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研究生陳彩雅
指導教授: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周儒教授
壹、前言
一、研究緣起與重要性
臺灣50年來樣樣過度發展,多濫成災造成環境反撲教訓(陳玉峰,2004,p147)。每當颱風大雨一來,即造成極大的傷害,土石流、道路坍方、到處淹水、水庫水污濁等,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損失。王佩蓮談到我們面對自然的態度:「九二ㄧ地震讓我們體驗到自然的反撲,九ㄧ七納莉颱風刮去財產與生命,人類生存環境嚴重受到威脅,是該向大自然學習的時候,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時刻!(引自野生新視界,2003,p.340)」環境教育的推展真是刻不容緩,也需要全民的關心投入。環境教育是當務之急,對自然的價值觀由人類中心需要轉化為欣賞自然,接受萬物本身的價值。從環境保護延伸到關切我們下一代的生活環境,進而追求永續發展。研究者在從事小學教師工作十八年後,有機會在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進修,更加感受到環境教育的重要,及環境教育的使命。瑞秋•卡森說:「跟孩子一同探索自然,會讓我們對周遭的一切感覺敏銳,也讓我們學著重新使用眼睛、耳朵、鼻子和指尖,來認識我們居住的世界(孟祥森譯,1998,p73)」。期待在教學研究過程中來引導學生,與環境建立個人獨特的情感和諧相處之道。
二、文獻探討
(一)校園是實施環境教育最佳的場域
近年來因為生活型態的轉變,電視、電動遊樂器材、電腦網路成為現代人不能缺少的,尤其兒童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長大,接觸自然環境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不過機會也可以就在我們身邊,瑞秋•卡森提到:「即使在城市中,仍然可以找到某個角落—也許是公園,可以觀察候鳥的神秘遷棲和季節的改變(1998,p71)」。傳統的教學強調概念知識的傳遞,以課本的知識作為教與學的中心,把教室作為主要的教學場域,忽略了學習的情境與知識的生活意義和應用,學習的題材不必限制在課本內容,教師可自行發展環境本位的課程;學習的場域不應侷限在教室,校園與社區都具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習的成果,不僅於知識的背誦,而是培養生活問題研究與處理的能力(張子超,2005)。周儒也提到校園是師生共同生活學習的場域,校園本身就是一塊學習的瑰寶,根本無需捨近求遠,以為環境教育就是上山下海的戶外教育或戶外教學,以為進行環境教育就必須編寫學習活動單(引自吳文德,2001)。校園是學生學習的場域,也是許多野生物的生存棲地,不但是生態的自然環境,也包含人為環境及人與自然互動之學習關係,校園是實施環境教育最佳的場域(吳文德,2001)。利用學校附近的自然區域,讓孩子在自然環境裡玩耍,父母或教師以身作則表現出尊重與愛護自然的態度,角色模範亦是影響環境敏感度的重要因素(李曉珊,2000)。因此要進行環境教育,校園是一個方便又安全的場所,還可以進行多次或長期的觀察學習。
(二)自然筆記與環境教育
如何運用校園來進行環境教育呢?自然筆記是個很有用的工具,結合自然科學、鄉土社會學、動植物學、數學、語言學、藝術和體育等學科,是一種整合性的學問,從紀錄簡單的事物開始,隨著時間的進展將事物和事件交織在一起,強化他們彼此間的關係,自然筆記可以成為個人認識一個地方的管道,也讓人從全方位的視野來看待生命(羅幸惠譯,2004,p.175)。自然筆記可以幫助學生深根在當地環境,它是一個工具可使新技能和態度從這些根部成長,擴展更多的環境素養,從自然筆記樹的架構來瞭解目標和目的的相關位置(Hofmann & Passineau,2004)。
「Nature Journaling」按字的意思翻譯為「自然日記」,是(journal)這個名詞的進行式,表示自然日記是持續紀錄對周遭世界的觀察、看法和感想,依據個人興趣、背景和所學,使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紀錄,如散文、詩、素描、彩繪、攝影、錄音,或以作曲來歌頌大自然(羅幸惠譯,2004,p17)。
「自然日記」需要天天紀錄,本研究目的是在引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不加重學生壓力的情況下,採用「自然筆記」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更有彈性的紀錄。自然筆記是自然觀察和經驗的紀錄,紀錄對自己最有意義的事,藉由自然筆記可以分享個人對季節或居住地的深刻覺醒(Hofmann & Passineau,2004,p1)。自然筆記的呈現方式非常多樣,雖然數位相機的使用逐漸普遍,但是不是每位學生都擅長使用,而且因為研究的對象是四年級學生,於是採用以繪畫和文字紀錄為主。
