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海洋教育推手─吳靖國教授
文、圖:環境教育輔導團員焦妮娜整理撰寫
李秋梅整理
吳靖國教授審訂
海洋故事教學行動工作坊的成立
97學年度基隆市建德國小七位熱心的老師,主動找到吳靖國教授,吳教授義務的帶領他們成立「海洋詩性智慧行動研究工作坊」,利用傍晚及晚上,約每兩星期聚會一次;到98學年度有新北市和基隆市的老師加入,參加人員打破了單一學校,共有六位,繼續成立了「海洋故事教學行動研究工作坊」。
吳教授在接受訪談時說:剛開始帶領工作坊時,是跟我的專長詩性智慧概念結合,後來我把它轉化到海洋故事教學,並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帶領這些老師們將工作坊的產出內容整理編排修改,出版了《海洋教育:海洋故事教學》(麗文文化,100)。後來台南市海洋教育輔導團(西門國小)看到這本書,很希望透過這本書為非臨海學校帶來一些啟發,所以這學期開始,他們也找我去帶工作坊,現在台南市也在做海洋故事教學,而且將面向擴展,增加藝文領域融入的部份,台南市的工作坊人數比較多,有20幾位老師,目前是利用週六早上,大家都很投入。基隆和新北市只有幾位老師的小小的團隊,但大家都相處得很好,其中施心茹本來在北港國小,他很喜歡繪本教學,謝素月也在新北市鼻頭國小,最近才調到基隆市,如果各校有需要了解海洋工作坊的情形,也可以找這些老師去做分享,他們能力都很強,也都有實務經驗。
在北部的工作坊教學目標是從故事教學著手,但是還沒有進行教學設計模式的研究,之後才慢慢思考發展課程,應該會有一些較核心的東西進來,如關懷、或者體驗、或者批判等教學理念的進一步發展,其實有關海洋教育教學設計部份有很多可以著力的地方,我們應該會繼續研發。
環教輔導團海洋教育專長團員顏端佑專訪吳靖國教授
國高中推動海洋教育的困境與突破
問:在沒有升學壓力的中小學,只要老師肯做,海洋教育就可以推動得很好,但是比較困難的是:若想要在國高中推動海洋教育,有沒有什麼特殊設計的途徑和方法?
答:現在國小推動雖然比較容易,做得比較多,但是教師對海洋教育基本的認識還不是很夠,這一部份應該強化;至於國高中的部份,目前因升學壓力的關係,尤其雖然到國中都是九年一貫教育,但是高中、國中的領域特質,其實和國小不太一樣,因為國高中有分科,教師各有專長,分科特質再加上高中還有入學考試,升學壓力比較大,進入高中之後,學科特質更明顯;所以國高中要像小學那樣進行統整教學,的確不太容易,必須要從各領域老師本身做起。
高中和國中又不太一樣,高中海洋教育資源中心(新店高中)在開發海洋教育上就做得還不錯,他們整合了不同領域的老師,國文、自然、歷史、生物等各領域的老師組成一個海洋教學團隊;跟一般團隊不同的是,這些老師是固定的,不像許多教師團隊組成模式,先分批培訓種子教師,再由這些種子教師回到學校去傳遞所學,這種方式比較無法長久持續,尤其又要配合學校本身的運作方式,往往回到學校後就中止了;但是新店高中始終將這批老師固定下來,變成長年的成員,讓成員在自己專業領域開發相關教材,還常常辦很多活動,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方式,是值得參考的模式。
新店高中的海洋團隊會將整批人一起帶到蘭嶼,去住一個禮拜,從不同領域的觀點及專長去看蘭嶼,去蒐集資料,去體驗蘭嶼,回來之後就以南島語系、南島文化為主題辦理教師教學設計發表會,所有的老師就是這樣研發出各自的教案,也就是說這種活動讓老師們有機會將蒐集資料沉澱、思考,也有機會把思考的東西發表出來,所以這個團隊很強,而且他們目前還在運作中。
新店高中團隊在設計課程時,並不是只單純地設計教案而已,他們在完成設計後會回到學校進行試教,同時再做修正,團隊成員們的能力會愈來愈強,我曾建議這些成員可以回到自己的教學場域,以學校為核心做擴展,以本身的專長領域為基礎,進一步組成教師學習社群,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學校成員都可以組成這種團隊,然後再從點擴展到面,讓不同領域專業教師發展出各領域融入海洋教育的課程,例如在談到海洋教育怎樣融入國文時,就去找這方面已經嘗試過系統教學研究的教師團隊來輔導,因為基本成員的能力已夠強,而再不斷吸收新成員,並且不斷到各地去輔導,這樣一方面在展能,另一方面也在增能,也在吸引新成員,這是一個可以嘗試的課程發展模式。當然這種課程發展模式,必須要先成立固定的團隊成員才有辦理運作。
比較適切的推動與發展過程
