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人類與環境中的美學關係
文、圖: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何昕家
「環境」是指屬於個人存在的「所在」(dwelling)
-Heidegger(M. Heidegger,1927)〈存有與時間(Sein und Zeit)〉
海德格(Heidegger)在《存有與時間(Sein und Zeit)》中認為,平常大眾對於環境的感知是從活動中得到。大部分時間,人身體移動時,是感知環境的主要媒介。例如:對於通道的感知是從在路上行走得到的;對於大自然的感知是從親近自然中得到的。人與環境關係是從人與物的活動過程的現實行動中也即在定居中產生而開展,這種關係不是一種觀念性或內在體驗性,觀念、內在體驗、甚至反思的關係都不能離開現實行動。
人類最初始的美學啟發:自然環境
活動是人與環境連結的重要媒介
從海德格對於人與環境的闡釋中,能夠發現人類是透過各種活動中連結與環境的關係,因此可以說活動是人與環境連結的重要媒介;環境是人定義,因人而存在;不同領域,對於環境有不同定義。對生物學來說,環境是指生物生活周圍的氣候、生態系統、周圍群體和其他種群;對文學、歷史和社會科學來說,環境指具體的人生活周圍的情況和條件;對建築學來說,是指室內條件和建築物周圍的景觀條件;對企業和管理學來說,環境指社會和心理的條件,如工作環境等;對熱力學來說,是指向所研究系統提供熱或吸收熱的周圍所有物體;對化學或生物化學來說,是指發生化學反應的溶液;從環境保護的宏觀角度來說,就是這個人類的家園地球(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2%B0%E5%A2%83);語言學的角度,環境係指圍繞一個有機體(包含人類)的所有事物(楊冠政,2011);環境基本法中,所謂環境,係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之各種天然資源及經過人為影響之自然因素總稱,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陸地、礦產、森林、野生物、景觀及遊憩、社會經濟、文化、人文史蹟、自然遺跡及生態系統等 (環境基本法,2002);中國科學院科普知識環境篇中,提及國際環境教育界對於環境定義為人以外的一切就是環境,每個人都是他人環境的組成部分(中國科學院,http://www.hfcas.ac.cn/kepu/hjp1.htm);中國百度提及所謂環境(environment)是相對於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環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中心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我們通常所稱的環境就是指人的環境(百度,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639159);中國百科提到環境(environment)是指周圍所存在的條件,總是相對於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
通常所說環境是圍繞著人類的外部世界,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的綜合體。環境為人類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廣泛的空間,豐富的資源和必要的條件,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種(中國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E7%8E%AF%E5%A2%83)。從多元面向環境定義觀之,人非常重視自身所認定的環境,普羅塔哥拉斯(Protagoras,485B.C.-420B.C.)提出「人是尺度」理論(homo mensura theory),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Angeles,1990;引自王從述,2001);由此得知,人對自身關注在意面向訂定尺度,產生不同領域定義不同的環境尺度。
人類最初始的美學啟發:自然環境
好的建成環境能引發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連結與情感
人類與環境關係,自古以來便密不可分,從採集狩獵到農耕,一直以來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總是依賴與敬畏;直到十四、十五世紀後,科學家大量探索大自然,在宗教及哲學方面,也灌輸人類是顯性環境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二元論與機械論,分化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也讓人類將自然環境視為機械無止盡的使用;而在十七世紀工業革命後,因為技術、工具迅速發展,產生了技術決定論,是一種以技術為至上,認為技術是一切的力量,因此造成人類對於自然環境便肆無忌憚的蠶食鯨吞。而對於建成環境更是無止盡的擴張,人類與其他生物不同,人類不僅僅以自己的生存為目的來影響環境、使自己的身體適應環境,也為了提高生存品質,透過規劃、設計、施作來改造環境,把自然環境轉變為新的適合自己的生存環境。「設計」是為了滿足人類需求或欲望而有意識地塑造物質和能量的過程。農業時代對自然敬畏崇拜,工業時代對機械追求與依賴,演變至今對於科技嚮往,都是「設計」將自然與人工的美感賦予人類的成效。