圖1自然筆記樹(引自Hofmann,2004)
(三)兒童繪畫與心智發展階段
兒童的繪畫的表現會隨心智發展而改變,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趙雲(1997,p27-30)提到兒童繪畫所顯示出的特徵,是和作畫者的身心發展息息相關。她整理各家的兒童繪畫與心智發展階段,研究者摘取這階段的資料,國小四年級學生約九到十歲,是赫伯.李德(Herbert Read)說的視覺的寫實主義(Visual Realism)時期;羅恩菲(Viktor Lowenfeld)寫實的開始(Dawning Realism)的時期;趙雲說是『主觀感覺表現時期』也是進入『客觀觀察和描摹期』階段。四年級階段的學生是藉由客觀的觀察自然景象之後,將他們所關觀察到學習以客觀寫實的方式紀錄下來,但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容易轉換立體景物為平面圖象,因此也希望幫助學生在繪畫技能上的突破。兒童繪畫活動中,線條是孩子最原始基本原動力,由線條出發來豐富創作,線條對兒童繪畫心理的發展,具有特別的價值訊息(翁靜雪,2000,p36)。Olmstead提到教導者可以帶領學生在自然中探險,用自然筆記去支持學生自己的發現學習和自然的欣賞(2000)。繪畫有助於觀察,必須很專心注意目標和細節,像是形狀、紋理、外觀或是相關位置(羅幸惠譯,2004,p23)。自然筆記是兒童對自然感受以繪畫和文字方式的呈現,可以由此來瞭解兒童的想法。
貳、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採用參與觀察研究法,在實際的教學研究中觀察學生的學習歷程,並配合訪談及學生的自然筆記等文件分析等來進行。教學過程中,研究者直接觀察學生的學習反應和變化,獲取第一手的資料。藉由教學省思分析教學內容和方式,改進教學品質。歐用生(1996,p.101-102)提到教師需要不斷成長和發展,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分配者變成研究者,由教師防範課程轉變為教師自主性課程,師範教育才能由訓練變成發展。主要探討學生環境素養學習成效和教師的專業成長,採用訪談法、觀察法、問卷、文件資料收集等三種以上的資料收集方式,進行資料的收集與交叉驗證,以增加研究資料的信度與效度。訪談觀察的兩位老師和參與學習的學生,期望以不同的角度與觀點,來瞭解課程進行的情況,以增加研究的信度。在文件資料的收集,有研究者的研究日誌,學生的自然筆記、學習單、學後問卷,及兩位老師的課堂觀察記錄、訪談等資料。
參、結果分析與討論
一、研究歷程
本研究時程,自2005年6月30日至8月30日,編寫教學活動設計,之後因應教學實際狀況不斷修訂。教學研究時程,由開始2005年8月30日至2006年6月30日,歷時約十個月。教學過程中隨時記錄,2006年6月30日之後整理教學檔案並分析。
以下是研究者、該班導師(以下稱A師)和自然老師(以下稱B師),四年級學生去自然探訪的有趣經歷。主要分成六個階段來介紹:(一)認識大樹(二)環境行動(三)種油菜(四)校園的春天(五)五股溼地戶外教學(六)有趣的椿象。
二、教學過程
學期開始,在藝術人文課向學生介紹自然筆記的紀錄方式,接著拜訪校園的老樹、社區的臺灣欒樹;發現社區中的樹居住在髒亂的環境,於是大家合力整理環境;B老師提供油菜種子,讓學生體驗當個小農夫的樂趣;新學期春天校園百花齊放,是觀察的好時機,共帶了八個班的學生進行教學,藉此和其他的班級作比較;到五股溼地校外教學拓展學習的視野;最後是回顧整個教學研究過程的困境和喜悅。
(一)認識大樹
摸白千層樹皮 | 觀察紀錄 | 紀錄白千層 |
畫台灣欒樹 | 欒樹的果實 |
剛開始是讓學生用學習單來記錄,所觀察的內容,認為可以幫助學生瞭解記錄的內容。指導教授提醒學習單和自然筆記效果不同,之後讓學生用16開畫紙來記錄,學生畫的東西不會受到格子的局限。畫到欒樹的果實,因為是角錐形,很多學生表示不會畫,不知道怎麼畫。鼓勵學生說一說像什麼,有人說三角形,有人說像楊桃,學生慢慢就把果實畫出來了。(分析基本形,學生就能掌握出特性來描繪。)
(二)環境行動
一起整理環境 | 大豐收 | 環境變乾淨了 |
到學校附近的玫瑰公園去認識台灣欒樹,學生馬上發現到處都是垃圾還有狗大便。於是和A老師商量帶學生一起去清理垃圾,讓他們體驗一下環境行動。這次由A老師主導,研究者擔任觀察和協助的角色。訪談四位學生,一位學生說印象深刻的是
生:去整理環境。 研:為什麼你對它印象深刻?
