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張子超教授談「氣候變遷與調適」
新北市環教輔導團團員 王瑞芬整理撰寫
台師大環教所所長 張子超教授審訂
圖:環教輔導團團員焦妮娜
人類從減緩到調適是一個很大的轉折,調適和減緩的最大的差別要從態度和立場來看。調適是要去調整、適應環境變遷所帶來的影響,減緩則是我們要想辦法去減低或放慢大自然環境變遷對我們的衝擊,是以人為力量來和大自然力量相互抵銷,降低衝擊,這就是減緩。
氣候變遷目前已是大家可以接受的事實,像上星期連續好幾天超過38℃的高溫,就是都市熱島效應及全球暖化的影響,雖然很熱、不舒服,但大家也都需要接受。調適和減緩的最大的差別要從態度和立場來看。我個人認為人類從減緩到調適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這代表我們人類承認氣候變遷一定會失控,而且一定有可能引發天然災害。
以前我們覺得可以用人為方式去防範或控制,那就是減緩。為何現在會從減緩心態轉成調適心態?是因我們承認我們無法讓它減緩,甚至無法向大自然挑戰,所以不再反抗或抵制,因此我們只能學習讓自己適應。也就是如果真的發生失控的氣候變遷,我們應該調適我們的心態,或者該設計些設施來減低傷害,所以這兩者最大差別在於,減緩還有所謂人類可以以科技處理、抵制的想法,但調適並非不想減緩,只是把調適當主軸,即使人類想減緩,但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規模尺度會很大,我們要有面對此情況的心理準備,調適自己的心態及狀況,以接受這樣的挑戰及衝擊。
所以減緩及調適最大的差別是我們心態上的轉換,減緩較有工程、科技心態,代表人類有能力減緩或抵制,能與大自然相抗衡,甚至期待氣溫不再上升、氣候不會變遷,可是走到「調適」這一步,就是認為氣候變遷真的會發生,以前乾旱時會有人造雨,老天不下雨,我們就想辦法降雨,可見科技心態是很強的。現在若遇乾旱,我們可能會建水庫,儲存更多水源,目的何在?因為我們知道可能會有乾旱,所以先準備好水,這就是調適。暴雨也是如此,減緩是思考如何讓暴雨減少、雨量降低,例如讓颱風在海面上降雨而不要下在陸地,但現在大概不提這個概念了。相反的我們要去想想看:如果下大雨我們可能是要先做疏散,或者蓋房子時就先設計下雨淹水時的應變設施,這就是調適。從減緩到調適─代表人類與大自然的互動關係,已從主動、抗爭、抗拒的心態,轉成改變自己去適應大自然所帶來的衝擊。
最近幾個天然災害的產生,人類已愈來愈無法掌握,例如最近北京下大雨、先前歐洲熱浪,都有人死亡,所以面對現在氣候變遷的尺度與規模,調適心態的轉折比任何實際操作影響都還要大。我認為很多減緩和調適內容都差不多,最大不同就是心態的轉折。
調適是要去調整、適應環境變遷所帶來的影響,減緩則是我們要想辦法去減低或放慢大自然環境變遷對我們的衝擊,是以人為力量來和大自然力量相互抵銷,降低衝擊,這就是減緩。現在大自然的暴雨、乾旱、溫度上升我們都接受,但面對這些現象我們要如何去做?調適是要從人的角度、設施或生活對大自然現象來做回應。
談減緩時,工程角度較多,雖然調適也有科技層面,但就心態層面而言,從減緩到調適代表再多的科技、工程技術,終究無法減慢或降低縮小大自然的氣候變遷對我們的衝擊,所以在提醒人類要做調適的準備。
