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內太空山區小學海洋課程的實施與評估

                                         文、圖: 新北市三芝區橫山國小 李弘善

 

筆者任教於三芝區偏遠山區小學,近年陸續申請「滿天星閱讀行動研究計畫」、《國語日報》的「讀報實驗班」、屏東海洋生物館的「海洋學校計畫」以及台北縣環境教育中心的「海洋環境調查計畫」,將海洋元素融入到課程領域,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致大為提升,弱勢學生甚至因此主動閱讀相關書籍(李弘善,2009)。不過筆者向來只能主觀認定學生的學習興致提升,無法進一步以客觀的方式量化學生的進步。有鑑於此,筆者藉著就讀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的機緣,藉由科教領域的專業知識並搭配本身的海洋知識,設計「探索內太空」課程及一系列活動,融入類比教學法以及科學方式分析教學成效。筆者期待找出非臨海學校推動海洋教育的模式,並為國內的海洋教育盡一份心力。


壹、類比教學與海洋教育

Harrison & Coll (2008)指出,不管是自然科學、數學、社會科學甚至是文學等學科,都可利用學生熟悉的觀念來解釋抽象的概念,這就是「類比教學」(analogies)的魅力所在。由此可見,在大部分學生對海洋陌生而海洋科學又蘊藏大量抽象概念的前提下,類比教學應是不可或缺的方式。由於本校位於偏遠山區,實行海洋教育有技術上的難處,善用類比教學能夠「將大海搬進教室」,有其應用上的價值。不過Harrison也提醒教師注意以下問題:類比教學應該生動有趣、切合學習者的經驗,還要與學習者討論教學目標和類比間相似或相異的屬性,以免造成更多的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s)。

貳、課程實施方式   

以下介紹本研究的施教對象、實施方式、課程及活動介紹、類比分析、編碼方式,並陳述預期效果。

 

一、施教對象介紹

    施教對象分別為三年級1名、四年級4名、五年級5名,以及六年級2名,原本預計12名學生。這些中高年級的學生經由個人意願加入學校的「海洋社」,學科程度不一,但六年級2名學生曾經是筆者兩年前的導生,上過類似的海洋課程。不料到了課程的最後一個單元,校方抽走5名學生進行學科檢測,因此最後可以完整分析的學生僅剩7名。

 

二、實施方式

    筆者為「海洋社」指導教師,於是利用社團活動時間進行研究。本校社團於每周五早上750分到920分,扣除中間下課10分,總共兩堂課80分。筆者利用連續三周時間施測,時間分配如下:

1.第一周第一堂課先和學生以聊天方式討論,試著觸動他們內心的感覺,然後請

 他們畫下心目中的深海,此為前測。第二堂課以投影片介紹深海的分層、各層

 光線變化,以及深海生物概述;

2.第二周第一堂課進行第一個活動「體驗深海」並欣賞深海生態的影集,第二堂

課進行第二個活動「為什麼是紅色」;

3.第三周第一堂課進行第二個活動「我們都是燈籠魚」,第二堂課請學生再畫下

心目中的深海,此為後測;

4.將上述過程和結果做成簡報,利用科教所上課時間與教授、同學討論,並且聽

取建議,最後分析結果並進行反思。

 

三、課程及活動介紹

    本研究共有三個活動,活動內容和方式如下:

(一)「體驗深海」

    根據筆者之前進行深海課程的經驗,絕大多數的學生對於海洋深度毫無概念。有的學生甚至不能徒手比出1公尺的約略長度,自然無法推想海底的深度。筆者曾以台北101大樓來比喻,例如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是11000公尺,為22101大樓的高度,但是本校有不少學生沒有機會在現場目睹大樓的高度。有鑑於此,筆者利用學校教學大樓當水層,讓學生想像自己在深海中遨遊的空間感。為了增強臨場感和趣味性,筆者挑選學生熟稔的深海動物抹香鯨,利用比例的方式想像海水的深度。抹香鯨模型長度18公分、實際長度可達18公尺(Lockyer, 1984),而操場到二樓的垂直高度為4公尺。抹香鯨模型縮小為原來的1/100,樓層則可比擬400公尺的水深。此外,筆者還讓學生以手牽手的方式,在操場連成18公尺的長度,藉此讓學生體驗抹香鯨實際體長(圖一),引導他們領略400公尺的深度感。