生:打掃環境能使環境更漂亮、更美麗。
當天記錄的觀察心得是--
今天看到學生很認真清理停車場的垃圾很感動。雖然狗大便很臭,學生不害怕很賣力的掃,帶動其他的同學更認真。導師引導學生思考這裡是美麗的停車場,但附近居民的素質不佳,以致於台灣欒樹的花圃中塞滿奇奇怪怪的垃圾。希望學生有清理垃圾的經驗後,現在或長大都不要隨意亂丟垃圾。這是很棒的實際例子的環境教育。
(三)種油菜
油菜播種 | 油菜長大了 | 油菜週記 |
B老師教自然,提供油菜種子讓學生體驗種菜的樂趣。三年級學生種菜是分組進行,這次是讓學生一個人照顧一盆。從訪談中,瞭解到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學生也在彼此的對話中學習。
研:那你們記得哪些?
生:小花盆栽種。
研:為什麼你記得它?
生:剛開始它不發芽,後來才發現照顧的方法錯了,這讓我印象深刻。
研:怎樣的方法才是對的?
生:偶而澆一次水它才會發芽,天天澆水,它根本就不發芽。
研:喔,很好的發現!
生:不知道為什麼我種九棵植物,有四棵突然就結在一起。我去問我表弟,他說我的植物根打結,所以莖也打結。我說:「不是吧。」我就把它解解看,結果隔天更多結在一起。
生:那是因為你的種子太密了,我的也是結在一起。
研:那妳結在一起的原因是什麼?
生:原本我種的是分開的,澆水的時候沖在一起,所以長出來就繞在一起了。
(四)校園的春天
401畫羊蹄甲 |
404畫白鶴芋 |
408畫情人菊 |
美勞課有一個單元是校園觀察記錄於是和其他八個班的作品做比較。發現其他個
八個班學生的作品更優秀,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學生的表現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其他班級因為是第一次校園觀察,研究者特別叮嚀要守規矩,加上示範說明,對學生來說很新鮮,因此特別認真。教學研究班級因為常常出去,也沒有示範給學生看,學生作品比較沒有特別優秀的呈現。
(五)五股溼地戶外教學
溼地生態介紹 | 公彈塗魚在跳舞 | 有趣溼地生態 |
五股溼地之旅 | 公招潮蟹有大螯 | 一起玩樂 |
五股溼地之旅學生很開心,隔天請學生將自然筆記交給老師。訪談兩位老師,對當天活動的看法。兩位老師都覺得學生很認真學習,收穫很多!B老師覺得有望遠鏡,可以觀察的更仔細。
A師:我本來想學生會不會像上次去關渡的時候一樣,興趣缺缺的,因為沒看到什麼。那天收穫很多耶!
B師:那天除非是有那個望遠鏡,否則也看不到什麼!
A師:不會耶!
B師:因為要畫那個彈塗魚,很難畫,如果是我也一定不會畫。
研:有幾個孩子畫得很可愛,像蔡伶婕畫的彈塗魚跳起來。
A師:她很認真在看。
研:她一個人,很專心。B師:對對對。(那天,我們兩個老師都注意到她。) (I060526)
整理學生所有寫的心得,發現學生盡情地觀察招潮蟹的行為,描述的很生動。
一位學生寫:
「我看到有兩隻招潮蟹在打架,其中一隻把螯高高舉起,另一隻用螯偷襲。有人大叫一聲,招潮蟹全躲起來了。」另一個女生寫:「我看到一隻螃蟹一邊吃,一邊揮著牠的大螯,好像在說:『我在吃東西,別過來喔!』」
(六)有趣的椿象
椿象在哪裡 | 卵、幼蟲、成蟲 | 椿象好可愛喔! |
研究者第一次看到紅姬緣椿象,牠們靠台灣欒樹生活。原本預計教學活動已經結束,與A老師商量,於是又帶學生去觀察。大部份的學生都是第一看到這種椿象,讓學生體驗椿象在手上的感覺。
最後訪問A老師的想法,在一年的自然筆記課程對學生有哪些影響呢?
研:有沒有比較明確的(例子)?