其實,連在小學推動海洋教育也都要歷經困頓時期。一開始小學老師對海洋教育都很害怕,因為大家會覺得那是很專業的東西,傳統上海洋教育一直都被認為是海事教育,所以老師們都很擔心自己沒有能力來教這個議題,總覺得海洋地質、海洋生物那麼深奥,所以會感到害怕,太過專業會讓教師裹足不前,這是因為一開始還沒有把海洋教育從專業教育轉化到普通教育所造成的問題;從普通教育概念來看,其實只是要讓學生了解怎樣跟海洋做適切互動就好,當然不是在教海洋專業知識,也不是預備要學生未來去讀海洋大學,其實人與海洋的適切互動是一種普通的常識和見解,中小學只要教會學生這個部份就好,要有這樣的概念,教師才會比較放心。所以首先應該要為老師澄清觀念,不能一直從海洋專業的角度來規劃海洋教育,以免中小學老師害怕而不想去碰觸,應該從科普的角度,讓老師們先獲得整體的概念和認知,概念清楚了,接下來再讓不同領域的老師從專業角度選取適合的教材;所以應該讓老師一步一步去認識海洋教育是什麼?推動的步調應該是要這樣,但教育部並沒有提供海洋教育推動的步調,若能提出推動的步調,應該會讓老師比較放心,這是輔導團可以著力的地方。
除此之外,我認為應該讓老師區別「海洋」與「海洋教育」的不同,例如海洋大學有海洋教育研究所與海洋研究所,中小學老師應該要去念哪個研究所呢?當然是海洋教育研究所,因為海洋研究所是海洋領域的專業教育,而海洋教育研究所才教育領域的專業教育。讓老師從教育概念觀點去思考海洋教育到底要教什麼,這跟去讀海洋研究所、學習海洋專業知識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其實海洋的內容只是一個素材,強調讓學生學這些素材一定會導向知識學習面的東西,教了這些素材,就真的達到海洋教育的目的了嗎?其實這是有落差的,但是當沒有分辨清楚時,往往就會導致老師抓了許多與海洋相關的內容丟給學生,或者為了要上海洋教育的課程,要了解海洋,就把學生帶到海邊去玩一玩,這樣的教學過程有待釐清,輔導團也可以思考要如何釐清這個概念。我強調,從教學的觀點來看海洋教育,必須想一下你是要從海洋內容來教學?還是回歸到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如何運用這些海洋素材?
海洋教育課綱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從學生角度來思考,課綱的政治意味很濃厚,這和產出的時代背景有關,其實深入探討,當真正對應教育本質的時候,應該要去思考學生的學習問題才對,也就是說,當教師將海洋的內容教給學生之後,到底想要帶給學生什麼?老師應該很清楚地去掌握這一點,當教給學生海洋生物之後,是希望學生去做什麼?是要讓他去吃?還是要讓他做什麼事?一個教師必須清楚了解在教學時要怎樣引導,才能達成教學目標。
福隆國小海洋意象的校園裝置藝術
回歸到師生互動來思考海洋教育教學
因為海洋大學比較早開始投入海洋教育教學,而我們又是教育研究所師培中心,和中小學教育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很早就著力在如何推動中小學海洋教育,至今我已花了將近七年的時間在鑽研這一塊,而我本身學的是教育哲學,所以比較喜歡從根本的東西著手。如果從海洋內涵來看,這是非常非常大的領域,包含很豐富的內容,在《海洋教育:教科書、教師與教學》(五南,2009)這一本書裡,我就做了教科書分析,把不同面向的海洋做一個區隔,比如有:自然面向的海洋、社會面向的海洋、人文面向的海洋,構成自然海洋、社會海洋、人文海洋三個面向,對應傳統的科學性質,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三個面向。海洋博大精深,教師不可能把全部內容都塞給學生,老師也有自己的專業領域,所以可以分從自然海洋、社會海洋、人文海洋不同面向去教學生,這才是老師根本要去掌握的。
從學生為主體去構思海洋教育,和從國家意識來思考則是不一樣的。我總認為,身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回歸於師生互動,在教海洋教育時,先不要考慮國家社會的面向,只要從教師的面向,想想我到底可以直接帶給學生什麼?這是比較務實的,有師生互動的感受之後,才會釋出真正的動力。目前海洋教育在推動時缺少的就是這種動力,缺少這種動力就好像是感動的因素不在了,就變成強迫老師去做,有人要檢查我才教,而這樣的教學到底能讓學生學到什麼?或者只是帶學生去外面晃晃,如果缺乏這種在教室裡面能夠真實感受到的動力─也就是能感動學生的力量,那我相信這樣推動海洋教育就是很浮面的東西啦!