最近一些談調適的論文提出強化森林功能的論點。調適除了心理層面接受外,也須有些作為,所以就從森林角度開始來看。氣候的調整及平衡,森林扮演著關鍵角色,所以森林保護是個關鍵。調適其實是和環境保護連結在一起,森林保護是其中一項,藉由生態平衡可減少氣候變遷的影響,所以環境保護是我們可以主動做的事情。雖然這也是減少氣候變遷的作為,但比起工程技術,想法已有所不同。
與大自然和平共處
調適和減緩在做法上其實沒有很大的差別,主要是心態的轉變。藉由調適的想法跟心態,以爭取時間來做減緩。
要如何做調適?調適和減緩在做法上其實沒有很大的差別,甚至有種想法是:藉由調適的想法跟心態,以爭取時間來做減緩。現在談減緩已是不可能,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已經很大,所以應該要有所調適。在調適過程中,我們可以適應,在某種程度上接受一些衝擊,但還是要思考如何讓氣候變遷減緩,發展一些技術來降低衝擊,這就是「藉由調適的想法跟心態,以爭取時間來做減緩」,這種說法的前提是我們已經來不及,無法靠減緩,只能適應大自然變遷所造成的衝擊,適應以後可能可以藉由科技發展來達到某種程度的調適。目前此說法是將兩者結合在一起,但調適和減緩的實際做法差別在何處?我也正在研究此點,只看表面差別並不大,目前看政府許多作為,很多都是減緩延續下來的,所以我特別強調調適是心態的轉變。例如在一條河川旁要興建一些建設,要蓋什麼?我們知道這個環境下大雨時可能會氾濫,所以可以蓋很高的防堵牆,也可以將住宅區往後退,前者就是減緩心態,後者則是調適心態,因為我們知道暴雨後這個區域水會氾濫出來,所以將住宅空間往內縮。
這兩種做法都可以,但現在我們比較強調要往後退,因為雨量可能很大,而暴雨造成的衝擊會很大。若無法往後退也還有其他做法,像新加坡的一樓就設計成開放空間,以作為淹水時的空間,這就是一種調適心態。當然我們也可以隨著淹水高度而將牆築得更高,這就是比較偏減緩的想法,因為我們是想辦法用技術擋住水。剛剛改變一樓的使用空間或居住範圍往後退,就比較屬於調適心態。我們將來在做調適及減緩政策規劃時,的確會面臨以何者為優先的選擇。調適心態的產生會讓我們慢慢思考,用太多人為的科技方式想去阻擋大自然的衝擊,有其極限性或局限性,這就是自我調適心態,我們相信可能會辦不到,調適性就會產生。
將來面臨一些氣候變遷所產生的問題,我們在做政策選擇就會有一些思維上的差異,關鍵想法是從調適優先?還是所謂減緩優先?這在政策選擇上就會有所不同,以剛剛所舉例子來看,河川地行水區的居住休憩空間,以往就是築牆圍起來,如果假設會下更大的雨,我們可能會思考這樣的牆夠安全嗎?還是要往後退?如果認為淹水是正常,像前陣子台北淹水,有人提出將來一樓空間可以改變,這就是想法的轉變。像八八水災這樣的雨量,以前的想法是以工程的方式讓防治設施更穩固,但經歷過八八水災後,我們發現太難了,大面積整片都埋掉,再大的技術都無法面對,所以現在只要是豪大雨就撤退,大家也沒意見,這就是觀念的改變。從八八水災後,政府就強制撤離,居民也不能說不,因為八八水災的經驗太清楚了。從這例子就可明顯看出減緩及調適的不同。現在天然災害的尺度及規模,讓很多人認為要用科技及所謂控制的方式來減緩自然災害的產生,可能不切實際,可以努力但無法完全解決問題,所以在某些層面會自我調適,政策也會選擇調適來面對一定會產生的自然災害,做一些相對應的措施。將來在政策上,減緩和調適會有些重點的不同,重要性會有不同的選擇,但大部分做法會差不多,例如蓋圍牆也可以說是調適的一種,因為認為水會氾濫所以築牆,可是現在的調適會思考這種太靠人為方式的控制方式,在面臨尺度愈來愈大的災害時是否合宜?
