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陳超仁老師談校園原生植物

文:環境教育輔導團員李秋梅、劉翠萍整理、焦妮娜撰寫

圖:陳超仁

 

校園裡面為什麼要種原生植物?  

 校園內的生態環境營造原本就要有各種不同植被與植物,而永續校園計畫也談到生態,可見校園生態是校園營造及經營管理很重要的一個面向。在生態營造的過程中強調原生植物之保育,因為在人類還沒干擾當地環境之前,就已經有原生植物存在,這些植物經過長年演化,已經能適應當地地質、水文,與當地環境也已有良好互動關係;因此當我們建教室,改變當地地貌及植被後,如想要復原校園綠地,應儘可能使用原生植物,如此,可達生態補償措施;校園中保存或栽植原生植物,可以形成很好的生態及教育效果。種植原生種的意義是:植物是生態系統內的生產者,一個生態系統內不是只有單純的植物,其中也包含動物,有豐富的原生植物相後,長期以來與其互動及共同演化之動物自然就被吸引進來,動物是消費者,有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高級消費者,原生植物無形中會讓原本已存在的動物慢慢聚集過來利用植物及生態資源,並建立彼此互動的關係。當校園有豐富的原生植物,整個生態系統的動物,就會慢慢穩定下來,所以校園的生態環境就被營造出來了。

 強調原生植物的原因,除了能達到綠化美化效果之外,原生種植物還能達到生態化,能讓其他的動物和它互動,在校園植物上有很多動物,這是讓人欣喜的事。在自然系統中植物提供能量、營養給動物,當然就會產生動物和植物的互動了,在進行生態校園綠美化時,原生植物不僅可以達到景觀的效果,還能達到生態效果。有人會質疑為什麼不用外來的景觀植物做綠美化?除了景觀植物無法造成環境生態化之外,但它所展現出來的景觀之美也有其價值,不可全盤否定,端看我們怎樣去設計而已。


原生植物在教學上的價值

從教育觀點來看,學生如能在校園中認識原生植物,對這塊土地的熱愛和感情會更深入,基本上很多的學生就住在學校附近,校園如能種植原生植物,學生平日在學校就能觀察到這些原生植物,回到社區可於自然棲地中看到這些原生植物,就會認識這些原生植物了。雖然都會型學校缺乏周邊之自然環境,但亦可藉由校園原生植物之栽植,進行相關教學,將來在戶外教學時,亦可很快就認識這些原生植物了,這才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在校園中佷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孩子學習認識這塊土地,以及在這塊土地上有多少原來就生活在這裡的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如果校園環境中原本就有這些生物,學生會很快就學會了;如果校園生態夠豐富的話,還可以在校園進行戶外教學,老師可以很快教會小朋友認識這些生物。當真正去做戶外教學時,就可以很快的讓孩子進入狀況,讓孩子看到他熟悉的動物和植物是非常重要的。生態校園基本上要強調生態、人性,如果在校園中有這些物種,讓小朋友開始去認識他,開始去喜歡,去關心這個環境,他才會珍愛重視這個環境,當他去關心這些動植物時,就會產生愛心。教師也可以從其中可衍生出許多教學教案,還可以談到生命教育。

菲律賓榕是常見之原生木本植物


原生種、入侵種、歸化種如何定義?

 所謂的外來種植物有很多不同的定義,我覺得比較客觀的定義是:這個物種是否經由人為的力量有意或無意帶進來,在自然界有很多物種是靠自然的力量進來,基本上它就可以被視為是原生種植物。有時在野外你攜帶了很多的種子,如果是在局部區域,我們沒有將他帶很遠還不算是外來種,如果是去外國旅遊,有些植物黏在你身上,回來之後就把它帶來,這就是無意中帶進來的外來種植物了。當然也有很多外來種是被人有意、刻意引進的,所以是否為原生植物和引進時間長久是沒有關係的。