圖一學生體驗抹香鯨的長度

(二)為什麼是紅色

    200-1000公尺的深海(稱為弱光層,twilight zone),不少動物都是紅色的(NOAA, 2002)。光有七種顏色,其中紅光的波長最長、頻率最低,最容易被海水吸收。因此就算在上層的海水中,也不見紅光的蹤跡。換句話說,紅色的動物在較深的水中無法反射紅光、又將其他色光吸收,因此呈現黑色。這個活動採用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簡稱NOAA)建置的海洋科學教案「All that Glitters…」(NOAA, 2002)。筆者將藍色檔案夾切割成長方形,一層疊一層觀察各色巧克力顏色的變化(圖二)。由於紅光的穿透力最差,因此最先「隱形」,以此可以類推紅色海洋動物隱身的原理。

    需要注意的是,許多小學生誤以為顏色是物體的性質,因此進行這個活動前必須先和學生溝通,讓他們曉得物體的顏色事實上是它們反射該種色光的結果。

圖二以塑膠片觀察巧克力

(三)我們都是燈籠魚

    燈籠魚(lanternfish)是深海常見的發光魚類,牠們的族群數量龐大,具有「垂直遷徙」(vertical migration)的特性:夜間會遷移到上方水層,日間又回到較深水層。牠們的發光器位於腹側,位於下方的動物若是向上看,會看到被發光器照亮的腹部與天空混成一片,這樣能將魚體的輪廓打散(Milne, 1995)。根據筆者設計海洋課程的經驗,學生對於深海發光生物最感興趣,這個主題最能吸引學生的目光。本活動採用加州蒙特里灣水族館(Monterey Bay Aquarium, 1989)的燈籠魚紙模型,利用螢光顏料來模擬發光器。學生將燈籠魚黏在吸管上,以小號水彩筆在兩側腹部發光器的位置塗上顏料(圖三)。等到光源全關,就會看到螢光顏料在黑暗中發光。

圖三替燈籠魚漆上螢光顏料


四、類比分析

    本筆主要以類比教學法,介紹深海的各種元素,例如光線、生物發光以及深度。筆者發現,Harrison Coll(2008)提出的「FAR Guide」,不但適合整理教師的理念,還可以整合教學的概念、學生的背景知識。筆者就上述三個活動的內容稍微修改「FAR Guide」的格式,分析學生先備知識和經驗後呈現活動的內涵。受限於篇幅,僅呈現其活動二的格式內容(表一):

表一、「為什麼是紅色」的「FAR Guide」表格

活動名稱:為什麼是紅色

教學焦點

概念      光分成七種色彩,以紅光波長最長、

穿透力最差。因為紅色的動物只能反射紅光,又深海已經沒有紅光,因此紅色的動物在深海反而是黑色。這樣看來,紅色在深海反而是一種保護色。

學生      不少學生對於顏色的成因並不清楚,甚至以為顏色

              是物體的本質。若不經解釋,許多學生無法體會為

              什麼紅色動物在深海會隱形。

類比      以塑膠片當水層,塑膠片一層一層增加,表示海水的深度越深。隨著塑膠片增加,紅色巧克力會最先消失,藉此類比紅色魚在深海中的隱形效果。

教學行動

可映射到目標的類比

類比

目標

*紅色巧克力

*其他顏色巧克力

*藍色塑膠片

*塑膠片越多層

*塑膠片擋住紅光

*紅色的動物

*其他顏色的動物

*水層

*海水越深

*海水吸收紅光

無法映射之處

*塑膠片的厚度會混淆水層深度的感覺

*塑膠片吸光的效果畢竟和海水不同

*無法證明深海魚為什麼不是藍色(藍色魚也可以和環境混成一片)