從100學年度海洋教育正式成為重大議題,也許未來還會有評鑑,但是教育議題實在太多,老師疲於奔命,我們是否可以為老師想一想,是否也能設法將這麼多議題整合在一起,例如將海洋教育和資訊教育、環境教育,甚至性別平等教育做結合,就不要額外花時間去教海洋教育了,輔導團可以去思考一下如何來做整合。
政府在推動政策時,應該要先從老師的角度出發來思考,思考老師的處境和需求;而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應該要從學生角度來思考,思考學生所需要的到底是什麼,自己可以帶給他們什麼?能夠回到教育本質上去思考,推動起來才會真正比較健全,不然會感覺好像沒有觸及較深層的部份,我這幾年到處去演講,也是希望傳達這些訊息。至於要帶給學生什麼,我用以下的架構圖來表示:
中小學海洋教育要建構整體的概念
在《海洋教育:海洋故事教學》這本書第二章的這張圖是一個整體概念,海洋教育早期是被放在自然科學裡面,所有來研習的老師幾乎都是自然科老師,其實只要和環境有關都放在自然科,但是海洋是可以融在各學習領域的,不是只侷限在自然科學裡,這也是我所以劃分成自然海洋、社會海洋、人文海洋的原因,因為教師要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能力,開啟學生不一樣的能力!「自然海洋」是要從根本回到科學的特質,就是邏輯思考能力;「社會海洋」則是教學生社會互動的能力,如何跟海洋建立互動的關係,這樣才有永續的概念;「人文海洋」開啟的就是一種靈性感悟,包括感受、想像、創造等。你可以發現只要掌握這個原則之後,不論是海洋教育或是以後出現的相關議題,回到基本面去思考,在做課程設計時,就都可以整合成只有一個議題了。回歸學習主體去思考,其實只是透過海洋的內涵來引導學生學習,增強學生的能力,這是老師們根本要去掌握的概念,如此在面對任何議題時都會比較自在,也不害怕增加更多的議題了,其中不只是理念上的問題,還必須真正回歸到教學設計裡,這所有的概念都是從理念出發,但可以轉化到教學設計和教案裡面。
從教學的主學習、副學習、輔學習來看,如果你是自然領域老師,當你要帶學生到潮間帶時,其實走的是自然海洋面向,重點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就會理解和學習到有關事實與事實之間的關係,比如說帶學生去理解潮間帶的生物,看到生物的特質就是一種事實,而生物和生物之間的關係,就變成邏輯,一種生物不見了會造成什麼問題,這就是生態的問題,所以「自然海洋」的學習目標就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這個能力是主學習,但是還有副學習與輔學習,怎麼辦呢?其實,只要老師有清楚的整體認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為在進行主學習的同時,也要去思考如何讓學生與潮間帶進行適切互動,如果看到潮間帶有污染髒亂情形,要不要順道融入課程,帶學生一起去清理一下、或花一點時間去談人跟海洋之間的互動,這是社會行為,也就結合了「社會海洋」的面向了;人文面向則是靈性感悟、啟發想像,可以在上課前後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讓學生坐下來聽聽海浪的聲音,吹吹海風,內在的感受力就會出來,其中就有靈性感悟的部份了。
環教輔導團專訪吳靖國教授談中小學海洋教育的推動
理念清楚才能進一步精緻教學模式
老師必須要很清楚整體的海洋概念,教學設計才會很多元,才能讓學生學到完整的能力,教師要真正去思考學生的學習,而不是只注重教材,希望老師在教學設計時是基於自己清楚的教學理念,教學活動或教材都是教學歷程中被運用的東西,教師自己可以去變化,只要理念清楚,老師就不會迷失,然後才能再談有沒有更深一層的教學設計,接下來才可能讓教學模式更精緻化。
