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環境議題談起:專訪國家教育研究院王如哲副院長

---國際環境教育是人文、科技及國際觀的「心」結晶---

余秀琴、孫寧一 採訪、整理、撰文

王如哲副院長審訂

20121115日上午,風和日麗,採訪小組抵達國家教育研究院後,一切,便從王副院長的著作談起…… 

編著節能減碳教育:國際觀點與案例的起源

 臺灣在很多方面發展快速,提到節能減碳的部分,王副院長力讚政府、學校及社會企業都很積極推動,甚至與國際同步。

兩年前出版此書是因為當時已發覺世界各國都很努力從教育出發關注此議題,積極從中探討如何增加學生在這方面的相關知能;成人也極受到重視,各社會層面亦推動相關的活動與專業成長課程,大大提升了成年人在節能減碳方面的相關知能。所謂成人亦包括教師,王副院長指出,兩年前在國際上已推動許多具體措施,不論政府、學校,甚至於社會各層面,都投入甚多。此書雖著重於介紹各國的學校教育,但在各國介紹前,仍會簡述各國政府部門或機構所推動的政策,之後才進一步討論在學校中的具體實施案例。最後,王副院長希望藉由此書在臺灣出版,讓民眾從各國經驗獲得些重要啟示,或是對我國未來推動時的參考或建議。

王副院長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協助國人了解國際上的相關作為;國際正如同一面鏡子,我國在推動時,若能透過這面鏡子,便能更有系統的了解他人的做法與經驗,並從中學習、借鏡。一開始,便是以這樣的想法為出發點,但因個人能力有限,恐無法獨力完成,便組一研究團隊,集合了對各國有所了解的人員,合力費時一年多才完成內文並出版。

這本專書的特色是有系統的簡述與分析多國推動案例,企圖幫讀者整理出他國的政府部門、機構、學校實例及啟示,以清楚的架構介紹國際實況,方便讀者閱讀。同時涵蓋國際間使用能源的背景資料與概況,從此可知目前各國使用已存在的較乾淨能源(例如:太陽能、地熱能、風力等)比例已大幅提升,且遠超越我國使用較乾淨能源的比例,讓讀者能從能源使用方式與節能減碳之間的關係有所了解,例如:先進國家使用最多能源、落後國家相對使用最少。換句話說,較發達的社會使用能源較多,若拉長時間軸,一百年前的人們使用的能源量明顯地遠低於現代人的使用量,從此可得一啟示:當人們極力追求更進步、更方便的生活時,我們也正大量消耗能源。回到現在,較進步的國家使用較多能源,所以,應當思考該如何節約能源、該如何有效開發並轉而使用較乾淨能源,以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書中想強調的是,能源可用,也無需放棄現有的便利生活,但可多了解相關研究,建立客觀、理性的知識做為推動節能減碳的基礎。

國內外已有許多推動節能減碳的活動,但若無客觀的、正確的及科學的知識支撐,恐將嚴重誤導大眾,甚至讓民眾使用能源時有愧疚感。因此,人類的行為與活動、政府相關的政策與宣導,都應先建立正確的知識。所以,盡力推動節能減碳確實是用意良善,但若無客觀的科學知識輔助,恐引發負面的結果。

 

環教輔導團員訪問王副院長


獨設學科之優劣

此外,書中提到英國、美國已設節能減碳為國家重大議題,我國目前雖尚無類似政策,但王副院長認為我國的環境教育或能源教育已融入國民教育中的各個領域,各領域中也有許多相關的教學單元或內容,至於是否該在我國義務教育中加設此門學科,他認為凡事有利有弊:加設學科的好處是透過完整規劃,可更有系統的透過義務教育教導國民相關知能,自此由下而上,提升全民對節能減碳或環境教育的知能與敏感度,同時應注意的是現有散於各領域的相關教學單元也應逐一審查、檢視,也就是說,若只強調加設學科是不夠的,須搭配義務教育課程整體檢視才算完善,如此一來,便可避免加重全國師生的教、學負擔。

