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何昕家
∼談校園建築與環境教育的關連∼
學歷與資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景觀系暨通識學院兼任講師/南華大學建景系暨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
|
關切環境教育與教育環境的何昕家,建築系出身,曾當過教師,自稱為「環境兩棲異人」,有著他的執著與夢想,正如他的自述…
欣賞他的執著和言之有理,本期電子報特別邀請他撰寫這篇專訪稿,兼具實務和理論的內容,蘊含教育理念與建築專業知識,相信會讓大家收穫豐碩!
問題1.校園建築對教學環境的影響?
校園建築對於教學環境的影響大致上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談,第一是實質物理環境影響,第二是引發教學創意,第三是潛移默化。教學創意引發,第三是潛移默化。以下針對這三層面進行簡要說明。
第一:實質物理環境影響:
實質物理環境影響如果呼應馬斯洛人類需求金字塔而言,是最基本需求的滿足,也就是從校園建築的安全及舒適兩項來看。安全是最基本的考量,也就是任何的教學環境,無論是多有創意、多有趣,但一定要是安全的,但這裡對於安全的定義並不是單一方面指形式上硬體設施的安全,而是在宣導及師生的共同默契下,也能達到安全的定義,不然常常會發現有消極的安全防護設施,削減教學環境的趣味性。另外,舒適也是另一項基本的考量,這裡所謂的舒適包含是否有考慮到人體尺度、光線、通風、聲音因素,人體尺度往往直接反應此教學空間是否適合學生使用,而不同年級的孩子,其尺度也不相同,而光線、通風、聲音等,並不是一定要使用機械設備才能達到舒適的教學環境,而是盡可能以自然環境條件來達到教學環境的舒適,最後才輔助部分機械設備,而不是一開始就是以機械設備為主體。
台南市青山國小
閒置儲藏室改建為水資源回收在利用的教室,也利用豐富的色彩妝點此環境空間,讓學生在校園內增添其有趣的學習環境空間
第二:引發教學創意
這一點是延伸至黃世孟老師早在多年前所提的概念「學校建築是校園內最大的教具」,這裡的學校建築是更廣義的校園環境,而不是限縮於建築物,第一線的教師應該要對於校園具有極高的敏感度,思考哪些校園環境可以進行教學,而不是以教室為中心的教學型態,應該是要以整體校園為中心的教學型態,甚至能更擴大為整體社區為中心的教學型態。任何的學校建築或是校園環境,是充滿任何教學可能性,但最重要的癥結點在於帶學生至校園環境進行學習,雖然會增加事前規劃、探勘… 等事情,但或許從這些過程中,可以啟發不同的教學創意,或許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加能讓學生偶而離開室內教學空間,轉換學習心境,更重要的在於能讓學生透過實質環境進行學習,能讓學生將課本的知識轉化為真實的情境。
第三:潛移默化
學校建築對於教學環境而言,有另一種潛移默化的功能,因為學校建築或是校園環境空間,本來就是全校師生生活的空間,而且一天可能要待約六至八小時,因此在如此長的時間待在校園內,一定會受到校園建築、校園環境影響,因此校園建築或許可以有一些探索性或說明性的規劃設計,或許學生在教學之外,也能有自我探索、自我學習的機會,校園建築必須提供多元的可能性給學生,因為學生的身體發展、人格發展的關鍵重要階段,都是在義務教育的這幾年時間,因此學校建築、校園環境也是在義務教育內,學生最直接也是待最久的實際場所之一。
問題2.工程變課程的想法?
通常當學校遇到工程,大家都是敬而遠之,而且是超級害怕,而且一想到工程,學校師生產生的聯想大多是吵雜、髒亂、不方便、危險 …等負面的字眼,若能透過工程變成課程,可以藉機化解這之間的誤會,也能讓學生了解到我們所使用的硬體設施、居住的房子都是需要經歷這樣的過程,而不是大家看到圍籬圍起來後,過沒多久,就蓋好了,完全不知道這之間的過程,以及對環境的衝擊。而透過工程變課程,大致上有兩種操作模式,第一種是實際參與,第二種是間接參與。
第一種所提實際參與大致上僅符合小規模工程,透過實際參與過程,讓學生施作一部分,或參與施作過程,這能讓學生達到作中學,也能了解到施作師父的辛勞以及施作過程對於環境的衝擊;第二種所提是間接參與,這是針對較大型且時間需要歷時較久的工程,透過學生影像記錄完整的施工過程,屆此也能讓學生了解完整施工過程如何進行,以及對環境的衝擊影響。以上兩種是針對施工過程結合課程的部份。
另外還有能針對施工內容搭配課程,如施工內容有利用到傳統或先進的技術時,便能以此為主題進行教學,並且搭配施工進度,施工到哪裡就教到哪裡,如此工程結束後,學生便也能學習到這之中的內涵;目前有些工程會牽涉到綠建築設計,或許也能透過施工過程,讓學生了解到綠建築,而且學生是能親眼看到綠建築施作過程,相信這樣的學習會比書本、圖片的學習還要更加深刻;而最後要提的就是,工程的課程,一定要帶到土地倫理的概念,因為畢竟任何的工程對於土地的擾動一定是無法避免,因此土地倫理概念勢必需要在工程課程中需要傳達給學生,屆此啟發學生對於於環境的連結。提醒要結合工程變課程,需要閱讀的幾項文件包含最後都審通過的報告書(裡面有最詳細的設計理念)、施工進度表(了解哪些工程將在哪個時間點進行)、模型(讓學生有一全貌的概念)。