另一種教學模式浮流學習法,是很適合臨海學校用的教學模式,因為這個模式強調親身體驗,覺醒、反省、分享。將體驗教學、戶外教學結合在一起,我帶著研究生嘗試做這個教學模式;其實浮流學習法的概念,所談的就是內心產生一股感動,讓學生透過體驗有所感動,我們再把故事元素放進去,一開始用故事來導引,讓體驗的內容和故事做某種程度的結合,比如有一個寓言故事,談到新的海龍王—保麗龍,這跟污染有大的關係,講完這個寓言故事,在做淨灘的時候,學生就會想到寓言故事,這種教學法基本上就是從導引、喚起熱忱開始,再檢視跟實際行為之間的關連,然後再去影響學生行為。依據柯內爾的理論,從聽故事、親身體驗、然後改變行為,這也是老師可以去嘗試的教學模式。
另一個目前在開發的「VBN理論」,V是價值(Value),B是信念(Belief),N是準則(Norm),是由我的已故同事張小芬老師引進這個理論,本來是用在環境保護當中,談自然中的環保議題,透過問卷調查來瞭解環保概念,我覺得這個概念應可以發展到教學上,所以透過一些思考與轉化過程,已經把它建構成教學模式,我和同事許育彰老師已帶過一批工作坊,但還不成熟,所以還沒正式對外發表,演講時會稍為介紹提一下,大概一個月前我也跟教育部的社會領域輔導團分享過。
我目前開發了這三個教學模式,或許輔導團可以從教學創新角度出發去做思考,思考如何研發一些教學模式,可以去做校際輔導。有關批判的部份也可以發展,談這些取向都是有理論基礎的,例如社會批判理論就是從法蘭克福學派引發出來,對我們吃的文化造成的思想偏差就可以提出批判,因為每次辦理什麼祭,某種生物就會瀕臨絶種,要去反省文化上所受到的影響,老師可以用批判理論教學模式去處理。事實上有很多模式可以進行教學,只要老師有基本概念,就可以嘗試自己去建構看看。
福隆國小海洋意象的校園
工作坊成立與海洋故事書籍的出版
工作坊成立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建德國小的老師組成團隊,一學期之後大家覺得收獲還不錯,而有些老師考進了海大就讀,工作坊也持續下去,然後又對外招募新成員,新舊成員就共同組成了第二階段的海洋故事教學工作坊。後來編成的這一本《海洋教育:海洋故事教學》較具體,教學當中有很多教案,所規劃的內容其實是經過設計的,同一個故事開展的面向很多,裡面曾有同一個故事開展成三個教學面向,也有透過一個主題來串連三個海洋故事,成為一個主題的教學。
《吳靖國主編:海洋教育─海洋故事教學》(麗文文化,100) 《吳靖國著:海洋教育:教科書、教師與教學》(五南,2009)
為非臨海學校找到海洋教育教學的模式
我們應該要思考非臨海學校如何建構教學模式,但是臺灣各縣市的海洋教育資源中心幾乎都設在臨海學校,我到過許多縣市,幾乎都面臨同樣的難題:第一是要將臨海經驗推到大部份非臨海學校,落差頗大;第二是這個中心通常是偏鄉小校,所以人力資源非常少,常常力不從心。新北市海洋資源中心在和美國小,我很了解校長有為非臨海學校建構教學模式的思維,我很期待早日看到一些努力的成果,而輔導團也應該要努力協助非臨海學校建構他們的教學模式。
有人問我要如何界定臨海學校與非臨海學校?我認為不應該從距離海洋多遠來劃分臨海及非臨海學校,重點在於要觀看學校所擁有的資源、學生來自於哪裡?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基隆市是臨海城市,但暖暖區雖然靠海很近,但從家長背景、學生來源這些資源來看,卻並不算是臨海學校,所以不能從距海遠近來看,要從社區文化的特性思考;在市區學校即使靠海近,但所有家長都不是海洋背景,如果強力推動海洋教育,家長一定會有反對意見,所以基本上要從家長的文化特質及環境資源去思考問題才比較洽當,回歸到這個面向比較務實,不是去看距離。