王副院長強調此議題固然重要,不必然須設為學科,而應仔細檢討、相互整合現有的教學單元,讓各領域依階段、主題持續地探討此議題。以公民課程為例,此科看似偏重人倫素養,仍可加強身為現代公民應有的環境責任;以地球科學課程為例,此科可以科學角度解析氣候變遷的各項因素。我們應致力讓學生對節能減碳或環境議題有較全盤的了解,所以,此議題融入於各領域是利多於弊的,現階段尚缺的其實是全面性的整合;反觀若設單一學科,未來恐將只有單一傳遞或教育的管道了。整體而言,能源或環境議題應盡量在不同學科領域中,從人文與科學觀點進行整合式教學,所以,不論學科或領域,每一位教師都應有此方面的素養並攜手合作,協助學生達到較有統整性的學習成效。

設置單一學科與否,各國或許有各自的考量,但我們仍應留意各種潛在的問題,比方說,我國目前須執行的教育議題頗多,已造成教與學的沉重負擔;芬蘭的實際授課教學時數比臺灣少多了,但芬蘭學生在各項國際學科評比中的表現卻極為突出。換言之,臺灣教育內容囊括了許多重要議題,實際授課教學時數也長,但學生卻 不易吸收,這才是個應多多探討的問題。

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甚至懂得主動關注,教師間如何能統整並合作教學,才是身為教育工作者最務實的努力方向。

王副院長認為教師的統整合作教學才是最務實的方向


理解國際環境議題的做法

王副院長認為首先應培養地球村的觀念,也就是說,無論人身居何處,都是地球上、國際間社群中的一份子,若能讓學生與成年人了解每人皆有生活在地球村中應盡的責任,如此一來,全民才會關注國際環境議題。

舉例來說,靠單一地區人民的努力無法改善或扭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須靠廣泛的集體努力、須靠全球各國與人民一起努力才可見成效,也就是說,人人皆有責,而非特殊群體之責。我們須體認即使是個人的棉薄之力,集合起來也是股強大的力量;身為世界公民,每個人應盡力達成個人能力所及的相關措施。簡而言之,人民須培養、具備、強化國際觀,這是國人應思考的重點,並以臺灣身為國際村的一員為出發點,拓展國人的視野,在各項國際議題上(當然,其中亦包括國際環境議題),善盡我們應盡的國際責任,有此概念的國家與人民,路才走得遠。

王副院長也提到環境議題實質上與許多議題有著直接的關係,更具體的說,環境議題甚至可視為經濟議題,且足以影響一國的經濟成長。以北歐為例,北歐各國近來極為重視較乾淨能源,並全力發展相關技術,當然,一開始必然付出高成本,但因當地人民有著高度環境意識,且支持相關措施,促使這方面的產業與技術迅速成熟、持續創新,目前發展遙遙領先世界各國,不久的未來甚至可輸出相關節能技術與專業人員,至此除了轉化為一項可獲利的產業,過程中也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重要的是未來有無限商機,也為人類寫出節能科技的新篇。

王副院長期待國人以較具前瞻性的視野多多關注國際環境議題,並以行動支持相關措施與研發,讓我們除了盡世界公民之責外,同時更具競爭力。

國民義務教育中應優先切入的國際環境意識

除了課程整合外,王副院長提醒民眾也應謹記「生活必耗能」,所以,教育學生以健康的心態(而非憂心、深感罪惡)使用能源是很重要的,他再次強調教育應以客觀的、科學的知識為基礎才是。舉例來說,有些宣導影片敘述著因為人類過度使用能源,引發溫室效應,造成地球表面溫度正在急速上升,事實上,若拉長時間軸進行更週延的探討,在人類生活史上,地球表面溫度本就有週期性的升降,所以,在教學中,應先和學生根據科學證據釐清過度使用能源與溫室效應、氣候變遷之間是否有絕對的關聯性,進而討論人類目前的行為應是加速了地球表面溫度上升與如何減緩此溫升週期。若能將這來龍去脈說明正確、清楚,學生便能在了解事情原貌後,選擇他們能力所及的正確節能行動。

