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教育觀點下的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

 文、圖: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何昕家 

如何透過教育及改善教育、學習的環境讓學生持續學習,以應對二十一世紀的社會,這是當前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之一。

How can education help individuals achieve their fullest potential? How can today’s schools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typ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make individuals lifelong learners and prepare them for the 21st century?

Henno Theisens, 2008


完整的教育應包含軟體的課程及硬體的教育環境空間及設施

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Annan)2002年永續發展的高峰會議(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SSD)上指出:「教育是達成永續發展的鎖鑰,教育民眾永續發展,並不只是把環保的內容加入課程中,還要促成在經濟目標、社會需求、與生態責任間的平衡,教育必須讓學生具有與社群永續發展及生活的相關技能、視野、價值、和知識,這必須是科際整合,結合不同學科的概念與分析方法。」(張子超,2004)。此所提及「教育」指的是較全方面多元教育,現今教育並非如此,全方位的教育不應僅侷限於知識的傳授,或是技術的教導,而是開拓心中的真見與真知(覺知);曉雲法師(1999)於覺之教育講話一書中提及「關照環境教育,可能得到意外的效果;因環境對吾人日常生活接觸,於不覺間潛移默化,而且印象深刻,非祇言語之聽受而已。」及「環境之與吾人生活,是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吾人之心身,甚至創造吾人思想與展開慧命的開拓。若在比較現實一般來說,那就對吾人學業進修與事業發展都具有極為密切的關係。」由此能瞭解到完整的教育應包含軟體的課程及硬體的教育環境空間及設施,而必須將此兩者相輔相成開拓學子心中的真知灼見。

目前社會脈動中,大多數人或許無法感受人類破壞環境所帶來大自然反撲,但有可能國家未來的支柱,也就是現在的學子,在未來必須面對更加嚴峻的環境;一方面限制、檢討既有環境所受破壞外,還必須讓後代的子孫對於環境有所認知;永續發展的大眾定義為「人類的發展能夠滿足當代的需求,且不致危及到我們的子孫滿足其需要的能力」(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在此定義前提之下,當代的人類也必須讓後代子孫對於環境有所認知及瞭解,因而永續發展教育便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現今校園環境空間規劃,永續發展概念也成為一種趨勢,無論是大範圍永續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與經營,或小尺度生態棲地營造等,均邁向相同目的。人類生存從古至今都依賴著自然供給,自工業革命後,科技、醫學快速發展,人口暴增使人類對自然的態度轉為依賴科技而予取予求,大量的資源消耗與浪費使整體環境產生了變化;人類依靠科技,由萬物中的一份子轉變為萬物的主宰,由共生的一環中抽身轉變為破壞者,一直到能源危機的出現,人類才開始覺醒,開始思考如何使資源永續不絕,如何保存僅有的環境。

學校建築是教育改革中之最大教具

剛普在1978年的計算,每個人從幼稚園到高中平均就花14000個小時在學校中,顯示「學校」是個人非常重要的生活環境之一(http://www.wfc.edu.tw/ecsec/about.php);在歐洲,大多數學生要上學150~200天,而在學校必須待6~7小時,也就是說一年中總共要待在學校900~1400小時(Catherine Burke and Ian Grosvenor,2003Stoll,Fink and Earl,2003);臺灣國小至國中,九年一貫課程每年上課200天的原則,在學校每天大約6~8小時,一年待在學校約1200~1600小時;顯示「學校」是個人非常重要的生活環境之一。學齡期孩童(6-12)一直至青少年(12-18),均為人格養成及塑造階段,認知、情緒、學習、社會化均在發展歷程。學校正規教育在人一生中佔重要發展的黃金時段,此階段為人格塑造養成及發展成熟時期,大多重視於課程教授、生活常規等軟體,較少注重環境空間營造及規劃,更遑論將課程與環境空間進行結合,黃世孟(1995)主張:「學校建築是教育改革中之最大教具。」,多年前已有學者提出此概念,直至今日,此概念還未全面被接受。永續發展教育所強調的是態度及價值的轉變,必須落實到實際的行動,學校除了提供態度價值改變的課程外,必須能提供實踐的環境空間。

本論述由永續發展為核心概念,永續發展教育為理念,探究其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策略,本研究歸納整理聯合國推展永續發展教育重要文獻,與國內外重要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文獻,進行比較統整,從中萃取出將永續發展教育落實於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策略,以利讓建築規劃設計者與現場教育者瞭解永續發展教育與校園環境空間關聯性。


永續發展教育與校園環境空間關聯性

對於永續發展教育發展脈絡、願景及相關面向探討(如圖1所示),從中得知永續發展教育對於「學習空間」是十分重視,本研究透過校園環境空間規劃及設計如何輔以永續發展教育相關面向為基底,從大面向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到小面向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歸納如下。

