖泊、海底總動員缸等四大主題。魚缸下方並放置有相關魚類書藉及圖示說明卡,可供學童自行查閱各魚類的名稱、屬性、習性及相關常識,讓孩子們的疑問可即時地透過自學得到滿足。

興建海洋教育教學區 海洋教育八大主題區暨海底隧道

                  


參、興雅海洋生態教學區二部曲

98年設置的四大主題之後,99年度又再度獲得教育局的青睞及補助,由李汪聰主任設計台灣湖泊缸、螢光魚缸、兩棲類缸及蝦兵蟹將等四大主題缸。其中台灣湖泊缸中飼養著俗稱牛屎鯽魚,包含革條副鱊及高體鰟鮍兩種都是台灣特有相當珍貴的魚種,另有台灣原生種蓋斑鬥魚,目前已被列為二級保育動物又稱為環保魚,因為它一天可以吃掉約200隻的孓孓,有利於防止蚊蟲的孳生。

螢光魚缸飼養著基因工程轉殖的螢光魚,取自珊瑚及水母的螢光基因植入青鱂魚及斑馬魚的胚胎,讓原本不起眼的魚類,價格漲了好幾十倍,幾種螢光魚搭配著原生種的魚類,不但具有觀賞價值更富有教育意義。兩棲類缸飼養著墨西哥虎螈又名六角恐龍,它可以生活於水中,也可以短暫離水生活,但其身體須保持潮濕,設置兩棲類動物的目的在於介紹生物棲地的多樣性。蝦兵蟹將缸主要在飼養水生甲殼類動物,包含粗糙沼蝦及雙色澤蟹,設置甲殼類動物的目的在於介紹甲殼類的生理行為,如夜行性及脫殼行為,並進一步豐富海洋教學區物種的多樣性。

海洋教育教學區教學情形 潮間帶教學情形

肆、藝文領域融入海洋教育

為豐富海洋生態教學區,教務處特別與美勞科錢劍秋老師討論,決議將99學年度畢業生的陶板作品以海洋生物為主題鑲嵌於海洋生態教學區,結合自然科技與藝術人文試圖打造成一條美麗的海底隧道,已於1006月隆重揭幕,請各位撥空去觀賞這繽紛的海洋世界。

伍、暑期海洋生物體驗營

興雅國小除了成立海洋生態教學區外,暑假的海洋生物體驗營也很精彩,本校使用自編教材,進行海洋教育,藉由對海洋生物簡介、採集、觀察及標本的製作,讓學生學會細心觀察海洋生物,培養學生耐心、細心以及從事科學研究的態度及精神,進而培養學生海洋意識及知能。除此之外,還會帶學生到海洋大學的水產生物實習中心去參觀海洋生物,讓學生到模擬操船中心去模擬操船,還要帶學生至海科館的潮境公園觀察潮間帶生物,讓學生體驗溯溪、學習漁具漁法捕抓魚蝦等,不但有完整的課程更有實際的體驗活動,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並提高學習成效。

陸、形塑海洋學校

除此之外,本校也常利用校園工程整修時,將海洋的意象融入校園之中,讓校園處處有海洋,形塑都市中的海洋學校。

溯溪教學-學生溯溪實況 水中生態藝術品

柒、教學省思

優點

一、本校辦理海洋營時,會注入了許多的海洋元素,包含向南部魚場直接購買的狗鯊胚胎,讓小朋友能直接面對面的觀察鯊魚的卵,這可是海博館等級的活體,但是在海博館內是只能看不能摸的,透過現塲觸摸及觀察,讓小朋友的感動更深刻,並待小狗鯊孵出後,海邊放流再和小朋友上一堂生態保育課程。

二、一般多數的學生,是很少有機會去親近海洋的,因為那是有風險的,很少有老師願意負擔這樣的風險,連家長也不願意。所以台灣的海洋課程多數紙上談兵,談海洋的美,談生態、談保育都是用文字;談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直接去接觸,那的影響比在課堂中講一百次都有用。你不讓他去直接感受去體會海洋的美,動人的熱帶魚、美麗的珊瑚礁,他長大後對於海洋的感覺依然是膚淺的。

三、浮潛課程可讓小朋友同時學會面對海洋、親近海洋,如何和海相處,學會不怕水,感受海中的景色,讓他學會和海相處,這是台灣的小朋友必須學會的事,因為我們是海島國家,環境中免不了接觸到海,不會和大海相處的人是很可惜的事。

四、團隊默契佳:由於本團隊已有五年的合作教學經驗,所以彼此之間的默契非常好,講師、隊輔及護理師每個人都能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個人的專長,而且能發揮團隊的力量。

五、課程規劃完善:在課程規劃上,通常在一年前我們即開始討論並作規劃。例如今年教學結束後,便開始規劃明年的課程,所以在充分的研討及多次的場地探勘之下,我們可以規劃出較完善的課程。

六、教學經驗豐富且專業:本團隊擁有堅強且專業的師資及護理師,其中包含了二位博士,二位臺北市自然科輔導團教師,三位專業教師及一位護理師。

七、引進外部資源:包含人力資源,如海洋大學葉書屯博士、林耿宏老師(海洋生物專長);大學資源,如海洋大學水產生物中心及模擬操船中心,海科館潮境公園等等。

八、深獲家長肯定與支持:由於團隊成員全心的投入與付出,本校科學性營隊一直深獲學生及家長的肯定,參與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增加,從94學年度60人左右,一直增加到97學年度的200多人,98學年度暑假開始開放給外校學生參加共辦理7梯次(約240人),99100 學年度暑假開放給全市學生參加共辦理8梯次(約300人),本校的海洋教育已漸漸推廣到整個臺北市。

九、永續經營的概念:營隊的整體規劃以永續經營概念為主軸,除了課程規劃由淺入深,也加入了品德、生活教育及生命教育等概念以教養我們的下一代。

學生體驗海大模擬操船機 學生至龍洞灣體驗獨木舟及浮潛

缺點

一、狗鯊胚胎怕熱,養在學校的海水缸中,遇到馬達故障,小狗鯊卵死亡了四顆。

二、海邊浮潛的課程有一個梯次剛好遇上大潮,原本小朋友要浮潛的範圍是更大、更出去的,所以當日觀察到的珊瑚變少了,以後可考慮先查詢漲退潮時間,再規劃浮潛課程。

三、獨木舟課程是體驗的,時間太短了一點,應設計成學習課程。

四、雖然每年海洋生物體驗營及溪流體驗營各辦理2梯次,大約共有126個學生參加,但是由於人力及師資的限制,還是有很有學生報不到名,顯然普遍性還不足。

五、雖然本團隊師資專業且極具教學經驗,但人力仍嫌不足,無法針對每次的教學好好作學生學習成就分析。

海洋情境廁所 海洋情境的校園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