台灣是一個年輕的島嶼,剛從台灣海峽冒出來的時候,許多植物靠自然的力量慢慢的進來,我們就把這些植物認定為原生植物。所謂外來種則是經由人為的力量帶進來,例如出國旅遊帶進來,或者為了某一種目的引進來這些植物。這些植物到台灣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就開始適應了,我們稱它為歸化種植物,不是靠來的時間長久,而是端看它的特性來判定。在調查研究上,若發現一個植物是人為帶進來,或者以前完全沒有被發現,卻突然在某地方出現或開始看到它,我們就會進行追蹤,結果常會發現它是從某一特殊管道被人帶進來,或無意間因農業所需而將種子帶進來的。很多外來種植物一開始是沒有辦法在野外自然生活的,但一旦它能在野外自然生活,開始擴張它的族群,就會在這個環境中歸化,所謂歸化指的就是:它能在此存活而且可以慢慢繁殖,當繁殖到一定嚴重階段,已經影響到當地環境生態時,我們就稱為入侵種,所以植物變成入侵種的過程是從引入開始、接著歸化,再來就是入侵,它是有步驟的。

我們平常在野外可以看到某些外來植物,已經很順利形成一個族群,而且能夠常年在該處成長,就表示它已經開始入侵。所以當你要引進一個物種時一定要仔細評估,要避免有太多外來種進來,或者若有原生植物可以替代時,就不要引進外來種,因為原生植物可以有生態效果,如果用這些原生植物來做校園綠美化,就不用擔心外來種入侵的問題了。

外來種植物基本上並非完全不好,某些也對人的生活有幫助,引進外來種有時對我們的經濟及人是有幫助的,只是引進這些物種時一定要非常謹慎。在農業上引進的物種,很多都必須在人的環境及靠人造的力量才能存活,所以並不是所有外來種都會影響到生態,萬一大量逸出到野外,慢慢歸化,最後變成入侵種,那才造成問題,我們也不一定要全然否定外來種植物,但必須要了解哪些植物進來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也就是應設法控制它的生長,避免其入侵環境,才是保護生態正確的做法。

入侵種最可怕是:它無法和當地環境中其他生物互動,當它被引進來到當地時是沒有天敵的,一旦環境適應,就會大量繁殖,覆蓋住原生植物的棲息環境,原生植物就要消失了,這是比較大的問題。我們今天為什要談原生植物,就是希望這塊土地在演化的過程中,能有很多原生植物在這裡生長,我們在校園經營生態校園時,過程中若發現外來種和入侵種存在,就要設法監控或去除,避免其影響生態環境。

  

美化校園的原生植物                                      校園水池生態化可吸引水棲昆蟲及蛙類棲息

原生種植物有哪些?

很多學校會問什麼是原生植物?或哪一種植物是原生種植物?我覺得新北市教育局作了2個計畫非常好,一個是山林田野計畫,是讓學校老師有機會去認識周遭的環境,當認識學校環境之後,我們才會知道學校應該種哪些原生種植物。山林田野計畫裡強調教師要去認識校園周邊的步道,還有步道裡的原生植物。當老師認識後才會思考:為什麼校園內沒有這些原生植物?在校園綠美化時就會開始把原生植物帶到校園裡來。山林田野計畫執行到一個階段後,開始有諾亞方舟計畫,諾亞方舟計畫是真正去實踐的計畫,山林田野計畫帶老師認識環境,諾亞方舟計畫帶老師去實踐,老師們認識週邊有那些生物後,就利用諾亞方舟計畫去復育校園內的原生植物,所以申請諾亞方舟計畫學校的許多老師、學生、家長會動手去種這些植物,學校內若有很好的原生植物,就利用這些原生植物種子去繁殖,小苗變苗木,並推廣到其他學校。諾亞方舟計畫的精神就是讓校園內的原生植物繼續保存繁殖,從瞭解校園週遭有什麼植物開始,藉著諾亞方舟的精神,讓這些植物再回到校園內。植物的種源來源有很多,校園間可以互相交流分送,也可用既有的植栽所產生的種子去推廣。

基本上也有一些強勢的原生種植物,但因原生植物在當地已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有天敵可以控制它,和當地的物種已達到平衡,強勢原生種並不多,縱使有很多也不會影響到當地的生態,比較不用擔心;需要擔心的還是外來入侵的問題,像小花蔓澤蘭就己成為嚴重的入侵種問題,香澤蘭、大花咸豐草、南美蟛蜞菊也都是令人擔憂的外來種強勢植物,目前還沒有看到原生植物會嚴重影響生態的情形。

穗花棋盤腳於夜間開花吸引夜行性昆蟲


校園中常見生長快速的金露花,是否需用原生種的厚葉石斑木取代?