1.校園整體規劃設計要以「尊重」為核心概念出發,尊重人、文化、環境及社區。

2.進行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時,以永續發展教育推廣七大策略來進行。

1)廣為宣傳以永續發展為主之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理念,輔以宣導永續發展教育理念。(2)校內外形成磋商機制,提高學校師生及社區民眾參與度。(3)建立夥伴關係,共同發展校園。(4)依不同專長領域(異質性),建立互學機制,增加培力能量。(5)對於校園環境空間創新及發想。(6)增強資訊及網絡連結。(7)形成監督及評估體系。

3.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時應對應環境規劃模式如下所示

1)跨學科性和整體性:建立多樣化、彈性可變的學習空間。(2)價值驅動:教師應透過校園環境空間為教材,驅動學生思考永續發展的價值性,如:無障礙設施進行關懷弱勢教學等。(3)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規劃具有衝突性的空間環境,讓學生在此空間中進行批判性思考即辯證。(4)多種方式:提供多樣化、故事性豐富、科技感強的探索空間。(5)參與決策:參與式規劃設計方式。(6)應用性:建立實作的環境空間,讓學生能有實作驗證的機會。(7)地方性:學校為社區的一份子,也是社區的公共財,因此教師能將學生的學習環境拉至社區,讓學生學習關懷社區人、事、物,進而產生認同感。


 

 

 

 

 

 

 

 

 

 

 

 

 

 

 

 

 


 

 

 

4.針對不同校園環境空間細部設計及情境營造時應從社會文化觀點、環境觀點及經濟觀點三方面檢視。

1 永續發展教育架構關係圖(本研究整理繪製)


以永續發展教育為核心概念之校園環境空間規劃

透過永續發展教育中探究落實至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參考方向,若結合以永續發展為核心,人與自然為主之校園環境營造,以整體面向觀之,從規劃設計大面向至校園環境營造小面向,透過永續發展核心概念以一貫之,則由大面至小面向之規劃設計參酌方向如下歸納整理所示,如圖2所示。

1.校園環境整體規劃核心主軸:校園整體規劃設計要以「尊重」為核心概念出發,考量路徑、區域、邊緣、地標和節點(Lynch,1960)五種基本元素,尊重人、文化、環境及社區。

2.推動校園環境規劃設計策略:進行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時,以永續發展教育推廣七大策略來進行。

1)廣為宣傳以永續發展為主之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理念,輔以宣導永續發展教育理念。(2)校內外形成磋商機制,提高學校師生及社區民眾參與度。(3)建立夥伴關係,共同發展校園。(4)依不同專長領域(異質性),建立互學機制,增加培力能量。(5)對於校園環境空間創新及發想。(6)增強資訊及網絡連結。(7)形成監督及評估體系。

3.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對應環境規劃模式如下所示

1)跨學科性和整體性:建立多樣化、彈性可變的學習空間。(2)價值驅動:教師應透過校園環境空間為教材,驅動學生思考永續發展的價值性,如:無障礙設施進行關懷弱勢教學等。(3)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規劃具有衝突性的空間環境,讓學生在此空間中進行批判性思考即辯證。(4)多種方式:提供多樣化、故事性豐富、科技感強的探索空間。(5)參與決策:參與式規劃設計方式。(6)應用性:建立實作的環境空間,讓學生能有實作驗證的機會。(7)地方性:因學校為社區的一份子,也是社區的公共財,因此教師能將學生的學習環境拉至社區,讓學生學習關懷社區人、事、物,進而產生認同感。


針對不同校園環境空間細部設計及情境營造時應從社會文化觀點、環境觀點及經濟觀點三方面檢視,關注面向應包含經濟性與實用性原則、文化性與藝術性原則、生態性與特色性原則及功能性與教育性原則。


 

 


 

 

 

 

 

 

 

 

 

 

 

2 以永續發展教育為核心概念之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圖(本研究整理繪製)

校園環境空間,重在教育,貴在規劃。以永續發展為核心之校園環境的營造及教育,必須強化規劃意識,把握營造原則,深化其教育內涵,才能為師生提供多元的校園環境,實踐環境教育。


1.  曉雲法師,1999,《覺之教育講話-流光集叢書》,臺北市:原泉出版社。

2.  張子超,2004,〈永續發展教育意涵〉,《教師天地》1324~11,臺北市。

3.  黃世孟,1995,〈教育改革中之最大教具:國民小學學校建築之轉型〉,《第四屆優良學校建築規劃評介》2-27,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臺北市。

4. Catherine Burke and Ian Grosvenor (2003). The School I'd Like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s Reflections on an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Routledge, UK.

5.  Stoll, L., Fink, D. and Earl, L. (2003) It’s About Learning (and It’s About Time): What’s in it for Schools? London, RoutledgeFalmer.

6.  Lynch, K.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 Cambridge: MIT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