教學資源

藍色塑膠片、MM巧克力

教學對象

小學高年級生


五、量化方式

    圖畫(drawing)和選擇題不同,不會限制受試者任何的想法,同時能探測其「整體的理解」(holistic understanding),讓態度、感受和認知層面顯露出來(White Gunstone, 1992)。有鑑於此,本課程的前後測都以學生的圖畫呈現。而圖畫偏向質性的表徵,為了後續能夠客觀分析起見,必須將前後測的圖畫量化,也就是編碼(coding)。編碼的準則如下:

  1. 編碼的項目:依據筆者實施深海課程的經驗,學生對於生物發光最感興趣,也最熟悉;對於深海光線的變化則較無概念。此外,課外常識豐富的學生也曉得深海大王魷魚(giant squid)、抹香鯨或鮟鱇魚(angler fish)等動物,因此編碼項目分成「生物發光」、「光線」以及「生物常識」等三項,用以探測學生在授課前對於深海的概念。

  2. 給分方式:筆者無意計算圖畫中出現多少種現象或生物,因此只要出現編碼項目的任一項描述,就給1分;屬於同一個項目的兩種現象,還是給1分。例如圖畫呈現發光的事實,就給1分;但是出現兩種不同的發光生物,還是給1分。另外,為了避免相同項目重複給分,就算出現兩種不同的發光生物,還是給1分,而不會針對「生物常識」給分,除非出現非發光的深海生物,如編號5-2-1所示(圖四),該圖出現兩條發光的魚,針對「生物發光」給1分,「生物常識」則不給分。又該圖海水顏色是白色,故「光線」項目不給分,因此得到1分。如果該名學生每個項目都得分,將會得到3分,整體的滿分為3×721分。

學生的編號:三年級編號第1的學生,其前測的編號為「S3-1-1」,同一個學生後測的編號就是「S3-1-2」。若是六年級生編號第2的學生,其前測的編號為「S6-2-1」,同一個學生後測的編號就是「S6-2-2」,其他類推。

圖四S5-2-1的繪圖

参、課程實施後的發現

經過連續三周的深海課程,總計有7名學生接受完整的訓練,他們前測的表現如表二所示:

         表二、前測得分情形

  項目

編號

生物

發光

光線

生物

常識

個人

小計

S3-1-1

   0

  0

  1

1

S4-2-1

1

  0

  0

1

S4-4-1

   0

  0

  0

0

S5-1-1

1

  0

  0

1

S5-2-1

1

  0

  0

1

S5-4-1

   0

  0

  0

0

S6-2-1

1

  0

  0

1

各項小計

4

0

1

5

 由前測得分發現,7名學生對於深海光線的變化全無概念。只有1名學生(S3-1-1)畫出深海動物(抹香鯨,圖五),4名學生畫出會發光的深海動物(燈籠魚、蝦子與鮟鱇魚)。滿分為21分,前測的分數占滿分的24%。

圖五S3-1-1畫的抹香鯨

    後測的結果顯示(表三),所有的學生都能畫出發光生物與其他深海動物,例如寬咽魚(gulpers)、介形動物(ostracod)、大王魷魚或是深海水母。此外,有2名學生還是無法畫出深海漆黑的感覺。後測的總分為19分,占滿分(21分)的90%。

表三、後測得分情形

項目

編號

生物

發光

光線

 

生物

常識

個人

小計

S3-1-1

   1

  1

  1

3

S4-2-1

1

  0

  1

2

S4-4-1

   1

  0

  1

2

S5-1-1

1

  1

  1

3

S5-2-1

1

  1

  1

3

S5-4-1

   1

  1

  1

3

S6-2-1

1

  1

  1

3

各項小計

7

6

7

19


肆、討論

    以下僅就類比教學的成效、深海課程難懂的概念以及教學現場的問題及省思提出討論:

 

一、類比教學的成效

    學生從前測總分的5分進步到後測總分的19分,占總分的比率則從24%進步到90%,可見有明顯的進步。而71%學生(5名)都能掌握三項深海的要素,亦可見類比教學的效果。