輔導團在師大環教所訪問張子超教授
政策選擇若偏向減少人為對科技或工程的應用,甚至內縮至原來較自然的生態平衡,則為調適,若偏向技術工程層面就是減緩。現在的主體應是以調適先做,因為我們明顯知道用人為力量來減緩可能沒有辦法立刻展現。
調適與減緩其中差別真的不大,例如暴雨可能還是要做疏洪、下水道疏通…等,唯一的差別是以前認為政府要把這些做好,若產生問題政府要負責,但現在大家已經會有發生問題的心理準備。減緩和調適除了心態,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調適才剛提出來,調適科技指的是什麼?也沒有人特別提出研究,現在提出調適,慢慢的會再發展。我剛剛舉的例子是說減緩和調適在政策選擇及作為上是會有影響的,哪一個政策優先?像臺北市文山區淹水,以前的做法是啟動抽水機,排水系統要疏通,但現在有人提一樓要騰空,這就代表想法及政策上有不同的選擇,以前面臨雨量大的做法是抽水排洪,現在會想要騰空一樓是因我們知道即使抽水排洪都有可能無法避免淹水的可能性。
我個人認為調適和減緩,心態上典範思考的轉變是關鍵,針對這兩者典範轉移之後所產生的政策選擇及措施是將來要去研究的。目前調適剛提出來,是種心態的轉變,調適和減緩的科技及作為一定是有所不同,但是目前還很少研究到調適要做到什麼。剛剛提森林是從環保延伸下來,把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做好這絕對是調適的一環,這沒有異議,其實它也是減緩的一環,只是談到減緩會牽涉較多工程技術面,談到調適則有很多環保生態面,所以森林會放在調適,但從科學來看,它又何嘗不是減緩?它更是減緩,只要把森林、海洋這樣大的生態環境控制維護好,天然災害就不會產生那麼大,像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低溫度升高,就不會大量干擾目前氣候結構,也就不致於產生太大的氣候變遷。現在把森林和調適放在一起談的道理非常簡單,我們在談減緩時,無形中有種科技及人類控制導向的思考,談到調適則是人類較被動退縮,我們會調整自己以適應大自然,所以我們不破壞森林,維護森林原貌是種調適。
同樣一件事,什麼是調適?什麼是減緩?對於都會地區淹水的問題,減緩概念是再更換更大型抽水機或規劃更綿密的排水系統,但我們也可以增加透水舖面,減少都會硬體空間,讓水可以直接滲入土壤,就不需再建下水道排水,這就比較像是調適的概念,不再主動增加人為建築,或主動將人為建築拿掉,甚至進一步轉變生活型態,將一樓空間空出來讓水淹沒,這更是調適作為了,因這限縮人類自己的生活型態及生活需求。將來應該會更進一步思考調適策略及作為是什麼?調適是減少人為對科技或工程的應用,甚至內縮至原來較自然的生態平衡,政策選擇若偏向此則為調適,若偏向技術工程層面就是減緩。
荷蘭即有非常明顯的心態轉變,以前這個國家是可以造陸,水利工程非常強,這是非常技術導向人類導向的做法,現在荷蘭則是讓水淹,這是一種調適。有時名詞的轉變是代表人類思維的一個轉變,思維改變並不會憑空產生,很多想法的改變是來自直接接觸到的經驗,遇到的經驗會逼人產生不一樣的思維。從減緩到調適的思維改變,是因最近氣候變遷的失控加上天然災害的產生,讓人開始思考以前很多的作為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具有能量能跟大自然對抗,所以思考是不是有其他作為方式,因此才會談調適。談調適代表自己心裡很清楚一定會面臨這些問題,要處理這些問題就要調適自己,很多工程技術層面也要因此作適度調整,不要想去擋住它,而是要疏散,要改變自己的行為面對這些問題。若大家有興趣可以做此方面研究,了解減緩及調適實際作為是什麼,從一個面對環境變遷的政策分析何者是減緩何者是調適。目前就是把以前減緩的概念提升至調適,調整自己以適應衝擊,但我們還是要努力減緩。調適和減緩最關鍵在於人對氣候變遷心態的轉換,至於實際操作過程需進一步去釐清,所謂減緩策略及調適策略關鍵差別是什麼。現在的主體應是以調適先做,因為我們明顯知道用人為力量來減緩可能沒有辦法立刻展現。