可惜的是,我們目前所提倡的節能減碳思維似乎過於片面,舉例來說,近年推廣計算並減少碳排放量(或碳足跡),鼓勵人們騎單車代替開車,但是,人們卻忽略了能源的消耗歷程是連貫的:騎單車確實降低了汽油消耗,但為了補充騎單車所消耗的體力,單車騎士可能會大量進食,其結果可能是一樣耗用能量(或碳排放量、碳足跡)相當!由此可見,環境議題涉及許多細節,實在無法孤立教授,探討國際環境議題時更不能採取非黑即白的態度,能宏觀、完整、正確地傳遞訊息極為重要。教師或活動承辦人或許一開始無法取得既客觀又科學的背景知識,不過,一旦有機會獲得較正確的知識,應立即回頭澄清、修正,甚至重新教學、改變活動方向,以視正聽。

從國際公約出發:深入淺出的將國際環境議題帶進國民義務教育

王副院長指出國際公約是政府或非政府部門於國際場合簽訂而來,從全人類生活來看,這些內容全經過長時間的討論才訂定,因此,這類的約定肯定對國際社會有利。既然我們身為世界公民,自然也有責任遵循,但有個情況必須留意,那就是不同個體生活於不同的時空,不同個體的生活水準亦不盡相同,當必須履行公約時,也應考量、對照本身的條件或限制;對於生活已處於貧困的個體,在實踐這類議題上,應讓其有所彈性。教師應讓學生了解生活理當朝環保方向修正,但若硬要貧困個體購置節能器材,反而嚴重地影響其生活,那原立意就走調了。

所以,與學生探討國際公約時,應強調「平衡」的觀念:當已發展國家要求落後國家遵循國際公約時,卻忘了自己追求經濟發展時也曾造成環境衝擊,如今這樣要求他人,得了便宜外,也阻礙了落後國家的發展;當已開發國家要求落後國家的製造業應符合國際約定的環保標準,卻忘了這些落後國家急需外匯改善國內環境。也就是說,國際公約固然必須遵循,但仍應考量不同個體(或國家)的差異性,進而同理、理解、包容、體諒,從中取得平衡;除了要求「法」,也應顧及真正的「公平」與「正義」。

教師應引導學生盡己之力確實行動,但過程與標準會因為人、時、地、物不同而有所微調,因此,應以較柔軟開放的態度看待、探討及處理類似的議題。


培養與加強國際觀

對於國人較不重視正發生在寶島之外的事,王副院長表明極為憂心,他說:「這是個嚴重的問題。」或許是因為社會氛圍與各類媒體影響所致,結果是各方面的訊息過於狹隘,報章、雜誌或電子媒體少有海外特派員為民眾進行深入報導,即使網際網路如此方便、發達,國人對國際事務的關注或了解實在不足;現下學生平日接收大量訊息,但大多僅提供粗淺輪廓,過於表面,極缺乏具深度的分析。

王副院長認為若能在課堂中多與學生討論、探索及分析國際事件,讓學生習慣以較多元的角度看待各種人、事、物,未來才不易被單一價值觀所誤,也才能仰賴自己獨立解讀其他事件,並做出較正確且理性的判斷。舉例來說,看了一小時的新聞台,個人可思考自己究竟對世界深入了解了多少?亦或是已接收了許多資訊,但件件只淺淺地交代了表象,對事件起因、過程、連帶影響及未來可能性毫無深層的介紹?因此,培養國際觀應著重於個人對國際事務能更深入分析,發展思辨能力。此外,師生也可藉由接觸、認識及認同外籍人士(移民或來臺就業者),從中了解何謂多元社會與多元價值,進而發展國際意識;臺灣其實早已有小小世界地球村,只待國人自我跨越、積極發掘。

最後,教師若需要相關資料設計課程或進行教學活動,拜科技之賜,線上電子資源豐富,王副院長提供以下幾個極易入門的網站或資料庫讓教師們參考:Google學術、AmazonEBSCO等,配合關鍵字加雙引號搜尋,絕對有所收穫。

 後記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訪談,不難感受王副院長極為重視以「人」為主體的教育方針,他不斷強調「學應致用」:學生應學習可用、有用的內容。他同時提出教育應附帶「可調適性」,意即不同學生個體有不同的能力或需求,不同教師或校方也有不同的立足條件,相關主管單位應支持各校保有彈性時間、空間,並鼓勵各校師生針對不同個體微調課程,好讓每一位學生個體能穩穩當當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