台中市長安國小
傳統的溜滑梯,轉變為二樓教室快速到達一樓教室的途徑,讓學校的遊具更多元且更具趣味性
問題3.環境課程化的經驗分享
如何進行環境課程化,這應該是第一線教師在教學現場所面臨的疑問之一,若有一將校園環境課程化,第一步必須先進行校園踏查,將所有有可能進行課程的環境進行標記,標記於學校地圖上,並說明可能可進行的課程內容為何,而且必須尋找找不同領域的老師共同進行,因為不同領域的老師的視角將會完全不同,也會產生多元的可能性,屆此進行跨領整合。第二步思考是要以融入式進行或是專題式進行,若是想要融入正規課程,必須將每一課程課本進行深入閱讀及思考,哪些部分適合融入,該如何融入;若是要進行專題式教學,便需思考這些校園環境會有哪些主題可以成為專題進行教學,或是從校園環境中發現哪些議題可以成為專題進行教學。第三步就是實際找時間教學,融入式的部份必須在正規課程中進行實際教學,而專題式可以透過社團、課後時間,或是彈性、空白課程時間進行專題式教學。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環境課程化,最常看到的現狀便是傳遞環境所帶來的知識,例如生態池,常常就會教授生態池的知識,不可否認這是最原始的出發點,但教授完知識層面後,必須更進步延伸態度、倫理等情意構面,這才能達到更大的功效,若僅教授知識,那與課堂教學便相去不遠,環境課程化,最重要的是在於學生能實際接觸到環境,能產生不同的感動及體悟,因此教授完知識後,便需順著學生的感動及體悟,啟發學生的情意,如此才能更加深化其意義。
台中市長安國小
學生對於學校的景觀池有著好奇及濃厚的興趣,任何小小的環境空間均能引發學生興趣
問題4.理想中的優質學校建築是怎樣的?
美國芝加哥學派建築師Louis Henri Sullivan說過一句名言,形式隨著機能而生(form follows function),這一句名言影響了十九世紀的建築發展,當時的學校建築規劃設計,也循著此定律而發展;隨著時代的演進,學習型態轉變,美國學校建築規劃設計學者Bruce Jilk提出了,形式與機能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薄弱(Form is failing function),並不能以制式的使用機能而斷定建築與空間形式;邁入二十一世紀後,除學習型態轉變外,教育的改革、使用者自主性意識抬頭、參與式規劃設計崛起…等變革中,學校建築規劃設計應該轉變為「教育空間隨學習行為而生」(educational spaces follows learning behavior),無論是教育空間、學校建築環境,其最大宗使用者便是學生,因此必須以學生的學習行為為最主要規劃設計依據。由以上之轉變能看出,學校建築規劃設計必定也在建築發展脈絡之中,因此沒有所謂那個時代的學校建築規劃設計較優良的看法,學校建築規劃設計必定是符合當時代的歷史、人文背景下,最適合學習的場所。學校建築是學校是按照一定程序、一定的環境和時程,專門用來教育特定對象,傳授知識和價值體系的地方;從學習者觀點,學校也是專門學習的地方。學校建築或學校環境便是進行上述行為的遮蔽體或場所,因而在此場所中,最常進行的行為便是學習及教學,因學習者多於教學者,學校建築規劃設計應以學習者行為及使用需求為導向。
台中市長安國小
一條簡單的通道,也能讓學生進行簡單的遊戲,這已經超出原先設計的期待與想像,這是學生所創造出來的環境空間想像
問題5.學校建築與節能減碳的關係?
若在校園內營造節能減碳校園環境,不僅能改善校園學習環境,透過營造節能減碳校園環境,結合教師教學及延伸至日生活中,讓學生瞭解到其重要性,也能將相關概念帶回家庭生活中,另一方面透過營造改善校園環境,為學校節省能源;目前社會脈動中,大多數人或許無法感受人類破壞環境所帶來大自然反撲,但有可能國家未來的支柱,也就是現在的學子,在未來必須面對更加嚴峻的環境;一方面限制、檢討既有環境所受破壞外,還必須讓後代的子孫對於環境有所認知。
而學校建築在校園環境中是最大宗排碳的主體,因此學校建築與節能減碳之間關係是十分密切,其關係分為兩大構面:第一是實體影響,若學校建築能充分思考在地自然環境因素,主要以自然環境達到室內環境品質,最輔助部分機械設備,如此一來便能減少其用電量,一來減少碳排放,二來也能達到相當經濟效益;另外是水的部份,若能用學校建築來收集雨水或中水,降低自來水使用量,這也是一種節能減碳的手法。第二是潛在影響,學生在充滿節能減碳概念的學校建築環境中,透過老師的教育宣導,學生便能在學校生活中了解此概念,也能將此概念透過生活實踐深植心中。因此學校建築與節能減碳間,透過實質效益影響與潛在態度影響,有著緊密的相關連性。
台南市新東國小
利用廢棄腳踏車棚架以及廢棄水管,營造創意多元的樹下遊戲與學習學習環境空間