在國際上的合理做法是公共空間絕對是當滯洪來使用,所以操場的地勢應該是最低的。從調適來看,將來只要有颱風時,所有地下停車場的車子便應移出,接著讓此空間作為滯洪池。理論雖是如此,但是因為臺灣地勢陡峭,不易積水,所以對於暴雨我們的做法就是疏洪與抽水。
減緩和調適的界線並不是那麼明顯,作為其實差異不大,主要看面對的心態為何。讓學校操場底下是一個很大的滯洪池是本來就應該做的,這當然是調適的一種。這是都會地區淹水的調適,因為學校是公共空間,所以它讓水先淹到學校這個公共空間,而不是讓個人家先淹水。而且公共空間不只是只有學校,像公園也須有滯洪池,讓水先流至滯洪池,滿了才可能淹至民宅,這是較合理的做法。臺灣是不太一樣,校長、老師都很認真盡責照顧學校不讓其淹水,那週遭就有可能會淹水。在國際上的合理做法是公共空間絕對是當滯洪來使用,所以操場的地勢應該是最低的。地下停車場又是另一個要考慮的層面,從調適來看,將來只要有颱風時,所有地下停車場的車子便應移出,接著讓此空間作為滯洪池。理論雖是如此,但是因為臺灣地勢陡峭,不易積水,只有大雨來臨宣洩不及才會淹水,即使淹水半天以內一定水退,所以對於暴雨我們的做法就是疏洪與抽水。很多地方能夠滯洪即可,所以每個城市的思考是哪裡可以滯洪?這是減緩的一種,但若此作為不夠時,就須做些調整,改變一些建築或設施。減緩和調適實際上作為的界線不是很好區隔,但心態就是明顯的差異。上次高雄淹水就是滯洪沒做好,暴雨來時光靠一條愛河來不及宣洩,所以應該讓水不要直接流入愛河,而是先排入滯洪池。台北市雖然下水道系統已算完善,但遇暴雨仍會淹水,所以仍要有滯洪概念。
對中小學老師在「氣候變遷與調適」教學上的建議是先教氣候變遷的失控及自然災害對人類衝擊趨勢的擴大,再教人類如何用調適代替減緩,用自我限縮取代對科技高度信賴的狂妄。
氣候變遷的趨勢是無法逆轉的,這點需要讓大家先體認。以往談這些都當作科學知識在學,感覺事不關己,但其實氣候變遷非常具體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甚至影響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要讓氣候變遷與學生生活作連結,而非只當成學科知識在學,好像跟自己無關,這是第一個要教的。
第二個要教的是要讓學生了解失控已是個趨勢,而且會逐漸擴大,所以氣候失控所造成的嚴重性及衝擊一定愈來愈大,例如水災、乾旱、暴雨等。很明顯的,這些災害的頻率、尺度及規模只會擴大,我們要教會學生面對這些情況。
第三個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了解調適是我們必須採取的途徑,調適與減緩的差異在於人對自然的相互關係,我一開始就提及從減緩到調適是某種思維典範的調整。以前談自然科學可能會讓學生對自然科技有種百分之百充分的信賴,甚至對人類的力量有種自信,但其實到了科技無法在短時間立刻解決一些問題時,人類自己要學會謙卑,對自己的生活及需求要有某種程度的限縮,來回應氣候變遷天然災害所產生的衝擊。
對中小學老師在「氣候變遷與調適」教學上的建議是先教氣候變遷的失控及自然災害對人類衝擊趨勢的擴大,再教人類如何用調適代替減緩,用自我限縮取代對科技高度信賴的狂妄。中小學基本要教的就是這三點,若到大學相關領域,就須進一步思考調適策略或調適作為。
延伸閱讀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7124&e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