    校園中選種什麼植物要看需求而定,像金露花開花漂亮,又可以當綠籬,有綠化效果,這是當初引進的原因。金露花在我們的園藝利用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過去不講生態教育的時候,我們用金露花當綠籬,現在若要兼顧綠籬和生態的效果,石斑木就可達成。石斑木是原生種,種的時候雖然長得慢,但長到一個階段就很漂亮,所以在做綠籬時要選金露花或石斑木,先要評估一下期待產生的效果是什麼?此外像春不老、七里香也都是很好的原生種綠籬植物。

在做校園植物規畫時,不妨將校園眾多的綠地中規劃出一塊來做生態,另一塊綠地則可以用景觀去經營,畢竟校園中有各種不同的想法,有人認為要種景觀植物,有人認為要做生態,校園的管理者及人員可能很難有共識;在經營校園時要先定位,可劃分成前面這一塊做景觀,旁邊這一塊做生態,在定位之後,將來經營管理校園才會順利,如果只看經費多寡再來決定種植什麼植物,或有經費時就種一堆花,整個校園看起來就會亂七八糟;先定位劃分原生植物區和景觀植物區,在管理時才方便,注重原生植物的生態區若出現外來植物或其他不該在生態區出現的植物時就要移除掉。經營一段時間後,就可區分出景觀區和生態區了;當老師在做環境教育時,就會發現原生種的生態區環境會有很豐富的教育價值,之後就可以慢慢把生態區擴張,當然最好是把整個學校都變成生態區,校園綠地都種原生植物。但要讓所有校園都立刻有改變是很困難的,所以可以從小地方開始慢慢做;金露花如果在景觀區,就可以不必在意它是否為原生種了,但是如果種在生態區就一定要栽種原生的石斑木。現有一些校園在做親和性圍籬時,不妨建議它種原生的石斑木、田代氏石斑木等生態系的灌叢植物,它們開花非常漂亮,蝴蝶蜜蜂都會來,很有生態效果,而且也可以達到綠圍籬的效果。

盛開花朵的原生植物

很多人的觀念裡認為校園一定要很美麗,這是正確的嗎?

 過去大家都認為校園綠美化就要去種植很多景觀植物,不太能理解原生種植物在校園裡有什麼重要,我建議分區來做的原因,就是希望經營一塊小生態區,讓生態效果出來,其他人看了之後就會認識原生植物,就可以改變大家的觀念。景觀植物很多是外來種,它的花朵會開很多,而且色彩繽紛,但效果就止於觀賞而已;而原生植物除了可以看到花,還可以看到生態互動,有時原生植物的花不是那麼漂亮鮮豔,但是由於它和當地的動植物長期演化的結果,會有很豐富的生態,可看出這塊土地生態的力量,因為一些演化才有這樣的植物,這樣的觀念很多人不清楚,我們就要加強宣導,校園中種原生植物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去認識,大家去瞭解,大家才會改變觀念。我們也不能期待整個校園是原生植物,折衷的方法就是分區規劃,慢慢推廣增進大家對原生植物的瞭解,相信假以時日,五年十年後大家都會慢慢改變,不用氣餒,在新北市或其他縣市我們再來慢慢影響。不過現在市面上看到原生植物的資料愈來愈多,可見觀念已經在改變,以前市面上要找原生植物的書很難,現在愈來愈容易,代表已經在改變,這是好現像。