A師:課堂上吧!我們上課,語文也講到環境的部分,學生都是比較正向。如果講到愛護環境,都可以講得比較具體。我自己的體認,是真的不一樣,因為花時間去觀察,像毛毛蟲或其他的生物,他們比較不會把牠們揉死。有學生提到哥哥在家裡花臺上看到毛毛蟲,哥哥就把牠抓起來踩死。我說:「這麼殘忍喔!那你會不會也這樣做?」他回答:「不會」。我想他會把這例子舉出來講,他已受到影響,至少在課堂上不會用踩死的態度去面對。現在只要有相關的課程我都會去問,學生的回答都是正向,幾乎都是全班。如果有人講錯,他們就會說:「不是這個樣子。」反應比較強烈,全班比較有共識。
三、教學內容分析
(一)認識大樹:從植物開始培養觀察和記錄的能力,幫助學生突破繪畫的困境。之後的教學,就沒有學生反應不會畫的狀況出現。
(二)環境行動:因為幾次的教學引導和自然建立情感,學生在環境行動上格外賣力,加上團體進行不覺辛苦反而覺得有趣。從髒亂的環境到整理完變成乾淨的環境,學生很有成就感。
(三)種油菜:長時期間的種植和觀察,培養耐心和細心的學習態度。從照顧植物的生長,體驗到生命的可貴。
(四)校園的春天:校園的資源利用需要有教師來引導,否則在忙碌生活中,常被忽略。並且由校園自然資源,可以觀察的食物鏈的現象。
(五)五股溼地戶外教學:社區資源的運用可以拓展學習的範圍,突破校園的限制。可以和生活連結,看見環境改善的範例,建立地方感。
(六)有趣的椿象:學生因為和椿象的接觸,學生的反應很直接,對牠的看法馬上從[噁心]轉變到[可愛]。
在教學過程中看見學生的轉變,心中有許多的感動。像一粒種子種在土裡,它也許慢慢的成長,幾年後成為一棵大樹。
四、教學省思
在這一年裡,剛好觀察到台灣欒樹的四季變化,以前只知道它的名字,現在對台灣欒樹的認識是立體的,包括時間、空間和情感。教學過程對研究者來說,有非常多第一次的經驗。第一次看到白千層的果實、發現蚯蚓會生活在水中、認識情人菊、看到紅姬緣椿象如何蛻皮、椿象爬在手上是輕輕的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看見彈塗魚因求偶會跳舞、仔細觀察招潮蟹的形態和動作…而且和學生一起學習,看見他們的興奮表情,提升教學的成就感。透過自然筆記的記錄方式,因為要畫下來所以觀察更仔細。因為畫畫需要時間,因此觀察到自然無時無刻的變化,常常體會到新發現的驚奇。自然筆記可以建立第一手經驗,突破過去教科書的學習模式,過程中更認識自己所生長的土地,記錄後發現網站上的資料不一定和自己的觀察相符,也更建立了自信心。
肆、結論與建議
運用自然筆記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和策略:
(一)運用自然筆記可以增強學生的觀察力,並提升環境覺知和敏感度。
(二)在都會區的小學校園,可以觀察到四季的變化,是發展環境教育的良好場域。
(三)長期的觀察記錄,可以引導學生尊重自然生命,建立環境倫理觀。
(四)在研究過程與同事的互動、教學省思,可以提升老師的教學專業能力。
(五)自然筆記教學結合了自然、藝術人文、環境教育、語文等領域,同時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遇到的教學困境有:
(一)都會區小學校園和社區生態豐富度有限,一整年的教學對學生而言新鮮感不足。
(二)其他教師對環境教育專業知識經驗不足,無法進行深入的環境教育專業對話。
基於上述研究結果,提供未來學校、教師運用自然筆記進行學校環境教育的參考:
(一)校園和社區的資源:教學活動範圍除了校園,社區也是不錯的資源,開啟分享學習機制,落實環境教育的實踐觀。
(二)學校行政支援:可以進行校地改造,增加環境學習的空間。減少水泥化,改善動植物生活的棲地、生態池、昆蟲園,提供學生種植的土地,豐富校園的生態環境,以達成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教師共同參與環境教育的體驗活動,更容易建立教學團隊。
伍、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李曉珊(2000)。三位花蓮環保團體領袖其環境行動養成之生命歷程探索。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德(2001)。營造校園學習棲地進行校園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溪山國小為例。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靜雪(2000)。傾聽!孩子畫裡有聲音。台北:健行文化。
陳玉峰(2004)。臺灣生態與變態。台北:前衛出版社。
野生新視界:生物多樣性基礎篇/教師手冊(陳楊文等譯;蔡惠卿、許毅叡總編輯,2003)。台北:農委會。
張子超(2005)。應用校園環境探索於通識課程的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中華民國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D-ROM,2005年10月22
日-23日)
筆記大自然(羅幸蕙譯,2004)。台中:鄉宇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瑞秋•卡森(1998)。永遠的春天。(孟祥森譯)。台北:雙月書屋。(原著出版年:1956)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趙雲(1997)。兒童繪畫與心智發展。台北:藝術家。
二、英文部份
Leslie,C.W.& Roth,C.E.(2003).Keeping a Nature Journal.Hong Kong:Elegance.
Hofmann,K.& Passineau,J.(2004). A Nature journaling Guide:Fostering A Naturalist Outlook. NAAEE Annual Conference .
Olmstead,A.(2000). My Nature Journal. CA:Adrienne Olmst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