推動海洋教育的方式各校不可能相同,如果要從校本課程著手,其實不必更改校本課程的架構,尤其是非臨海學校,只要試著把海洋教育融到校本課程裡即可,比如校本課程在推閱讀教育,可以將閱讀的繪本改成海洋繪本,原本的校本課程架構沒有變,推動閱讀教育時把海洋元素納入,這樣推動海洋教育就沒有壓力,也不會造成大太困擾。在協助推動時,只要告訴學校可以將海洋元素融入校本課程,藝文、音樂都可加入海洋元素,有繪本、音樂、藝術很多相關資料,海洋文學還有持別的網站「文藝海」。我蒐集了很多海洋相關資料,台灣本土也有很多資料,在台語歌曲就有很多,老師可利用早期的台語歌曲所顯現出來的海洋意象來進行海洋教育教學,結合鄉土教育和海洋教育,導引學生去思考相關問題,帶學生邊唱歌邊上海洋教育,其實是很有趣的。
對海洋教育課綱的反思與討論
海洋教育課綱目標是親海、愛海、知海,我的想法是:教師要清楚了解帶學生去親海到底要做什麼?基本上這三項似乎是要和行動、情意、認知做對應,當教學設計裡面要達到某個目標的時候,可能會把知情意放進來,但這不是一個核心的目標,而只是設計活動時要開展的面向,它不是最核心的部份,核心是要回歸到你真正要帶給學生什麼?要怎樣透過知海、親海、愛海、用海、護海,讓學生去認識海洋、開發海洋,跟海洋互動;親海,知海都是教學途徑,但是這些教學途徑的目標是什麼,還是不明確,親海到底要做什麼,你說親海很容易,我把學生帶去,可能會破壞環境,造成很多困擾,這樣的親海是否有意義?它是不是真正的教育呢?都是值得深思的!
教育部頒布的海洋教育課綱裡有些目標並不具體,課綱只是海洋教育的起步階段,因時代背景而產生的課綱,之後必須要經過進一步的反省;我對課綱有很多建議,曾在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92期寫過一篇對課綱進行反省的文章,比如課綱中看不到以學生為主體的部份,另一個我覺得課綱裡這些條目,是寫給教科書書商看的,引導他們編輯教科書的方向,真正要讓老師看到的應該有所謂的專業自主權,判斷及應用的智慧,不應該設定各年級要做什麼的條目,我在帶工作坊要找課綱的相對應能力指標時往往是找不到的。
海洋教育課綱要給老師的是具體方向,但不可以失去彈性,應該讓各年級老師看了之後,去找自己適用的能力指標,在快速變動的多元社會裡,老師卻沒辦法從課綱中找到適合的條文;其實,課綱最大問題在於它不是從教育的面向來思考,而是從海洋專業的面向,依主題軸來看,它劃分出五個海洋專業的面向,卻缺乏回到學習主體的教育面向來思考,原本課綱應該是從教育的立場提出最基礎的部份,但是以目前的海洋教育課綱來看,一個學生從小學到國中的九年當中,絕不可能學完課綱中所列的全部內容。課綱的設定應是最基本的東西,是每個學生都要學會的基本知能,但是因為海洋教育課綱不是從學生的能力去思考,而是從海洋涉及的面向去處理,學生不可能全都學會這些面向,因此推動海洋教育才會造成中小學師生的壓力。如果能夠回歸學生學習面來思考,老師只要選擇用自己專業背景去進行教學,應就可以駕輕就熟地去達成他教學的目標了。
非臨海學校昌平國小的藝術與人文融入海洋教育學生拼圖作品
非正式課程和潛在課程都可以進行海洋教育的推動
海洋教育目前幾乎都被當正式課程在推動,其實在非正式課程和潛在課程中也可以推動,教育部101至105年的第二階段五年計畫海洋教育執行計畫是專案委託我協助規劃出來的,我在思考非臨海學校如何推動海洋教育時,也曾想過不是只有海科館、海生館可以推動海洋教育,其實各縣市的圖書館、樂齡中心也都可以參與推動。圖書館只要把海洋書籍全部匯整出來,集合成立一個專區,以這個專區來跟民眾互動,來徵文、寫心得,找來的演講都和海洋科普相關,類似辦理海洋月活動,以各縣市圖書館為核心,就可以推廣海洋教育了。除了縣市的圖書館,學校的圖書館也可以把海洋書整理成海洋專區,辦理有奬徵答等,進行一些非正式課程,辦海洋週,辦海洋攝影比賽,讓海洋之美跟藝術人文結合,就會讓學生產生感動,而這種非正式課程活動往往才是真正具有啟發和影響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