圖六S4-4-2的繪圖 圖七S4-2-2的繪圖

二、光線的概念不易理解

    29%(2名學生)於後測時依舊無法改變前測的概念,還是把深海的顏色畫成淺藍色,可見光線的概念不易掌握(圖六、圖七),其餘學生則能掌握深海水色漆黑的事實(圖八、圖九)。筆者進行「為什麼是紅色」的活動時,也花了不少時間解釋顏色的成因。雖然學生了解光線分成7種顏色,但是顏色的成因畢竟屬於抽象概念,況且他們還不懂波長和頻率的意義。此外,筆者也懷疑另外5名學生是否真的掌握紅光最先被海水吸收的特質;換句話說,他們是真的理解嗎?還是看過投影片後單純接受這個事實?筆者需要更多時間的訪談,才能釐清真正原因。

圖八S5-1-2的繪圖 圖九S5-2-2的繪圖

三、教學現場的問題

    由於本研究前後測以圖畫當成測量工具,這樣的工具屬於質性的證據,顯然需要多花時間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例如實施後測時,編號S6-2-2的圖畫在四個角落出現藍色小區塊,而海水的顏色留白。筆者警覺到事有蹊翹,詢問下才發現該生不願整張畫紙黑漆漆的,故將四角畫成藍色聊表深海的黑色(圖十)。由此可見,筆者多花一點訪談的功夫,竟可得到截然不同的判斷。無奈社團課時間短暫、學科進度緊湊,筆者並沒有充足時間另行晤談,否則應有更豐富的分析報告。

圖十S6-2-2的繪圖需要詳細訪談才能解讀


伍、海洋教育的反思

    筆者於2009年參加國立海洋大學舉辦之「海洋教育國際研討會」,對於澳洲實施海洋教育的方式相當贊同。澳洲的海洋課程都由教師自主發展,而非教育單位主導。此外,政府每年都會舉辦「Seaweek」(海洋周),每年都有特定的主題,例如2010年的主題為「Oceans of Life; Oceans to Explore, Ours to Restore」、2009年的主題為「A climate for change-Education and Action」,並於此周推展各類活動(Laws, 2009)。這樣一來,就算教師不具備足夠的海洋素養,學生也可以在課室外認識海洋。

    雖然學者建議以「機動融入」的方式執行海洋教育,避免教師負荷太重,須知海洋科學和海洋文學有其專業抽象的層面,基層教師具備這樣專業技能者畢竟如鳳毛麟角。既然如此,何不善用社會現成的海洋專業資源呢?澳洲推行海洋教育的方式極有參考價值。若是研究單位能夠以學習者的角度來推廣海洋教育,讓專業人士和現場教師共同開發類比活動,而不是僅以學術的方式介紹「海事教育」;若是研究單位能夠研發實驗或提供場地器材,讓有心人士接觸海洋進而愛上海洋,則海洋教育當可水到渠成,婆娑之洋也不致變成基層教師的負擔,這是筆者衷心的期盼。

捌、參考文獻

1.李弘善(2009)。將大海搬進教室一個小學老師實施海洋教育的心得與省思。載於第二屆海峽兩岸科普研討會論文集pp.122-128)。

福州市: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

2. Harrison, A.G. and Coll R. K.(2008). Using Analogies in Middle and Secondary Science Classrooms.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3. Laws, K.(2009). Education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A snapshot of marine education in Australia.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rine Education (Proceedings). Keelung: National Taiwan Ocean University

4. Lockyer, C.(1984). Sperm whales. In D. Macdonald(Ed.), The encyclopaedia of mammals: 1(pp.204-209). Oxford: Equinox Ltd.

5. Milne, D. H.(1995). Marine life and the sea.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6. Monterey Bay Aquarium(1989). Schooling Fishsticks. In D. Sobel(Ed.), The Ocean Book: Aquarium and Seaside Activities and Ideas for All Ages(pp.68-69). USA: John Wiley & Sons, Inc.

7. NOAA(2002). Islands in the stream 2002: Exploring underwater oasis-All that glitters.http://oceanexplorer.noaa.gov/explorations/02sab/background/edu/media/sab_deep_sea.pdf

8. White, W. and Gunstone R.(1992). Probing Understanding. Philadelphia, PA: Falmer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