學校外來種大樹處理的建議

 有些外來種大樹既然已經存在於校園,對環境或安全沒有影響的話,就把它留下來;不過我要強調的是新種植的樹,還是儘量要用原生植物,我不贊成立刻把校園外來植物移除,既有的外來種大樹還是可以保留,但在新植的部份要慢慢去改變,還有當外來種植物老死的時候,我們就要把它換成原生植物,只要目前這棵樹不會影響到學校安全或景觀或校園管理,就可以用漸進的方式去改變。

 因為很多人不認識原生種,覺得如鳳仙花等園藝景觀植物很漂亮,因此在校園中大量種植;我認為首先要讓大家認識原生植物,認識了之後大家才知道還有另外的選擇。其實什麼是漂亮植物,都是人的主觀看法,不開花的植物就不漂亮嗎?開大花的植物才漂亮嗎?也很難說,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像蕨類雖然不開花但還是很漂亮,很多人都不願意去碰蕨類,也是因為蕨類不開花,所以大家對蕨類都不是很了解。事實上,一些不開花的植物是兼具景觀效果或生態效果的,如果經過教育,讓大家瞭解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看不同的植物之美,就會發現世界萬物的精彩多樣性,尤其是台灣的植物相非常豐富,如果在校園裡面,能夠很巧妙的復育原生植物,建置成各種生態區之後,我們就可以輕易的在校園內看到不同生態環境;如陽性植物、陰性植物,全日照植物、半日照植物都可以配置在學校適當的地方,假如未來做得很好,這個學校就可以大聲地說,你只要進入校園可看到的都是原生植物,那就很有特色了。大家都可以在這個學校感受到原生植物之美,參觀過這個校園的老師們,回自己學校後也可以模彷著去做,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儘快讓有意願的學校建立為一個範例,教育局利用這些計畫去輔導學校,讓學校能在幾年內很快的改變觀念,讓學校儘可能都種原生植物。

 

山豬肉為重要之蜜源及食草植物

規劃設計花台植栽,幫助老師們改變  

我在很多學校也建議,植栽原生植物可以從學校花台植物開始,比如班級前有三個花台,老師就可以自己從規劃這個花台植栽開始,但首先當然行政要配合,學校總務處要授權同意老師管理這三個花台;還有雖然老師願意去照顧,不過會遇到寒暑假澆水的問題,未來長期的管理問題等,如果這些都解決了,其實不論怎麼配置都好做。我在一些學校曾對花台上種什麼植物會有怎麼樣的效果提出建議,也都有提供一些資料給大家,我很鼓勵學校把露台或花台做改變,我和一些專家都願意提供資訊或者是種源給老師們。尤其是學校的條件很好,通常蓋教室時都會有不同光線的角度,如果看到西晒的教室,就種適合西晒的植物,東晒的植物就種適合東邊的,因此有的班級花台是陰性植物,另一班則是陽性植物,就很有教育效果了,而且不同的教室花台前有不同的植物,兼具綠美化與教育的效果。

有可以吃的原生植物嗎?

能吃的植物很多,只是好吃不好吃而已,我們在市場買的水果、蔬菜那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改良、育種,使其適合人們的口味,吃起來好吃,原生植物沒有經過這樣的程序,有的植物雖可吃,但吃起來或許不好吃,或食用時沒有那麼特別。除了有些可食用者外,必須特別注意有些植物是有毒植物,不管可食用或有毒植物,都值得大家來認識。基本上如在學校是為了吃而栽植原生植物,要非常小心,野菜大部份可以食用,在設計上可鼓勵校園中有野菜區,讓學生去認識,但一定要保證是完全有機的,不可以噴藥。其實植物有很多不同的價值,除了食用外,還有藥用價值,原生植物除了綠美化之外,還有很深的教育意義,所以我們可以無限的延伸,藥用、食用、其他科學研究等等,就看學校如何去延伸利用。基本上植物就像是材料,若看到蝴蝶在植物上產卵,就表示這棵植物是食草,有的植物開花後,可成為蜜源植物,會產生出各種不同的效果,可引伸出很多不同的教材,端看我們怎麼利用;食用也是其中一個方向,可以教育學生那些是可食的,那些是有毒的,不過要告訴學生非必要時,縱使是可食用的植物,在野外儘量不要去採食,此外,認識可食用及有毒植物,有助於增進野外求生之技能。

原生植物-月桃


在學校推廣原生植物有什麼困難?