人類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及不同資源上完成著相同的功能過程:不斷創造和消耗,不斷設計與破壞(何昕家、張子超,2010)。「建築環境說」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在美國形成的一種有關於建築的新概念,這種將建築概念向外擴展的作法,是受到當時廣為社會關注的環境問題所影響,從環境的角度來談,是一種整體看待問題的方式(陳喆,2007)。建築環境是一種建成環境,但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這是因為建造建成環境材料與保持建成環境的能源,均來自於自然環境,而建成環境的特性也受到外在自然環境的制約。現代科技的進步,讓人類飛上天空,但也讓人類的慾望無限制的擴張。高聳入天的摩天樓、密度極高的水泥叢林,這些都是現今建成環境主流,然而在這些建成環境背後隱藏著對於自然環境資源掠奪及破壞。
人類因為對於自然環境的疏離,長時間處在建成環境中,而建成環境又是成為破壞自然環境的元兇之一,因此一個好的建成環境不僅能對自然環境減低破壞,也能引發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連結與情感。而環境倫理是人類因為環境破壞進而反思與環境關係及責任義務,一個好的建成環境應該必須符應環境倫理,不僅能降低對環境的衝擊,進而與自然環境連結。
人類另一種美學觀,但為了親近自然環境而破壞自然環境
改變中的人類與環境之美學關係
自工業革命後,工商業活動密集,因而造成都市化現象,漸漸形成超大都市,勢必未來都市化現象以及建成環境絕對會是人類最主要的生活環境,因此環境倫理研究從人與自然環境延伸至人與建成環境,也勢必會是未來所要面臨的議題之一,能從人與建成環境出發,間接減低建成環境對於自然環境的衝擊,以及帶給人對於自然環境啟發,或許是另一途徑。每一種生物均創造或及營造適居環境,當營造好環境,人便會受制於自身營造的環境中,人與環境關係是相當微妙,人比其他生物更具有慾望(各式各樣慾望,如:物質慾望、精神慾望、生理慾望、心理慾望…),因物質或空間慾望讓環境愈來愈高度開發,這是人類與環境間弔詭生存方式,透過研究人明知生理、心理均受外在環境影響,但是當人在營造適居環境時,卻以利益或其他面向為優先考量。
透過以上對於人與環境關係與倫理概述後,人類對於環境中的美學關係是一直在改變的,若從馬斯洛人類需求論中,人類必須滿足基本生理與安全需求,進而才追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群體與群體間認同,最後才是追求自我實現,而美感也就是包含在其中。人與環境的美學關係,大致上與人類與環境關係的演變有相當的關係存在,從狩獵到農耕時代,人類對於環境是相當尊重與懼怕,但人類這一階段的美學觀與環境也是最貼近與深刻以及原始的;而進入到十四、十五世紀,可學家大量探索自然環境,人類漸漸瞭解自然環境,因二元論與機械論關係,人類對於自然環境開始分化與視為機械無窮盡的使用,如此,人類這一階段的美學觀開始漸漸轉而為一種利用、效益的美學,也就是人類對於環境的美已轉為功利之美,例如為什麼這一棵樹是美的?因為這一棵樹能製作為很精美的家具;進入工業革命時代,大量機械出現,技術為導向的社會中,人類漸漸與自然環境切割、分離,城市化也是這個時代趨勢,人類與自然環境間,漸漸產生一個巨大的鴻溝,就是建成環境,也就是城市化所造成的,這個時候人類對於環境美學觀,逐漸以建成環境中的硬體建築、設施為主;而邁入現今的網路科技發達的時代,人類已經完全與自然環境切割,而自然環境也逐漸被破壞,反觀當代談到環境美學,大多著重於都市中公共藝術,人類接觸環境美學的途徑,大部分也僅止於在都市環境中,較少追溯至自然環境中的美學啟發,雖然有部份公共藝術講求是仿生、自然、生態,但這也是處在都市建成環境中的環境美學。
人類試圖在自然環境中建構屬於人類的美學觀
結語
回到最初海德格所說:「環境」是指屬於個人存在的「所在」,目前人類最主要,最主流的生活環境便是都市建成環境,再套一句前一陣子很流行的一句話:這是回不去的,也就是說,目前不大可能讓人類回到與自然環境如此密切的生活關係,但本文透過簡要的回顧與反思,提醒讀者,人類對於環境的美學觀,最初始是來自於自然環境的啟發,直到現在都市環境中也企圖營造不同自然環境情境,為的就是要連結人與自然環境關係,減少人與自然環境間的鴻溝。
參考文獻
陳喆(2007)。建築倫理學概論。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何昕家,張子超(2011)。初論臺灣地區生態設計迷思。新建築,華中科技大學。135,73-75。
王從恕(2001)。西方環境倫理概要。科教育月刊,241,26-34。
楊冠政(2011)。環境倫理學概論(上)。臺北市:大開資訊。
環境科學大辭典(1991)。環境科學大辭典。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環境定義(無日期)。百度。2010年10月13日,取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639159
什麼是環境與永續發展(無日期)。中國科學院。2010年09月30日,取自:http://www.hfcas.ac.cn/kepu/hjp1.htm
環境(無日期)。維基百科。2010年07月20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2%B0%E5%A2%83
Heidegger, M.(1947). Ueber den Humanismus.Miles Groth翻譯的英文版 Letter On Humanism,
取自:http://www.wagner.edu/departments/psychology/filestoe2/download/101/MartinHeideggerLETTER_ON_HUMANISM.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