困難第一點在於大家都比較熟悉外來種及景觀植物,要突然接受原生植物是有點困難;況且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是原生植物,這是另一個問題,因為要認識這些植物是有一些瓶頸的,所以一開始也不必強迫大家什麼都要認識,可以從校園認識少數幾種植物開始,校園是認識原生植物最好的區域,除了認識樹之外,還要認識灌木及草本植物。我到很多校園去,發現每個校園都有草本植物,其中很多都是原生植物,每個校園至少有5-60種原生的草本植物,只要從校園開始,不必到野外就可以認識很多植物了,其中也包括蕨類。可以去山林田野及諾亞方舟計畫的校園觀摩參訪,就會發覺自己學校也有許多原生植物,多看幾次就會加深印象;而在其他學校也可看到和自己校園不同的原生植物,又可以再多認識一些其他種植物。每個學校都可以去進行學校原生植物的調查,並建立一些資料。各校出版校園植物的書,大部份都只講到木本植物以及景觀植物,卻很少學校談到草本植物,十分可惜。希望學校植物可以建立標示牌,說明哪些是原生種?哪些是外來種?不只要認識原生種,外來種植物也要認識,這樣才能對校園植物更熟悉。

新北市教育局的諾亞方舟計畫提供專家諮詢名單

教育局的諾亞方舟計畫中,就有提供專家名單讓學校諮詢,更進一步可以將一些退休老師,或對這方面有興趣的老師組成專業團隊,讓他們到學校服務,協助推廣,包括植栽,教學教材提供等;甚至可以召集退休老師進行培訓,之後可以邀請他們返校幫助,不妨分區進行這個計畫,各區域也可做定期的交流。

每個學校狀況都不相同,現在各校都有很多非洲鳳仙花、馬櫻丹等等,馬櫻丹可用華八仙、杜虹花來替換,馬櫻丹的優點是一年四季都開花,而原生種的杜虹花只在開花季節開花,它結的果子是紫色的,非常漂亮,而不開花時滿樹綠葉,一年四季變化多端,隨著季節律動有不同的美感,不見得一定要四季都開花才美麗。園藝植物大多是一年四季都有花,但是可以考慮隨季節變化的原生植物,例如草皮的韓國草可改成馬蹄金、堇菜,操場種蜈蚣草,耐踩的馬尼拉草,耐旱的夏枯草等。

由於台灣的環境特性,原生植物種類繁多,具有很高的觀賞、生態及教育研究價值,大家可學習運用各種不同角度去觀賞原生植物;例如堇菜,平常葉片翠綠,開花起來非常漂亮,結種子爆開的感覺也很特殊,四季的有變化植物的還有水黃皮、欖仁、大葉山欖、台灣欒樹等。

 

姑婆芋可於半日照環境生存                                        原生植物吸引昆蟲覓食


何處可以取得原生植物植栽?

新北市諾亞方舟計畫提供原生植物分享交流的機會,這是最簡單的,學校完全不用花錢,建議教育局未來可作一個平台,讓每個學校在平台上公開自己有的原生植物植栽,這樣各校就可以互通有無。水生植物也是一樣,一個學校若要清理生態池時,其他學校人員都可以來幫忙,幫忙的人同時就可以取得想要的水生植物;這個平台建置好之後,透過交流分享,各校就可以很容易的取得原生植物,不足的部份才去購買,校際之間的交流已很豐富;如果每個學校有2種原生植物,新北市有200多所學校,就有500多種了。學校還可以建置原生植物名錄,設置在網站上,就可以知道全新北市校園中有多少種原生植物了。

若遇到不認得的原生植物,只要把照片丟在網站上,專家可以指點,幫助大家認識它。很多學校因為不認得植物所以不敢做這些計畫,現在只要拍照就好,拍葉子葉脈,拍下樹幹和花果,只要有三張照片,就可以鑑定出這些植物了,這樣學校才不害怕去參與申請這些計畫。計畫中也有邀請專家指導部份,如果請專家到現場看,大家很快就可以認識校園中的許多植物了;相信這個計畫繼續實施的話,可以提升很多老師對植物的興趣,透過資料蒐集和一整年的田野調查,就可以建立出新北市的校園植物名錄,讓老師們都知道新北市校園裡那些是外來種,那些是原生種植物?此外老師也要養成關心校內植物的習慣,田調結果假設發現學校有221種植物,大家就會一起期待什麼時候有第222種出來,一起去關心關注。尤其懂得校園中有會讓學校出名的珍貴原生種之後,他就會開始注意和關心這種植物,老師和學生也都要一起來關注才可以。

談到管理維護方面,在生態區裡,有景觀價值的植物就要修剪。有些植物則可以任其發展,像冇骨消開花很漂亮,如不理會它,它結完果後就會乾掉枯萎,這時就可以選某一叢開花結果後適度剪掉,讓它再重新長,就是從園藝經營的概念去管理,讓大家觀察它的演替的過程。

另外若設定為生態區,就要堅持裡面都不要有任何外來的植物,在這裡,所有的草本植物、灌叢植物都是原生植物;還有就是要思考施肥問題,有的植物需要的肥料量不多,有的需要多,可適度的調整,也可利用校園的落葉堆肥,堆肥中還會有蚯蚓跑出來,因為受蚯蚓吸引,最近愈來愈多學校發現校內有黑冠麻鷺,黑冠麻鷺有領域性,會很清楚劃分自己的領域,看它吃蚯蚓的動作也很有趣,諾亞方舟計畫案的一所學校,就做蚯蚓的復育,在原生植物栽種時要看土壤是否健康,蚯蚓是一個指標,如土壤有很多蚯蚓,而且穏定,代表這個環境是好的,這個植物就會長得很好,所以除了植物之外,土壤也要去注意,就是說土壤中的分解者是不是豐富,是很重要的。

談到校園生態,大家的重點都放在如何讓校園生態化,生態化最基本的就是植物,有了植物,動物就來了,所以我們不必引進任何動物,只要種對植物,動物就會伴生而來,最重要的是要先有好的土壤,才能讓植物豐富,再來就是植物,最後才是動物,是一層一層的生態關係。

  

毬蘭可做為攀爬植物                                       原生木本植物吸引紅脈熊蟬棲息


如何進行原生植物教學?

原生植物教學可以有不同的深度,比如認識植物是一個方式,更深度一點可以教植物的生態,比如土壤與植物動物之間的關係,還有不同季節開不同的花,植物上有什麼昆蟲?為何有的植物不開花?植物靠什麼生長?等等都可以設計成課程。將校園營造成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原生植物在開花,這樣就可以提供不同季節的蜜源植物,才會造成生物多樣性。如果只有某個季節開花,其他季節沒有花,昆蟲就會離開;必須要種不同種類植物,四季裡都能提供蜜源或食草給昆蟲吃,讓昆蟲一年四季都有食物,才能造成生物多樣性。

在栽種與觀察過程中,教師就可發展出很多教案。因為學生喜歡會動的東西,光教植物很難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但可以讓植物和動物做連結,動物要吃植物,只要植物長得好,動物就能利用。如做到這一點,學生就會喜歡植物,可以用活的或立體的教學方式,例如獨角仙和光蠟樹就會吸引很多甲蟲,例如台灣欒樹的汁液,就會引來許多昆蟲,昆蟲也喜歡去吸青剛櫟的汁液等。在一個都會區的小學裡,只因為種了很多原生種植物,可以吸引來這麼多生物。此外,校園內的生態池可提供水生植物的種源及生態觀察之用。總之,原生植物具有地域性及地方特色,又能提供生態效果,極希望能從校園開始推廣原生植物綠美化工作,使師生及社區均能享受到具有在地性之生態特色,並能就地觀察,讓大家能藉此做到關心自然生態及實踐環境保育之行動。

  

攀木蜥蜴是校園內之肉食性動物                              水麻是黃三線蝶之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